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衔接问题的深入分析
1
作者 张小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0187-0191,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法律工具。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之间的证据制度存在一些衔接问题,这给案件的查明和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法律工具。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之间的证据制度存在一些衔接问题,这给案件的查明和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实现证据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因此需要对基于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衔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刑事诉讼法 证据制度 证据衔接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
2
作者 赵艳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53-564,共12页
只有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功能进行正确定位并使其实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完善。从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加强、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司法证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应以防止冤案为主要功能,以保障程序... 只有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功能进行正确定位并使其实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完善。从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加强、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司法证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应以防止冤案为主要功能,以保障程序公正、社会公德、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等重要利益作为次要功能。为实现上述功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对现有证据能力规则进行梳理和完善;在把握证明规律和经验法则的基础上合理创设证据推理规则,并使之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对证明标准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界定,增强其可操作性;对包括举证方式和范围、被告人讯问规则、证人询问规则、新类型证据质证规则等在内的举证质证规则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证据制度 人权保障 程序公正 证据规则 证明标准 举证方式
下载PDF
诉讼证据制度发展沿革考
3
作者 胡志中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62-163,共2页
中外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神示证据制度阶段、法定证据制度阶段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阶段。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产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诉讼构造下人们曾经和正在使用... 中外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神示证据制度阶段、法定证据制度阶段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阶段。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产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诉讼构造下人们曾经和正在使用的不同证据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对此作出评价,试图展示给读者一幅关于诉讼证据制度发展沿革的脉络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示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4
作者 张贺鼎盛 汤政翰 +1 位作者 黄少煊 凌杜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0194-0197,共4页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也有了新的创新突破。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对刑事证据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司法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推动社会的现代化治理。在刑事...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也有了新的创新突破。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对刑事证据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司法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推动社会的现代化治理。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无论是侦查还是物证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司法系统等进行改革优化,可以辅助刑事证据标准的完善,从而推动整体制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刑事证据制度 发展完善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5
作者 樊崇义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35-40,共6页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无论在法学理论,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它是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理判决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名称、性质、特点,及其创立和发展过程,在法学界说法不一。
关键词 诉讼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 证据 刑讯逼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调查研究 自由心证 办案人员 司法实践
下载PDF
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应当如何定名
6
作者 王黎明 《河北法学》 1986年第2期43-44,共2页
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长期以来被称作是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实事求是,是我国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去。可是,把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 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长期以来被称作是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实事求是,是我国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去。可是,把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许多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一称,并不能反映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审查判断证据 办案人员 法官 自由心证制度 擅断 实事求是的 证明力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修改如何调整证据制度 被引量:29
7
作者 龙宗智 苏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2,共7页
证据概念以材料说代替事实说欠妥,可以考虑三种处理方式,倾向于删去关于证据定义的规定。证据分类应注意笔录证据规定的周延性,不应仅限于列举的几种,还应包含其他侦查行为笔录及审判笔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根据实践需要进一步明确排... 证据概念以材料说代替事实说欠妥,可以考虑三种处理方式,倾向于删去关于证据定义的规定。证据分类应注意笔录证据规定的周延性,不应仅限于列举的几种,还应包含其他侦查行为笔录及审判笔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根据实践需要进一步明确排除范围,尤其对"等"字应作适当界定,防止过于宽泛无法把握。直接言辞证据规则,不仅需要规定证人出庭义务及保障措施,更应当限制书面证词的使用。就行政机关所取证据的司法运用,应当明确限制行政执法机关所取言词证据用于司法。有必要规定证据裁判原则;必须遵守质证原则,反对脱离庭审秘密核实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律修改 证据制度 调整改革
下载PDF
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 被引量:16
8
作者 左卫民 刘涛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5,共6页
