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9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内镜后Rockall评分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张蓉 张玲娟 +5 位作者 刘昕丹 段天娇 郭雪艳 刘贵生 朱云清 王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内镜后Rockall评分(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NVUGIB患者549例,计算GBS、RS和AIMS65评分。绘制受试者工...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内镜后Rockall评分(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NVUGIB患者549例,计算GBS、RS和AIMS65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BS、RS及AIMS65评分对患者输血、临床干预和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GBS、RS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输血的AUC分别为0.751、0.568、0.720,且GBS和AIMS65评分的AUC高于RS的AUC(均P<0.05)。GBS评分、RS评分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临床干预的AUC分别为0.598、0.766、0.617,且RS评分AUC高于GBS评分和AIMS65评分AUC(均P<0.05)。GBS评分、RS评分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AUC分别为0.844、0.786、0.853,且GBS评分和AIMS65评分AUC高于RS评分AUC(均P<0.05)。结论:GBS、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患者输血、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具有预测价值。GBS和AIMS65评分对患者输血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RS对患者临床干预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评分系统 输血 临床干预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DeBanto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双红 廖玉萍 +5 位作者 段亚群 万盛华 许增华 刘云 吴蔚 肖珍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结果在122例AP中,MAP组90例,MSAP组10例,SAP组22例。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与SAP有显著相关性(P<0.001)。DeBanto评分预测SAP的cut-off为3,特异度与Ranson’s评分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全身并发症的特异度与BISAP评分特异度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局部并发症,DeBanto及Ranson’s评分AUC较低,但MCTSI比BISAP评分AUC高(P<0.05)。结论DeBanto评分对儿童AP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Ranson’s、BISAP和MCTS评分更高;但是对局部并发症的预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DeBanto评分系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在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评估
3
作者 钟思苗 陈瑞芳 +2 位作者 彭月星 欧婉燕 赵亚环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对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效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0例来自肇庆市第...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对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效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0例来自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来自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患者均行彩色超声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70例)与恶性组(130例)。按照病理分期不同将恶性组患者分为Ⅰ~Ⅱ期组(88例)与Ⅲ~Ⅳ期组(42例)。比较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比较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PI及RI水平,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PI及RI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130例,良性肿瘤患者170例。恶性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高于良性组,PI及RI水平均低于良性组(均P<0.05)。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PI及R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PI及RI诊断卵巢-附件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0.841及0.732(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PI、RI对于卵巢-附件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 卵巢-附件 肿块 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营养评分系统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青芬 张启科 +4 位作者 魏小芳 冯友繁 伏媛 赵阳阳 黄秀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9-504,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况(CONUT)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初诊74例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况(CONUT)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初诊74例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性别、血清钙、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比较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775、3.5及0.175。根据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统计分析显示患者白蛋白水平在不同组间均存在差异(均P<0.05)。此外,高PNI组与低PNI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FAR组与低FAR组患者性别分布存在差异(P<0.05)。PNI升高、CONUT及FAR降低的患者生存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PNI、CONUT评分及FAR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NI、CONUT评分及FAR与老年MM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并对患者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人 营养评分系统 预后
原文传递
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标准评估
5
作者 张津沁 崔建 +3 位作者 高晓嶙 时永进 朱超 黄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0所高校足球队的219名运动员进行标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通过问卷和医学检查跟踪调查受试者测试后1年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确定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指标的性别差异及评估标准。结果与结论:①219名受试者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8.22±1.65)分,其中男性(8.29±1.74)分、女性(8.07±1.44)分,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测试后1年内,219名受试者总体损伤率为10.05%,发病率为15.98%;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12.75%,发病率为20.13%;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4.29%,发病率为7.14%,男女间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损伤组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50±1.14),(8.08±1.64)分,P<0.01];男性受试者中,损伤组的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63±1.12),(8.09±1.73)分,P<0.01];④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曲线下面积为0.773(P=0.000),对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有诊断意义,最佳截断点为8.5,灵敏度为0.842,特异性为0.623,阳性似然比为2.233,阴性似然比为0.254,相对危险系数为8.400,比值比为8.816;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对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没有诊断意义;⑤结果表明,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男性足球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标准,最佳截断点为8.5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8.5分的男性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是<8.5分运动员的8.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LESS) 非接触性损伤 损伤风险 足球 跳跃 落地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
