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环境政治中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评述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系PeterM.Haas为代表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相关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能... 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系PeterM.Haas为代表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相关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能够提供这种信息的,在特定环境议题领域中拥有共同理念的科学家联盟即"认知共同体",则在帮助决策者界定议题、厘清国家利益以及提供政策选择等方面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全球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环境治理 地中海行动计划
下载PDF
北极渔业治理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以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隆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49,共11页
国家行为体对于科学家群体的知识依赖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在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全球治理新疆域中,科学家的知识权威和网络化构成的认知共同体也成为影响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北极渔业治理中,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作为重要... 国家行为体对于科学家群体的知识依赖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在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全球治理新疆域中,科学家的知识权威和网络化构成的认知共同体也成为影响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北极渔业治理中,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作为重要的认知共同体,坚持双重身份、需求方驱动和非直接约束原则参与治理,而共识性、开放性和非强制性的治理特征为其推动北极渔业的议程设置、国家政策和社会共识,以及间接提供决策方案创造条件。但是,认知共同体的软性“去国家化”与科学家群体国家认同之间的平衡问题,认知共同体影响力的阶段性递减或反向影响,不同认知共同体之间面临的相互竞争等问题,构成认知共同体参与北极渔业治理的主要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北极渔业问题 认知共同体 议程设置 科学家群体
下载PDF
“认知共同体”与全球环境治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合作的实践和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带来了挑战。而Peter M. Haas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为理解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对... 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合作的实践和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带来了挑战。而Peter M. Haas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为理解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对特定环境议题持有共同理念的跨国科学家联盟有助于帮助决策者进行议题界定、厘清国家利益以及提供政策选择,从而有效地促进国际环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环境治理 地中海行动计划
下载PDF
科学的影响力: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圆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76,共15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美国 环境外交 科学 影响力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认知共同体”及其限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凯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从国际合作的实践和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带来了挑战。而PeterM Haas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为理解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共同体"理... 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从国际合作的实践和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带来了挑战。而PeterM Haas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为理解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对特定环境议题持有共同理念的跨国科学家联盟有助于帮助决策者进行议题界定、厘清国家利益以及提供政策选择,从而有效地促进国际环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环境治理 地中海行动计划
下载PDF
女权/女性主义认知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6
作者 佟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4-70,共7页
’95世妇会的召开有效地促进女权/女性主义知识在校园的生产,并延续到互联网中的各类新媒体写作,新的社会空间作用于女权/女性主义的认知共同体的发展。从大学校园看,首先,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将自身性别社会化的经验纳入反思中,... ’95世妇会的召开有效地促进女权/女性主义知识在校园的生产,并延续到互联网中的各类新媒体写作,新的社会空间作用于女权/女性主义的认知共同体的发展。从大学校园看,首先,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将自身性别社会化的经验纳入反思中,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渴望和探索直接或间接地形塑了性别知识的生产。第二,学生们写作与性别相关的学位论文丰富了对实践的、流动的、主体的和多元的性别身份认知的知识库存。第三,校园中的女生节日建立起仪式性的代际相联的对性别身份、性别角色及性别分工的讨论。最后,从校园走向社会,学生们进入到由互联网创造的新的社会空间中,通过个体化的写作,年轻一代女性主义者用自身经验传播、普及和讨论性别知识,建立起陌生人之间与自身经验相关的女权/女性主义认知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权/女性主义 知识生产 认知共同体
下载PDF
面向2035年的全球网络安全治理:认知共同体的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瑞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共3页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力推进以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叠加与融合,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可以预期,随着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的启动,我国可以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网络升级换代,到2...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力推进以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叠加与融合,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可以预期,随着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的启动,我国可以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网络升级换代,到2035年初步建成网络强国,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此过程中,为了营造一个弹性而有活力的全球网络空间,需要引领和强化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其中,加强网络安全认知共同体的知识共识和制度建构,是形成良性反哺和合作机制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 网络空间 认知共同体 创新路径 颠覆性技术 第一梯队
下载PDF
基于认知共同体理论的全球气候外交
8