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是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及有关国际性组织根据法治国家国内立法和国际公认的一些人权保障原则确定的,刑事司法中证据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当遵循的最低限度规则。这些规则是无罪推定原则、证明责任、取证手段文明化、人... 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是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及有关国际性组织根据法治国家国内立法和国际公认的一些人权保障原则确定的,刑事司法中证据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当遵循的最低限度规则。这些规则是无罪推定原则、证明责任、取证手段文明化、人道化、司法令状规则、证据排除规则。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理论上概括为“实事求是” 的证据制度。但立法对证据的规定很少,没有系统的证据规则,实践中随意性较大。没有规定无罪推定原则,证明责任分配不合理,其改革应着重在法治理念下,注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充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国际性准则 中国改革
原文传递
证据制度网络视野中的测谎结论——以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峰 蔡永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8,共6页
科学的发展使得诉讼证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日益冲击着我们的证据制度。测谎技术作为查明真相、揭发谎言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理论界对测谎技术的应用、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仍众说纷纭,... 科学的发展使得诉讼证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日益冲击着我们的证据制度。测谎技术作为查明真相、揭发谎言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理论界对测谎技术的应用、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测谎技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大量使用,但现行法律却未对其法律属性加以规范,这不仅使测谎结论的适用无法可依,也制约了测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测谎结论 证据能力 证据价值 证明力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牧民 易海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2-89,共8页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具有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的供词;诬告者反坐,证人地位低,对伪证者刑惩严厉;疑罪从轻、从赎,实行有罪推定;维护等级特权,体现宗法家族统治;重视勘验,物证技术比较发达;刑讯是获取人证的主要方式;以五声听狱讼,验诸证信,...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具有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的供词;诬告者反坐,证人地位低,对伪证者刑惩严厉;疑罪从轻、从赎,实行有罪推定;维护等级特权,体现宗法家族统治;重视勘验,物证技术比较发达;刑讯是获取人证的主要方式;以五声听狱讼,验诸证信,自由推断等七个基本特点。通过对这些基本特点的探讨,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传统的“诉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证据制度 基本特点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卫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2,191,共9页
本文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就如何修改和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一,文章首先论述了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民事证据制度调整的基本视角,认为民事证据制度修正和调整应该立足于对证据制度基本结构的搭建;其二,文章... 本文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就如何修改和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一,文章首先论述了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民事证据制度调整的基本视角,认为民事证据制度修正和调整应该立足于对证据制度基本结构的搭建;其二,文章对修正案中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提出质疑,尤其是证据的排序,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三,对证人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认为保留单位证人的规定是不合时宜的;其四,针对修正案,对防止举证迟延的对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宽松的举证时限制度应当予以肯定;其五,文章对必须在民事证据中加以规定的免证事项做了论述;最后,对有效应对"证据偏在"的法律措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基本规范予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修改 民事证据制度 证据偏在
下载PDF
大数据视野下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的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坚 丁国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46,共9页
大数据时代对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既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存在着技术鉴定与法庭审判"两张皮"的现象,学界主要精力大都投放于规则的设计之中,大数据对于破解环境侵权取证难、判断难等问... 大数据时代对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既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存在着技术鉴定与法庭审判"两张皮"的现象,学界主要精力大都投放于规则的设计之中,大数据对于破解环境侵权取证难、判断难等问题的突出作用尚未引起广泛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极为稀少。大数据不仅是一种依据,也是一种法律方法论。将大数据融入到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的优化进程中是当前环境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一大课题,也是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应有之义。对此,制度设计者一方面要突破法学,进行文理结合的前瞻性探索,构建环境侵权证据立法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环境侵权证据的全天候监测体系、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大数据证据分析系统等多个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要回归法学,在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中构建大数据的权利图谱,进行法学方法论革新,构建事前预判与事后及时取证相结合的新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环境侵权诉讼 证据制度 优化路径 法律大数据平台
下载PDF
从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一般特质看我国涉外仲裁证据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晓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7,共7页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作为商事仲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不仅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理论,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较大争议。仅仅从证据学的角度探讨商事仲裁证据规范本身的内容是不够的,应从国际商事仲裁自身的性质出发,尤其关注商事仲裁证据制度与...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作为商事仲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不仅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理论,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较大争议。仅仅从证据学的角度探讨商事仲裁证据规范本身的内容是不够的,应从国际商事仲裁自身的性质出发,尤其关注商事仲裁证据制度与诉讼证据制度的不同特点,对于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究。基于立法的缺失及理论研究的匮乏,我国涉外商事仲裁证据制度历来存在着诉讼化倾向。因此,对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适用要跳出实践中因袭的传统理论和定势,进行重新思考,以期建立符合国际商事仲裁的通行规则和我国特点的证据制度,用于指导我国的商事仲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的价值取向 证据制度 证据规则
