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和CFD的规整填料塔流体力学计算
1
作者 李邢 曾爱武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提出一种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和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计算规整填料塔上的流体力学行为。根据最小特征单元实际尺寸建立小尺度三维CFD模型,研究了填料塔单气相和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分布方式,弥补了在研究... 提出一种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和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计算规整填料塔上的流体力学行为。根据最小特征单元实际尺寸建立小尺度三维CFD模型,研究了填料塔单气相和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分布方式,弥补了在研究塔壁单元和层间转换单元产生压降方面的缺陷。建立了结点网络模型,计算全塔的流体分布等宏观信息。以CFD计算收集到的数据集训练了2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以结点流量为输入计算干塔压降和持液量。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比较,干塔压降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为8.63%,最大相对偏差为14.02%。持液量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约为9.63%,最大相对偏差为13.97%。这表明该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结果较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计算流体力学 BP神经网络 干塔压降 持液量
下载PDF
台风背景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上海市街道风环境评估
2
作者 张德顺 曾明璇 +2 位作者 陈莹莹 张振 姚鳗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建成区代表,以金山区为市郊滨海区代表,从行道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气象数据,以台风高发时期的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为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进行研究区域的风环境模拟,从风速等级...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建成区代表,以金山区为市郊滨海区代表,从行道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气象数据,以台风高发时期的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为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进行研究区域的风环境模拟,从风速等级、街道走向与道路绿化结构出发分别评价街道“风-树”生态,得到研究区域的风环境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计算流体力学 风环境评价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小区风环境与居民活动舒适度研究
3
作者 汤亦豪 刘臻婧 +3 位作者 粟志钢 段丽洁 张剑明 吴贤云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以湖南省湘乡市某住宅小区为例,结合小区精细化建筑模型与湘乡国家气象站的常年观测资料,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小区的风环境展开仿真计算,形成了精细化风场结果,风速比的模拟结果与实地观测有一致的线性关系,表明模型能... 以湖南省湘乡市某住宅小区为例,结合小区精细化建筑模型与湘乡国家气象站的常年观测资料,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小区的风环境展开仿真计算,形成了精细化风场结果,风速比的模拟结果与实地观测有一致的线性关系,表明模型能反映小区风场特征。文末考虑冬季和夏季两种典型工况,从风速、风适宜性、换气率3个方面定量化评价小区风环境。结果表明:小区人行高度冬季平均风速为0.80 m/s,夏季平均风速为1.11 m/s,小区内最大风速出现在冬季,达到3.34 m/s。冬季夜间温度较低导致生理等效温度较低,不适宜在小区静坐,但可以在室外进行行走、运动类活动;夏季小区日间受到太阳辐射等影响,生理等效温度较高导致不适宜在小区内进行行走、运动类活动;夜间适宜风速区间较大,风速适宜居民活动。在风压差方面,冬季小区建筑表面风压差为1.75 Pa,保证了室内通风要求;小区内冬夏两季换气率较高,有利于洁净空气进入小区与污染物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风环境 微气候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杭州亚运场馆大风风险模拟
4
作者 张育慧 樊高峰 +3 位作者 何月 蔡菊珍 肖晶晶 俞布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以2007年10月8日第16号台风“罗莎”为背景场,对杭州亚运场馆奥体区域进行大风风险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绝对误差在0.3m/s以内,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8级风影响的设计情景下,杭州亚运奥体场馆区域内建筑群平均风速为12.9m/s,在高层建... 以2007年10月8日第16号台风“罗莎”为背景场,对杭州亚运场馆奥体区域进行大风风险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绝对误差在0.3m/s以内,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8级风影响的设计情景下,杭州亚运奥体场馆区域内建筑群平均风速为12.9m/s,在高层建筑的狭管处区域风速超过了30m/s,最大风速达35.7m/s;台风大风强度超过24.6m/s(拔起树木)的危险性区域面积占比4.3%;台风大风强度超过20.8m/s(吹动屋瓦)的危险性区域面积占比9.8%;奥体中心体育场内部受到建筑的阻挡作用,受到外界大风天气的影响较小,对观众和运动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成果对后期制定相关策略具有参考价值,加强亚运会体育场馆对大风的监测能力,分钟级气象预报与干预能力,特别是涉及室外运动项目的场馆所在区域,实行重点区域网格化应急布控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亚运场馆 台风 大风风险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4D Flow MRI的血流分析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任蕾 刘继华 +2 位作者 丁静 郭瑜 夏爽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D是基于医学影像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来计算血流,具有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但依赖模型设定及管壁边界条件假设。4D Flow MRI能够直接测量体内的真实血流,但采集时间较长,分辨率和精度有限。本文旨在综述CFD和4D Flow MRI各自优势与局限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及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计算流体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丁静 任博 +1 位作者 郭瑜(审校) 夏爽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头颈部血管性病变是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理进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关联。计算流体力学(CFD)通过构建病人特异性三维血管模型,可量化分析血管几何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了解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颅内动... 头颈部血管性病变是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理进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关联。计算流体力学(CFD)通过构建病人特异性三维血管模型,可量化分析血管几何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了解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颅内动脉瘤的病理机制,并在预测病变进展、制定治疗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CFD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瘤 流体力学参数
