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液界面接触角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春爱 韩永生 +2 位作者 颜鲁婷 李振 曹莹泽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护自然、治理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有助于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角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 特殊润湿性 含油废水处理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大辟缘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
作者 陈文华 余胜青 +3 位作者 曹凯红 张晶 钏助涛 柳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具弯钩型感器,其中,以毛型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鞭节上的感器类型较柄节和梗节丰富,雌虫的感器类型多于雄虫,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辟缘蝽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功能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王维招 常明山 +3 位作者 赵鹏飞 吴耀军 向清东 杨振德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探究马尾松健康植株不同位置挥发性物质,比较其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的种类差异及含量,分析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马尾松各部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嗅觉反应,为开展松墨天牛的行为调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和气相色... 【目的】探究马尾松健康植株不同位置挥发性物质,比较其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的种类差异及含量,分析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马尾松各部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嗅觉反应,为开展松墨天牛的行为调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马尾松松针、1 cm枝条、5 cm枝条、20 cm树干、30 cm树干、松油脂6个部位的挥发物,并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进行触角电位测定和行为反应观测。【结果】6个部位的挥发物提取物中,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各部位挥发物种类相近,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但其主要挥发物均为萜烯类物质,主要包括月桂烯、蒎烯、左旋-beta-蒎烯、莰烯等。在触角电位试验中,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在行为反应试验中,各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雌成虫对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雄成虫对30 cm树干和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结论】健康状态下,马尾松5 cm枝条及30 cm树干和松油脂中萜烯类挥发物制成的植物源引诱剂对松墨天牛两性成虫具有更好的引诱作用,这将为提高现有的诱捕剂效果提供参考,同时为松墨天牛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墨天牛 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选择
下载PDF
粉末材料静态接触角测试制样方法
4
作者 沈素丹 龚筱丹 +2 位作者 贺静 徐丽 郑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针对粉末材料常规压片制样法在静态接触角测试中易产生溶液渗透的问题,借鉴动态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静态接触角测试的单层颗粒制样法。分别采用压片制样法与单层颗粒制样法,将Stober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进行静态接触角测试... 针对粉末材料常规压片制样法在静态接触角测试中易产生溶液渗透的问题,借鉴动态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静态接触角测试的单层颗粒制样法。分别采用压片制样法与单层颗粒制样法,将Stober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进行静态接触角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层颗粒制样法在粉末材料静态接触角测量上表现更加稳定,有效降低了压片颗粒间毛细管效应以及断裂缝隙带来的测试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材料 静态接触角 压片制样法 单层颗粒制样法
下载PDF
桃红颈天牛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5
作者 赵伟薇 谢广林 王文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1-295,共15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毛形感器2亚型、耳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口器均分布有感器类型6型10亚型,即刺形感器2亚型、锥形感器4亚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板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跗节表面均有感器类型3型6亚型,即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以及毛形感器1亚型,且雌雄虫间各部位感器无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触角 口器 跗节 感器
下载PDF
北方毛胸材小蠹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6