下载PDF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几个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柳砚涛 刘宏渭 《法学论坛》 2003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章认为我国目前有关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设计和法律规定正在走入一个误区 ,其制度的目的背离了行政诉讼制度控制行政权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初衷 ,表现为对证据合法性标准的不合理突破、被告行政机关举证认定规则的放宽和举证责任的不合理... 文章认为我国目前有关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设计和法律规定正在走入一个误区 ,其制度的目的背离了行政诉讼制度控制行政权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初衷 ,表现为对证据合法性标准的不合理突破、被告行政机关举证认定规则的放宽和举证责任的不合理分配 ,这极有可能影响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证据制度 举证责任 第三人举证 行政程序性问题 合法性标准
下载PDF
中立与合意——两大法系鉴定证据制度的融合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维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鉴定证据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证明方法理性和文明的标志。两大法系的鉴定证据制度围绕公正和效率的主题互相借鉴和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鉴定启动从“随意”到“令状”、主体选择的“合意”先于“指定”、主体地位从“依... 鉴定证据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证明方法理性和文明的标志。两大法系的鉴定证据制度围绕公正和效率的主题互相借鉴和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鉴定启动从“随意”到“令状”、主体选择的“合意”先于“指定”、主体地位从“依附”到“独立”、双方认同的“合意”优于“程序”的趋势。我国目前鉴定证据制度中存在鉴定启动的随意性、鉴定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中立、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权利未受到平等对待等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 ,“中立与合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证据制度 专家证言 举证权利 诉讼当事人 英美法系 诉讼制度 大陆法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及其特点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大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9-145,共7页
中国古代司法的证据主要分为七种,但存在证据制度上的先天不足,表现在与西方重神判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审判重人判,重视口供与刑讯逼供的采用等。与西方法律相比较,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内容比较简单,加上证据采集手段的简单粗糙,官员注... 中国古代司法的证据主要分为七种,但存在证据制度上的先天不足,表现在与西方重神判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审判重人判,重视口供与刑讯逼供的采用等。与西方法律相比较,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内容比较简单,加上证据采集手段的简单粗糙,官员注重自由心证,导致刑讯逼供频繁,冤假错案时有发生,证据制度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得并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证据制度 特点 比较
下载PDF
如何完善刑事证据制度的运行机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褚福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出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为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刑事证据制度的角度来说,"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主要影响其运行机制。具体而言,该项改革可能触及的诉...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出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为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刑事证据制度的角度来说,"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主要影响其运行机制。具体而言,该项改革可能触及的诉讼构造、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以及庭审功能的实质化等,都会为刑事证据制度的运行机制带来改革的土壤。然而,这种影响本身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限度。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诉讼构造、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是否会被触及,庭审实质化的改革能走多远,都存在很多未知数;而关系刑事证据制度运行机制的司法体制问题、诉讼程序问题、司法资源问题等,又超出了"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能够辐射的范围。以此视角观察,刑事证据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多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刑事证据制度 运行机制
下载PDF
证据制度在行政程序法中的地位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继敏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分析各国行政程序法可以发现,证据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我国行政程序法应当围绕证据制度来展开。在我国即将制定行政程序法的今天,应当将研究视角调整到对行政程序中证据制度的研究,用证据学的视角分析各国行政程序法中的各种... 分析各国行政程序法可以发现,证据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我国行政程序法应当围绕证据制度来展开。在我国即将制定行政程序法的今天,应当将研究视角调整到对行政程序中证据制度的研究,用证据学的视角分析各国行政程序法中的各种行政程序制度和我国应当建立的行政程序制度,认清我国应当采用这种制度而不采用那种制度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行政程序法 行政程序制度 立法 证据排除规则 听证制度
下载PDF
论仲裁证据制度的独立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仲裁证据制度是仲裁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仲裁的诉讼化倾向导致仲裁的证据制度缺乏独立性,依赖于诉讼证据规则,影响了仲裁高效、灵活优势的发挥。从理论上分析,仲裁的性质、仲裁权的来源和仲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仲裁证... 仲裁证据制度是仲裁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仲裁的诉讼化倾向导致仲裁的证据制度缺乏独立性,依赖于诉讼证据规则,影响了仲裁高效、灵活优势的发挥。从理论上分析,仲裁的性质、仲裁权的来源和仲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仲裁证据制度具有不同于诉讼证据制度的特性,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且该体系应当包括举证规则、质证规则和认证规则三个有机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证据制度 独立性 仲裁举证规则 仲裁质证规则 仲裁认证规则
下载PDF
证据制度的法哲学基础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晓静 陈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中外证据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 ,从西方古希腊的法律思想到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 ,从我国的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都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证据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寻求真实和保障人... 中外证据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 ,从西方古希腊的法律思想到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 ,从我国的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都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证据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寻求真实和保障人权的结合将成为新刑事证据规则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法哲学 自由心证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