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书推荐 《车载炮设计理论和方法》
1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内容简介车载火炮武器(简称车载炮)是火炮、弹药、轮式军用卡车底盘与信息化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类轮式自行火炮,在高机动、低成本、大威力、高精度、轻量化、远程化、高可靠性、人机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信息化系统 轮式自行火炮 卡车底盘 设计理论和方法 轻量化 远程化 高可靠性 人机环
下载PDF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煤矿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魏军英 李士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4,共2页
介绍了在煤矿机械设计中应用的各种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CAD设计技术、有限元法、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绿色产品设计等,指出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煤矿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煤矿机械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CAD技术 有限元法 可靠性设计
下载PDF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伍伟 《科技信息》 2013年第3期429-429,共1页
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冶金机械的设计中,可以有利于减少冶金机械在运转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促进机械的合理化设计。本文分析了常用的几种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并... 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冶金机械的设计中,可以有利于减少冶金机械在运转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促进机械的合理化设计。本文分析了常用的几种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这几种技术在冶金机械的应用中起到了哪些积极的作用,解决了哪些应用上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冶金机械 设计与应用
下载PDF
CAAD孕育了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卫兆骥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1995年第3期3-4,共2页
关键词 设计理论和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 CAAD 设计概念 设计方案 方案编辑 功能评价 数据采集 三维建模 建筑师
下载PDF
江西红色文化旅游公共设施设计方法
5
作者 杨晶 《文化产业》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江西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现主要研究江西红色文化旅游公共设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江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结... 江西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现主要研究江西红色文化旅游公共设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江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结合设计理论和方法,探讨如何设计出适合江西红色文化旅游的公共设施。研究发现,针对江西红色文化旅游的特点,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其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将设计理论与江西红色文化相融合,可以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旅游吸引力,推动江西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旅游体验 公共设施 红色文化旅游 江西红色文化 设计理论和方法 美观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生态水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6
作者 王澄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6期88-88,93,共2页
从生态学、景观学以及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出发修正了以往河道湖泊水利设计中存在的传统固化思维,根据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观点河岸设计既兼具了水利防洪护岸功能,又满足了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既保护了河岸原有自然生境不被破坏,又使人类能... 从生态学、景观学以及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出发修正了以往河道湖泊水利设计中存在的传统固化思维,根据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观点河岸设计既兼具了水利防洪护岸功能,又满足了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既保护了河岸原有自然生境不被破坏,又使人类能更多的参与自然其中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 海绵城市 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载PDF
车削用微进给刀架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书环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0-415,共6页
介绍了一种以PZT作动器为动力源,双平行弹性铰链为弹性变形元件的新型微进给刀架的设计理论及设计计算方法.以已知微进给刀架的输出位移作为前提条件,提出PZT作动器选型的理论依据和弹性铰链的有效刚度计算方法,进而进行了弹性铰链结构... 介绍了一种以PZT作动器为动力源,双平行弹性铰链为弹性变形元件的新型微进给刀架的设计理论及设计计算方法.以已知微进给刀架的输出位移作为前提条件,提出PZT作动器选型的理论依据和弹性铰链的有效刚度计算方法,进而进行了弹性铰链结构设计、微进给刀架系统刚度计算及刀架模态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及实验对设计理论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必要的验证;并作为刀架设计方法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对微进给刀架的实际性能参数进行了测量,同时测量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微进给刀架 PZT作动器 双平行弹性铰链 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载PDF
基于设计要素的设计活动建模语言及支持环境
8
作者 孔令军 查建中 +2 位作者 李楠 徐文胜 于加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为了对不同的设计活动进行综合分析,需要一种可以对它们进行统一描述的建模语言.基于面向设计要素的设计活动建模思想,提出一种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活动进行统一描述的建模语言DAML(Design Activities Modeling Language).给出了DAML的概... 为了对不同的设计活动进行综合分析,需要一种可以对它们进行统一描述的建模语言.基于面向设计要素的设计活动建模思想,提出一种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活动进行统一描述的建模语言DAML(Design Activities Modeling Language).给出了DAML的概念结构,定义了DAML的语法结构,设计并实现了DAML的支持环境DAMLER(DAML EnviRonment).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年来在机械设计学方面资助项目的调研,整理出204个设计活动,在DAMLER中对其进行建模及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分析结果,验证了DAML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论和方法 设计活动建模 设计要素
下载PDF
分划器改进中的性能需求理论分析
9
作者 许吉信 许军锋 +2 位作者 张少军 胡桂梅 刘斌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依据性能需求理论和方法,对于材料实验室常用的分划器改进过程做了分析.分划器的性能可以分解成一些子性能,而子性能的功能和质量要求容易分析清楚和得到满足,这就是这个理论和方法的效果,利用这个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改进后的分划器结构... 依据性能需求理论和方法,对于材料实验室常用的分划器改进过程做了分析.分划器的性能可以分解成一些子性能,而子性能的功能和质量要求容易分析清楚和得到满足,这就是这个理论和方法的效果,利用这个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改进后的分划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简捷,夹持牢固可靠,刻线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论和方法 性能需求 改进 分划器
下载PDF
技术产品跨类模块化设计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新维 刘小勇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61-66,共6页
技术产品的跨类模块化设计面临一个基本问题;进行这种设计应满足什么条件。本文依据集合论和成组技术的理论试图建立这样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最后以两类机床为例应用上述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机床 集合论应用 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2年度《工程设计学报》
