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通识教育之思考
1
作者 陈国良 王志强 方磊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培养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外成功案例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培养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外成功案例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为我国计算机通识教育发展提出几点启示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
2
作者 桂小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共6页
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肩负着大学生的计算思维与信息利用能力培养的历史重任。而传统的以“单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各专业大学生发展需要。如何实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巨... 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肩负着大学生的计算思维与信息利用能力培养的历史重任。而传统的以“单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各专业大学生发展需要。如何实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简要回顾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设计专业差异化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三种范式,并对相关课程体系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 课程 课程体系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萱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结合知识生产模式更替展现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历程。通过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发展困境,形成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内涵,确定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超学科命题。高校通识教育以高素质人才作为逻辑起点,围绕... 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结合知识生产模式更替展现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历程。通过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发展困境,形成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内涵,确定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超学科命题。高校通识教育以高素质人才作为逻辑起点,围绕高素质人才发展形成逻辑主线,聚焦知识迁移、创新能力、意识形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3核心要件,形成知识分形创新生态系统。在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创新建设行动中,强化计算机通识教育部门育人职能,提高教师、学生、课程的黏合度,并于过程中创造衍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超学科 计算机通识教育 分形创新 生产模式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体系化改革探索
4
作者 刘彩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053-056,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体系化改革。文章回顾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下新体系的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以及新型教材建设。通过实践案例与成效的分析,展...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体系化改革。文章回顾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下新体系的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以及新型教材建设。通过实践案例与成效的分析,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对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赋能 计算机通识教育 体系化改革
下载PDF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双 叶剑虹 蒋文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414-415,共2页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大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本文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以及互联网+...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大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本文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以及互联网+知识三个方面阐述改革的策略,进而指出了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应该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提高他们应用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计算思维 创新思维 科学实践
下载PDF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通识教育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银南 马杨珲 马伟锋 《软件导刊》 2022年第7期137-141,共5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育的迫切需求。通过对企业需求、教学现状、学生状况的调研,分析目前新工科发展过程中计算机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结合人才培养需求...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育的迫切需求。通过对企业需求、教学现状、学生状况的调研,分析目前新工科发展过程中计算机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现状,提出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并制定计算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交叉复合型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新工科 计算机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洪华 刘丹 +1 位作者 李莉 呼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10期166-167,共2页
智慧教育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局面。在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中,课程建设适应新的需要建设了轻量化的教学资源,设计了教学活动框架,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实践的数据分... 智慧教育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局面。在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中,课程建设适应新的需要建设了轻量化的教学资源,设计了教学活动框架,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实践的数据分析表明实施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混合式教学 教学活动 智慧教育 数据驱动 计算机通识教育
下载PDF
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少宁 尹宝全 《农业网络信息》 2016年第6期112-113,共2页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必要过程。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的实施,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不同方面的学习,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如何实施计算机通...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必要过程。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的实施,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不同方面的学习,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如何实施计算机通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前沿技术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银南 马杨珲 《智能物联技术》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高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迫切需要高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人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启示。根据计... 高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迫切需要高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人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启示。根据计算机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并针对性开展了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计算机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民族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永 孙海霞 王东 《甘肃科技》 2018年第17期75-76,107,共3页
信息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构成。民族院校教育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对于普通高校,民族类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力图提高各生源地学... 信息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构成。民族院校教育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对于普通高校,民族类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力图提高各生源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和其专业学习进行良性渗透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计算机通识教育 教学现状 培养目标
下载PDF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华 梁云 郑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第33期161-163,共3页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培养科学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启蒙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以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数据库应用》为例,构建融合思政元素的三维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挖掘思政元素和设计思政案例,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提高...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培养科学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启蒙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以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数据库应用》为例,构建融合思政元素的三维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挖掘思政元素和设计思政案例,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互动方式改革增加学生对思政教学的情感认同。采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的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水平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计算机通识教育 数据库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全英文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12
