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55
篇文章
<
1
2
…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装备采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少罗
张雪胭
阳平华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1,共3页
分析了一体化计划和分段计划2种不同装备采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建立了机构设置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一体化计划体制下所对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大于分段计划体制下所对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
关键词
装备采购
计划管理体制
组织机构效益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2
作者
汪水文
《经济科学》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计划体制的改革应从指导性计划入手,彻底突破"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形式"、"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等传统观念,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三种计划管理形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
计划
基本形式
计划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体制
相结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管理
形式
社会主义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3
作者
卢新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75-82,97,共9页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体系靠一定制度来保证,制度靠一定体系来贯彻。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整个体系和制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计划
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导性
计划
经济
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税收计划管理体制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根本保证
4
作者
杨重理
《鄂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5-26,共2页
改革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实施和完善国家财政收入预算计划管理体制,是执行依法治税的关键。国家执行盈余财政款赤字财政来调节实际税源与计划税源的差额,从而保障财政预算计划的完成,保证税收政策依法到位。
关键词
中国
赤字财政
依法治税
税收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税务机关
财政收入预算
计划管理体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分层计划管理体制
5
作者
姚诚
陆宏伟
+1 位作者
张红
楼志刚
《上海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37-42,共6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为我们进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然而,如何把这一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具体化,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还有赖于我们对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为我们进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然而,如何把这一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具体化,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还有赖于我们对不同的计划体制模式作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计划管理体制
基本框架
计划
与市场
经济
体制
改革
企业联合
计划
体制
商品经济
体制
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6
作者
张云平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6-39,共4页
在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保障全体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传统的...
在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保障全体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与新机制的形成发生了碰撞。因此,改革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企业工资
有
计划
商品经济
企业劳动生产率
高度集中
新机制
经济
体制
工资总额
综合配套改革
企业
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诗白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2-7,共6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重要的新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经济制度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调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
价值规律
国民经济
经济
体制
改革
指令性
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探讨
8
作者
林剑
黄永祥
+1 位作者
黄霞
孔祥洋
《福建金融》
1993年第10期23-24,共2页
自1985年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统一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管理轨道以来,建设银行的信贷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资金实力不断增强,银行功能日臻完善。但是,目前建设银行集中承担的大量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任务,已对全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
自1985年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统一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管理轨道以来,建设银行的信贷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资金实力不断增强,银行功能日臻完善。但是,目前建设银行集中承担的大量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任务,已对全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一是管理行集中资金和规模过多,严重阻碍了基层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由于要集中规模、资金保重点,在信贷计划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则必然要挤占基层行的大部分贷款规模和资金,据调查,全省61个县支行的平均贷存比为0.45:1,而铁路、水口水电站、福建炼油厂、沙溪口水电站等四个专业支行的平均贷存比却为3.4:1。重点项目过多挤占基层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已严重阻碍着基层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反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资金
贷存比
综合信贷
计划
建设银行
银行功能
贷款
计划
资金营运
计划管理体制
资产负债结构
改革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范茂发
《宏观经济研究》
1984年第31期11-16,共6页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是各种管理的主体。认真总结三十多年来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搞好计划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搞好其它各种改革的基础。计划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有许...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是各种管理的主体。认真总结三十多年来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搞好计划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搞好其它各种改革的基础。计划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文拟就以下一些问题,作点粗浅探讨。一、计划管理体制的内涵什么是计划管理体制,它包含哪些内容?是体制改革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
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体制
中央与地方
经验教训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指令性
计划
执行
计划
综合平衡
原文传递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
1
10
作者
臧联孚
李冰
《科学管理研究》
1984年第4期21-28,共8页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偏重于依靠行政手段,不重视和不善于运用经济的办法,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计划管得过多过死,部门、地方特别是企业,在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一些重要方面没有管住管好;计划的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囿子行政界限,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割裂了经济的内在联系;对于经济计划的宏观决策,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完备制度,责权脱节,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等等。这些缺陷和弊端,既束缚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经济的运行缺乏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体制
改革
经济的
计划
经济
经济
体制
指标体系
企业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计划
体制
价值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11
作者
高绍山
冯国栋
+1 位作者
王俊山
徐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1年第6期10-14,共5页
一、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体制与机制规划计划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是现代管理四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外石油公司非常重视规划计划工作,他们将规划计划工作作为控制公司各个经营环节的核心内容。(一)规...