下载PDF
绿色建筑与风环境设计融合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应用研究
7
作者 徐刚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绿色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风环境设计的合理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融合建筑风工程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开展了对不同建筑布局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建筑风环境的理论分析。并利用CFD模拟技术对不同建筑布局下的风环境进行分... 在绿色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风环境设计的合理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融合建筑风工程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开展了对不同建筑布局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建筑风环境的理论分析。并利用CFD模拟技术对不同建筑布局下的风环境进行分析验证。结果显示,自由式布局的舒适风区面积占比最大,达到71.02%,较其他布局方式提升了11.15%至18.95%,文章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室外风环境的评估和设计质量,对提高室外及室内风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绿色建筑 风环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以“计算流体力学”课程为考察对象
8
作者 朱玉杰 孙振生 胡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作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流体力学”以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计算流体力学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研究方向脱节,且课程内容... 作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流体力学”以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计算流体力学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研究方向脱节,且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掌握并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结合学科特点和当前的研究方向,以科技发展为牵引,开展“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重塑教学和实践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流体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研教结合 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主动脉夹层血流模拟研究
9
作者 张浩 《流体动力学》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是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方式,提供血管结构的详细可视化。然而,CT成像在评估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最近,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是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方式,提供血管结构的详细可视化。然而,CT成像在评估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最近,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作为一种先进的无创技术出现,可以实现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可视化。这项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主动脉疾病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改进诊断、治疗计划和预后评估。本研究中,先模拟了一例直管的血流,将出口压力与解析解比较,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模拟了一例AD的血流,并定量和定性分析收缩期和舒张期AD的压力和壁剪切应力(WSS)。结果表明,AD真腔和假腔的压差可促进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形成夹层,过低的壁面剪切力可增强血流对主动脉壁的撕裂作用,促进夹层的形成,这为今后AD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Aortic dissection (AD) is a 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Currentl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ing is the primary modality for diagnosing and evaluating aortic diseases, providing detailed visualization of vascular structures. However, CT imaging has limitations in assessing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within the aorta. Recentl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has emerged as an advanced noninvasive technique that enables the visualization of hemodynamic conditions within blood vessels. This technology provides clinician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ortic disease, facilitating improved diagnosis, treatment planning,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In this study, the blood flow of a straight tube was simulated first, and the outlet pressure was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results were in well agreement, which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n, we simulated the blood flow of an AD and analyzed the pressure and wall shear stress (WSS) during systolic and diastolic.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ue and false cavities may trigger intimal rupture and dissection formation, and low WSS may increase aortic wall tearing and promote dissection,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面向流体力学仿真的大型稀疏矩阵混合精度GMRES加速算法
10
