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6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及准确度评价
1
作者 刘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4-0147,共4页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果及准确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普通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果及准确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普通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超声检查的效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普通超声检查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效果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应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颈部 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 准确度
原文传递
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
2
作者 万昊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 目的分析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肌酐(SCr)、微量白蛋白(mAlb)等生化指标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化指标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CRP、CysC、α_(1)-MG、BUN、RBP、Hcy、SCr、mAlb水平分别为(11.53±2.05)mg/L、(2.11±0.49)mg/L、(35.16±8.02)mg/L、(13.62±2.15)mmol/L、(85.16±19.43)mg/L、(20.16±3.92)μmol/L、(175.62±15.23)μmol/L、(42.62±10.3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1.04)mg/L、(0.96±0.12)mg/L、(10.92±3.61)mg/L、(5.21±1.02)mmol/L、(50.36±10.98)mg/L、(13.26±1.28)μmol/L、(123.61±10.25)μmol/L、(21.16±8.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CRP、CysC、α_(1)-MG、BUN、RBP、Hcy、SCr、mAlb单独检验及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9%、72.09%、37.21%、58.14%、44.19%、69.77%、86.05%、60.47%、97.67%。各项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取得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早期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生化检验 早期 诊断效果
下载PDF
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
3
作者 吉学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0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对比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0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的各项检查指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病灶大小检查情况、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病灶直径小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顶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内囊、脑干等部位病灶检出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灶≥5 mm的检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阳性397例(真阳性394例,假阳性3例),阴性103例(真阴性95例,假阴性8例);对照组中,阳性341例(真阳性322例,假阳性19例),阴性159例(真阴性79例,假阴性80例);观察组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好,对不同部位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对病灶大小的显示更为准确,有效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利于临床更好地开展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诊断效果
下载PDF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
4
作者 梁志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7-0080,共4页
分析B超诊断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206例,均采用B超诊断,在手术后将B超诊断结果与确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诊断标准为确诊检查,结果显示,B超诊... 分析B超诊断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206例,均采用B超诊断,在手术后将B超诊断结果与确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诊断标准为确诊检查,结果显示,B超诊断与确诊检查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使用B超检查能够有效的诊断子宫肌瘤,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检查 子宫肌瘤 诊断效果 准确率
下载PDF
多层CT在急腹症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5
作者 耿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3-0036,共4页
对多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我院将收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实验组(多层CT诊断),每组60例,对比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诊断准确性、结果等指标,都是实验组更优(P<0.05),但在诊断效果上,无差... 对多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我院将收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实验组(多层CT诊断),每组60例,对比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诊断准确性、结果等指标,都是实验组更优(P<0.05),但在诊断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诊断技术对比,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应用多层CT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病变部位的有效判断,还能够获取更准确的结果,降低误诊率,值得在后续诊断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 急腹症 诊断效果
下载PDF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
6
作者 师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1-0113,共3页
研究使用hs-CRP与血常规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于2022.4—2023.4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hs-CRP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使用hs-CRP与血常规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于2022.4—2023.4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hs-CRP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 治疗。结论 hs-CRP和血常规的联合检测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 HS-CRP 诊断效果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脑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7
作者 主晓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3-0086,共4页
评估1.5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脑出血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纳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自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00例脑出血性病变患者,所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检查与磁敏感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 评估1.5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脑出血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纳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自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00例脑出血性病变患者,所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检查与磁敏感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出血检出情况与病因检出情况,并分析图像特征。结果 磁敏感成像的出血灶检出率与微出血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出血面积与出血量检出结果更大(P<0.05);磁敏感成像检查的图像较常规磁共振检查更加清晰;磁敏感成像检查的病因检出表现由于常规磁共振检查。结论 1.5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临床诊断工作中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出脑出血患者的出血灶情况,对评估患者脑出血面积、出血量以及病因具有积极影响,可为诊疗、预后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磁敏感成像 脑出血性病变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效果