一、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体制与机制规划计划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是现代管理四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外石油公司非常重视规划计划工作,他们将规划计划工作作为控制公司各个经营环节的核心内容。(一)规划计划编制程序国外石油公司将公司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预算计划,其中战略计划就是我们所谓的五年、十年发展规划,预算计划就是我们的年度计划,两种计划的编制程序各不相同。1.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确定如何以最理想的形式来运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并运用这些优势来增加企业价值,在未来的环境中达到长远发展目标的总体计划。国外石油公司非常重视战略计划的研究和制定,整个公司包括公司高层决策者都必须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战略计划的框架中,以使公司的蓝图得以实现。图1为国外石油公司战略计划编制程序的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石油公司
战略
计划
管理
工作
计划管理体制
国外大石油公司
计划
编制程序
规划
计划
工作
年度
计划
企业价值
预算
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交通银行计划管理体制的思考
12
作者
洪洋
《新金融》
1993年第1期14-16,共3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理论突破,必将成为激励各行各业加快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为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努力办成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外...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理论突破,必将成为激励各行各业加快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为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努力办成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创建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过程中,如何完善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规律组织资金运行的交通银行计划管理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交通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经济
体制
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
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
外部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深圳市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看法
13
作者
俞晶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19,共1页
现状分析特区10年,计划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形成特区独具特色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表现为“5个结合”、“5个为主”: 1、部门职能为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 2、管理形式为指...
现状分析特区10年,计划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形成特区独具特色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表现为“5个结合”、“5个为主”: 1、部门职能为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 2、管理形式为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3、指标体系为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相结合,以价值指标为主; 4、工作重心为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以中长期计划为主; 5、管理方法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新的计划管理体制特点说明,特区已基本建立了在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特区10年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管理
计划
部门
政府职能
原文传递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14
作者
李先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43,47,共5页
如何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政策性贷款
人民银行
资金营运
实贷实存
联行汇差资金
其它金融机构
贷款
计划
信贷
计划
流动资金贷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5
作者
左玉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国家
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计划
体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长期
计划
经济杠杆
指导性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16
作者
魏增然
尹建中
尚朝辉
《河北金融》
1996年第2期7-8,共2页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明确建设银行内部上下级行之间资金经营权限、范围、责任的一种制度。是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机制的核心问题。自1985年以来,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明确建设银行内部上下级行之间资金经营权限、范围、责任的一种制度。是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机制的核心问题。自1985年以来,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建立资金自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建设银行
改革设想
信贷资金
管理体制
建行
借差
第二准备金
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
固定资产贷款
重点项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煤炭行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需研究
17
作者
屠纯高
《内蒙古煤炭经济》
1997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煤炭行业
体制
改革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规划发展
研究方法
煤炭工业
技术路线
研究现状
煤炭企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18
作者
刘汉文
刘宝祥
《商业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品公司十甫商店、海珠肉菜市场等八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先后到深圳、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一些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实地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计划
商品
年度
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19
作者
吕汝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6-14,共9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关键在于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时,必须将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经济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计划
计划
经济
公有制
社会发展
计划
流通
决策
体制
微观经济活动
胡耀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20
作者
李美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3期76-77,共2页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和所辖企业、事业单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工作
管理
机构
计划
系统
单位系统
中央
计划
五十年代
积极作用
集中领导
国家
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装备采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少罗
张雪胭
阳平华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装备指挥系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
出处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1,共3页
基金
部委级资助项目
文摘
分析了一体化计划和分段计划2种不同装备采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建立了机构设置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一体化计划体制下所对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大于分段计划体制下所对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
关键词
装备采购
计划管理体制
组织机构效益
评价
Keywords
acquisition
program-control system
organization efficacy
evaluation
分类号
E257 [军事—军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2
作者
汪水文
机构
财政部
出处