6
作者 李志平 张永胜 +6 位作者 徐辉景 陈文 康书朝 李焕国 张育 崔凤 杨勇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187例,共215个肺结节。术前CT图像导入AI肺结节CT影像辅...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187例,共215个肺结节。术前CT图像导入AI肺结节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由该系统自动识别,得到结节的相关量化参数:结节数量、部位、类型、平均直径、体积,并提供每个肺结节的AI恶性概率数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初级模型,并进行加权赋分得到综合加权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估各个变量、初级模型和综合加权评分等相关指标对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215个肺结节中,良性肺结节69个,恶性肺结节146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实性结节(OR=4.732)、AI恶性概率>0.6(OR=5.602)、医师阅片恶性(OR=28.654)是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基于这些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初级模型。Hosmer-Lemshow检验显示初级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性(P=0.486)。比较综合加权评分、初级模型、结节特征、医师阅片、AI恶性概率的诊断效能,综合加权评分的AUC最高,为0.929。综合加权评分与初级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加权评分与医师阅片、结节特征、AI恶性概率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为了简化放射科医师评估肺结节恶性风险的流程,将综合加权评分分成3个区间分数(<4分、4~6分、>6分)。随着综合加权评分的升高,肺结节被诊断为恶性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结论基于AI技术构建的综合加权评分系统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有助于简化放射科医师的评估流程和临床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 评分系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MRI征象及临床因素的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价值
7
作者 夏建峰 胡永任 +2 位作者 邓世财 黄泽和 陈松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征象及临床因素的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孕妇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非PAS组80例,PAS组52例(其中黏连型胎盘植入(PA)亚组25例、植入型胎盘植入(PI)/穿透型胎盘植入(PP)亚组27... 目的:探讨基于MRI征象及临床因素的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孕妇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非PAS组80例,PAS组52例(其中黏连型胎盘植入(PA)亚组25例、植入型胎盘植入(PI)/穿透型胎盘植入(PP)亚组27例)。采用5分评分法对MRI征象及临床因素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各参数的组间差异性以及与PAS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个相关参数对PAS的诊断效能。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MRI+临床诊断模型,并运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两位医师对MRI征象评分的一致性极好(ICC>0.9,P<0.05)。孕次评分、产次评分、子宫手术史评分、胎盘位置评分、11个征象总分及7个共识征象总分在非PAS组与PA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均与PAS呈正相关性(P<0.05),其中7个共识征象总分相关性最高(r=0.635)。孕次评分、产次评分、子宫手术史评分、胎盘位置评分、11个征象总分及7个共识征象总分预测P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5、0.684、0.778、0.741、0.868、0.87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临床诊断模型预测PAS组与非PAS组、非PAS组与PA亚组、PA亚组与PI/PP亚组的AUC分别为0.892、0.795、0.871(P<0.05)。结论:基于MRI及临床相关因素的评分系统可以较准确地预测PAS及其植入深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评分系统 预测
下载PDF
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在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与分型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张丽 杜彬 +1 位作者 袁红梅 孙广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在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诊断与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疑似胎盘植入的患者资料,对比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 目的 探讨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在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诊断与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疑似胎盘植入的患者资料,对比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 130例疑似胎盘植入的病例中,术后病理证实胎盘植入112例,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的诊断率为93.75%、灵敏度90.18%、阳性预测值96.19%、阴性预测值56.00%、Kappa=0.584。经病理结果证实胎盘植入性疾病中粘连型18例、植入型65例、穿透型29例,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方面超声征象量化评分诊断率为66.67%、96.92%、89.66%,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率为94.44%、98.46%、93.10%;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率要优于超声征象量化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植入型与穿透型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以上2种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和分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疾病 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消化道穿孔患者感染性休克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构建及诊断效果
9
作者 李炎 朱晓丽 施晓晓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72-475,479,共5页
目的 调查分析消化道穿孔(DTP)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和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诊断DTP患者共188例,将其分为休克组59例和无休克组129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 调查分析消化道穿孔(DTP)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和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诊断DTP患者共188例,将其分为休克组59例和无休克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休克组比较,休克组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和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平均心率、血钾、血乳酸、血肌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病死率明显升高,而白蛋白、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pH值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显示,LODS≥11分(β=1.468,OR=3.025,P<0.001)、平均心率≥100次/min(β=0.568,OR=1.568,P<0.001)、乳酸≥5.8 mmol/L(β=0.859,OR=1.958,P<0.001)、PCT≥5.0μg/L(β=1.002,OR=2.124,P<0.001)、CRP≥20.0 mg/L(β=0.685,OR=1.647,P<0.001)是DTP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根据β值分别赋值为3、1、1、2和1分,总分8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评分系统预测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856~0.933,P<0.001),高于APACHEⅡ、qSOFA和LODS的AUC值(Z≥3.526,均P<0.01)。结论 DTP患者有较高的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入院LODS、平均心率、乳酸、PCT和CRP升高是休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新型评分系统对指导临床早期识别休克高危患者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感染性休克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下载PDF
