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1
作者
肖海清
黄璐宁
+1 位作者
王鑫瑶
陈晓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身阅读偏食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态度。据此,提出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纠偏策略,即加强家庭阅读指导,提高父母阅读认知;完善学校阅读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均衡阅读;净化和提升阅读环境,保障青少年阅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偏食
青少年
阅读行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中小学生
原文传递
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个案研究: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冰
石岩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114,共10页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索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概念及因素构成。选取5名中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资料做解释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是指中学生...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索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概念及因素构成。选取5名中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资料做解释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是指中学生在体育竞赛情境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强烈刺激,在认知评价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伴随有不同的愤怒表达方式。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由愤怒应激源、愤怒认知评价、愤怒反应和愤怒表达四个因素构成,其中应激源包括被侵犯和受到阻碍;愤怒认知评价包括敌意归因偏差、资本凭借和归咎于人;愤怒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愤怒表达包括愤怒外投、愤怒内投和愤怒控制。研究旨在为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理论建构及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愤怒
体育竞赛
个案研究
解释现象学分析
意象对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扎根理论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潘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以便于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方法
扎根理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2 位作者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
26
5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观察走向理解:解释现象学分析介评
6
作者
潘威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58,62,共5页
解释现象学分析是以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质性心理研究方法,为探索个体主观经验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质性分析视角。分析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等理论背景和具体操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审视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优缺点和研究价...
解释现象学分析是以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质性心理研究方法,为探索个体主观经验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质性分析视角。分析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等理论背景和具体操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审视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优缺点和研究价值,提升研究者对于质性心理研究方法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健康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现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长于分手——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案例报告
7
作者
陈安娜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求助者胡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与交往近一年的男朋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且不确定自己所作出的分手决定是否正确。以解释现象学分析为依据及方法,确定她的问题根结在于自我调控系统中的自我控制这一子系统。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
求助者胡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与交往近一年的男朋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且不确定自己所作出的分手决定是否正确。以解释现象学分析为依据及方法,确定她的问题根结在于自我调控系统中的自我控制这一子系统。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负性悲伤情绪得到了宣泄,对分手的决定有了合理的认知,也完善了对自我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分手
解释现象学分析
自我调控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老年用户慢性病服药体验设计研究——以糖尿病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家祺
孙惠东
赵芳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9-86,共8页
用户体验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等复杂内容。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需从用户心理学层面对用户朦胧性和潜意识中用户体验需求信息加以提炼并整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有效信息,采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合所有参与者的对话,提炼出共...
用户体验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等复杂内容。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需从用户心理学层面对用户朦胧性和潜意识中用户体验需求信息加以提炼并整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有效信息,采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合所有参与者的对话,提炼出共同的表述特征,在此过程中运用迭代大纲的方式完善用户信息,实现精准的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发现:老年用户在慢性病服药期间的五项共同需求与时间范畴呈现线性相关,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并验证其合理性最终服务于体验设计,提出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体验设计方法,并将其在构建的时间维度模型上进行体验验证,从而拓展了用户体验的时间范畴,实现持续满意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将所有阶段、其动态性和互相依赖性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体验设计
解释
性
现象学
分析
半结构访谈
动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解释现象学分析护理文献的总结与剖析
9
作者
吴林晔
阮佳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8期3979-3984,共6页
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
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佳、原始资料证据不够充足等。对此,本文拟在剖析IPA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理论知识及可借鉴的学习案例,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IPA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合理运用与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应对的质性探索
10
作者
宋东峰
孙玉静
+2 位作者
王舒娟
王昱
卫鑫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105-1107,1111,共4页
目的 研究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练习后的长期体验及心理过程。方法 对12名持续进行正念练习的女性乳癌幸存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乳癌患者产生了三类正念应对:体验自我、开启反思,接纳自我、活在...
