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分析法在异形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与计算长度系数法的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鸣 田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1-125,共5页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应用直接分析法进行异形钢结构设计的步骤及方法。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曲线受压构件的分布式屈曲初始单位力施加方式对本例进行线性屈曲分析,确定本例异形受压格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将直接分析法的结果与传统计...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应用直接分析法进行异形钢结构设计的步骤及方法。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曲线受压构件的分布式屈曲初始单位力施加方式对本例进行线性屈曲分析,确定本例异形受压格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将直接分析法的结果与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进行对比,验证了直接分析法在此类钢结构设计中的适用性。总结了直接分析法应用在异形钢结构设计中的优点,并指出了该法现阶段在确定构件最不利内力时,尚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钢结构 直接分析 计算长度系数法 初始缺陷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计算长度系数法分析平头塔机起重臂的挠度问题
2
作者 沙大亮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86,共4页
主要讨论平头塔机起重臂的挠度问题,分析变截面梁的弯曲特性。利用长度系数法推导将多节变截面梁等效为等截面梁的简化公式,使起重臂的变截面梁挠度问题简化成为等截面梁的挠度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的挠度进行比较,... 主要讨论平头塔机起重臂的挠度问题,分析变截面梁的弯曲特性。利用长度系数法推导将多节变截面梁等效为等截面梁的简化公式,使起重臂的变截面梁挠度问题简化成为等截面梁的挠度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的挠度进行比较,检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头塔机 挠度 计算长度系数法 有限元
下载PDF
钢框架稳定计算方法的探讨
3
作者 张唯 《广东建材》 2009年第12期83-85,共3页
稳定性在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中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钢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稳定性的破坏而不是强度破坏。本文通过分析多层框架的稳定性设计的两种方法,对两种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两种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稳定性 计算长度系数法 二阶分析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异形柱的稳定验算研究
4
作者 赖程钢 杨文 +3 位作者 朱思其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分析法的设计流程,尤其是初始缺陷方向的选取。为验证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将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单根变截面异形柱进行弹塑性失稳分析,探究变截面异形柱失稳特点。结果表明:计算长度系数法与直接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接近,变截面异形柱的强度和稳定均满足要求,异形柱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变截面异形柱 直接分析 计算长度系数法 弹塑性失稳 初始缺陷
下载PDF
广州新电视塔透空区外筒群柱面外稳定承载力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彦林 王永海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解决广州新电视塔透空区群柱面外稳定性设计问题,在底部透空区5柱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5柱模型和各透空区外筒群柱的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首先,运用有限元方法对5柱模型在各种轴力分布模式下的弹性屈曲性能以及轴压稳定... 为解决广州新电视塔透空区群柱面外稳定性设计问题,在底部透空区5柱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5柱模型和各透空区外筒群柱的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首先,运用有限元方法对5柱模型在各种轴力分布模式下的弹性屈曲性能以及轴压稳定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周边柱轴压力水平越低,5柱模型中最不利柱受到的约束越强,轴压稳定承载力也越高,而且其对初始缺陷不敏感。其次,指出计算长度系数法适用于透空区群柱面外稳定性设计,针对透空区群柱所受约束作用十分复杂的特点,提出可通过有限元屈曲分析确定柱面外计算长度系数。第三,针对5柱模型,比较了分别由试验、有限元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屈曲分析的计算长度系数法确定的最不利柱轴压稳定承载力,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验证了计算长度系数法用于群柱面外稳定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对有限元屈曲分析给出了各透空区外筒群柱面外计算长度系数的建议值,为了广州新电视塔透空区外筒群柱的面外稳定性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柱 面外失稳 计算长度系数法 稳定承载力
原文传递
框架高阶屈曲波形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金波 童根树 郑君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7-51,共5页
对顶层抽柱的四层三跨钢框架进行屈曲分析,采用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计算层抗侧刚度,并与SAP2000软件计算的层抗侧刚度比较发现,施加水平荷载求得的各层剪力之比与采用临界荷载方法计算的层抗侧刚度之比相等时,两者结果接近。对钢框架进... 对顶层抽柱的四层三跨钢框架进行屈曲分析,采用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计算层抗侧刚度,并与SAP2000软件计算的层抗侧刚度比较发现,施加水平荷载求得的各层剪力之比与采用临界荷载方法计算的层抗侧刚度之比相等时,两者结果接近。对钢框架进行整体屈曲分析,指出第1屈曲模态对应的是薄弱层的屈曲,第2及以上屈曲模态因不能正确反映框架梁对框架柱的约束,不能直接加以应用。顶层抽柱导致屋面梁轴力加大,自身临界荷载降低,使得屋面梁对顶层柱的转动约束作用减小或消失,需要在顶层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梁 计算长度系数法 矩阵位移 屈曲因子 抗侧刚度 临界荷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