CT小肠成像及评分系统对中重度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何江涛 薛贞龙 +1 位作者 王苇 赵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及评分系统在诊断中重度期克罗恩病(C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肠镜或病理确诊的55例CD患者,依据克罗恩病活性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和轻度活动组29例与中重度活动组26例。分析两组病变肠段CTE征象,...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及评分系统在诊断中重度期克罗恩病(C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肠镜或病理确诊的55例CD患者,依据克罗恩病活性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和轻度活动组29例与中重度活动组26例。分析两组病变肠段CTE征象,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特征性参数制定CTE评分表。结果CTE征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肠壁厚度、门静脉期平均CT值、肠壁强化方式、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肠系膜直小血管增多(梳状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壁厚度(OR=3.717,95%CI:1.169~11.820)、门静脉期平均CT值(OR=1.245,95%CI:1.037~1.496)、强化方式(OR=8.077,95%CI:1.070~60.969)三个协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得CTE评分诊断中重度CD患者的临界值为5分,其敏感性96.2%,特异性82.8%,曲线下面积(AUC)0.968。结论肠壁厚度、肠壁强化方式及门静脉期肠壁平均CT值是诊断CD中重度期的特征性参数,简易CTE评分系统可定量评估CD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OGISTIC回归 CTE评分系统
下载PDF
不同DIC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11
作者 耿方敏 贺元旦 +4 位作者 李文娟 刘茜茜 张红微 陆章平 魏莲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基于脓毒症患者评价5种DIC评分系统,探讨不同DIC评分系统在诊断脓毒症患者中DIC发生和预后的价值,比较不同的DIC评分系统对脓毒症并发DIC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脓毒... 目的基于脓毒症患者评价5种DIC评分系统,探讨不同DIC评分系统在诊断脓毒症患者中DIC发生和预后的价值,比较不同的DIC评分系统对脓毒症并发DIC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4h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资料。分别使用5种DIC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5种DIC评分系统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中诊断率及出院转归的差异;绘制5种DIC评分系统的ROC曲线,评估各个评分系统在诊断脓毒症患者中DIC的准确性。结果脓毒症的病死率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加重逐渐升高(P<0.05);5种评分系统DIC与非DIC的出院转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AAM诊断的病例中包含了JMHW、CDSS和部分ISTH,非显性ISTH诊断的病例中包含了ISTH;ISTH、JAAM、JMHW、CDSS、非显性ISTH 5种评分系统诊断DIC病例中,未愈与死亡分别是非DIC病例的3.0、3.8、4.2、3.9、3.0倍。结论JAAM评分系统对于成人脓毒症患者的诊断率和敏感性较高;CDSS和JMHW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DIC 评分系统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
12
作者 王坷娜 孙艳 +1 位作者 耿利利 张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19,32,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为Hp感染且行初次Hp根除治疗的9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p根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构建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 目的构建并验证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为Hp感染且行初次Hp根除治疗的9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p根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构建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另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初次确诊为Hp感染且需行Hp根除治疗的382例患者进行模型验证。结果967例患者经标准四联方案根除治疗后,Hp根除成功834例(86.3%),根除失败133例(13.7%)。常住地为农村(OR=23.359)、有饮酒(OR=2.187)、家庭成员有Hp感染史(OR=17.319)、服药减量或漏服(OR=8.382)是Hp根除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相应的赋分分别为3、1、3、2分。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临界值为2.5分,故<3分定义为Hp根除失败低风险,≥3分定义为Hp根除失败高风险。所构建的Hp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预测Hp根除效果的AUC为0.894(95%CI:0.863~0.926,P<0.05)。以3分为分界值,将382例模型验证组患者分为Hp根除失败低风险(<3分)组270例和高风险(≥3分)组112例。经标准四联方案治疗后,Hp根除失败53例(13.9%),其中高分险组Hp根除失败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37.5%比4.1%,P<0.05);该风险评分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2、0.787、0.788、0.375、0.959。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常住地为农村、有饮酒、家庭成员有Hp感染史、服药减量或漏服等项目,且该风险评分系统的区分度和预测效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根除治疗 影响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宁夏吴忠地区胃癌机会性筛查中两种风险评分系统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马誉珊 游颜杰 +4 位作者 陈仙梅 石瑞春 侯占彬 吴昱婷 呼圣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 比较两种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在宁夏吴忠地区的胃癌早期筛查效果,探讨更适用于本地区胃癌早期筛查的评分系统。方法 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和盐池县人民医院行胃癌机会性筛查的40~69岁患者共1 085例。分别按照北... 目的 比较两种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在宁夏吴忠地区的胃癌早期筛查效果,探讨更适用于本地区胃癌早期筛查的评分系统。方法 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和盐池县人民医院行胃癌机会性筛查的40~69岁患者共1 085例。分别按照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研发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风险评分系统和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同时进行胃癌风险评估,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效果。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受试对象1 085人,其中男性539人(49.68%),女性546人(50.32%),平均年龄(54.7±7.8)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风险评分系统高风险率(159/1 085,14.65%)低于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353/1 085,32.53%)(χ^(2)=73.51,P<0.001)。两者的筛查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40%和4.25%,总体一致率为74.93%(Kappa值=0.334,P<0.001)。两种胃癌风险评分系统筛查阳性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在胃癌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83)。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风险评分系统的灵敏度(38.89%)、阴性预测值(98.81%)、诊断比值比(3.83)及ROC曲线下面积[0.623(95%CI:0.478~0.768)]均低于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83.33%、99.59%、10.78、0.758(95%CI:0.656~0.861)];而在特异度(85.75%)、阳性预测值(4.40%)上均高于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68.32%、4.25%);两种风险评估模型的Kappa值均为0.05。结论 在宁夏吴忠地区胃癌机会性筛查准确度方面,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优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风险评分系统;但在筛查效益方面,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风险评分系统优于新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评分系统 筛查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舞蹈动作识别与评分系统开发
