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候-药物的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1
作者 王卉 丁焕章 +3 位作者 杨勤军 杨程 童佳兵 李泽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的证候-药物关联规律及组方用药规律,为咳嗽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归纳治疗咳嗽的新安医家医籍医案,使用频次分析、拓扑学分析、Louvain聚类分析方法,对证候、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研...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的证候-药物关联规律及组方用药规律,为咳嗽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归纳治疗咳嗽的新安医家医籍医案,使用频次分析、拓扑学分析、Louvain聚类分析方法,对证候、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探讨咳嗽治疗医案中证候与药物的关系及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525则医案,共得出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等26种证候;涉及243味药物,频次>70的药物有18味,以性寒、温、平,味甘、苦、辛,入肺经,或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药物居多;药物功效类别共25类,以补气药、清热药多见;得出甘草、茯苓、苦杏仁等30味核心药物及核心药物网络;证候-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实证和虚证主要证候的核心药物配伍。结论 新安医家诊治咳嗽病特色鲜明,在止咳化痰及对证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固本培元”“养阴护阴”“培土生金”等方法的运用及经方的继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证候 药物 用药规律 证候规律 核心中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回顾性调查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探析
2
作者 王素云 武圆圆 +4 位作者 张会超 杨凤鸣 冯尧伟 曾垂义 王振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179-1186,共8页
目的:归纳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证候、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DCM的中医诊治提供切实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筛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20年6月确诊为DCM的住院病人共449例,利用EpiData 3.1... 目的:归纳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证候、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DCM的中医诊治提供切实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筛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20年6月确诊为DCM的住院病人共449例,利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通过IBM SPSS 25.0软件进行频数计算、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449例DCM住院病人核心症状是胸闷、心悸、气喘、水肿、乏力、食少纳呆、舌质暗/淡;常见证候有水湿内停证、血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脾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常见病位证候要素有心、脾、肺、肾、肝;常见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血瘀、阴虚、水停、痰浊、阳虚;聚类分析得出12类有意义的证候类型。结论:建立以证候、证候要素为核心的DCM辨证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证候 证候要素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虚实变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梅胜锦 高娜 +4 位作者 赵萌 余伟杰 陈继鑫 贾易臻 刘爱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观察疾病围手术期证候变化,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能够切实评价临床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现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五个方向,分别论述疾病围手术期证候的虚实变化情况,对手术干预方式与证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启发,为中西医结合证候研究提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证候 虚实 证候变化
下载PDF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候显著关联
4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苏莉 梁宝云 宋潇宵 罗伟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统计分析。结果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I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显性模型),且与IS痰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血瘀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及气虚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P<0.01)。另外,rs16981448多态性与IS患者尿酸(UA,显性模型)、同型半胱氨酸(Hcy,加性模型、显性模型)、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和三酰甘油(TG,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IS常见危险因素(UA、Hcy及血脂代谢)而影响IS痰证、血瘀证和气虚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KL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证候
下载PDF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739例Ⅲ期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研究
5
作者 李梅 陈新瑜 +2 位作者 黄祎 谭梅傲 刘华宝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1-304,309,共5页
目的:探讨Ⅲ期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制定“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调查表”,收集739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中医四诊信息资料,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症状及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Ⅲ期... 目的:探讨Ⅲ期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制定“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调查表”,收集739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中医四诊信息资料,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症状及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Ⅲ期原发性肝癌涉及的病位有肝、脾、肾、胆、胃;病性包括气虚、阴虚、阳虚、热、湿、瘀血、气滞;提取11个公共因子,聚为4类时,症状指标分散性良好,证型分布清晰。结论:Ⅲ期原发性肝癌以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容易出现肝外转移;中医病位主要在肝、脾、胆、肾、胃,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候可分为4个证型,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特征
6
作者 王雪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采用孔明灯Lantern5.0软件,应用爬山法(LTM-EAST)算法建立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5.1软件,用Apriori算法,对中医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①纳入的206例医案共涉及24个中医证候,其中频次较高(>5%)的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②将共计12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应用LTM-EAST算法构建结构模型,得出30个隐变量,对得出的30个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共得出9个综合聚类模型即9个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闭证、心肾阳虚证。③对24个中医证候提取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推导出7个中医证候,分别为心血瘀阻证、心阳虚衰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结论综合归纳,最终得出6个中医常见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7