作者 苏光祥 马玲 +2 位作者 马润平 曹景鑫 马晓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对雌雄北方毛胸材小蠹(Anisandrus dispar)的触角使用扫描电镜进行扫描观察,观察发现:除雄性北方毛胸材小蠹的触角长度约为雌性小蠹触角长度的90%外,两性小蠹的触角在外部形态、感器类型以及分布位置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过程... 对雌雄北方毛胸材小蠹(Anisandrus dispar)的触角使用扫描电镜进行扫描观察,观察发现:除雄性北方毛胸材小蠹的触角长度约为雌性小蠹触角长度的90%外,两性小蠹的触角在外部形态、感器类型以及分布位置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过程中,在小蠹触角上共观察到了5类7种触角感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器(Ⅰ、Ⅱ)、锯齿形感器(Ⅰ、Ⅱ)、锥形感器、芽形感器以及刺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最多,占感器数量总和的60%以上,芽形感器最少,数量不足感器总数的3%;触角各部分分布的感器数量也明显不同,其中,锤头部分布的感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88%,且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锤头部末端的感器集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毛胸材小蠹 扫描电子显微镜 触角 感器
下载PDF
松墨天牛对小蠹危害后马尾松挥发物的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反应
7
作者 杨梦君 鲁进韬 +4 位作者 许原 陈晓 杨振德 熊运凡 胡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6,共6页
为探究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之间协同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机制,防控松墨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采用动态顶空吸附的方法,收集了受松材线虫感染和松树材小... 为探究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之间协同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机制,防控松墨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采用动态顶空吸附的方法,收集了受松材线虫感染和松树材小蠹蛀干危害后的马尾松侧枝、以及其生长端上的1年生松梢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鉴定和筛选了能引起未交配松墨天牛在营养补充时期成虫触角电位反应的组分。结果表明:在鉴定出的24种化合物中有8种为活性物质,分别是α-蒎烯、莰烯、左旋-β-蒎烯、右旋萜二烯、长叶烯、假柠檬烯、萜品油烯和β-石竹烯。结合文献分析,推测α-蒎烯、左旋-β-蒎烯、莰烯、右旋萜二烯和β-石竹烯在吸引天牛取食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假柠檬烯与右旋萜二烯两组分可能与小蠹危害有关。后续将通过室内行为试验进一步筛选能吸引未交配松墨天牛成虫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马尾松 松树材小蠹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反应
下载PDF
云杉大墨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8
作者 李德斌 李志鹏 +4 位作者 王伟韬 吴昊 王家庆 何姗 姜生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分别为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水滴形感器、波氏鬃毛。其中,水滴形感器只在雄虫上有分布,其余5种感器雌、雄虫的触角均有分布。雌、雄虫触角感器数量比约为3∶1。各感器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波氏鬃毛、刺形感器,其中,水滴形感器数量与锥形感器的相近。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感器的数量整体呈由基部向末端逐渐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大墨天牛 成虫 触角 感器
下载PDF
面向动态禁飞区的自适应触角探测机动制导方法
9
作者 杨浩东 王剑颖 +2 位作者 吴志刚 刘佳琪 梁海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禁飞区规避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触角探测制导方法。首先,面对由于雷达探测产生的禁飞区域变化问题,进行动态禁飞区建模及耦合性分析;然后针对动态禁飞区规避制导问题,构建基于触角探测的动态...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禁飞区规避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触角探测制导方法。首先,面对由于雷达探测产生的禁飞区域变化问题,进行动态禁飞区建模及耦合性分析;然后针对动态禁飞区规避制导问题,构建基于触角探测的动态禁飞区机动制导框架,同时设计安全度准则探测信息,结合模糊理论提出面向动态禁飞区的自适应触角探测制导策略;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自适应触角探测制导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动态禁飞区耦合下的规避制导问题,并且通过与固定触角方法进行对比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在提高规避效果、节省飞行能量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机动制导 动态禁飞区 触角探测 模糊控制
下载PDF
翅果油树重要害虫榆兴透翅蛾成虫触角的超微结构
10
作者 余涛 郑御丰 +1 位作者 杨兆富 董艳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1,118,共6页