作者 叶剑虹 叶双 蒋文贤 《大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全英文教学作为对接国外高等教育、培养双语人才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识教育在其中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学校寄希望于通过全英文的通识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另一...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全英文教学作为对接国外高等教育、培养双语人才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识教育在其中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学校寄希望于通过全英文的通识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计算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本文以计算机的通识教育为例,阐述了提升全英文教学教师能力的几点措施:提高教师自身英文教学思维能力,多采用案例教学以及设置多元化的实验环节。这些举措在华侨大学的实施,证明了这些举措不仅对教师的能力提升有所裨益,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未来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英教学 计算机通识教育 计算思维 科学实践
下载PDF
医学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彤彤 曹晶 李荣芹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24期187-188,共2页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全人格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计算机通识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作用,是大学计 算机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计算机通识教育, 围绕必修课和选修课探索改革方法, 将医学专业相 关内容融入...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全人格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计算机通识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作用,是大学计 算机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计算机通识教育, 围绕必修课和选修课探索改革方法, 将医学专业相 关内容融入计算机通识教育中, 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计算思维能力。通过计算机通识 教育的不断改革探索, 打牢专业基础, 拓宽学科思路,在师生及学校共同努力下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全人格育人体系 “互联网+”教育
下载PDF
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郝兴伟 张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74,共3页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在智能时代的各学科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计算思维和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十分重要。对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面向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在智能时代的各学科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计算思维和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十分重要。对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面向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通识教育“1+N”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以及开放实验室建设与产教融合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学科交叉融合 计算机通识教育 计算思维 开放实验室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依托产学合作的计算机通识教育新技术系列课程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兴伟 张龙 +1 位作者 唐德凯 周岳峰 《计算机教育》 202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基于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在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业界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事实,提出一种... 基于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在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业界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事实,提出一种依托产学合作,开展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模式。结合山东大学联合业界领军企业举办信息社会前沿技术报告论坛的动机和效果,以及建设系列MOOC课程的经验和体会,说明依托产学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产学合作 产教融合 MOOC建设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
16
作者 尹枫 宋晖 刘晓强 《纺织服装教育》 2023年第3期10-14,共5页
新工科建设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主要抓手。高校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未来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解决信息前沿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问题。针对新工科建设的需求,探索计算机通识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新工科建设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主要抓手。高校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未来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解决信息前沿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问题。针对新工科建设的需求,探索计算机通识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开展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式教育教学设计、资源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等多方面实践。搭建开放教学平台,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人工智能实训和学科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新工科 PBL教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探索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改革
17
作者 李正君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综合型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在智能信息时代的不同领域人才培育体系中,塑造具有深刻思考能力的人才以及借助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本次探究首先对计算机通识... 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综合型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在智能信息时代的不同领域人才培育体系中,塑造具有深刻思考能力的人才以及借助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本次探究首先对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作用做了概述,又对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提出了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计算机通识教育 计算思维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
18
作者 叶福兰 《福建轻纺》 2022年第9期39-41,44,共4页
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融入,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发展。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后续新技术融合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起到至... 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融入,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发展。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后续新技术融合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虚拟教研室建设、课程思政融入、个性发展激励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阐述改革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 改革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教学平台在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作用经验分析
19
作者 陈怀凯 周艳萍 贾书伟 《数码设计》 2021年第10期2-2,共1页
开展通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社会、科学技术等,有助于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门对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开始在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引入信息化... 开展通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社会、科学技术等,有助于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门对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开始在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学平台在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学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平台 计算机通识教育 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动态分层辅导系统研究
20
作者 邓雪莲 陈其勇 +1 位作者 高翔 王向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154-158,共5页
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也已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基础必修科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新生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程度程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学... 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也已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基础必修科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新生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程度程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表达出教育的个性化,新生计算机基础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而分层教学方法面向全体新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医院校学生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及分层模式内容和特点展开探讨,揭示分层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设计一个《计算机通识课程》动态分层教学辅导系统来辅助高校进行分层教学,还可以给一些没有条件分层教学的高校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分层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识教育 动态分层 课程辅导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