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刑事证据开示问题的调研报告——兼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华 张景荪 李克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近日,学院课题组就证据开示问题走访了北京市的律师、检察官和法官。调查的目的主要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寻建立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理论依据,并依此提出完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调研 司法实践 北京市 课题组 检察官 律师 法官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重构 被引量:5
2
作者 顾卫平 石汉慈 许利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04,共4页
本文驳斥了“对等开示”的观点,提出证据开示应遵循控辩“不对等开示”的原则。并进而对改革证据开示制度提出了具体设想。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重构 中国 原则 改革 具体 观点 设想
下载PDF
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浅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艺方 赖紫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1-74,79,共5页
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促进和解 ,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正在进行民事证据制度改革 ,证据开示制度也倍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设置的目的、证据开示的范围及限制、方法 ,以及证据开示... 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促进和解 ,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正在进行民事证据制度改革 ,证据开示制度也倍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设置的目的、证据开示的范围及限制、方法 ,以及证据开示制度的弊端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民事证据开示 证据开示制度 弊端 目的 范围 限制 方法
下载PDF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英荣 吴立德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开示制度 证据开示责任
下载PDF
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基础——基于公正与效率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潘金贵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集中体现了刑事诉讼的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在对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基础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公正价值 刑事诉讼
下载PDF
试论证据立法中的证据开示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车丽华 魏建文 《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z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义务 证据材料 证据资料 控方 辩方 开示 证据立法
下载PDF
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及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勇 吕维刚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3期59-61,共3页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 ,采用了抗辩式庭审模式 ,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 ,因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势在必行。建立刑事证据...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 ,采用了抗辩式庭审模式 ,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 ,因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势在必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要了解其必要性、主体、范围、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证据开示制度 必要性 当事人主义 中国 被告人 主体 证据开示程序
下载PDF
略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鲍传丽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由审问制转为对抗制,而庭审前的证据开示程序在对抗制的庭审方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价值。然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未能全面反映当代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要求,仅有的一些规定只...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由审问制转为对抗制,而庭审前的证据开示程序在对抗制的庭审方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价值。然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未能全面反映当代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要求,仅有的一些规定只能反映证据开示制度的某些特征。因此,重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将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刑事诉讼法 中国 刑事审判方式 诉讼价值
下载PDF
关于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学沛 郑斌峰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9-103,共5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尚未确定证据开示制度。本文就我国刑事证据开示的立法缺失及其负面影响作粗浅探讨 ,认为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必要 ,并就如何建立提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刑事诉讼法 立法 对等性原则
下载PDF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与阅卷制度比较研究——兼谈我国阅卷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敬雪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两大法系国家,虽然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差异,但都设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情权。在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采用证据开示制度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悉权,而在职权主义诉讼中则存在广泛的阅卷制度。我国新《刑事诉讼法》... 在两大法系国家,虽然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差异,但都设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情权。在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采用证据开示制度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悉权,而在职权主义诉讼中则存在广泛的阅卷制度。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强化了控辩双方庭审过程中的对抗性,然而在我国未完全建立起当事人主义的情况下,不能建立证据开示制度,而是应借鉴当事人主义证据开示制度的合理成分,建立并完善阅卷制度来保障控辩双方的证据知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阅卷制度 证据知悉权
下载PDF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主体范围新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世杰 陈玉敏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40-43,共4页
英、美、意、日等国证据开示制度主体基本上都是控辩双方。根据我国的国情 ,不能简单的移植。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主体范围不应限于控、辩双方 ,还应包括案件的主审法官 ,形成一种三方四向同时开示结构。主审法官成为证据开示主体 ,对于... 英、美、意、日等国证据开示制度主体基本上都是控辩双方。根据我国的国情 ,不能简单的移植。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主体范围不应限于控、辩双方 ,还应包括案件的主审法官 ,形成一种三方四向同时开示结构。主审法官成为证据开示主体 ,对于维持控、辩、审三方结构的平衡稳定以及主审法官同时接触控、辩双方证据 ,促进庭审的实质化 ,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开示制度 主体范围 主审法官 英国 美国 意大利 中国
下载PDF