《经济科学》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摘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计划体制的改革应从指导性计划入手,彻底突破"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形式"、"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等传统观念,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三种计划管理形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关键词
指导性
计划
基本形式
计划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体制
相结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管理
形式
社会主义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3
作者
卢新德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75-82,97,共9页
文摘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体系靠一定制度来保证,制度靠一定体系来贯彻。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整个体系和制度的规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计划
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导性
计划
经济
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税收计划管理体制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根本保证
4
作者
杨重理
机构
鄂州市国家税务局
出处
《鄂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5-26,共2页
文摘
改革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实施和完善国家财政收入预算计划管理体制,是执行依法治税的关键。国家执行盈余财政款赤字财政来调节实际税源与计划税源的差额,从而保障财政预算计划的完成,保证税收政策依法到位。
关键词
中国
赤字财政
依法治税
税收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税务机关
财政收入预算
计划管理体制
Keywords
revenue plan
surplus finance
deficit finance
ruling tax according to law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分层计划管理体制
5
作者
姚诚
陆宏伟
张红
楼志刚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系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37-42,共6页
文摘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为我们进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然而,如何把这一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具体化,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还有赖于我们对不同的计划体制模式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计划管理体制
基本框架
计划
与市场
经济
体制
改革
企业联合
计划
体制
商品经济
体制
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6
作者
张云平
机构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摘
在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保障全体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与新机制的形成发生了碰撞。因此,改革传统的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企业工资
有
计划
商品经济
企业劳动生产率
高度集中
新机制
经济
体制
工资总额
综合配套改革
企业
计划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诗白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2-7,共6页
文摘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重要的新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计划
经济制度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调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
价值规律
国民经济
经济
体制
改革
指令性
计划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探讨
8
作者
林剑
黄永祥
黄霞
孔祥洋
机构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出处
《福建金融》
1993年第10期23-24,共2页
文摘
自1985年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统一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管理轨道以来,建设银行的信贷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资金实力不断增强,银行功能日臻完善。但是,目前建设银行集中承担的大量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任务,已对全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一是管理行集中资金和规模过多,严重阻碍了基层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由于要集中规模、资金保重点,在信贷计划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则必然要挤占基层行的大部分贷款规模和资金,据调查,全省61个县支行的平均贷存比为0.45:1,而铁路、水口水电站、福建炼油厂、沙溪口水电站等四个专业支行的平均贷存比却为3.4:1。重点项目过多挤占基层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已严重阻碍着基层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反映在:
关键词
银行信贷资金
贷存比
综合信贷
计划
建设银行
银行功能
贷款
计划
资金营运
计划管理体制
资产负债结构
改革建设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范茂发
机构
国家计委计划经济研究所
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1984年第31期11-16,共6页
文摘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是各种管理的主体。认真总结三十多年来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搞好计划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搞好其它各种改革的基础。计划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文拟就以下一些问题,作点粗浅探讨。一、计划管理体制的内涵什么是计划管理体制,它包含哪些内容?是体制改革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体制
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体制
中央与地方
经验教训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指令性
计划
执行
计划
综合平衡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
1
10
作者
臧联孚
李冰
机构
内蒙古计划委员会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1984年第4期21-28,共8页
文摘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偏重于依靠行政手段,不重视和不善于运用经济的办法,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计划管得过多过死,部门、地方特别是企业,在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一些重要方面没有管住管好;计划的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囿子行政界限,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割裂了经济的内在联系;对于经济计划的宏观决策,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完备制度,责权脱节,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等等。这些缺陷和弊端,既束缚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经济的运行缺乏活力。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体制
改革
经济的
计划
经济
经济
体制
指标体系
企业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计划
体制
价值规律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11
作者
高绍山
冯国栋
王俊山
徐东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出处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1年第6期10-14,共5页
文摘
一、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体制与机制规划计划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是现代管理四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外石油公司非常重视规划计划工作,他们将规划计划工作作为控制公司各个经营环节的核心内容。(一)规划计划编制程序国外石油公司将公司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预算计划,其中战略计划就是我们所谓的五年、十年发展规划,预算计划就是我们的年度计划,两种计划的编制程序各不相同。1.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确定如何以最理想的形式来运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并运用这些优势来增加企业价值,在未来的环境中达到长远发展目标的总体计划。国外石油公司非常重视战略计划的研究和制定,整个公司包括公司高层决策者都必须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战略计划的框架中,以使公司的蓝图得以实现。图1为国外石油公司战略计划编制程序的框图。
关键词
国外石油公司
战略
计划
管理
工作
计划管理体制
国外大石油公司
计划
编制程序
规划
计划
工作
年度
计划
企业价值
预算
计划
分类号
F41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交通银行计划管理体制的思考
12
作者
洪洋
机构
交通银行沈阳分行
出处
《新金融》