作者 周俊 罗海东 +2 位作者 丁虎 张婧 陈起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纳入抑郁发作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抑郁发作不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所有病人均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表(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 目的: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纳入抑郁发作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抑郁发作不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所有病人均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表(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以评估其心理状况,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两组SCL-90量表躯体化、焦虑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S-20量表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外向性思维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因子与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TAS-20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肝气郁结证病人TAS-20总分与其他4种证型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述情障碍与抑郁发作病人的躯体症状存在相关性;述情障碍可能是肝气郁结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抑郁发作 躯体症状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五运六气与干燥综合征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徐薇薇 赵琳 刘秋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11,15,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等相关信息与pSS发病所累及的系统损害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住院部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pSS患者,收集其出生时的运气学相关信息资料,...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等相关信息与pSS发病所累及的系统损害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住院部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pSS患者,收集其出生时的运气学相关信息资料,统计运、气因素出现的频次,分析其与pSS发病所累及的系统损害及中医证候相关的运气因素,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结果:岁运因素中“土不及”是pSS患者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六气因素中的“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及“厥阴司天、少阳在泉”是pSS气阴两虚证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木太过”“金太过”“水太过”“水不及”,六气因素中“少阴司天、阳明在泉”及“少阳司天、厥阴在泉”为阴虚津亏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火太过”,六气因素中“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是阴虚热毒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木太过”“金不及”“木不及”,六气因素中“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为阴虚血瘀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金不及”,六气因素中“太阴司天、太阳在泉”为pSS患者关节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金不及”为pSS患者肺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火太过”“土太过”“土不及”,六气因素中“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为pSS患者血液系统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与五运六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候 系统损害 相关性
下载PDF
结合2022年流感证候特征探讨五运六气的应用思路
9
作者 甘考 李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62-64,I0003,共4页
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结合202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流感证候特征,分析和预测了2022年壬寅年五运六气的全年运势,同时探讨五运六气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总结出临证上需遵循“整体把握岁气”“粗调与微调结合”“天人... 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结合202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流感证候特征,分析和预测了2022年壬寅年五运六气的全年运势,同时探讨五运六气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总结出临证上需遵循“整体把握岁气”“粗调与微调结合”“天人合一”以及“三年伏邪论”的运气辨治原则,这对于中医疫病预测及精准辨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五运六气 证候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谢家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另50%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以及中药脂肝消方),以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纳入对比项目,使用SPSS25.0处理数据。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脘腹胀满、胁肋刺痛或钝痛、纳呆厌油、形体肥胖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而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统计学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较之于参照组更高,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水飞蓟宾+中药脂肝消方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以及不良症状,用药安全性较好,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西医结合 肝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有效率
原文传递
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其痰瘀互结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蔷 李忠 +3 位作者 刘用 王羽嘉 刘碧绒 吴红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其痰瘀互结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94例,统计受试者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归纳病人...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其痰瘀互结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94例,统计受试者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归纳病人证候信息。结果:194例受试者中,痰瘀互结型86例(44.3%),气虚血瘀型52例(26.8%),气阴两虚型29例(14.9%),气滞血瘀型27例(13.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影响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痰瘀互结型独立影响因素为BMI、Hb、AST。结论:稳定型心绞痛证候分布中痰瘀互结型占比最高;BMI、Hb、AST是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痰瘀互结型 证候特点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任聪 刘大胜 +3 位作者 王凤 李玉坤 郜亚茹 韩学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6,I0005,共6页
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痰浊”“膏脂”范畴,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全身性的特点,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危险因素多、合并症多,但无特征性症状表现,这增加了血脂异常的治疗难度。中医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指通过观察手部... 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痰浊”“膏脂”范畴,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全身性的特点,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危险因素多、合并症多,但无特征性症状表现,这增加了血脂异常的治疗难度。中医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指通过观察手部形态、颜色、青筋(粗血管)、纹理等信息获得望诊资料以便于辨证论治,具有整体性、直观性的特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患者手部大、小鱼际形态及颜色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该研究进一步探索血脂异常患者的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的相关性,将手诊应用于血脂异常的辨治,对丰富血脂异常的四诊信息、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发挥中医望诊及“治未病”优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血脂异常手部特征 中医证候 西医分型 相关性
原文传递
135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与中医诊疗理论认识思考
13
