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对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1
作者 敖莉 童践平 +1 位作者 汤明明 索丽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845-28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Hcy≥12μmol/L、Hcy≥15μmol/L]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CIMT)增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423例...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Hcy≥12μmol/L、Hcy≥15μmol/L]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CIMT)增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423例,依据Hcy水平分为<10μmol/L组(102例),10~<12μmol/L组(89例),12~<15μmol/L组(100例),≥15μmol/L组(132例)。比较4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代谢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水平,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合并症(高血压、脑梗死)、舒张压(DBP)、收缩压(SBP)、C肽水平、Hcy、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及CIMT厚度。分析3个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T2DM病人CIMT增厚的影响。结果:≥15μmol/L组病人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血尿素、UA水平均高于<10μmol/L组、10~<12μmol/L组、12~<15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μmol/L组病人年龄、高血压史、SCr、CIMT增厚发生率高于<10μmol/L组及10~<12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μmol/L组脑梗死史、吸烟史、SBP高于<10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96,95%CI(1.31,6.67)]与Hcy≥15μmol/L[OR=4.96,95%CI(2.15,11.48)]均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T2DM病人CIMT增厚的发生,Hcy≥15μmol/L是T2DM病人CIMT增厚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诊断切点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切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霞 王小静 +5 位作者 余文珮 何洪波 赵志钢 倪银星 祝之明 闫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比值(ratio of aldosterone/rennin,ARR)的诊断切点,提高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6-2014年在我院诊断的PA患者45例及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比值(ratio of aldosterone/rennin,ARR)的诊断切点,提高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6-2014年在我院诊断的PA患者45例及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50例。PA患者均行病理诊断,其中3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醛固酮腺瘤,11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均行血钾、24 h尿钾、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节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检测,计算ARR,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诊断PA立卧位醛固酮、ARR的最佳切点,评价不同指标诊断P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比较两种不同病理结果间醛固酮及ARR的差异。结果 PA组与EH组间性别、年龄和血压无明显差异,PA组肾素活性、血钾显著低于EH组,而醛固酮、ARR及24 h尿钾均显著高于EH组。诊断PA的立位醛固酮的最佳切点为0.221 ng/m L,敏感性(Sen)=0.561,特异性(Spe)=0.909;卧位醛固酮为0.175 ng/m L,Sen=0.829,Spe=0.795;立位ARR为19.5(ng·d L-1)/(ng·m L-1·h-1),Sen=0.878,Spe=0.955;卧位ARR为20.5(ng·d L-1)/(ng·m L-1·h-1),Sen=0.902,Spe=0.841。在PA组中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ARR较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高,尤其立位ARR最为明显。结论立位醛固酮、ARR诊断PA的敏感性较卧位差,但特异性较强,所以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行上述激素检查时应综合立卧位激素的检查结果,且其水平与病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醛固酮/肾素 诊断切点 肾上腺醛固酮腺瘤 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文传递
肾移植患者不同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杨 张志平 +3 位作者 彭道荣 陈慧昱 房艳 邢瑞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不同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9月在该院行肾移植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组,分别为第1四分位组(Hcy水平6.65~10.05μmol/L)...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不同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9月在该院行肾移植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组,分别为第1四分位组(Hcy水平6.65~10.05μmol/L)、第2四分位组(Hcy水平>10.05~13.77μmol/L)、第3四分位组(Hcy水平>13.77~17.39μmol/L)、第4四分位组(Hcy水平>17.39~57.80μmol/L),每组各16例。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分析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3个诊断切点(Hcy≥10μmol/L、Hcy≥12μmol/L、Hcy≥15μmol/L)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 4个四分位组肌酐(Cr)、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3、4四分位组Cr、Cys C、BUN水平均高于第1四分位组,eGFR水平均低于第1四分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是肾移植患者Cr、Cys C、BUN、eGFR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是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y可影响肾移植患者的肾功能水平,3个诊断切点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可使肾移植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切点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不同诊断切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琴 王继光 +3 位作者 李燕 王点 陈怡 郭芊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中不同诊断切点(≥10μmol/L;≥15μmol/L;≥20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患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5976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诊断切点分为四组,分析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om...