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古籍记载的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
1
作者 关瑜桢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期关注 计量器具:栗氏量 历史时期:春秋战国 标准器是计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是计量体系得以建立的最重要的环节.在我国乃至世界计量史上,栗氏量(记载于《考工记》)是目前已知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
关键词 《考工记》 标准器 古籍记载 计量器具 计量体系 度量衡 计量史 春秋战国
下载PDF
1507年1月13日中心食观测记载得到的世界时改正数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利华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铜陵县志》有1507年(明代正德二年)1月发生了一次中心食(日全食和日环食的统称)的观测记载。利用现代天文行星历表计算了此次日食的日食带,研究当时的世界时改正数。结合明代嘉靖年间江西《东乡县志》和清代顺治安...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铜陵县志》有1507年(明代正德二年)1月发生了一次中心食(日全食和日环食的统称)的观测记载。利用现代天文行星历表计算了此次日食的日食带,研究当时的世界时改正数。结合明代嘉靖年间江西《东乡县志》和清代顺治安徽《望江县志》两处地方志关于此次日食的观测记载,进一步分析了东乡县和望江县对此次日食的可观测情况。本文研究对于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食 日食观测记载 世界时改正数
下载PDF
各表其是:“飞越峰”的历史记载与文学书写
3
作者 严奇岩 《文史杂志》 2023年第5期91-94,共4页
明代蜀王明昇投降,向朱元璋进献贵州养龙坑的宝马,朱元璋赐名“飞越峰”,并令宋濂作诗礼赞。民间传说和后代文人却改编历史,说“飞越峰”是摄贵州宣慰使奢香进贡的宝马,从而产生历史的错位:一是“飞越峰”毛色也由纯白色变成黑红色;二... 明代蜀王明昇投降,向朱元璋进献贵州养龙坑的宝马,朱元璋赐名“飞越峰”,并令宋濂作诗礼赞。民间传说和后代文人却改编历史,说“飞越峰”是摄贵州宣慰使奢香进贡的宝马,从而产生历史的错位:一是“飞越峰”毛色也由纯白色变成黑红色;二是“飞越峰”的产地由今息烽县养龙坑变成今黔西的乌骡坝;三是进贡“飞越峰”的主人由明昇改为奢香;四是进贡时间由洪武四年改为洪武十多年后,即奢香在位时期;五是历史文献记载的“飞越峰”经驯服后才“驰驱甚适”,而文学作品中的“飞越峰”不需驯服就乖乖听话。由于奢香在贵州的影响,民间故事、诗词等文学作品将“飞越峰”附会于奢香,是为了神话奢香的政治需要。学界有文史互证的传统,但从明代“飞越峰”的历史记载与文学书写看,以文证史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越峰” 历史记载 文学书写 奢香
下载PDF
中国古谱记载与出版形式的更迭演化
4
作者 施爱芹 杨晓羽 +1 位作者 王晓俊 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古谱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载体与传播手段。数千年来,我国古谱的记载与出版形式跨越历史的长河,历经更迭、接续与演化,形成手抄、印刷和数字化这三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传统时代,古谱主要采用文字和符号记谱,而手抄则是重要的传承... 古谱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载体与传播手段。数千年来,我国古谱的记载与出版形式跨越历史的长河,历经更迭、接续与演化,形成手抄、印刷和数字化这三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传统时代,古谱主要采用文字和符号记谱,而手抄则是重要的传承方式。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古谱得以广泛传播,大量印刷古谱问世。数字化时代来临,声、像、谱融合的记谱方式丰富了古谱的表现形式,使记谱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多元,易于音乐工作者深入研究,也便于音乐爱好者学习。未来的古谱出版将呈现更加专业化的趋势,对从业者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同时,充分利用各媒体促进古谱广泛传播并展示其独特魅力,是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追求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谱 古谱记载 古谱出版 古谱传播
下载PDF
基于植物志记载的贵州杜鹃花属植物种类考证
5
作者 戴晓勇 杨成华 +4 位作者 马永鹏 袁丛军 杨冰 郝磊 邓伦秀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基于《贵州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记载贵州分布的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植物种类,通过查阅国内十余家植物标本馆(室)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或记载的采自贵州的杜鹃花属植物标本,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 基于《贵州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记载贵州分布的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植物种类,通过查阅国内十余家植物标本馆(室)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或记载的采自贵州的杜鹃花属植物标本,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考证贵州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结果表明:3个植物志中记载贵州分布的杜鹃花属植物有92种(含亚种和变种)。经过标本查阅和实地考证,贵州大花杜鹃(R.magniflorum W.K.Hu)在形态分类上存在问题,不应作为独立的种,应作为异名,并入大果杜鹃(R.glanduliferum Franch.);皱皮杜鹃(R.wiltonii Hemsl.et Wils.)