作者 华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当前气候外交已经成为外交的重要议题,但在气候谈判与政策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非合作的违约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气候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是非传统外交的典型形态。因此,气候外交有着不同于传统外交的作用机理。在全球化背景下,... 当前气候外交已经成为外交的重要议题,但在气候谈判与政策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非合作的违约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气候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是非传统外交的典型形态。因此,气候外交有着不同于传统外交的作用机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从认知共同体的路径解决现阶段的诸多问题,推动各国在气候外交中的共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气候外交 认知共同体 国际合作
下载PDF
中韩合作打造“认知共同体”非空想
9
《国企管理》 2015年第21期17-17,共1页
中韩两国均承认双方存在特定的认知共性,尤其是基于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但两国就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解读和践行这些文化传统存在差异.韩国人普遍对自己的“东亚模式”感到自豪,认为这可能是其他东亚国家最终实现民主变革的模式... 中韩两国均承认双方存在特定的认知共性,尤其是基于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但两国就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解读和践行这些文化传统存在差异.韩国人普遍对自己的“东亚模式”感到自豪,认为这可能是其他东亚国家最终实现民主变革的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则坚持本国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中韩合作 空想 “东亚模式” 认知共性 中韩两国 存在差异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公共关系中教学认知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10
作者 周妍 《西部广播电视》 2021年第19期96-99,共4页
公共关系沟通传播服务于公共领域,为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整合发挥重要作用。沟通的核心是认同,各种认同理论支撑着认同的形成,而认同的核心是建立认知共同体。公共关系教学认知共同体也是同理,是认知共同体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 公共关系沟通传播服务于公共领域,为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整合发挥重要作用。沟通的核心是认同,各种认同理论支撑着认同的形成,而认同的核心是建立认知共同体。公共关系教学认知共同体也是同理,是认知共同体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体。公共关系是块茎思维、间性思维,公共关系传播充满了符号认知和符号传播。符号是有德性的,公共关系的符号德性充满了生命的伦理德性张力。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文化,其传播主体本身要打造有利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整合,以便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的德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教学认知共同体 构建路径
下载PDF
认知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元规范”的生成
11
作者 刘兴华 徐信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东北亚论坛》2023年6期,20000字全球治理体系中充斥着多元分散的权威性来源,代表非国家权威的组织和机构在治理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认知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生产、集团化论战及其部分科层化表明认知共同体是存在内部结构变化的全球网... 《东北亚论坛》2023年6期,20000字全球治理体系中充斥着多元分散的权威性来源,代表非国家权威的组织和机构在治理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认知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生产、集团化论战及其部分科层化表明认知共同体是存在内部结构变化的全球网络,是具有创造性和流动性的跨国团体,塑造着全球治理“元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治理 全球网络 内部结构变化 科层化 集团化 流动性 东北亚
原文传递
IPCC如何影响国际气候谈判——一种基于认知共同体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董亮 张海滨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83,157-158,共20页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和不确定性使国际气候政策的协调变得十分必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但中国学术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然有限。作者借鉴认知共同体理论,分析了IPCC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和不确定性使国际气候政策的协调变得十分必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但中国学术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然有限。作者借鉴认知共同体理论,分析了IPCC影响国际气候谈判的四个主要路径,即政策创新、政策扩散、政策选择和政策坚持。首先,在政策创新层面,IPCC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政策合法性来源。IPCC的科学性赋予了评估报告的合法性,成为国际气候谈判规范与原则的最高来源,直接支撑气候谈判。其次,在政策扩散层面,IPCC定期发布报告的模式具有累积效应,这种气候变化知识的传播能力极强,因此保持了气候变化在国际政治议程设置上的较高排序。再次,在政策选择层面,特别是IPCC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上,IPCC的评估报告包括科学评估与政府评估的双重程序,在牺牲了部分科学合法性的同时,IPCC也维持了自身的政治影响力。最后,在政策坚持层面,IPCC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联合与互动形成了间接影响国际气候谈判的渠道。这一渠道强化了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小岛屿国家等行为体向传统的国际气候谈判格局施压的作用。当然,IPCC作为气候变化的认知共同体,也存在着一些如科学专业精神不足、组织机构运行效率不高等影响其发挥作用的限制性因素。因此,IPCC的作用也是有边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气候谈判 认知共同体 气候变化政策 国际非政府组织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大都市区治理与协调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佩君 汪宇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5-740,共6页
认知共同体共享的思维逻辑和思想理念有助于达成共同的政策。从认知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结合美国大都市行政联合实践和宁波大都市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网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将认知共同体这一协作机制延伸至次国家层... 认知共同体共享的思维逻辑和思想理念有助于达成共同的政策。从认知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结合美国大都市行政联合实践和宁波大都市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网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将认知共同体这一协作机制延伸至次国家层级,检验认知共同体在国内区域协调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大都市区治理与协调的新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大都市区 治理 协调机制
原文传递
集群中认知共同体的涌现及其进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海江涛 彭灿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论述集群知识创新研究是集群知识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群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认知共同体中进行的。分析认知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提出认知共同体的涌现过程就是互等结构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知识门户设计对认知共同体涌现... 论述集群知识创新研究是集群知识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群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认知共同体中进行的。分析认知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提出认知共同体的涌现过程就是互等结构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知识门户设计对认知共同体涌现机制的影响,并对认知共同体的进化过程进行分析,这对认识集群中的知识共享及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知识门户 涌现 进化
原文传递
认知共同体与亚太地区第二轨道外交 被引量:11
15
