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成人颞下颌关节间隙许勒位片和锥形束CT测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瑞永 马绪臣 +1 位作者 张万林 柳登高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颞下颌关节矢状位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外1/3层面图像与许勒位片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许勒位片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外1/3层面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方法对经严格... 目的比较颞下颌关节矢状位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外1/3层面图像与许勒位片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许勒位片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外1/3层面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方法对经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设计的30名健康成人的60侧颞下颌关节同时进行CBCT和许勒位片检查,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采用两种线距定量测量方法对60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CBCT外1/3层面图像和许勒位片影像进行关节间隙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测量方法均表明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矢状位CBCT关节外1/3层面图像左侧和右侧关节前、上、后间隙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且许勒位片与CBCT关节外1/3层面图像loge(P/A)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结论许勒位片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外1/3层面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目前许勒位片检查仍可做为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判断的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关节间隙 髁突位置 许勒位
下载PDF
有效治疗OSAHS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髁突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敏方 周嫣 +2 位作者 陈世稳 方志欣 钟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3组髁突位置的差别。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的统计学方法。结果: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重建蜡位时髁突的位置各不相同,戴口腔矫治器时的髁突上端点C平均坐标值为x(-0.74±2.22)mm,y(-0.68±1.08)mm。结论:成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效果好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患者的髁突上端点靠近关节结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口腔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 髁突
下载PDF
髁突移位的数字减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燕平 马绪臣 +1 位作者 张豪 张玉珠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使用许勒位片及数字减影技术对髁突移位进行定量分析 ,并评价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方法颞下颌关节弹响者 8例 ,均行复位牙合垫治疗并拍摄治疗前后的许勒位片 ,选择 8例志愿者 (16侧关节 )间隔 3天~ 7天重复拍摄许勒位片 ,使用数... 目的 使用许勒位片及数字减影技术对髁突移位进行定量分析 ,并评价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方法颞下颌关节弹响者 8例 ,均行复位牙合垫治疗并拍摄治疗前后的许勒位片 ,选择 8例志愿者 (16侧关节 )间隔 3天~ 7天重复拍摄许勒位片 ,使用数字减影法测量治疗前后髁突水平向及垂直向的移位值 ,并测量髁突与关节窝距离的差值。 8例志愿者进行许勒位重复性检验。结果 戴牙合垫前后关节间隙线性测量 :治疗前关节上、后、前间隙的均值分别为 2 .5mm、1.9mm、2 .3mm ;戴牙合垫后髁突明显前下移位 ,关节上、后、前间隙的均值分别为 4.0mm、5 .0mm、2 .3mm ;数字减影法髁突水平向移位均值为 0 .46mm ,垂直向移位均值为 0 .5 9mm。结论 许勒位片数字减影可用于髁突移位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颞下颌关节 许勒位 髁突移位
下载PDF
骨性下颌前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燕 段银钟 +1 位作者 田晓光 肖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骨性下颌前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探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对于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行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ilateral sagitta... 目的:研究骨性下颌前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探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对于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行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与正畸矫治联合治疗,分别在术前两周和术后半年拍摄许勒式X线片,测量BSSRO术前、术后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前、后、上间隙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术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15例病例经BSSRO配合正畸治疗后均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恢复了口腔功能,改善了面部容貌;正颌术前:左侧关节前、后、上间隙均数为1.91、2.30、2.51 mm;右侧前、后、上间隙均数为2.14、2.65、2.98 mm;正颌术后:左侧关节前、后、上间隙均数为1.99、2.38、2.62 mm;右侧前、后、上间隙均数为2.14、2.66、2.60 mm。术后半年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上、前、后间隙与术前两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配合正畸治疗,能够安全有效的矫治骨性下颌前突,并且未使其出现新的关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下颌前突 正畸正颌 髁突位置 许勒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