8
作者 雷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对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影像科接诊的40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采用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对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影像科接诊的40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采用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两种检测方式不同部位心脏血管狭窄及不同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结果:DSA诊断狭窄32例,不狭窄8例;CTA诊断狭窄33例,不狭窄7例,误诊1例。CTA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灵敏度为100.00%(32/32)、特异度87.50%(7/8)、准确率97.50%(39/40),Kappa值=0.918,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DSA诊断右侧狭窄18例,左侧狭窄14例,不狭窄8例,采用CTA诊断心脏血管狭窄中左侧狭窄与DSA诊断结果一致,CTA诊断将1例不狭窄患者诊断为右侧狭窄。CTA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程度中对轻微狭窄、轻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果与DSA结果一致,CTA诊断漏检了1例中度狭窄患者,CTA对不同狭窄程度检出准确率96.88%(31/32)。结论:CTA在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中与DSA相比具有相似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不同部位狭窄及不同狭窄程度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一种可行且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心脏血管狭窄 诊断效果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效果和准确性分析
9
作者 唐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9-0052,共4页
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效果和准确性分析 。方法 对参与检查的急性肺栓塞疑似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按照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X射线胸片),观察组(多层螺旋CT),对比临床的检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灵敏度均大于80.0... 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效果和准确性分析 。方法 对参与检查的急性肺栓塞疑似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按照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X射线胸片),观察组(多层螺旋CT),对比临床的检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灵敏度均大于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特异度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性诊断检查中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检出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放射诊断效果 准确性
下载PDF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
10
作者 闫会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研究CT影响特征和病理学结果,分析CT影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 分析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研究CT影响特征和病理学结果,分析CT影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影像检查后,出血坏死型11例(22.0%),急性水肿型39例(78.0%)。对手术者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出血坏死型11例(22.0%),急性水肿型39例(78.0%)。两种检查手段诊断准确率相等,说明CT影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有很高的精准率。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通过CT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效率,且拥有很好的准确率,能够为疾病初期诊治提供有力支撑,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64排螺旋CT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对小儿支原体细菌性肺炎诊断效果
11
作者 毛志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9-0052,共4页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疾病诊断方面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到2023年11月我院收治58例肺炎患儿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肺炎患儿根据病例诊断划分为支原体肺炎与...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疾病诊断方面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到2023年11月我院收治58例肺炎患儿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肺炎患儿根据病例诊断划分为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两组,所有患儿均接受hs-CRP、PCT检查。回顾分析三组患儿的全血hs-CRP、PCT指标差异以及不同预后患儿hs-CRP、PCT的指标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儿全血hs-CRP、PCT均明显低于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肺炎患儿联合hs-CRP、PCT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方式,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患儿的hs-CRP、PCT指标均明显高于病情好转患儿,指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血hs-CRP、PCT可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的疾病鉴别诊断可靠指标,具备较高的评估作用与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诊断效果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1-0074,共4页
探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范围内,对50例肺动脉栓塞开展研究,全部实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分析以下指标:(1)诊断效能;(2)栓塞具体部位;(3)病症分型;(4)CT征象表现。结... 探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范围内,对50例肺动脉栓塞开展研究,全部实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分析以下指标:(1)诊断效能;(2)栓塞具体部位;(3)病症分型;(4)CT征象表现。结果 (1)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T诊断准确率非常高,而误诊率、漏诊率较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从肺栓塞检查部位上看,从多到少依次是主肺动脉、叶间动脉、左右肺动脉、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CT检出率非常高。(3)从CT诊断结果上看,周围型肺栓塞检出率为48.0%,中央型肺栓塞检出率是50.0%,附壁型栓塞检出率是2.0%。(4)从CT征象上看,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受累表现为团块状或者条状;大多数患者血栓表面比较光滑,而少数患者血栓表面呈凹陷状;部分患者出现肺实变影和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等症状。结论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不仅能够准确判断栓子具体存在部位,还能够通过CT征象对病症分型进行判断,为医生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肺动脉成像技术 肺动脉栓塞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X线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效果
13
作者 常志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2-0106,共5页
