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达标理论的阶段性护理联合认知能力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焦瑞娟 肖铮铮 刘益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基于达标理论探讨阶段性护理联合认知能力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基于达标理论探讨阶段性护理联合认知能力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达标理论的阶段性护理联合认知能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90.57%)高于对照组(69.81%)(P<0.05);两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率(5.66%)低于对照组(20.75%)(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阶段性护理联合认知能力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吞咽功能,且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标理论 阶段性护理 认知能力干预 脑卒中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子代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基于异质性和中介效应分析的双重视角
2
作者 聂倩 项亚光 李佳丽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该研究基于资源替代理论与优势强化理论,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2014—2015年两期数据,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子代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不同路径是否存在阶层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相较于忽视型教养方... 该研究基于资源替代理论与优势强化理论,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2014—2015年两期数据,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子代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不同路径是否存在阶层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相较于忽视型教养方式,专制型、宽容型和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子代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教养方式对弱势阶层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作用更大,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作用则不存在异质性效应;3.非认知能力中的成就目标和情绪管理技能在教养方式和子代认知能力之间扮演中介角色,且中介作用在弱势阶层中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 异质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试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对认知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3
作者 王云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培养要求。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模型认知”对图式建构、化学陈述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证据推理”对产生式建立、化学程序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培养要求。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模型认知”对图式建构、化学陈述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证据推理”对产生式建立、化学程序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认知能力 陈述性知识表征 程序性知识表征
下载PDF
急性缺氧暴露对人体生理反应及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杰 孙亮亮 +1 位作者 胡玥 苏小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在低压环境舱开展高海拔环境中人体急性缺氧暴露实验,研究环境压力和温度对人体生理参数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大气压力的降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口腔温度、舒张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均呈增加,而血氧饱和度和收缩压呈... 在低压环境舱开展高海拔环境中人体急性缺氧暴露实验,研究环境压力和温度对人体生理参数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大气压力的降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口腔温度、舒张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均呈增加,而血氧饱和度和收缩压呈降低趋势。其中,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温度的增加,只有血氧饱和度降低,其他生理参数均升高。其中,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随大气压力的降低而降低,思辨能力反而提高。其中,记忆能力受压力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随温度的增加有所提高,思辨能力在不同压力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反应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其中反应能力受温度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该研究为保障平原地区人员急进高海拔地区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急性缺氧暴露 生理反应 认知能力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参加非学科培训能提升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吗?——基于6省30县(市、区)的调查
5
作者 付卫东 陈安妮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研数据探讨中小学生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其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泛精确匹配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参加非学科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融入、亲社会行为和... 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研数据探讨中小学生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其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泛精确匹配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参加非学科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融入、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只对初中生的集体融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初中生人际交往、集体融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存在城乡异质性,对集体融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存在留守与非留守的组间异质性,此异质性在小学生样本中不存在。因此,建议在后“双减”时代非学科培训不断发展的浪潮中,应以学生为本位,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持续发展,采取针对不同学段的差异化策略和对弱势学生的补偿性策略;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引导家长理性选择非学科培训,注重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非学科培训 认知能力 泛精确匹配法
下载PDF
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李治 任重 李骏子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使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大五人格量表测量非认知能力,综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户籍人口非... 使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大五人格量表测量非认知能力,综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户籍人口非认知能力的收入回报率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户籍人口,非认知能力对农村户籍人口收入的影响更大,另外,非认知能力对农村户籍低收入者的影响大于农村户籍高收入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相对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补偿职能,强化乡村教育中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应重视农村户籍低收入者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将农村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乡村教育过程中;在家庭教育中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城乡户籍人口收入 相对贫困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氧气浓度对人体生理及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叶海 曹依颖 +4 位作者 谭洪卫 徐文静 伊藤雅人 下田博树 洪嘉汉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究氧气浓度对人体生理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被试的生理指标监测和认知能力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估被试在21%和24%两种不同含氧量环境中的生理状态.结果 氧气浓度较高条件下血液循环有一定改善,SCL提高程度更大,脑电波中bet... 目的 探究氧气浓度对人体生理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被试的生理指标监测和认知能力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估被试在21%和24%两种不同含氧量环境中的生理状态.结果 氧气浓度较高条件下血液循环有一定改善,SCL提高程度更大,脑电波中beta波更加明显.结论 较高的氧气浓度有助于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精神压力的舒缓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人的注意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含氧浓度 人体生理 认知能力
