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肺结节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1
作者 聂军 陶正 +2 位作者 赵佳坤 江芹 吴义高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CBGC)对皖南地区肺结节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皖南地区共招募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肺结节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CBGC,...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CBGC)对皖南地区肺结节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皖南地区共招募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肺结节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CBGC,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干预前、干预8周末、随访3个月末和6个月末,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问卷(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74)等评估其疗效。结果:干预组在8周、3个月、6个月末SAS、SDS、睡眠质量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6个月末的入睡时间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在8周、6个月末的睡眠效率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8周、3个月、6个月末的睡眠障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3个月、6个月末的催眠药物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8周、3个月、6个月末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GC不仅能有效降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肺结节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具有持续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焦虑抑郁症状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医学大学生强迫症症状的作用
2
作者 唐莹 胡素颖 +6 位作者 胡军平 姚欢 何青 储菁菁 周世红 吴义高 吴金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干预8周和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8周后的OCI-R、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月后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SR得分8周和6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改善医学大学生的强迫症症状,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 强迫症症状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吴义高 唐莹 +3 位作者 江芹 黄慧兰 吴扬 王瑞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CBGC)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9月和2020年9月共招募存在中度强迫症状的大学生84名,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2),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CBGC,对照组在干预期和追踪期不接受任何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CBGC)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9月和2020年9月共招募存在中度强迫症状的大学生84名,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2),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CBGC,对照组在干预期和追踪期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基线水平、8周末、随访3个月末和6个月末,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帕多瓦量表(PI)、Frost完美主义量表(FMPS)和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在CBGC 8周后SCL-90总分、SCL-90强迫因子得分、PI总分和FMP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WLS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3个月末和6个月末SCL-90总分和强迫因子得分、PI总分、FMPS总分、FMPS-消极完美主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FMPS-积极完美主义得分、SWLS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BGC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强迫症状,提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积极完美主义倾向,降低消极完美主义倾向,提升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强迫症状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蕊 袁冰 +2 位作者 伍芳芳 刘敏 李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安排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分,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STL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29,-5.548,P<0.001);干预后,观察组SCSQ积极应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7,P=0.722),观察组SCSQ消极应对显著低于对照组(t=-2.638,P=0.009);干预后,观察组STLS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9,P=0.128)。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可明显减轻老年CHD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减少消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齐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CHD)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宁陵县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宁陵县人民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CHD)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宁陵县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宁陵县人民医院接受CHD模式干预的45例CHF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医学应对方式(MCMQ)评分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随访至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D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C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有利于心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汪华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入住本院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入住本院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冠心病患者,能够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负性情绪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