榆兴透翅蛾(Synanthedon ulmicola)是危害翅果油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以榆兴透翅蛾成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榆兴透翅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榆兴透翅蛾成虫触角为栉齿状,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 榆兴透翅蛾(Synanthedon ulmicola)是危害翅果油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以榆兴透翅蛾成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榆兴透翅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榆兴透翅蛾成虫触角为栉齿状,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鞭节数量为56~58小节。共发现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9hm氏鬃毛、毛形感器(ST-I、ST-II、ST-III)、鳞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I(SAu-I)、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锥形感器数量最少,仅有2~3处分布。除毛形感器III仅分布于雄蛾触角外,其余种类的感器在雌、雄蛾触角上均有分布。在感器形态上,鳞形感器端部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现象,其余感器在形态上无较大差异。通过测定不同类型感器的长度、基宽,明确了各种类型感器的性二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兴透翅蛾 成虫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性二型差异
下载PDF
东、西方蜜蜂对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11
作者 何丽云 林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表皮碳氢化合物是昆虫种内和种间识别的重要信息化合物,探究黑尾胡蜂Vespa soror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蜜蜂的电生理反应对理解蜜蜂与胡蜂间的化学通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黑尾胡... 表皮碳氢化合物是昆虫种内和种间识别的重要信息化合物,探究黑尾胡蜂Vespa soror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蜜蜂的电生理反应对理解蜜蜂与胡蜂间的化学通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黑尾胡蜂翅和足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利用昆虫触角电位(EAG)技术分析了东方蜜蜂Apis cerana、西方蜜蜂A. mellifera对其的反应。结果表明,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由C_(23)~C_(31)的31种碳氢化合物构成,其中烷烃类物质26种、烯烃5种,甲基支链烷烃的含量最高,在翅和足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58.72%和71.44%。东、西方蜜蜂均对黑尾胡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产生显著的EAG反应(P<0.001),且东方蜜蜂的EAG相对反应值显著高于西方蜜蜂(P<0.05),说明东方蜜蜂对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敏感性比西方蜜蜂更高,这可能与两者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捕食与反捕食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黑尾胡蜂 表皮碳氢化合物 触角电位
下载PDF
黑带蚜蝇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12
作者 贺屹成 周雪梅 +4 位作者 白佳伟 刘静娴 王媛乐 霍科科 赵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触角是昆虫进行觅食、求偶和躲避天敌等行为的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性别黑带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1776)成虫的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拍照,分析了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形态结构... 触角是昆虫进行觅食、求偶和躲避天敌等行为的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性别黑带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1776)成虫的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拍照,分析了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形态结构以及分布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带蚜蝇的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3部分组成;2)触角感器包括8类13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具3种亚型(STⅠ,STⅡ,STⅢ)、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具两种亚型(SBⅠ,SBⅡ)、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具两种亚型(SCⅠ,SCⅡ)、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lnica,CO)具两种亚型(COⅠ,COⅡ)、节间感器(sensilla intersegment,SIn)、棒状感器(sensilla clavate,Cl)、柱形感器(sensilla cylindrical,Cy)和Böhm氏鬃毛(böhm bristle,BB);3)不同性别黑带蚜蝇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明显差异,节间感器、棒状感器和柱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带蚜蝇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钢丝绳内钢丝间接触角计算分析
13
作者 顾小建 顾洪均 《金属制品》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钢丝绳内钢丝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通过计算点接触钢丝绳股内各层钢丝之间的接触角、线接触金属芯钢丝绳股钢丝和金属芯钢丝的接触角以及多层股钢丝绳外层股钢丝和内层股钢丝之间的接触角,计算分析不同捻距捻向情况下接... 钢丝绳内钢丝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通过计算点接触钢丝绳股内各层钢丝之间的接触角、线接触金属芯钢丝绳股钢丝和金属芯钢丝的接触角以及多层股钢丝绳外层股钢丝和内层股钢丝之间的接触角,计算分析不同捻距捻向情况下接触角的变化,用于指导钢丝绳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接触应力 触角 捻向 捻距
下载PDF