目的 研究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练习后的长期体验及心理过程。方法 对12名持续进行正念练习的女性乳癌幸存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乳癌患者产生了三类正念应对:体验自我、开启反思,接纳自我、活在当下,回归自我、融入生活。结论 乳癌幸存者的持续正念应对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调节情绪、改善认知、提升人际和社会功能,自我接纳、积极反思和癌症康复团体的组织以及同伴帮助有助于正念练习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乳癌幸存者
解释现象学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1
作者
肖海清
黄璐宁
王鑫瑶
陈晓菲
机构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百色学院图书馆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书馆循证阅读推广及读者行为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CTQ011)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身阅读偏食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态度。据此,提出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纠偏策略,即加强家庭阅读指导,提高父母阅读认知;完善学校阅读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均衡阅读;净化和提升阅读环境,保障青少年阅读权利。
关键词
阅读偏食
青少年
阅读行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中小学生
Keywords
Reading monophagism
Adolescents
Reading behavior
Explanatory phenomenolog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分类号
G252.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个案研究: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冰
石岩
机构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114,共10页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青少年体育暴力现状及干预策略》,项目号:2015041031-5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体育竞赛情境中青少年愤怒管理研究》,项目号:晋教研函[2014]44号
文摘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索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概念及因素构成。选取5名中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资料做解释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是指中学生在体育竞赛情境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强烈刺激,在认知评价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伴随有不同的愤怒表达方式。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由愤怒应激源、愤怒认知评价、愤怒反应和愤怒表达四个因素构成,其中应激源包括被侵犯和受到阻碍;愤怒认知评价包括敌意归因偏差、资本凭借和归咎于人;愤怒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愤怒表达包括愤怒外投、愤怒内投和愤怒控制。研究旨在为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理论建构及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学生
愤怒
体育竞赛
个案研究
解释现象学分析
意象对话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ger
sport
case study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magery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扎根理论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潘威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摘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以便于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关键词
质性方法
扎根理论
解释现象学分析
Keywords
qualitative methods
grounded theory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20JYB021)。
文摘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Keywords
the education anxiety of parents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分类号
B884 [哲学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
26
5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何丽
贾晓明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文摘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Keywords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qualitative research
分类号
B84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观察走向理解:解释现象学分析介评
6
作者
潘威
机构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
出处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58,62,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304)
文摘
解释现象学分析是以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质性心理研究方法,为探索个体主观经验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质性分析视角。分析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等理论背景和具体操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审视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优缺点和研究价值,提升研究者对于质性心理研究方法的关注。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健康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现象学
Keywords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health psychology
counseling psychology
phenomenology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长于分手——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案例报告
7
作者
陈安娜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文摘
求助者胡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与交往近一年的男朋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且不确定自己所作出的分手决定是否正确。以解释现象学分析为依据及方法,确定她的问题根结在于自我调控系统中的自我控制这一子系统。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负性悲伤情绪得到了宣泄,对分手的决定有了合理的认知,也完善了对自我的认知。
关键词
恋爱分手
解释现象学分析
自我调控系统
Keywords
Breaking-up IPA Self-regulatory system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老年用户慢性病服药体验设计研究——以糖尿病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家祺
孙惠东
赵芳华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9-86,共8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YS013)。
文摘
用户体验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等复杂内容。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需从用户心理学层面对用户朦胧性和潜意识中用户体验需求信息加以提炼并整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有效信息,采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合所有参与者的对话,提炼出共同的表述特征,在此过程中运用迭代大纲的方式完善用户信息,实现精准的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发现:老年用户在慢性病服药期间的五项共同需求与时间范畴呈现线性相关,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并验证其合理性最终服务于体验设计,提出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体验设计方法,并将其在构建的时间维度模型上进行体验验证,从而拓展了用户体验的时间范畴,实现持续满意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将所有阶段、其动态性和互相依赖性考虑在内。
关键词
用户体验
体验设计
解释
性
现象学
分析
半结构访谈
动态性
Keywords
user experience
experience design
explanatory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dynamic
分类号
C939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解释现象学分析护理文献的总结与剖析
9
作者
吴林晔
阮佳音
机构
浙江医院医疗照护病房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8期3979-3984,共6页
文摘
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佳、原始资料证据不够充足等。对此,本文拟在剖析IPA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理论知识及可借鉴的学习案例,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IPA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合理运用与积极发展。
关键词
护理
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综述
Keywords
Nursing
Phenomenology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Review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G353.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应对的质性探索
10
作者
宋东峰
孙玉静
王舒娟
王昱
卫鑫
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
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
西安市中心医院精神科
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105-1107,1111,共4页
基金
陕西省人民医院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菁英人才项目(编号:2022JY-43)
希思科-和记黄埔医药肿瘤研究基金(编号:HH202101-0234)。
文摘
目的 研究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练习后的长期体验及心理过程。方法 对12名持续进行正念练习的女性乳癌幸存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乳癌患者产生了三类正念应对:体验自我、开启反思,接纳自我、活在当下,回归自我、融入生活。结论 乳癌幸存者的持续正念应对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调节情绪、改善认知、提升人际和社会功能,自我接纳、积极反思和癌症康复团体的组织以及同伴帮助有助于正念练习的持续进行。
关键词
正念
乳癌幸存者
解释现象学分析
Keywords
Mindfulness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749.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肖海清
黄璐宁
王鑫瑶
陈晓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2
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个案研究: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
王冰
石岩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扎根理论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潘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邓林园
王婧怡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侯力琪
唐信峰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观察走向理解:解释现象学分析介评
潘威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成长于分手——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案例报告
陈安娜
《社会心理科学》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老年用户慢性病服药体验设计研究——以糖尿病为例
张家祺
孙惠东
赵芳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解释现象学分析护理文献的总结与剖析
吴林晔
阮佳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
0
原文传递
10
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应对的质性探索
宋东峰
孙玉静
王舒娟
王昱
卫鑫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