下载PDF
留守还是流动?--家庭化迁移对儿童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崔颖 徐卓君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9,共14页
近年来,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得益于大规模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这同时也引发了学者对其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现有文献关于家庭化迁移过程对儿童人力资本影响效应的研究结论并不清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 近年来,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得益于大规模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这同时也引发了学者对其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现有文献关于家庭化迁移过程对儿童人力资本影响效应的研究结论并不清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探讨了迁移对儿童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迁移可显著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约0.051个标准差,提高非认知能力约0.032个标准差。通过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相较于留守子女,父母对流动子女的教育支出和陪伴时间显著增加,这是流动儿童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此外,本文在进一步探讨中聚焦于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儿童中“离城不回乡”的再迁儿童的异质性影响,细化了流动儿童分类,拓展了现有研究对该群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 工具变量法
原文传递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董勇 杨娇 +5 位作者 蔡帅中 苏艳 杨海银 杨诗瑶 朱悦熙 关琼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基于个体为中心的视角探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不同潜在类别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医科大学在校护生,于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知... 目的基于个体为中心的视角探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不同潜在类别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医科大学在校护生,于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SPSS、Mplu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被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安宁疗护高认知能力水平组、一般认知能力水平组、低认知能力水平组,占比分别为28.74%、57.29%、13.97%;护生的性别、民族、居住地、安宁疗护学习和实践经历(有无接触过癌症终末期患者、有无接受过安宁疗护相关的培训)、是否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是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存在3个潜在类别,未接触过癌症终末期患者、未接受过安宁疗护相关的培训、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居住于农村的男性少数民族护生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较弱。未来学者可根据护生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的不同潜在类别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以提高护生的安宁疗护认知能力水平,为安宁疗护队伍储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安宁疗护 认知能力水平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SPCS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护理效果观察
10
作者 谢晶晶 刘洁 +2 位作者 严婷玉 朱名娇 钟玉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讨ESPCS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ESPCS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SPCS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讲解(explanation,E)、模拟(simulation,S)、练习(practice,P)、沟通(communication,C)、支持(support,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能力、健康行为、髋关节康复与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能力总评分及髋关节疾病机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原理、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髋关节术后护理措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能力总评分及髋关节疾病机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原理、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髋关节术后护理措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分及髋外展角、髋后伸角、髋前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外展角、髋后伸角、髋前屈角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ESPCS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提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CS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疾病认知能力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社会参与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认知能力的中介作用
11
作者 李红梅 俞彤 夏仲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抑郁症状与认知能力的关联,为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8年截面数据收集≥65岁老年人共7944名,以Stata 18.0软件为工具,采用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抑郁症状与认知能力的关联,为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8年截面数据收集≥65岁老年人共7944名,以Stata 18.0软件为工具,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果逐步回归法、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38%,男性占44%。社会参与和认知能力与抑郁之间负相关(P<0.001),认知能力在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8.73%)。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社会参与、认知能力相关,社会参与可以直接或者通过认知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症状,应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和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认知能力 社会参与
下载PDF
基于能力视角的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张振双 张晓杰 +6 位作者 费杨 宗晓 王慧颖 杨林 蒋师 马怡婷 侯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究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7月全国9所高职院校1811名高职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灵性照护认知量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 目的:探究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7月全国9所高职院校1811名高职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灵性照护认知量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总分为(167.64±20.52)分,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6.43±23.14)分,灵性照护认知能力与护士核心能力呈正相关(r=0.4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自我学习评价、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未来是否打算从事护理职业及灵性照护认知能力可解释高职实习护生护士核心能力变异的26.4%。结论:高职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与护理核心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高职实习护生灵性照护认知能力和灵性照护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高职实习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从而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实习护生 灵性照护 认知能力 护士 核心能力
下载PDF
严慈相济:家庭教养方式与城乡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
13