11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工程设计学报》刊登工程设计领域及其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论文;鼓励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追求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工程设计学报》内容涉及广泛,包括设计理论和... 《工程设计学报》刊登工程设计领域及其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论文;鼓励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追求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工程设计学报》内容涉及广泛,包括设计理论和方法学、创新设计、并行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评价与决策、面向制造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制造的设计 理论结合实践 创新设计 成果论文 新兴交叉学科 并行设计 设计理论和方法 前沿性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及创新教学模式的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梅利 范元勋 +1 位作者 祖莉 梁医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课程为例,进行了优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基于目前需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课程组深度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教学立德树人...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课程为例,进行了优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基于目前需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课程组深度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全过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课程的建设思路经过课程组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育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载PDF
“环山水平沟工程体系坡体稳定及果粮草种植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13
作者 陈素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0-90,共1页
最近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省内外同行专家对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环山水平沟工程体系坡体稳定及果粮草种植研究”课题进行了技术鉴定。
关键词 环山水平沟 工程体系 草种植 水利科学研究所 科学技术委员会 果粮 河北省 技术鉴定 设计理论和方法 防洪设计标准
下载PDF
耐候桥梁钢腐蚀力学行为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14
作者 朱劲松 郭晓宇 +1 位作者 亢景付 侯华兴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共16页
耐候钢以其优越的耐久性受到了桥梁设计者的重视和广泛关注,扩大耐候钢桥在中国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耐候钢桥设计理论和方法匮乏的现状,通过调研国内外耐候钢和耐候钢桥研究文献,主要参考美国、日本和欧洲耐候钢桥建设经... 耐候钢以其优越的耐久性受到了桥梁设计者的重视和广泛关注,扩大耐候钢桥在中国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耐候钢桥设计理论和方法匮乏的现状,通过调研国内外耐候钢和耐候钢桥研究文献,主要参考美国、日本和欧洲耐候钢桥建设经验,对耐候钢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耐候钢桥设计方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耐候钢的腐蚀机理、耐候钢腐蚀后的力学性能退化、耐候钢桥设计理论和细节设计方法等内容,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尚存的问题。分析表明:当大气中Cl^-和SO_2浓度分别低于3,20 mg·(m^2·d)^(-1)或者非海洋大气环境中大气腐蚀等级为C2,C3时,可以裸装应用耐候钢;荷载作用下保护锈层存在开裂和脱落现象,锈层开裂为氧气扩散提供了通道,减弱了其对基体的保护能力,导致钢材进一步锈蚀,并且易发生局部腐蚀;裸装应用的耐候钢在使用不当时会产生较严重的腐蚀,从而导致力学性能退化,尤其是在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状态下其力学性能退化更为严重;钢桥细节设计方法对保证耐候钢的耐蚀性至关重要,定期维护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应用耐候钢可使钢桥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降低。分析结果旨在为今后中国耐候钢耐蚀机理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探明方向,并为耐候钢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耐候钢桥 综述 腐蚀机理 力学性能 设计理论和方法
原文传递
千米级斜拉桥结构特性及体系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
15
作者 张喜刚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第1期19-22,27,共5页
以世界首座跨径超过千米的斜拉桥——苏通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测试及反演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千米级斜拉桥结构特性、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与关键参数影响、千米级斜拉桥设计理论与方法、千米级斜拉... 以世界首座跨径超过千米的斜拉桥——苏通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测试及反演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千米级斜拉桥结构特性、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与关键参数影响、千米级斜拉桥设计理论与方法、千米级斜拉桥核心设计分析软件、千米级斜拉桥设计指南等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整体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多座特大桥梁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动和引领我国现代桥梁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级斜拉桥 结构特性 结构体系 设计理论和方法 设计分析软件 设计指南
原文传递
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塑性成形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少杰 刘雪峰 +2 位作者 王文静 崔庆贺 郝健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98-214,共17页
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具有降低成形载荷、改善接触状态并提高成形件质量等特点,是一种新兴的特种能场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在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中,超声振动系统及其谐振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成形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超声振动系... 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具有降低成形载荷、改善接触状态并提高成形件质量等特点,是一种新兴的特种能场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在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中,超声振动系统及其谐振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成形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超声振动系统的谐振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单激励一维、单激励多维、多激励一维和多激励多维等超声振动方式的超声振动系统研制现状,以及现有的超声辅助拉拔、超声辅助拉深、超声辅助挤压和超声辅助轧制等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指出了大负载工况、复杂结构和多维度等超声振动系统存在的系统稳定性差和极限工作状态预测精度低等问题,以及现有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由于超声布置方式不合理、功率不足导致的超声能量损耗大、作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最后,从人工智能等先进设计分析手段的应用、大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研制以及多激励耦合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新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展望了超声辅助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塑性成形 谐振设计理论和方法 超声振动系统 超声振动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