作者 郑森炜 寇家庆 张伟伟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4,共15页
由于计算能耗低、效率高,以单精度/半精度计算单元为主的GPU/TPU/NPU等算力已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主要模式,但无法直接应用于浮点精度需求高的微分方程求解,不能直接替代双精度算力.通过结合单/双精度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兼顾效率和精度的... 由于计算能耗低、效率高,以单精度/半精度计算单元为主的GPU/TPU/NPU等算力已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主要模式,但无法直接应用于浮点精度需求高的微分方程求解,不能直接替代双精度算力.通过结合单/双精度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兼顾效率和精度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混合精度求解格式.发展了面向稀疏大型矩阵的GMRES细化迭代算法(sparse GMRES-IR).首先分析了流体力学仿真问题中的矩阵数据分布特点,通过双精度做预处理,单精度细化迭代,使单精度计算应用于算法主要耗时部分,发挥了计算效率优势.通过求解开源数据集提供的33个线性方程组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在单核CPU上,相同精度要求下,提出的单双混合精度算法可以实现最高2.5倍的加速效果,且在大规模矩阵下效果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精度 计算流体力学 线性方程组 GMRES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仿生机器鱼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必林 黄小双 +2 位作者 陈新军 张英 孔祥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28,共10页
计算流体力学是研究仿生机器鱼水动力特性的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已在仿生学及海洋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CNKI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别检索到201篇中文文献和146篇英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软件的文献计... 计算流体力学是研究仿生机器鱼水动力特性的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已在仿生学及海洋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CNKI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别检索到201篇中文文献和146篇英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文献类型、期刊分布、发文量趋势、作者、研究机构和高被引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探讨了计算流体力学在仿生机器鱼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热点。结果表明:仿生机器鱼领域中外文献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仿生类期刊及文献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研究学科领域涉及工程学、机器人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等多个交叉性学科;该领域内研究热点与重点方向为动力学模型、三维流场仿真、设计与制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建议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水生生物集群运动仿真、鱼类侧线感知机制和仿生机器鱼水动力试验,以期促进多学科融合,为仿生机器鱼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仿生机器鱼 数值模拟 文献计量学 网络知识图谱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房颤患者肺静脉收缩期回流速度对于左心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2
作者 王国锋 金元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1-381,共1页
目的心房颤动(AF)使心房的主动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明显受损,房颤的发生使病人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高,预后很差。在房颤发作期间,肺静脉的收缩的回流速度明显下降,从而使舒张期回流成为左心房充盈的主要因素。收缩期左室储器功能下降与阵... 目的心房颤动(AF)使心房的主动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明显受损,房颤的发生使病人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高,预后很差。在房颤发作期间,肺静脉的收缩的回流速度明显下降,从而使舒张期回流成为左心房充盈的主要因素。收缩期左室储器功能下降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病人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但是目前机制尚不明确。方法基于心脏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重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耳结构模型,通过设置个性化病人肺静脉入口及二尖瓣出口边界条件,左心房壁面设置为沿长轴二尖瓣环纵向运动。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定量评估左心房储器阶段不同肺静脉回流速度情况下,左心房、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发现常见的4根肺静脉呈交错排列从左心房发出,基于此肺静脉-左心房结构,在左心房储器阶段左心房内存在血液流动形成的“大涡环”结构,该涡环结构从左心房后面观呈顺时针方向,跨越整个左心房。随着肺静脉收缩期回流速度的减小,该涡环结构逐渐减小甚至消散。相关的左心耳TAWSS减小、OSI增高及RRT延长。结论肺静脉收缩回流速度的大小对于房颤期间涡环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大涡环结构”的存在有助于促进左心房与左心耳血液的交换及预防二者血液发生瘀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左心房 血栓栓塞 缺血性卒中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血流动力学 主动收缩 舒张期
原文传递
计算流体力学在提高神经解剖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波 徐金勇 +4 位作者 王峰 朱友余 庞刚 任振华 邓雪飞 《大众科学》 2024年第10期99-101,108,共4页
探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笔者学校精神医学专业2个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观察,随机选择1个实验班为观察组,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三维重建和CFD模拟;另外1个实验班为对照组,采用... 探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笔者学校精神医学专业2个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观察,随机选择1个实验班为观察组,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三维重建和CFD模拟;另外1个实验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显示:使用CFD辅助教学的观察组在理论课考试和实验标本辨认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CFD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神经解剖学的理解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三维重建 神经解剖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激光与成像技术的流体力学应用专题序
14
作者 连欢 高琪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15,共1页