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中不同诊断切点(≥10μmol/L;≥15μmol/L;≥20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患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5976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诊断切点分为四组,分析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肾功能、高血压等的关系。结果(1)HHcy≥10、15、20μmol/L患病率分别为84.96%、41.62%、18.66%。(2)Hcy影响因素中,年龄、肌酐、尿酸不受诊断切点的影响。(3)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显著相关,但进一步校正血尿酸、肌酐后,与高血压关系均不再相关(P>0.05)。结论HHcy患病率受诊断切点影响明显,肾功能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主要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无独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诊断切点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诊断老年糖尿病和前糖尿病的最佳切点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全良 吕娇凤 +3 位作者 詹伦琴 敖建云 王伶 黄淑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656-4657,共2页
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并颁发了糖尿病(DM)诊疗指南,对DM诊断作了重新修订,新增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DM的诊断标准之一,并且认为HbA1c在5.7%~6.4%之间为患DM高位标志。但HbA1c与种族和地域及年龄和肥胖等因素有关,并... 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并颁发了糖尿病(DM)诊疗指南,对DM诊断作了重新修订,新增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DM的诊断标准之一,并且认为HbA1c在5.7%~6.4%之间为患DM高位标志。但HbA1c与种族和地域及年龄和肥胖等因素有关,并受标本处理方法、检测仪器等影响,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诊断标准。HbA1c在老年人患DM的诊断切点研究仅见2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诊断切点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切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培 程红 +8 位作者 侯冬青 高爱钰 王莲革 郁兆仓 王宏健 赵小元 李海波 黄贵民 米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切点诊断的血脂异常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探讨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的适宜切点。方法利用2017年"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北京市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不同切点诊断血脂异... 目的比较不同切点诊断的血脂异常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探讨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的适宜切点。方法利用2017年"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北京市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不同切点诊断血脂异常。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不同切点诊断的血脂异常对高血压、肥胖、体脂率偏高和空腹血糖受损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4390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分析,研究人群高TC、高LDL-C、低HDL-C和高TG通过"中国参考标准"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2.7%、2.7%、14.4%和3.7%,经"中国专家共识"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5.0%、3.7%、13.3%和3.5%。相比"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参考标准"提高了低HDL-C和高TG在男孩中的检出率,而降低了在女孩中的检出率。"中国参考标准"诊断的低HDL-C和高TG血症预测肥胖和体脂率偏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男孩中高于"中国专家共识"(P<0.001),而在女孩中低于"中国专家共识"(P<0.001)。结论"中国参考标准"提高了在男孩中预测肥胖或体脂率偏高的真阳性率,减少了其在女孩中的假阳性率,建议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切点采用全国代表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儿童青少年 诊断切点
原文传递
基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人群评估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晓君 鲍春丹 +1 位作者 王威 洪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3例患者(16~85岁)的临床数据进入研究,均采集血液测量HbA1c和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未给予临床干预。选择标准:OGTT均是在无合并酮症的状态下进行,数据收集不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分型、是否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排除妊娠病例。以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通过比较HbA1c与两者的单独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确定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通过分析HbA1c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评估其诊断效力。结果HbA1c的单独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 0.890~0.914),空腹血糖的单独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 0.906~0.925)。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表现出最高的Youden指数64.4%,与空腹血糖≥7.0 mmol/L(69.8%,67.8%~71.8%)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1.1%,79.3%~82.7%)(P<0.01)。以此单独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0.689~0.762),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HbA1c切点为5.6%,其敏感度为74.1%,特异度为60.3%。结论HbA1c 6.5%、5.6%是就诊人群中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切点
原文传递
基于ROC曲线的成年人肥胖诊断切点优化研究及运动管理
8