论建立我国的民事证据开示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彩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4-76,共3页
司法实践中,由于庭审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诉讼久拖难决,影响司法公正,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德国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构建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首先,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和设立该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其次,确定证据开示的地点... 司法实践中,由于庭审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诉讼久拖难决,影响司法公正,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德国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构建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首先,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和设立该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其次,确定证据开示的地点和方式、期限、范围及证据开示的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证据开示制度 法律效力 庭审 司法实践
下载PDF
证据开示制度:庭审实质化的必然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在上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庭审对抗模式无疑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一个突出亮点,然而庭审真正实质化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证据开示制度来保障实现。证据开示制度在促进真实发现、保障被追诉者辩护权、实现程序公正以及提高诉讼效率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价... 庭审对抗模式无疑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一个突出亮点,然而庭审真正实质化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证据开示制度来保障实现。证据开示制度在促进真实发现、保障被追诉者辩护权、实现程序公正以及提高诉讼效率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时,须从证据开示的原则、时间、主体、范围以及对违背开示义务方的制裁等方面加以规制来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理性的证据开示制度,以期实现庭审实质化改造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刑事诉讼 庭审实质化
下载PDF
从律师的辩护职能看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敏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7-100,共4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控辩制的特点。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 ,受到制度和现实的许多制约 ,造成了“控”“辩”职能的失衡 ,有碍司法公正。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以律师辩护职能为切入点 ,提出应当...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控辩制的特点。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 ,受到制度和现实的许多制约 ,造成了“控”“辩”职能的失衡 ,有碍司法公正。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以律师辩护职能为切入点 ,提出应当建立双向的、全面的、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以保证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 ,完善刑事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开示 刑事诉论 选题 辩护职能 中国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下载PDF
对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银梅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证据开示是支撑对抗式审判制度的重要基点。现行刑事诉讼法缺少类似规定,既不利于审判改革的继续进行,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应该尽快予以完善。
关键词 证据制度完善 证据开示制度 思考
下载PDF
日本证据开示制度
16
作者 王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信息不对称 日本 私法自治 法律关系 销售商 不动产 当事人
下载PDF
我国刑事案件证据开示制度探讨
17
作者 吴四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从摆脱目前证据交流不畅现状、完善诉讼结构、加强对被告人权利保护、减轻法官庭审压力等几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结合日本以及目前民事诉讼中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的尝试,分析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可行性,对开示... 从摆脱目前证据交流不畅现状、完善诉讼结构、加强对被告人权利保护、减轻法官庭审压力等几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结合日本以及目前民事诉讼中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的尝试,分析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可行性,对开示程序的设置提出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被告人权利 诉讼结构 刑事案件 庭审 法官 中国 日本 减轻 实践经验
下载PDF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初探
18
作者 薛贵滨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5-20,共6页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有利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和效率;提高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和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刑事审判的有效性、有序性;提高诉讼的质量和节省司法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制定证据开示...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有利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和效率;提高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和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刑事审判的有效性、有序性;提高诉讼的质量和节省司法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制定证据开示制度,对开示的方式、地点、范围、时间、程序以及违反开示程序的法律制裁等作出相关的规定,应当成为刑事审判程序改革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开示制度 司法公正 审判程序 改革 刑事诉讼法 刑事审判
下载PDF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丽红 王舜尧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年第4期94-98,共5页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抗辩式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完全的阅卷权,表明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已势在必行。在借鉴英美意日等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证...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抗辩式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完全的阅卷权,表明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已势在必行。在借鉴英美意日等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建设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开示制度 英美意日证据开示制度 建立设想
下载PDF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重构
20
作者 崔林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3-105,共3页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单向证据展示程序,刑事证据的开示制度成为了我国司法界的热点。文章分析我国证据公示存在的问题,重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提出证据公示制度的立法,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开示制度 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