激光与成像技术的流体力学应用以流体力学学科发展为核心,包括先进激光与成像技术、流体力学学科领域应用两方面内涵,涉及流体力学、光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特性.本专题收录8篇论文,其中综述论文2篇,研究论文6篇.希... 激光与成像技术的流体力学应用以流体力学学科发展为核心,包括先进激光与成像技术、流体力学学科领域应用两方面内涵,涉及流体力学、光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特性.本专题收录8篇论文,其中综述论文2篇,研究论文6篇.希望专题能够促进学术交流,供相关学者和技术人员参考,使先进激光与成像技术发展及其在流体力学学科领域应用得到持续研究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计算机科学 综述论文 成像技术 学术交流 应用专题 学科交叉 技术人员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的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研究评述
15
作者 王昭芳 《环境保护前沿》 2025年第3期378-389,共12页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内部产生人为热过量释放、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城市空间风热环境逐渐恶化。因此,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的研究逐步增多。大量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的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内部产生人为热过量释放、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城市空间风热环境逐渐恶化。因此,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的研究逐步增多。大量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的研究都以流体力学为研究理论基础,因此,本文意在梳理流体力学在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过程与方式。首先,本文对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研究中运用流体力学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其次,本文对空气无穷小流体元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x轴方向的受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无穷小流体元与周围流体的速度关系出发,说明其受每个力的具体原因,y、z两个方向的受力同理。之后,推导了无穷小流体元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方程。然后,本文对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研究中的边界层与空气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了简要评述,包含边界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以及湍流模型的优缺点和选取方法。最后,将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东路校区北部宿舍生活区(以下均称北区宿舍)作为城市空间风热环境的研究应用实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仿真其风热环境,得到了北区宿舍风速场、温度场与风压场。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such as excessive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air pollution, and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have emerged within cities, leading to the gradual deterioration of urban wind-thermal environments. Consequently, research on urban wind-thermal environments, developed based on fluid mechanics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ha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Since a significant body of studies on urban wind-thermal environments relies on fluid mechanics as their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aims to systematiz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es and methodologies of fluid mechanics in this research domain. Firs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rationale for employing fluid mechanics in urban wind-thermal environment studies. Second, it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orces acting on an infinitesimal air fluid element along the x-axis in a Lagrangian coordinate system, explaining the specific causes of each force based on the veloc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 and its surrounding fluid. Similar analyses apply to the y- and z-axis directions. Subsequently, the mass conservation, momentum conserv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equations for the infinitesimal fluid element in the Lagrangian framework are derived. The paper then provides a concise review of boundary layers and airflow states in urban wind-thermal environment research, including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limitation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of turbulence models. Finally, the Northern District Dormitory Area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Jialingjiang East Road Campu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orthern Dormitory Area) is examined as a case stud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ANSYS software to model the wind-thermal environment, yielding detailed wind speed fields, temperature fields, and wind pressure fields for the Northern Dormitor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风热环境 计算流体力学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流体力学仿真计算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16
作者 李敏 孙佳秋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23期44-46,共3页