作者 金萌 《安徽体育科技》 2022年第5期63-68,74,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成年人的肥胖评价指标及可靠切点,以实现肥胖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更早期预防。研究结果表明体重指数和腰高比均与体脂率呈显著强正相关(0.60.8),但其肥胖检出率均与体脂率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 本研究旨在探讨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成年人的肥胖评价指标及可靠切点,以实现肥胖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更早期预防。研究结果表明体重指数和腰高比均与体脂率呈显著强正相关(0.60.8),但其肥胖检出率均与体脂率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得出结论,BMI和WHtR均有较高的肥胖诊断价值,但现有切点的诊断精确度较低。切点优化后,20-39岁人群使用WHtR时诊断精确度较高,40-59岁人群使用BMI时诊断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诊断切点 ROC曲线 诊断试验 BMI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维冠 张惠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1期194-195,共2页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2010年CDS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9.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可反映受检者近期2~3月平均血糖水平^([1]),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状况的最佳...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2010年CDS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9.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可反映受检者近期2~3月平均血糖水平^([1]),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状况的最佳指标。2011年ADA正式将Hb A_1c≥6.5%定为诊断非妊娠糖尿病切点^([1]),此切点被WHO认可并在国际上推广。在中国,Hb A_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如何定义,该文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诊断最佳切点
下载PDF
评价卡托普利试验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立雪 母义明 +6 位作者 巴建明 窦京涛 吕朝晖 王先令 杜锦 杨国庆 陆菊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2-774,共3页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试验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意义,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1994-06至2012-05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试验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意义,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1994-06至2012-05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同时收集45例高度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经生化检查、辅助检查及功能试验检查结果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住院期间患者均行卡托普利试验,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卡托普利试验的醛固酮水平及试验后醛固酮与肾素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其诊断效能,并得出最佳诊断切点及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卡托普利试验后1 h、2 h的醛固酮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和0.818,试验后1 h、2 h的醛固酮与肾素比值的AUC分别是0.909和0.922;试验后1 h醛固酮水平的切点为544.95 pmol/L,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0.7%,试验后2 h醛固酮水平的切点为466.8 pmol/L,敏感性为69.8%;特异性为70.5%;试验后1 h醛固酮与肾素比值的切点为34.6[ng/dl:μg/(ml·h)],敏感性78.3%;特异性88.4%。试验后2 h醛固酮与肾素比值的AUC最大,该指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切点为42.2[ng/dl:μg/(ml·h)],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7%和95.3%。结论:卡托普利试验后1 h、2 h后醛固酮水平及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诊断价值,以卡托普利试验后2 h醛固酮与肾素比值的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诊断切点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华强 刘春生 +2 位作者 姚新明 孟祥健 王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评估皖南地区人群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800名。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 目的:评估皖南地区人群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800名。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0名就诊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DM组,分别为400例、150例和250例。按照ROC判断其HbAlc最佳切点。结果:NGT、IGR、DM组的HbAl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FPG、2 hPG均呈正相关。以HbAlc≥6.4%为切点诊断DM的敏感性,与以FPG≥7.0 mmol/L为诊断标准的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其约登指数均高于HbA1c≥6.3%和HbA1c≥6.5%切点的约登指数。结论:HbAlc可用于DM的诊断,HbAlc≥6.4%比较适合皖南地区人群的诊断DM的HbAlc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负荷后2 h血糖 糖尿病 诊断切点
下载PDF
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下调对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糖调节受损患病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怡 徐洪涛 +9 位作者 张宝和 田光 赵宏 姚合斌 胡晓东 杜凯音 华伟 黄火高 王吉 连世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应用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体检资料研究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诊断和防控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共计864人,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ADA2003年标准分为四组:糖耐量正常组317(NGT)、单纯空腹... 目的应用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体检资料研究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诊断和防控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共计864人,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ADA2003年标准分为四组:糖耐量正常组317(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325例、单纯糖耐量减低(I-IGT)126例和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IFG/IGT)96例,其中IFG组根据5.6mmol/L为界值分为IFG1和IFG2两组,分析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下调对糖调节受损各组分构成比的影响,评估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差异。结果 1按照WHO1999和ADA2003标准诊断的糖调节受损人群构成比有显著差异:NGT组56.02%vs 36.69%,I-IFG组18.29%vs 37.62%,I-IGT组19.68%vs 14.58%,IFG/IGT 6.02%vs 11.11%;2随着糖代谢紊乱程度的逐渐加重,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异常比例逐渐升高:3两种诊断标准下糖调节受损人群合并体重指数(F=14.02,P<0.01)、腰围(F=14.70,P<0.01)和甘油三酯(F=6.00,P=0.01)异常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WHO1999年诊断标准相比,ADA2003标准明显扩大IFG和IFG/IGT人群比例,新增诊断人群合并多种代谢紊乱的比例明显增加,从糖耐量异常早期防控角度,诊断切点下移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异常 诊断切点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盼 杨淑珺 +5 位作者 陈欢 邰千慧 田艳妮 王璐 崔巍 许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5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经临床资料、肾上腺静脉采血或术后病理确诊的PA患者90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102例,对一般资料、卧立位醛固酮浓度、卧立位肾素浓度、卧立位ARR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得出卧立位ARR、醛固酮浓度最佳诊断切点。