、碟花杜鹃(R.aberconwayi Cowan)、树形杜鹃(R.arboreum Smith)、不凡杜鹃(R.insigne Hemsl.et E.H.Wils.)、猴头杜鹃(R.simiarum Hance)、圆叶杜鹃(R.williamsianum Rehd.et Wils.)、大云锦杜鹃(R.faithiae Chun)、问客杜鹃(R.ambiguum Hemsl.)、毛柄杜鹃(R.valentinianum Forrest ex Hutch.)和南岭杜鹃(R.levinei Merr.)的标本鉴定有误,且在实地考证中未发现这些种类,因此认为这些种类在贵州没有分布;长鳞杜鹃(R.longesquamatum C.K.Schneid.)、亮叶杜鹃(R.vernicosum Franch.)、腺果杜鹃(R.davidii Franch.)、田林马银花(R.tianlinense P.C.Tam)和黄花杜鹃(R.lutescens Franch.)未见采自贵州的标本,且在实地考证中未发现这些种类,另外,小花杜鹃(R.minutiflorum Hu)在《贵州植物志》出版前未发现采自贵州的标本,在实地考证中也未发现该种,因此这6个种类在贵州的分布存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植物志记载 标本查阅 实地考证 贵州
下载PDF
福建历史上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做法及历代碑铭中的灾害记载
6
作者 洪钟贤 《福建史志》 2023年第4期30-33,71,共5页
历史上,福建是各类自然灾害的高发区,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灾害的经验,留下了许多关于防灾抗灾、救灾赈灾的记载。这些经验和记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闽台历史民俗的历史渊源,也可为当代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福建 自然灾害 经验做法 灾害记载
下载PDF
由鄞县方志看地方精英选择和记载的历史演变
7
作者 董雪婧 《上海地方志》 2023年第2期36-48,95,共14页
地方志既代表着正统的国家意识形态,又蕴含了地方绅士(志书编撰者)的普遍观念,编纂方志时筛选人物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记载地方精英的过程。同治《鄞县志》、民国《鄞县通志》以及1996年版《鄞县志》三部鄞县志书的人物篇,反映入选方志的... 地方志既代表着正统的国家意识形态,又蕴含了地方绅士(志书编撰者)的普遍观念,编纂方志时筛选人物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记载地方精英的过程。同治《鄞县志》、民国《鄞县通志》以及1996年版《鄞县志》三部鄞县志书的人物篇,反映入选方志的“地方精英”群体有着非常丰富的类型和时代特色,除传统“忠臣义士烈妇贞女”外,还包括能工巧匠、高僧道士、商帮领袖、社会贤达、革命烈士等等。选择和记载标准(包括功名身份地位、社会贡献、价值理念等等)也随时代有所变化,但都体现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探究古代、民国、当代三个时期地方精英选择和记载的变迁,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独特的史志教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鄞县志》 地方精英 选择和记载 历史演变
下载PDF
《史记》《汉书》刘邦定三秦记载比较分析
8
作者 李自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2期21-23,共3页
“刘邦定三秦”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和记录,通过对两部史书中的记载比较,能够对具体的历史内容进行更正了解,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中刘邦定三秦的记载内容分析,结合其他史料内容,... “刘邦定三秦”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和记录,通过对两部史书中的记载比较,能够对具体的历史内容进行更正了解,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中刘邦定三秦的记载内容分析,结合其他史料内容,明确刘邦定三秦的具体情况,分析不同的行军路线和战略方案,为相关史学内容的了解,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刘邦 定三秦 记载 比较
下载PDF
隋唐时期西域服饰记载研究——以《隋书·西域传》和《新唐书·西域传》为例
9
作者 舍小英 《品位·经典》 2023年第13期27-29,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两部史书当中关于西域传记的记录,从中找出有关服饰记载的部分,通过对当时西域各地区的服饰记载分析和对比,找出隋唐两朝关于服饰记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服饰记载上延伸出各个国家与中原王朝从不间断的交流交往和交融过程,... 本文通过对两部史书当中关于西域传记的记录,从中找出有关服饰记载的部分,通过对当时西域各地区的服饰记载分析和对比,找出隋唐两朝关于服饰记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服饰记载上延伸出各个国家与中原王朝从不间断的交流交往和交融过程,以及这一系列的交往交流中反映的民族融合、文化大一统等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传 服饰记载 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
下载PDF
玉米育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会林 高玮 杨桂英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4期40-47,共8页
玉米育种试验中的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因各单位育种目标不同,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在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上有所区别.如常规育种侧重于高产;高油、高蛋白玉米育种侧重于油和蛋白质的含量:饲用玉米育种则侧重的是生物产... 玉米育种试验中的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因各单位育种目标不同,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在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上有所区别.如常规育种侧重于高产;高油、高蛋白玉米育种侧重于油和蛋白质的含量:饲用玉米育种则侧重的是生物产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试验 调查记载项目 调查记载标准