为满足复杂流体力学问题的多目标优化需求,优化辅助教学效果,文章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设计了一种更高准确性、更强针对性流体力学仿真计算辅助教学系统。首先,对计算服务器、存储设备、显示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选型设计,为系统运... 为满足复杂流体力学问题的多目标优化需求,优化辅助教学效果,文章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设计了一种更高准确性、更强针对性流体力学仿真计算辅助教学系统。首先,对计算服务器、存储设备、显示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选型设计,为系统运行提供硬件支持。其次,设计流体力学仿真计算数据库,分类存储与流体力学仿真计算相关的数据。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流体力学仿真计算,以输出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最优解。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后,在仿真计算资源辅助分配的正确性上始终保持着显著的优势,适用于实际流体力学仿真计算的辅助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流体力学 仿真 计算 辅助教学系统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管路结构对超声波流量计适应性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冠伟 冀守虎 +4 位作者 闫双杰 李睿 杨沐村 许未晴 蔡茂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5-1514,共10页
氢气是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能源载体。氢气输送是阻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薄弱环节。而掺氢天然气管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高效途径。但氢气掺入天然气会导致流速,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影响超声波流量计的性能。... 氢气是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能源载体。氢气输送是阻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薄弱环节。而掺氢天然气管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高效途径。但氢气掺入天然气会导致流速,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影响超声波流量计的性能。因此,研究氢气和天然气的掺混过程及超声波流量计的适应性是很有必要的。构建T型管、单螺旋管、单螺旋+前收缩管掺混管路的三维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管路结构和掺氢比对流场氢气浓度和混合气体速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5%掺氢体积比时C型掺混管路为最佳模型,掺混均匀时的氢气摩尔分数约为4.92%。通过分析超声波流量计的适应性,进而推荐具体安装位置。研究成果为超声波流量计在掺氢天然气精确计量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体积比 天然气管路结构 计算流体力学(cfd) 超声波流量 适应性
下载PDF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验证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琴 蒋军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运用CFD软件Fluent中的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重气瞬时和连续泄漏的扩散进行了模拟以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重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于重气到达一点处的时间而言,瞬时泄漏的预测时间小于实际到达时间... 运用CFD软件Fluent中的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重气瞬时和连续泄漏的扩散进行了模拟以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重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于重气到达一点处的时间而言,瞬时泄漏的预测时间小于实际到达时间,而且浓度减小到零的时间也要先于实际的时间,连续泄漏的情形则相反,模拟过程假设风速和风向不变导致模拟结果没有实际的波动大。通过将模拟的最大摩尔浓度进行误差统计计算表明:Fluent对于连续泄漏源的扩散模拟结果最为准确。CFD模型能准确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以应用于实际的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气 泄漏 扩散 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拟 模型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通用软件 被引量:82
19
作者 翟建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对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通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模拟软件Phoenics,Fluent,CFX等的具体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他们各自的结构特点、特有模块、包含的数学模型和成功应用领域;给出了选用CFD软件平台的7项准则,对今后CF... 对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通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模拟软件Phoenics,Fluent,CFX等的具体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他们各自的结构特点、特有模块、包含的数学模型和成功应用领域;给出了选用CFD软件平台的7项准则,对今后CFD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指出,今后CFD研究的主要方向将集中在数学模型开发、工程改造和新设备开发及与工艺软件的匹配连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通用软件 cfd软件平台 FLUENT cfd技术 工程领域 模拟软件 应用情况 结构特点 应用领域 数学模型 模型开发 工艺软件 设备开发 工程改造 模块 匹配
下载PDF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和燃烧的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建军 付坤 陈梅倩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8期59-66,共8页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与传统流化床相比,能有效降低炉膛高度,实现小型化。以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对气固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中试装置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炉膛内颗粒相浓度由高到...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与传统流化床相比,能有效降低炉膛高度,实现小型化。以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对气固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中试装置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炉膛内颗粒相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主燃烧室、副燃烧室、燃尽室,炉内颗粒分布呈现“环-核”结构;炉膛温度范围为1 000~1 200 K,主燃烧室的温度大于副燃烧室,副燃烧室的温度大于燃尽室与旋风分离器;增大一、二次风的配比使炉膛密相区的氧气含量增大,加剧了燃烧,使床温升高;由副燃烧室进行分级给料,有利于焦炭还原NO,使出口NO浓度明显下降,有利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 燃烧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