1993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理论突破,必将成为激励各行各业加快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为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努力办成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创建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过程中,如何完善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规律组织资金运行的交通银行计划管理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交通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经济
体制
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
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
外部环境
分类号
F12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深圳市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看法
13
作者
俞晶
机构
深圳市人事局编制处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19,共1页
文摘
现状分析特区10年,计划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形成特区独具特色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表现为“5个结合”、“5个为主”: 1、部门职能为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 2、管理形式为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3、指标体系为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相结合,以价值指标为主; 4、工作重心为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以中长期计划为主; 5、管理方法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新的计划管理体制特点说明,特区已基本建立了在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特区10年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深圳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管理
计划
部门
政府职能
分类号
F127.6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14
作者
李先国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43,47,共5页
文摘
如何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政策性贷款
人民银行
资金营运
实贷实存
联行汇差资金
其它金融机构
贷款
计划
信贷
计划
流动资金贷款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5
作者
左玉琴
机构
中共大同市委讲师团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文摘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国家
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计划
体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长期
计划
经济杠杆
指导性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工作
分类号
F12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16
作者
魏增然
尹建中
尚朝辉
机构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
出处
《河北金融》
1996年第2期7-8,共2页
文摘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明确建设银行内部上下级行之间资金经营权限、范围、责任的一种制度。是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机制的核心问题。自1985年以来,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建立资金自求平衡。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建设银行
改革设想
信贷资金
管理体制
建行
借差
第二准备金
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
固定资产贷款
重点项目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煤炭行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需研究
17
作者
屠纯高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出处
《内蒙古煤炭经济》
1997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煤炭行业
体制
改革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规划发展
研究方法
煤炭工业
技术路线
研究现状
煤炭企业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18
作者
刘汉文
刘宝祥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摘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品公司十甫商店、海珠肉菜市场等八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先后到深圳、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一些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实地调查。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计划
商品
年度
计划
分类号
F7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19
作者
吕汝良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6-14,共9页
文摘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关键在于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时,必须将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经济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计划
计划
经济
公有制
社会发展
计划
流通
决策
体制
微观经济活动
胡耀邦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20
作者
李美和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3期76-77,共2页
文摘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和所辖企业、事业单位系统.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工作
管理
机构
计划
系统
单位系统
中央
计划
五十年代
积极作用
集中领导
国家
计划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装备采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机构设置效益评价研究
黄少罗
张雪胭
阳平华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汪水文
《经济科学》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卢新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改革税收计划管理体制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根本保证
杨重理
《鄂州大学学报》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分层计划管理体制
姚诚
陆宏伟
张红
楼志刚
《上海经济研究》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企业工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张云平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刘诗白
《社会科学研究》
198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改革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探讨
林剑
黄永祥
黄霞
孔祥洋
《福建金融》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对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范茂发
《宏观经济研究》
1984
1
原文传递
10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臧联孚
李冰
《科学管理研究》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国外大石油公司规划计划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绍山
冯国栋
王俊山
徐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完善交通银行计划管理体制的思考
洪洋
《新金融》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对深圳市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看法
俞晶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14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李先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左玉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建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魏增然
尹建中
尚朝辉
《河北金融》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煤炭行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需研究
屠纯高
《内蒙古煤炭经济》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刘汉文
刘宝祥
《商业研究》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吕汝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李美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