下载PDF
论《国语》中的传闻记载
11
作者 陈桐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2,2,共8页
《国语》大部分文章出于各国史官的现场记载,但《晋语》若干文章和《吴语》《越语上》《越语下》是该国史官根据传闻记载的。认定《晋语》若干文章为传闻记载的理由是,史官不具备现场记载的条件。《吴语》《越语上》《越语下》创造了三... 《国语》大部分文章出于各国史官的现场记载,但《晋语》若干文章和《吴语》《越语上》《越语下》是该国史官根据传闻记载的。认定《晋语》若干文章为传闻记载的理由是,史官不具备现场记载的条件。《吴语》《越语上》《越语下》创造了三个吴越兴亡的版本,它们虽然在大的关节上趋同,但在诸多历史细节上存在明显差异,引发读者"哪一个版本为真"的疑问。春秋史官的着眼点是给治国者提供历史借鉴,因此春秋史官的传闻记载与现场记载一样具备理据。《国语》表明,传闻记载与现场记载一样,都是春秋史传文本的生成方式。春秋史官的传闻记载不仅为战国小说家的兴起开辟了先路,而且启示诸子百家大量收录历史旧闻、故事和传说,由此催生了"说"这一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现场记载 传闻记载 史传文本 生成方式
下载PDF
由历史文献记载反演逐年网格点降水量距平场——气候史料客观定量研究的新探讨 被引量:92
12
作者 张德二 王丽华 孙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文尝试由历史文献记载直接反演网格式降水量距平场。这项探讨是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 ,以“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 ) 为基本资料 ,通过对各地点、各年份气候记载的赋值处理 ,用Cressman插值方法初步反演生成 1 50 1~ 1 90 0... 本文尝试由历史文献记载直接反演网格式降水量距平场。这项探讨是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 ,以“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 ) 为基本资料 ,通过对各地点、各年份气候记载的赋值处理 ,用Cressman插值方法初步反演生成 1 50 1~ 1 90 0年网格降水量距平场 ,其时间分辨率为 1a,空间分辨率为 1°× 1°经纬度。这样的网格资料定量含义明确 ,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好 ,可以方便地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和进行降水的时间、空间变率研究 ,还可由它生成空间间隔均匀的降水量距平指数的时间序列 ,进行气候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历史文献记载 降水量距平场 网格资料 气候重建
下载PDF
甘草药材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及标准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 安钰 +4 位作者 张清云 蒋齐 龙澍普 李生彬 张治科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物候期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出苗期:50%的甘草幼苗子叶平展时的日期。复叶期:指复叶长出的日期,记录复叶长出时主茎叶片数和日期。
关键词 甘草 试验 记载项目 标准
下载PDF
穗醋栗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凤起 张冰冰 刘慧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11,共4页
在种质资源性状鉴定评价工作中,认识到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很重要,而且全国应有统一格式。1987年12月中国园艺学会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果树种质资源讨论会上,确定编写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并决定按计算机编码程... 在种质资源性状鉴定评价工作中,认识到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很重要,而且全国应有统一格式。1987年12月中国园艺学会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果树种质资源讨论会上,确定编写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并决定按计算机编码程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醋栗 种质资源 记载项目 评价
下载PDF
1556年华县81/4地震历史记载的地震科学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2 位作者 张炜超 任栋 赵乘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85,共5页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动由小到大的时间;(3)大震前旱震关系的中期前兆;(4)大震前汾河地堑中的中强地震活跃;(5)渭河盆地地震发生时间的600年周期;(6)历史地震发生时间的"三性法"分布指征;(7)华县大地震指征的烈度区划观点的验证,华县大地震揭示的烈度不对称性等。以及对秦可大《地震记》的科学意义及历史地位做了肯定性的研究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81 4地震 历史记载 地旋运 渭河地震周期预报 灾害链 秦可大《地震记》
下载PDF