结果PA组和EH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用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PA组的卧立位ARR及醛固酮浓度均高于EH组(P值均<0.001),卧立位肾素活性、血钾水平均低于EH组(P<0.001)。诊断PA患者的ARR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48.57(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61)、立位35.54(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22);醛固酮浓度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174.44 pg/mL(敏感度=0.711,特异度=0.814)、立位232.10 pg/mL(敏感度=0.522,特异度=0.814)。结论卧立位ARR最佳诊断切点的特异度均较卧立位醛固酮浓度特异度高,卧位ARR最佳诊断切点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立位ARR高,建议立位ARR作为门诊筛查PA患者的首选指标,且住院期间结合卧位ARR和醛固酮浓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诊断切点
下载PDF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对库欣综合征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明 谷伟军 +11 位作者 邹效漫 吕朝晖 杨国庆 金楠 杜锦 郭清华 王先令 杨丽娟 巴建明 母义明 陆菊明 窦京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对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探讨LDDST的最佳诊断指标和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后经试验排除库欣...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对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探讨LDDST的最佳诊断指标和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后经试验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血、尿皮质醇的绝对值和抑制率作为LDDST的诊断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得出LDDST最佳诊断指标,同时计算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的试验切点。结果 285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库欣病154例(54%),肾上腺皮质腺瘤96例(33.7%),非ACTH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16例(5.6%),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14例(4.9%),肾上腺皮质癌3例(1.05%),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0.35%),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不良1例(0.35%)。146例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诊断包括单纯性肥胖、原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糖调节受损、高胰岛素血症、继发性闭经等。LDDST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1,诊断价值最高。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以146.5nmol/L(5.3μg/dl)为切点时敏感性97%,特异性98.9%;以美国内分泌协会临床指南推荐50nmol/L(1.8μg/dl)为切点的敏感性99.6%,特异性89%。结论 LDDST诊断库欣综合征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为诊断指标价值最大,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146.5nmol/L(5.3μg/dl)为切点试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推荐为最佳诊断切点。以50nmol/L(1.8μg/dl)为切点则试验敏感性提高,特异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诊断切点
原文传递
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诊断价值的评价
15
作者 高明 邹效漫 +9 位作者 谷伟军 吕朝晖 王先令 杜锦 杨国庆 金楠 巴建明 母义明 陆菊明 窦京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库欣综合征后经试验检查排除库欣综... 目的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库欣综合征后经试验检查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测定8:00、16:00、00:00血清皮质醇,应用ROC曲线对午夜血清皮质醇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并与其余两个时间点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最佳诊断切点及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8:00,16:00,00:00血清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930和0.98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5%,91.5%和94.5%。鉴别库欣综合征与假库欣状态,8: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502 nmol/L(敏感性82.6%,特异性88.2%),16: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505.6 nmol/L(敏感性88.7%,特异性97.7%),00: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249 nmol/L(敏感性96.2%,特异性91.6%)。结论午夜血清皮质醇比8:00、16:00血清皮质醇诊断效能更高,午夜血清皮质醇以249 nmol/L为切点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午夜血清皮质醇 诊断切点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然堂 梁惠普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接受2型糖尿病诊断的人员150例,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50例糖耐量受损者为B组,52例糖耐量正常者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接受2型糖尿病诊断的人员150例,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50例糖耐量受损者为B组,52例糖耐量正常者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进行测定及对比。结果 A、B、C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HbAlc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以HbAlc呈正相关的为切点,诊断2型糖尿病的特异性在95%以上。结论 HbAlc应用于2型糖尿病诊断的价值显著,在具体诊断上,HbAlc适合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诊断切点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指数对脑钠肽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燕波 薛博文 姜东炬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5期2717-2719,共3页