作者 刘继法 王莹莹 +4 位作者 陈曦 王永涛 邱占军 陈宪海 杨金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36-39,52,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特征,为临床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设计中医证候调查表,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6....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特征,为临床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设计中医证候调查表,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35例患者病历,平均年龄(64.38±17.61)岁,61~8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28 d生存患者占比61%,平均年龄(57.78±17.86)岁;死亡患者占比39%,平均年龄(70.98±17.37)岁。主要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居多。单一证候例数:热毒证>痰热证>血瘀证>腑实证>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阴虚证。复合证候例数:两种证候复合>3种证候复合>1种证候。两种证候复合以热毒证+腑实证最多,3种证候复合以热毒证+痰热证+腑实证最多,1种证候以热毒证最多。证候虚实例数: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生存率相反。结论基本病机为邪实正虚,肺失宣降。病理性质总属标实本虚。病理因素包括热毒、痰、瘀。证型以热毒、痰浊、血瘀、腑实等实证为主,以复合证候多见,虚实夹杂证尤其是虚证多预后不良。脓毒证急性肺损伤治疗应以清热、化痰、活血、通腑为主,辅以益气、温阳、养阴,年老患者尤其需要扶助正气。本病病情复杂,应从整体出发,进一步把握疾病全过程证候演变规律,丰富完善辨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证候 临床研究 诊疗理论
下载PDF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证候、证素演变规律的文献分析
14
作者 连妍洁 尚菊菊 +3 位作者 刘红旭 娄妍 来晓磊 邢文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人的中医证型、证素演变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来... 目的:通过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人的中医证型、证素演变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来源,检索有关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证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采用SPSS 27.0统计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病人证候的例数及证素的频次等信息,按出现频次统计构成比,分析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累计病例10058例。将频率≥3.00%的证候作为常见证候,包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阻肺、阳虚水泛、心肾阳虚、心肺气虚、心气阴两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饮、心血瘀阻9种证候。将频率≥3.00%的证素作为常见证素,常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血瘀、阳虚、阴虚、水饮、痰浊6种,常见病位证素包括心、肺、肾、脾。结论:心力衰竭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肾、脾等均有密切关联。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病人中,Ⅰ级主要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饮证最突出,其次为心肺气虚证、心气(亏)虚证,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瘀;Ⅱ级主要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心气阴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气阴两虚血瘀证,病性证素以气虚表现最突出,其次为血瘀、阴虚;Ⅲ级主要证候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心肺气虚证,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阳虚;Ⅳ级主要证候依次为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阻肺证,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阳虚、血瘀、水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证候 心功能分级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脉图特征研究
15
作者 党娇娇 于艺 +4 位作者 雷洪涛 袁霭凤 张喜 闪增郁 宋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对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脉图模型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的脉图特征。方法:应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对16例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20例健康受试者的脉诊信息进... 目的:对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脉图模型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的脉图特征。方法:应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对16例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20例健康受试者的脉诊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两组人群的脉诊信息差异明显,参数拟合的分类判决结果正确区分率高达97%;在193个参数中共有19个参数参与了分类,包括5个脉位参数,4个时域参数,10个频域参数;双手6部脉图参数的贡献度比较,右关脉贡献最多,其次是右尺脉,左关脉贡献最少。结论:脉图参数可以将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区分,可将左手寸关尺、右关、右尺脉位沉、右尺脉位最沉作为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脉诊仪进行诊脉客观可靠且特异性较高,能为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从中医脉学角度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慢性 火热 证候 脉图 脉诊客观化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合并不孕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临床特征研究
16
作者 方小茹 吴丽敏 +5 位作者 方群英 王梦丽 赵世玉 乔宗惠 栾红兵 方朝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临床特征。方法参照育龄期妇女AIT不孕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相关文献,制定《AIT合并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临床特征。方法参照育龄期妇女AIT不孕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相关文献,制定《AIT合并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256例AIT合并不孕症患者,对其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基础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资料进行采集。利用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归纳AIT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AIT患者常见的5个证候要素分别为气虚、肝郁、脾虚、肾虚和血瘀,多见复合证候。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的主要中医证候分别为气虚肝郁证(69例,26.9%)、脾肾两虚证(45例,17.6%)、脾气虚证(38例,14.8%)、气虚血瘀证(36例,14.1%)、肾虚肝郁证(32例,12.5%)和其他证(36例,14.1%)。基础TSH水平在气虚肝郁证、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中均高于其余各证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候患者TPO-Ab、TG-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合并不孕症患者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肝郁证、脾肾两虚证、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肝郁证、其他证,证候要素以气虚为主,病位涉及脾、肾、肝三脏,瘀血为主要的病理产物。针对有气虚表现的本病患者有必要关注其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不孕症 中医证候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慢性肝病合并肌少症的中医证候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严夏继 纪雯涓 +2 位作者 朱晓骏 郑彦希 高月求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肌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方式收集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以及年龄、骨质疏松症情况、吸烟情况、肝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借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肌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方式收集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以及年龄、骨质疏松症情况、吸烟情况、肝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借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内化验系统收集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根据四肢骨骼肌质量、小腿围、握力、6 m步行速度进行肌少症评估,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估患者的疲劳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共收集205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合并肌少症者106例、未合并肌少症者99例,分别设为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两组年龄、骨质疏松症情况、吸烟情况、肝脏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肌少症组血清ALP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ALB、PA、TC水平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③肌少症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FS-14总分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④与非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更容易出现体倦乏力、脘胁胀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失眠、视物模糊及口干舌燥,且程度较重(P<0.05)。