作者 喻常森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39,共7页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倾向于从大国关系等结构性因素来探讨国际合作,而领导权是决定合作成败的关键。鉴于亚太地区主要大国之间关系存在严重不信任状态和安全结构的多元性,使得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出现结构性领导权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倾向于从大国关系等结构性因素来探讨国际合作,而领导权是决定合作成败的关键。鉴于亚太地区主要大国之间关系存在严重不信任状态和安全结构的多元性,使得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出现结构性领导权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亚太地区安全领域的认知共同体——"第二轨道外交",凭借其对多边安全领域的知识权威,对官方的安全政策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地区认同的建构和合作制度的建立,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领导权缺失带来的制度疲软现象。作者拟以建构主义的认知共同体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东盟战略与国际研究所和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两个典型案例,探讨第二轨道外交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中的认知建构和政策决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第二轨道外交 亚太地区 安全合作
原文传递
气候治理的困境与中欧认知共同体建设——从英国学者吉登斯的观点说起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书明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3年第2期61-68,6+11,共8页
欧盟学者提出的"吉登斯悖论",描述的是气候治理领域的"青蛙效应",表达的是先知先觉者的忧虑,并非一种新发现的悖论。但是吉登斯提供了一种研究气候问题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针对吉登斯的观点,本文重新概括了气... 欧盟学者提出的"吉登斯悖论",描述的是气候治理领域的"青蛙效应",表达的是先知先觉者的忧虑,并非一种新发现的悖论。但是吉登斯提供了一种研究气候问题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针对吉登斯的观点,本文重新概括了气候治理的核心矛盾与问题,即气候问题的"治理者"都是全球问题的"制造者"。治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是负责任的大国率先采取行动。中欧率先推动建立、建设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同体将对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欧合作有效的前提是建设"中欧气候治理认知共同体",其组成是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家为主,重点加强双方对社会变迁、价值观和利益观的认知与沟通,通过交流研究,求同存异,形成政策共识,通过正确的公共政策,支持清洁安全的低碳技术的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吉登斯 学者 英国 中欧 困境
原文传递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影响——基于认知共同体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辉 《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2期51-62,共12页
气候变化政治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最有可为的领域之一。一方面,气候变化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与活跃在其他议题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享有某些共性,即通过影响公众舆论,以达到直接或间接地向有影响力的政策网络和团体施压的目... 气候变化政治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最有可为的领域之一。一方面,气候变化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与活跃在其他议题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享有某些共性,即通过影响公众舆论,以达到直接或间接地向有影响力的政策网络和团体施压的目的。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并不只是压力团体,它们整理科学信息,并将此类信息传播给决策者和公众,有助于气候变化领域共有知识的形成,并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参与气候谈判,从而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体。本文从认知共同体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在气候变化议题领域影响政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气候变化政治 国际非政府组织
原文传递
知识—认知共同体与东亚地区公共卫生治理——中日合作的必要与前景
18
作者 张云 《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6期39-41,共3页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挑战,日本、韩国与新加坡等东亚国家都成了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数量较多的国家。这样的情势也正反映了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空前深化的客观事实。回顾历史,东亚地区...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挑战,日本、韩国与新加坡等东亚国家都成了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数量较多的国家。这样的情势也正反映了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空前深化的客观事实。回顾历史,东亚地区一体化源于危机,而从过去20多年东亚合作的历程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合作 认知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 东亚国家 东亚合作 经济社会一体化 东亚地区一体化 公共卫生治理
下载PDF
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建构与新冠疫情舆论博弈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瑞琦 《公共外交季刊》 2020年第3期16-21,119,共7页
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在应对全球流行病中具备"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权威网络",可以发挥重要的权力行使者、舆论塑造者和行动指引者的作用,在对于新冠疫情的认知上,发挥着溯本清源的重要作用。面对部分国家就新冠肺炎疫情散布海... 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在应对全球流行病中具备"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权威网络",可以发挥重要的权力行使者、舆论塑造者和行动指引者的作用,在对于新冠疫情的认知上,发挥着溯本清源的重要作用。面对部分国家就新冠肺炎疫情散布海量不实信息和言论,并企图将病毒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的情况,中国需要引领构建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以科学智慧来凝聚国际共识,助力塑造全球合作应对疫情的认知和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污名化 认知共同体 塑造者 指引者 疫情 专业知识 国际共识
原文传递
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
20
作者 周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10期156-156,共1页
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团体,即认知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环境外交领域尤其显著。认知共同体是由在特定领域具有与政策相关知识的权威专家组成的网络。与其他基于意识形态或物质利益的共同体不同,认知共同体存在的基础... 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团体,即认知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环境外交领域尤其显著。认知共同体是由在特定领域具有与政策相关知识的权威专家组成的网络。与其他基于意识形态或物质利益的共同体不同,认知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在于其成员共同的伦理观和专业知识,其目标是说服政策制定者接受源于其专业知识的、符合伦理的科学判断的、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政策建议。以美国气候外交政策的制定为例,相关认知共同体的成员主要来自政府内部的科技工作者、研究机构和私营机构的科技工作者、国际组织中的科技工作者。通过与决策机构直接交流、提供科研报告或在媒体公开发文等对决策者进行游说,为外交政策的执行机构提供服务,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等方式,认知共同体已经成为与利益集体、大众舆论并列的另一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认知共同体 科研报告 大众舆论 决策机构 外交领域 人类福祉 私营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