圆柏大痣小蜂对祁连圆柏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莹 吕东 +8 位作者 陈立 赵祜 赵兴鹏 王光宇 赵明 袁浩 张怡 李雅惠 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28-3839,共12页
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 Xu et He)是我国甘肃、青海和西藏等地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球果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了祁连圆柏的种子生产和育苗。为了筛选和鉴定圆柏大痣小蜂寄主定位相关的化学活性物质,利用动态顶... 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 Xu et He)是我国甘肃、青海和西藏等地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球果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了祁连圆柏的种子生产和育苗。为了筛选和鉴定圆柏大痣小蜂寄主定位相关的化学活性物质,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分析了祁连圆柏不同状态的球果和枝叶共5类挥发物样品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agram Detection)测定圆柏大痣小蜂对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圆柏大痣小蜂成虫对几种化学活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5类挥发物中共鉴定到117种化合物,每类样品都含特有的植物挥发性成分,但其主要成分基本相似;有15种化合物能引起圆柏大痣小蜂的触角电位反应;圆柏大痣小蜂对其中的12种挥发物具有明显的趋向行为反应。3种共有成分月桂烯、桧烯和右旋萜二烯均对圆柏大痣小蜂具有吸引作用,一年生未产卵球果挥发物特有成分α-松油醇能显著吸引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由此推测月桂烯、桧烯和右旋萜二烯3种共有成分可能是圆柏大痣小蜂寄主定位时起关键作用的化合物,α-松油醇可能是圆柏大痣小蜂识别未产卵球果进行产卵定位的关键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柏大痣小蜂 寄主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下载PDF
茶谷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15
作者 王雪松 曲浩 +6 位作者 罗梓文 李晓霞 龚雪娜 玉香甩 罗美云 龙丽雪 龙亚芹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明确茶谷蛾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形态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茶谷蛾触角上共分布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ohm氏鬃毛(2种亚型)、鳞形感器、刺... 【目的】明确茶谷蛾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形态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茶谷蛾触角上共分布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ohm氏鬃毛(2种亚型)、鳞形感器、刺形感器(2种亚型)、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4种亚型)、舌形感器。【结论】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性,雌雄蛾感器种类相同,但在感器亚型和数量上,雄蛾多于雌蛾。研究结果将为茶谷蛾通讯及行为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谷蛾 触角 扫描电镜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榛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
16
作者 马晓乾 马玲 +3 位作者 王琪 高宇 尚尔雨 申国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107,共10页
为了明确榛实象(Curculio dieckamanni)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在头部的位置及形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触角结构特征,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结... 为了明确榛实象(Curculio dieckamanni)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在头部的位置及形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触角结构特征,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榛实象成虫触角上共发现10种类型感器,包括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镰刀形感器、表皮孔、鳞形感器、孢子囊形感器、腔锥形感器、B9hm氏鬃毛。雌雄成虫触角各类感器总数分别为2392、2131个,雌成虫触角上的各类感器总数显著多于雄成虫(P<0.05)。锥形感器亚型Sb1和Sb2、毛形感器亚型St1和St2、刺形感器亚型Sc2和Sc3、栓锥形感器Ss1和Ss2、镰刀形感器亚型Sf2、表皮孔亚型Cp1在雌雄成虫触角f7节均有分布,刺形感器Sc1在雌雄触角f6、f7节上分布,刺形感器亚型Sc4、Sc6在雌雄触角的梗节、索节f1~f6分布,刺形感器亚型Sc5在雌雄触角的索节f1~f6、棒节f7分布。鳞形感器分布于雌雄触角的柄节、梗节;B9hm氏鬃毛分布于雌雄触角的梗节近柄节处。毛形感器亚型St3、栓锥形感器亚型Ss3、镰刀型感器亚型Sf1、孢子囊形感器1分布于雌性触角的棒节f7。表皮孔亚型Cp2仅分布于雄性触角的棒节f7,腔锥形感器分布于雄性触角的索节f5、f6节。在雌雄触角各节中,棒节f7中分布感器数量最多,雌雄分别1338、1198个;柄节分布感器数量最少,雌雄分别为66、58个。在雌雄触角感器中,刺形感器亚型Sc5分布最多,雌雄分别为477、433个;锥形感器亚型Sb2分布最少,雌雄均为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实象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形态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一种考虑微凸体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侧接触分形模型
17
