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1
作者 肖海清 黄璐宁 +1 位作者 王鑫瑶 陈晓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身阅读偏食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态度。据此,提出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纠偏策略,即加强家庭阅读指导,提高父母阅读认知;完善学校阅读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均衡阅读;净化和提升阅读环境,保障青少年阅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偏食 青少年 阅读行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中小学生
原文传递
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个案研究: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冰 石岩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114,共10页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索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概念及因素构成。选取5名中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资料做解释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是指中学生...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索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概念及因素构成。选取5名中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资料做解释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是指中学生在体育竞赛情境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强烈刺激,在认知评价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伴随有不同的愤怒表达方式。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由愤怒应激源、愤怒认知评价、愤怒反应和愤怒表达四个因素构成,其中应激源包括被侵犯和受到阻碍;愤怒认知评价包括敌意归因偏差、资本凭借和归咎于人;愤怒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愤怒表达包括愤怒外投、愤怒内投和愤怒控制。研究旨在为中学生体育竞赛愤怒的理论建构及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愤怒 体育竞赛 个案研究 解释现象学分析 意象对话
下载PDF
扎根理论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以便于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方法 扎根理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下载PDF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2 位作者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26
5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从观察走向理解:解释现象学分析介评
6
作者 潘威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58,62,共5页
解释现象学分析是以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质性心理研究方法,为探索个体主观经验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质性分析视角。分析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等理论背景和具体操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审视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优缺点和研究价... 解释现象学分析是以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质性心理研究方法,为探索个体主观经验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质性分析视角。分析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和符号互动论等理论背景和具体操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审视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优缺点和研究价值,提升研究者对于质性心理研究方法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健康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现象学
下载PDF
成长于分手——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案例报告
7
作者 陈安娜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求助者胡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与交往近一年的男朋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且不确定自己所作出的分手决定是否正确。以解释现象学分析为依据及方法,确定她的问题根结在于自我调控系统中的自我控制这一子系统。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 求助者胡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与交往近一年的男朋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且不确定自己所作出的分手决定是否正确。以解释现象学分析为依据及方法,确定她的问题根结在于自我调控系统中的自我控制这一子系统。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负性悲伤情绪得到了宣泄,对分手的决定有了合理的认知,也完善了对自我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分手 解释现象学分析 自我调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老年用户慢性病服药体验设计研究——以糖尿病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家祺 孙惠东 赵芳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9-86,共8页
用户体验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等复杂内容。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需从用户心理学层面对用户朦胧性和潜意识中用户体验需求信息加以提炼并整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有效信息,采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合所有参与者的对话,提炼出共... 用户体验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等复杂内容。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需从用户心理学层面对用户朦胧性和潜意识中用户体验需求信息加以提炼并整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有效信息,采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合所有参与者的对话,提炼出共同的表述特征,在此过程中运用迭代大纲的方式完善用户信息,实现精准的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发现:老年用户在慢性病服药期间的五项共同需求与时间范畴呈现线性相关,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并验证其合理性最终服务于体验设计,提出基于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体验设计方法,并将其在构建的时间维度模型上进行体验验证,从而拓展了用户体验的时间范畴,实现持续满意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将所有阶段、其动态性和互相依赖性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体验设计 解释现象学分析 半结构访谈 动态性
下载PDF
我国解释现象学分析护理文献的总结与剖析
9
作者 吴林晔 阮佳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8期3979-3984,共6页
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 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佳、原始资料证据不够充足等。对此,本文拟在剖析IPA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理论知识及可借鉴的学习案例,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IPA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合理运用与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应对的质性探索
10
作者 宋东峰 孙玉静 +2 位作者 王舒娟 王昱 卫鑫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105-1107,1111,共4页
目的 研究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练习后的长期体验及心理过程。方法 对12名持续进行正念练习的女性乳癌幸存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乳癌患者产生了三类正念应对:体验自我、开启反思,接纳自我、活在... 目的 研究乳癌幸存者持续正念练习后的长期体验及心理过程。方法 对12名持续进行正念练习的女性乳癌幸存者进行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乳癌患者产生了三类正念应对:体验自我、开启反思,接纳自我、活在当下,回归自我、融入生活。结论 乳癌幸存者的持续正念应对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调节情绪、改善认知、提升人际和社会功能,自我接纳、积极反思和癌症康复团体的组织以及同伴帮助有助于正念练习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乳癌幸存者 解释现象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