⑤年龄越大[OR=1.069,95%CI(1.029~1.110)]、每日吸烟数量越多[OR=1.120,95%CI(1.025~1.224)]的慢性肝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风险越高,高血清ALP水平[OR=1.006,95%CI(1.001~1.011)]、低血清ALB水平[OR=0.876,95%CI(0.811~0.947)]、骨质疏松症[OR=2.495,95%CI(1.134~5.487)]是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血清TC高水平[OR=0.690,95%CI(0.522~0.912)]是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症、高每日吸烟数量、高血清ALP水平、低血清ALB水平是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血清TC高水平则是其保护因素;慢性肝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中医辨证主要侧重于肝气郁结、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可从温补脾肾、疏肝养血角度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肌少症 中医证候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证候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梦丽 韩辉 +2 位作者 吴丽敏 方小茹 陈秋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证候特征,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肝豆状核变性和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294例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有无...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证候特征,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肝豆状核变性和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294例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有无合并月经不调将29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月经不调)213例和对照组(无合并月经不调)8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通过对研究组进一步调查,分析合并月经不调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临床分型的关联情况。结果213例合并月经不调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类型分布相对广泛,其中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最为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相对常见,而合并崩漏者较为少见。研究组频率最高的十个中医症状依次为腹部胀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言语謇涩、张口流涎、食欲不振、头目昏眩、四肢震颤、喜温喜按、口中臭秽;对照组频率最高的十个中医症状依次为:言语謇涩、头目昏眩、腹部胀痛、四肢震颤、口中臭秽、张口流涎、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喜温喜按。研究组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为主。对照组以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为主。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分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分布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痰湿阻络证、气虚血瘀证、痰火扰心证分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年龄分布主要分布在26~35岁,其临床分型主要以混合型为主。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分类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为主,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为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月经不调常见中医证候,各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临床分型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月经不调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IL-1β、BMP6的差异性分析
19
作者 欧阳文柏 张道雨 +3 位作者 薛萌萌 刘永丰 唐琪 刘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8-574,共7页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的IL-1β、BMP6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证型比例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风湿痹阻症>气血两虚证,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地区RA患者主要证候特点以关节晨僵、关节痛有定处、关节疼痛喜按、遇寒痛增、阴雨天加重、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肢体沉重等症状较为常见,不同证型间的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BMP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β、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相比,风湿痹阻症的C反应蛋白高于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的DAS28疾病活动度水平高于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的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的R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寒”“湿”“虚”为主,证型以寒湿痹阻证最为多见,且疾病活动度较高,湿热痹阻证及痰瘀痹阻证的骨关节异常表现较为突出,BMP6水平相对较高。年龄和性别对RA的发病有影响,病程长短对RA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骨形态发生蛋白6
下载PDF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20
作者 张超男 宋连英 +3 位作者 唐梅栗 樊铭 王淑媛 杨承芝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9例和重度组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WMH与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的年龄、2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陈旧性脑梗死比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和认知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重度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低于轻、中度组,重度组的画钟试验(CDT)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重度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OR=1.105,95%CI:1.042~1.171,P=0.001)、陈旧性脑梗死(OR=6.567,95%CI:2.428~17.76,P<0.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R=8.514,95%CI:2.625~27.617,P<0.001)和气虚程度(OR=1.12,95%CI:1.007~1.245,P=0.036)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WMH严重程度与认知异常比例呈正相关(rs=0.304,P<0.001),合并认知异常的WMH总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评分分别与MMSE(rs=-0.358,rs=-0.388,rs=-0.301)、MoCA(rs=-0.397,rs=-0.323,rs=-0.401)评分呈负相关(P<0.05),WMH总分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s=0.24,P<0.05),DWMH评分与CDT评分呈负相关(rs=-0.247,P<0.05);认知异常比例与气虚比例呈正相关(rs=0.265,P<0.05);认知异常者的MoCA评分与气虚评分呈负相关(rs=-0.257,P<0.05)。[结论]年龄、陈旧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气虚程度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程度越重认知障碍风险越高、认知损害程度越重;气虚是WMH相关认知障碍的重要证候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 独立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证候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