作者 叶晓梅 朱红 王伊雯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了解城乡家庭教养现状与预测改进效果是基础环节。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城乡家长在“严”教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乡村家长的... 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了解城乡家庭教养现状与预测改进效果是基础环节。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城乡家长在“严”教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乡村家长的“慈”教养比例显著低于城市。严慈相济的教养方式能显著促进城乡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而乡村家庭教养方式中重“严”轻“慈”是引起乡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预测乡村家长“慈”教养比例提升至城市均值水平,城乡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五个维度——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与尽责性的差距将依次缩小31.58%、40.40%、47.67%、30.00%和74.19%。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定向发力,关注城乡差异现状,助益乡村地区家长构建严慈相济的教养理念,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慈相济 家庭教养 认知能力 城乡差异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系统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夏雪彬 杨春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系统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5... 目的: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系统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康复护理中应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系统。对比两组康复护理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潜伏期时长、波幅高度),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康复护理前,两组MoCA中的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力、定向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护理后,两组MoCA中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康复护理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护理前,两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时长、波幅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后,两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时长均短于康复护理前,波幅高度均大于康复护理前,且研究组的这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系统应用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认知能力评估 康复系统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非认知能力、同伴关系的研究
15
作者 李霞 李晓孟 洪梦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5期139-141,共3页
本文以CEP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与同伴关系间的关系,尝试探索同伴效应是否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1)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与同伴... 本文以CEP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与同伴关系间的关系,尝试探索同伴效应是否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1)非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与同伴关系间存在交互相关关系;(2)同伴效应在体育锻炼与非认知能力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3)体育交往的增加促进非认知能力的发展;(4)同伴间的交往活动促进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同伴间的正向反馈有利于非认知能力水平的提升,而负向反馈则会阻碍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认知能力 锻炼 同伴关系
下载PDF
从数据分析看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16
作者 梁茜 皇甫林晓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1,共15页
基于SSES 2019的测评数据,运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学生及学校层面的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学生层面,个人背景因素、在校感受、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学校层面,学... 基于SSES 2019的测评数据,运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学生及学校层面的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学生层面,个人背景因素、在校感受、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学校层面,学校氛围及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应进一步关注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个体化差异;重视学生的在校感受,形成更具关怀性的学校氛围;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育的支持框架建设;优化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学业表现 社会与情感能力 HLM
下载PDF
初中物理教师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调查与提升建议
17
作者 赵志强 苏悦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关乎跨学科实践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在跨学科实践教学中起着先导作用。通过问卷对337名初中物理教师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水平探查,找出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问题... 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关乎跨学科实践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在跨学科实践教学中起着先导作用。通过问卷对337名初中物理教师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水平探查,找出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因师施策、交流经验、优化环境等方式来助力教师提升跨学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师 跨学科实践 教学认知能力
下载PDF
运动疗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宝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运动疗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能力、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收的抑郁症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观察组(n=51)。对照组进行rTM... 目的:观察探讨运动疗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能力、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收的抑郁症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观察组(n=51)。对照组进行rTMS治疗,观察组予以rTMS治疗配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较对照组的78.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SSPI评分、WC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SSP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MoCA、SS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分类数、应答正确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数、应答错误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进行rTMS治疗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认知能力,增强社会功能、执行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认知能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12周北欧健步走训练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王文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北欧健步走对老年人认知水平的影响效果及机制,以期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老年人健康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北欧健步走组和对照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计12周的北欧健步走训练,采用简易精神... 目的:探究北欧健步走对老年人认知水平的影响效果及机制,以期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老年人健康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北欧健步走组和对照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计12周的北欧健步走训练,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试、数字广度测试以及连线测试对受试者干预前后认知能力进行测量。结果:北欧健步走组老年人的MMSE(p<0.05)、DST-F(p<0.05)、DST-B(p<0.05)以及TMT-A(p<0.05)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TMT-B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北欧健步走能够显著促进老年人短时记忆能力、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整体认知能力的提高,但对老年人注意力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健步走 老年人 认知能力 运动干预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体能运动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吴恒莉 张春荣 +1 位作者 裴宝颜 周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基于脑神经科学理论,选取学前儿童体能运动训练的一些规定动作和体现认知能力要素的手精细动作,经过现场测试,主要发现:学龄前儿童持续的体能运动对提升其认知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不同的体能运动训练动作与其空间感知能力、专注力、记忆... 基于脑神经科学理论,选取学前儿童体能运动训练的一些规定动作和体现认知能力要素的手精细动作,经过现场测试,主要发现:学龄前儿童持续的体能运动对提升其认知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不同的体能运动训练动作与其空间感知能力、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具有一定关联性,适度的体能运动训练有助于提升其动作完成度、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其大脑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能运动训练 认知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