作者 王世军 刘鑫 +2 位作者 范凌松 崔圣奇 李鹏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200,共11页
针对以往分形模型中忽略微凸体侧向接触和接触角度分布来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之间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侧接触分形模型。通过轮廓显微镜采集了接触表面的轮廓,采用三点峰方法将表面轮廓模型化,获得了相邻微凸体之间... 针对以往分形模型中忽略微凸体侧向接触和接触角度分布来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之间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侧接触分形模型。通过轮廓显微镜采集了接触表面的轮廓,采用三点峰方法将表面轮廓模型化,获得了相邻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及高度差的数据。利用功率谱密度法进行分析,发现相邻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具有分形规律。根据所发现的分形规律,推导出两个微凸体相互接触时接触角的分布函数规律,然后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结合面的侧接触模型。基于这个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分形参数、塑性指数、法向载荷系数及接触方式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量纲切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塑性指数及法向载荷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无量纲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对比有限元分析及模态试验的结果,发现二者最大相对误差为4.32%,相较LZT模型精度提高了46.8%,说明所提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结合面的接触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接触 触角分布 分形模型 接触刚度
下载PDF
阔叶黄檀木材解剖构造及其表面接触角
18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借助生物数码显微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阔叶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阔叶黄檀属于散孔材,导管细胞以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为主,圆柱形导管细... 借助生物数码显微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阔叶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阔叶黄檀属于散孔材,导管细胞以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为主,圆柱形导管细胞最多,占导管细胞的50.08%,其长宽比1.17;木纤维中细长纺锤形韧型纤维居多,长宽比38.28;木射线细胞为普通的横卧射线细胞,长宽比5.74;轴向薄壁组织丰富,翼状、聚翼状、断续的窄带状、环管束状,内含有少量分室含晶细胞,细胞长宽比4.43;细胞组织比量最大为木纤维71.10%;最小为分室含晶细胞0.11%,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纤维细胞、木射线细胞、导管细胞、轴向薄壁细胞、结晶细胞。40 s阔叶黄檀表面接触角变化18.02°,下降30.83%。通过阔叶黄檀木材解剖构造及其表面接触角分析可为其鉴定识别和木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黄檀 木材解剖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表面接触角
下载PDF
不同过冷度和接触角下静置水滴冻结过程模拟
19
作者 白旭 陈冠宇 +1 位作者 杨苏杰 杜越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5-1798,共14页
为了减少船舶因甲板和上层建筑结冰发生事故的频率和危害,对结冰的物理认识和预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结冰过程中结冰阶段的研究,分析不同参数对结冰过程的影响,为船舶结冰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计算了水滴再辉阶段后的冰相比... 为了减少船舶因甲板和上层建筑结冰发生事故的频率和危害,对结冰的物理认识和预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结冰过程中结冰阶段的研究,分析不同参数对结冰过程的影响,为船舶结冰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计算了水滴再辉阶段后的冰相比例,讨论了不同阶段的水滴轮廓,并利用FLUENT模拟了水滴在不同过冷度和接触角下的冻结时间。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接触角均对水滴的冻结时间有较大影响;过冷度的减小与冻结时间的增长近似呈指数函数的关系,接触角的增大与冻结时间的增长也趋近于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结冰 冰相比例 过冷度 触角 冻结时间
下载PDF
石英材料接触角的影响因素及敏感性研究
20
作者 井彦林 赵宏宇 +2 位作者 冯雅茜 何椿霖 赵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2,104,共7页
为了检验液滴大小、液滴蒸发、石英片表面干湿程度以及石英毛细管内径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基于测高法,借助接触角及表面张力测试仪研究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接触角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液滴体积的增大,测高法测得的接触... 为了检验液滴大小、液滴蒸发、石英片表面干湿程度以及石英毛细管内径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基于测高法,借助接触角及表面张力测试仪研究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接触角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液滴体积的增大,测高法测得的接触角相对误差逐渐增大;随着测量时间的延续,接触角总体上呈减小趋势;随着亲水性固体表面干湿程度的增加,测高法测得的接触角逐渐减小;随着石英毛细管内径的增大,接触角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液滴 触角 毛细管 敏感性 毛细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