分析周围型肺癌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X线检查各自的效果,为诊断后续影像学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周围型肺癌诊断的疑似患者做样本。所有人员均执行X线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探究不同影像... 分析周围型肺癌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X线检查各自的效果,为诊断后续影像学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周围型肺癌诊断的疑似患者做样本。所有人员均执行X线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探究不同影像学技术下产生的结果。结果 执行X线检查其诊断符合率较高,灵敏度、特异度较突出,但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各项诊断效能比较,CT各项均高于X线,其中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差异突出(P<0.05);影像学特点分析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征象检出率均为CT增强扫描更高(P<0.05)。结论 周围型肺癌诊断选择多层螺旋CT增强与X线检查均能产生较好的诊断效果反馈,前者比之后者诊断实际表现更加突出,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上的优先考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X线检查 周围型肺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38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肌电图检查,全面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波幅、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低,P&... 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38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肌电图检查,全面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波幅、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潜伏期较对照组长,F波检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肌电图可帮助医生发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评估神经传导速度、肌肉电活动幅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肌电图 诊断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均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对比影像学指标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心动...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均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对比影像学指标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肥厚71.95%、左房增大40.24%、左室扩大35.37%、主动脉扩张32.32%、主动脉弹性减退12.20%,高于心电图检查的39.63%,19.51%,11.58%,0.00%,0.00%(P<0.01);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31.10%、ST-T改变23.17%,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27%,0.00%(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92.68%,高于心电图检查的75.61%(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确诊率高,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效果
16
作者 甘书芬 蒋勇 +3 位作者 张绍洁 冯瑞芸 王慧敏 许小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医学科收治的424例疑似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采用经胸... 目的探究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医学科收治的424例疑似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和腺苷负荷MCE,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腺苷负荷MC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TTE,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A、β、A·β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射血分数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负荷MCE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诊断效果
下载PDF
MRI检查与钼靶摄影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探究
17
作者 姜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18-0020,共3页
针对乳腺病变患者应用MRI检查或是钼靶摄影检查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应用MRI检查或是钼靶摄影检查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MRI总检出率为97.65%... 针对乳腺病变患者应用MRI检查或是钼靶摄影检查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应用MRI检查或是钼靶摄影检查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MRI总检出率为97.65%,钼靶摄影总检出率为89.41%,差异显著,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 将MRI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当中,诊断效果良好,且有利于为患者的尽早治疗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钼靶摄影 乳腺病变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三维超声技术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娟 董晓花 张群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20-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3D-TVS)技术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治疗的疑似宫腔粘连的1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宫腔镜检查,根据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3D-TVS)技术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治疗的疑似宫腔粘连的1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宫腔镜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宫腔粘连组(研究组,150例)和无宫腔粘连组(对照组,45例)。根据患者宫腔粘连程度又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组(92例)、中度组(42例)和重度组(16例)。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以宫腔镜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3D-TVS技术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患者宫腔粘连的诊断结果。采用3D-TVS技术检查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D-TVS技术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流产次数、妊娠次数、刮宫次数、入院检查原因及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D-TVS技术检查发现,宫腔粘连阴性40例,阳性5例,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阴性12例,阳性138例,两种检查方法对宫腔粘连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527,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随着宫腔粘连程度增加,其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FI、VFI单项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宫腔粘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791、0.812、0.939,VI、FI、VFI单项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并且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结论基于3D-TVS技术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宫腔粘连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 血流参数 宫腔粘连 诊断效果
下载PDF
MRI联合CT和单一CT相比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成森 钱伟军 刘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MRI联合CT与单一CT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采取单一CT检查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采取MRI联合CT检查... 目的观察并对比MRI联合CT与单一CT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采取单一CT检查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采取MRI联合CT检查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共检出梗死灶178个,对照组共检出梗死灶140个,且观察组额叶、顶叶、基底节区、丘脑、内囊、脑干梗死灶检出数量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检出病灶平均值小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满意度(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诊断中采用MRI联合CT检查或单一CT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采取MRI联合CT检查能够提高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促进患者诊断满意度的提升,改善治疗和预后效果,但检查时间较长,检查费用较高,因此临床应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单一诊断或联合诊断,在时间和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建议采取MRI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MRI CT 诊断效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