小麦根腐病成株期品种抗性记载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畏 杨家书 常迺滔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小麦品种或株期对根腐病的抗病性,宜在小麦灌浆中期,调查记载平均病斑型、感病叶普遍率和平均严重率。应用品种平均严重率和高度抗病品种平均严重率的比值,参照5种不同抗病类型(HR,R、M、S、HS)标准对照品种的平均严重率比值范围,可确... 小麦品种或株期对根腐病的抗病性,宜在小麦灌浆中期,调查记载平均病斑型、感病叶普遍率和平均严重率。应用品种平均严重率和高度抗病品种平均严重率的比值,参照5种不同抗病类型(HR,R、M、S、HS)标准对照品种的平均严重率比值范围,可确定品种的抗病或感病状况。上述参数可作为年度间品种抗病类型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腐病 成株期 抗性 记载方法
下载PDF
桂花品种记载标准和描述术语规范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其柏 臧德奎 +2 位作者 刘玉莲 王贤荣 尚富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共6页
在分析桂花品种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过去提出的品种记载标准进行了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品种名称和商业名称、品种产地和来源、株型和树冠、树皮、枝条、叶片、花芽、花序、花梗、花色、花径和花型、雄蕊和雌蕊、花期、花香、果实形态... 在分析桂花品种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过去提出的品种记载标准进行了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品种名称和商业名称、品种产地和来源、株型和树冠、树皮、枝条、叶片、花芽、花序、花梗、花色、花径和花型、雄蕊和雌蕊、花期、花香、果实形态和成熟期、特异性评价等16项,并提出了描述术语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品种 记载标准 术语规范
下载PDF
论《周礼》记载的行政管理文书与档案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海斌 洪曦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在我国古代档案史中,《周礼》是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它是一部较早、较系统地记载先秦档案工作的古籍。《周礼》在记录当时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反映了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档案工作的一些情况,其中主要涉及档案编制与运转等。
关键词 行政管理工作 《周礼》 档案史 记载 文书 档案工作 档案编制 古籍
下载PDF
历史记载亡人最多的明朝甘肃庆阳陨石雨事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安宁 赵乘程 +1 位作者 张向红 吴建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19,共1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地观测与记载陨石的国家。《竹书纪年》上写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于夏邑",这则关于公元前2133年坠落在山西夏县附近的铁陨石雨记载,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陨石雨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陨石雨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地观测与记载陨石的国家。《竹书纪年》上写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于夏邑",这则关于公元前2133年坠落在山西夏县附近的铁陨石雨记载,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陨石雨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陨石雨成灾的记录,是公元15世纪明代发生于陕西庆阳的陨石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雨 历史记载 庆阳 事件 甘肃 明朝 中国历史 世界
下载PDF
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践乱象与规范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喜莲 肖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8,共9页
剖析相关案例及改革文本发现,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在试点运行中乱象丛生,集中表现为: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程序操作有欠规范,无争议事实的法律性质模糊。产生前述乱象的要因是: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理论基础薄弱,已经运行的无争议事实记... 剖析相关案例及改革文本发现,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在试点运行中乱象丛生,集中表现为: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程序操作有欠规范,无争议事实的法律性质模糊。产生前述乱象的要因是: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理论基础薄弱,已经运行的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与相关制度难以调适,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缺乏相应的程序保障。据此,应以证据契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规范层面明确无争议事实以拟制自认之性质,从客体范围、记录载体、出具主体及异议询问等环节规范具体运作程序,从而破除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试行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争议事实 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 证据契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