以往的研究显示,同等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肥胖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BNP和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肥胖患者较低水平的BNP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MI影响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切点的选择,在严... 以往的研究显示,同等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肥胖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BNP和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肥胖患者较低水平的BNP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MI影响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切点的选择,在严重病态肥胖患者(BMI≥35 kg/m2)中,为保持90%的诊断灵敏度,必须采用一个较低的BNP诊断切点。相反,在偏瘦患者(BMI<25 kg/m2)中,为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可以采用一个较高的BNP诊断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体质量指数 诊断切点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糖尿病视网膜监测服务探析
18
作者 刘尚琪 张容瑜 +5 位作者 钱仕雄 何志辉 马淑雯 刘尧赛 王艺蓉 王前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糖尿病性致盲已成为成年人首要致盲因素之一,通过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监测和系统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几率,因此有效的监测手段对于科学规范管理糖尿病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 糖尿病性致盲已成为成年人首要致盲因素之一,通过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监测和系统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几率,因此有效的监测手段对于科学规范管理糖尿病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来确定,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监测可能会更加精确地监测糖尿病的变化。本文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监测服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各主体利益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有效管理糖尿病提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管理 视网膜监测 诊断切点 利益相关者分析
下载PDF
脉冲振荡肺功能与常规肺功能参数在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桂阳 庄顺云 谢宝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功能(PFT)参数在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的相关性,评价IOS的临床价值并获得诊断切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功能室同时行IOS和PFT检查的受试者201例,按正常对照、小气道功能障碍及各级...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功能(PFT)参数在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的相关性,评价IOS的临床价值并获得诊断切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功能室同时行IOS和PFT检查的受试者201例,按正常对照、小气道功能障碍及各级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分组,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R5%Pred、X5(预-实)、Fres、ΔR5-R20和AX在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PFT参数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尤以Fres与FEV_(1)% Pred、MMEF%的最佳,相关系数绝对值超过了0.65.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切点值:R5%Pred:132.7%;X5(预-实):1.42cm H2O/(L/s);Fres:22 Hz;ΔR5-R20:27.8%;AX:11.6cm H2O/L,特异度>90%,敏感度>70%.结论IOS可以高效地发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反映阻塞的程度,ROC曲线分析获得的诊断切点值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成为PFT的良好补充及部分无法完成PFT患者的良好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振荡肺功能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关性分析 诊断切点
下载PDF
库欣综合征筛查中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宁 郑冬梅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 mg和2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在库欣综合征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探究最佳筛查药物剂量和诊断切点,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药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0年1月至2017年1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 mg和2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在库欣综合征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探究最佳筛查药物剂量和诊断切点,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药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收治并确诊的96例库欣综合征患者及61例临床怀疑经完善检查排除库欣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相同诊断切点下,比较不同剂量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抑制程度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相同剂量药物下,比较不同诊断切点在疾病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库欣综合征组皮质醇抑制率为17.9%,非库欣综合征组为78.7%;在2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库欣综合征组皮质醇抑制率为24.2%,非库欣综合征组为87.2%。以试验当天8:00血清皮质醇为基础值,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50 nmol/L(1.8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1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为100%、42.8%;2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69.7%;若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138 nmol/L(5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1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为100%、85.7%,2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为100%、93.9%。在库欣综合征的筛查中,在相同诊断切点下,2 mg ODST比1 mg ODST诊断结果更可靠;在相同剂量药物下,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138 nmol/L(5μg/dl)作为诊断切点,诊断敏感性无明显差别,特异性更高,诊断更准确。结论综上所述,在库欣综合征筛查过程中,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138 nmol/L(5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进行2 mg ODST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诊断结果更为可靠,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皮质醇抑制率 诊断切点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