14
作者 李红艳 陈炜 +3 位作者 王玲 颜菘宏 邓智勇 范树扩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为解决线上线下融合式成绩评定一体化难以实现的问题,文中将人工智能的动作识别理论应用到舞蹈教学中,开发了人机互动的评分系统,实现了移动端的实时查询。在教学时通过使用可穿戴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来... 为解决线上线下融合式成绩评定一体化难以实现的问题,文中将人工智能的动作识别理论应用到舞蹈教学中,开发了人机互动的评分系统,实现了移动端的实时查询。在教学时通过使用可穿戴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来收集舞蹈动作的数据信息,之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滑动窗口数据分割,从而建立了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深度学习模型。通过研究模型动作识别的测试结果,发现模型准确率可达到94.28%。同时,利用LSTM深度学习模型和HTML5、CSS3等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形式的可视化实时成绩查询功能。文中提出的智能评分系统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动态结合,实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智能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工智能 舞蹈动作识别 评分系统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崔娴 陆晓芳 +1 位作者 殷庆玲 章晓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6-358,363,共4页
目的分析休克指数(SI)与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联合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如皋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82例,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给予对... 目的分析休克指数(SI)与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联合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如皋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82例,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SI联合NEWS的急诊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就诊救治过程中联合应用SI与NEWS,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以及住院时间,同时利于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休克指数 急诊
下载PDF
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吴春艳 刘媛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流程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保障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护理干预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Rockall评分系统 护理流程 再出血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周亚翠 李海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乳腺实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并应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术前超声影像进行评分。以...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乳腺实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并应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术前超声影像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确诊肿块85个,其中良性50个、恶性35个,分别占比58.82%、41.18%。参照病理结果,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77/85)、91.43%(32/35)、90.00%(45/50)。超声影像特征中,恶性肿块的形态、长轴与皮肤表面、边界、内部回声评分为2分的占比均高于良性肿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块的后方声影评分为2分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评分系统 乳腺肿瘤 良恶性肿块 乳腺超声
下载PDF
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柯威 史周芳 胡宁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进行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进行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38例(61.29%),恶性肿块24例(38.71%)。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诊断结果显示,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36例(58.06%),恶性肿块26例(41.94%)。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7.10%(54/62)、87.50%(21/24)、86.84%(33/38)、80.77%(21/26)、91.67%(33/36)。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较好,有助于病情评估,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
下载PDF
基于 BISAP 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罗云蓉 方惠婷 张生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157-160,1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胰... 目的探讨基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BISAP评分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临床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常规护理,BISAP评分组接受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1周、护理2周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护理2周时,BISAP评分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中对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认同、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等维度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SAP评分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维度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当日,BISAP评分组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94.76±5.43)分高于对照组(84.93±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5,P<0.05)。结论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可积极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床旁严重度指数评分系统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和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冯濛 成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止血效果、炎症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1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止血效果、炎症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1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艾司奥美拉唑结合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55例)、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白眉蛇毒血凝酶,56例)。两组患者均治疗5 d,并观察至出院,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止血效果,治疗前和治疗5d后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应激反应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B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均短于A组,随访期间再出血率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且B组均短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正五聚蛋白-3(PTX-3)、皮质醇(COR)、胃泌素(GAS)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调节机体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艾司奥美拉唑 白眉蛇毒血凝酶 Rockall评分系统 护理 止血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