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指示语维度下诗歌语篇的多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风光 杨诗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第一人称视角显性叙述诗、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诗。三类诗歌的认知指示转移多层结构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别认知指示语的推进与抽离以及三种声音的转换,旨在探讨诗歌语篇多层结构的诗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指示语 多层结构 诗歌 罗伯特·弗罗斯特
下载PDF
认知指示语与叙事语篇理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琳 王安乐 《英语研究》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往的指示语研究通常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其本质属性和具体功能。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Segal(1995)指示转移理论(Deictic Shift Theory)对叙事语篇进行分析,把指示转移过程中指示的投射看作一个认知过程,把作者、读者和文本之... 以往的指示语研究通常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其本质属性和具体功能。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Segal(1995)指示转移理论(Deictic Shift Theory)对叙事语篇进行分析,把指示转移过程中指示的投射看作一个认知过程,把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时空、视角及指示中心的移动和转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融入了故事世界,对叙事语篇的理解更为清晰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指示语 指示转移理论 投射 篇理解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诗学理论的指示语研究——以《丽达与天鹅》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卫章 张淑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0-85,共6页
作为认知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指示语连接话语内容和背景,认知指示语把一个普通名词变成名词词组,把动词变成分句,从而激活了背景。叶芝在其诗歌《丽达与天鹅》中,通过使用大量的指示语,不仅凸显了其文体结构,而且利用指示转... 作为认知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指示语连接话语内容和背景,认知指示语把一个普通名词变成名词词组,把动词变成分句,从而激活了背景。叶芝在其诗歌《丽达与天鹅》中,通过使用大量的指示语,不仅凸显了其文体结构,而且利用指示转换精彩地跨越了时空,使其主题思想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达与天鹅》 认知指示语 背景设置 名词性成分的背景设置 分句的背景设置
下载PDF
爱尔兰民族身份的认知指示表征——以谢默斯·希尼的诗歌语篇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风光 王欣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6-40,共5页
认知指示语是认知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文学语篇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从认知指示语和指示转移理论出发探究谢默斯·希尼诗歌《挖掘》和《惩罚》中的爱尔兰民族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感知指示语、时间指示语... 认知指示语是认知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文学语篇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从认知指示语和指示转移理论出发探究谢默斯·希尼诗歌《挖掘》和《惩罚》中的爱尔兰民族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感知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和关系指示语的动态转移以及静态层面的文本指示语和体裁指示语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体现了诗人对“挖掘”这一传统劳作方式的继承和对带有神秘色彩的“沼泽传说”的思考,凸显了其爱尔兰民族继承者和捍卫者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认知指示语 爱尔兰民族身份 谢默斯·希尼
下载PDF
可见性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学平 周榕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研究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发现说话人使用空间指示语去指别真实情境中两个等距的所指物时,所指物的可见性特征对远近指示语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即说话人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形式来指别看得见的所指物;但是,当指别看不见的所指物时,使... 本研究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发现说话人使用空间指示语去指别真实情境中两个等距的所指物时,所指物的可见性特征对远近指示语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即说话人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形式来指别看得见的所指物;但是,当指别看不见的所指物时,使用远指形式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传统的空间距离观不能完全解释这一实验结果,而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却能给以更好地解释。空间指示语的语义结构中所蕴含的远近距离对照是图式性质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体验是远近语义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指示 可见性 选择 指示理想认知模式
原文传递
东野圭吾《恶意》中指示转移的认知分析
6
作者 荣华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恶意》语料丰富,为利用认知指示语对小说内容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分析小说中的指示转移,可以拓宽对东野圭吾作品的研究视角,充分揭示小说内涵,并为同类型推理小说的文学性研究提供启发。
关键词 东野圭吾 《恶意》 推理小说 认知指示语 指示转移
下载PDF
My River Runs to Thee主题探究——认知诗学的视角
7
作者 周玿吉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4期236-237,共2页
艾米丽·狄金森的作品My River Runs to Thee因其匠心独运的意象表征、紧凑的行文,深受读者喜爱。文章试图使用认知诗学中概念隐喻及认知指示语作为理论框架,综合分析该诗的主题,尝试性地得出该诗多层次、开放性的主题,为诗歌鉴赏... 艾米丽·狄金森的作品My River Runs to Thee因其匠心独运的意象表征、紧凑的行文,深受读者喜爱。文章试图使用认知诗学中概念隐喻及认知指示语作为理论框架,综合分析该诗的主题,尝试性地得出该诗多层次、开放性的主题,为诗歌鉴赏和分析提供一个全新且相对综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概念隐喻 认知指示语 艾米丽·狄金森
下载PDF
指别距离和指别方式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学平 周榕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8-414,共7页
本研究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发现,汉语空间指示语所表征的远/近之意与实际空间距离没有直接联系,决定远近指示语选择的真正因素不是物理距离,而是说话人的主观心理构建。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是说话人在实施指示言语行为时选择指示语的心... 本研究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发现,汉语空间指示语所表征的远/近之意与实际空间距离没有直接联系,决定远近指示语选择的真正因素不是物理距离,而是说话人的主观心理构建。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是说话人在实施指示言语行为时选择指示语的心理基础。空间指示语所编入的远近距离与人类对空间距离的感知体验有关,它是以人类心智的内在特性为基础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是体验性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由语言、现实世界和具有认知能力的人共同构成,三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指示 指别距离 指别方式 指示理想认知模式
原文传递
自触和他触情境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学平 周榕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2,共6页
通过情境模拟实验,发现汉语空间指示语对自触和他触情境变化敏感。在自触情境中,被试极其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形式来指别所指物;在他触情境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远指形式来指别。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指示语所编入的远近意义之分是抽... 通过情境模拟实验,发现汉语空间指示语对自触和他触情境变化敏感。在自触情境中,被试极其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形式来指别所指物;在他触情境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远指形式来指别。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指示语所编入的远近意义之分是抽象的和图式性的,指示语真正指别的是由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所构建的、概念化的事物。决定远近指示语选择的真正因素是心理距离而非物理距离,这个选择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指示 选择 指示理想认知模式 自触情境 他触情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