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传》愧耻义系词义特点与结构功能析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索 高小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59-62,共4页
由于受词义特点制约,《左传》愧耻义系诸词同一义位各词的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其意义特点与结构功能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愧耻义系 词义特点 结构功能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英语词义特点与词义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瑞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2-24,共3页
英语词义复杂多样,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变化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范畴等级理论、隐喻理论以及认知域理论等阐释了英语词义的特点。词义的多样性源于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而词义变化发展以及词义层次性的内因... 英语词义复杂多样,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变化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范畴等级理论、隐喻理论以及认知域理论等阐释了英语词义的特点。词义的多样性源于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而词义变化发展以及词义层次性的内因是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是人类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词义概念化的过程也因其特定的社会环境而显现出民族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特点 原型范畴理论 隐喻 认知域
下载PDF
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的词义特点及其比喻义产生的认知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卫红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标注有比喻义的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共234个,分同义并列、反义并列和类义并列三种结构形式。这三种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是在汉语韵律制约机制、汉语词汇双音化以及汉民族追求对称平衡的文化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标注有比喻义的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共234个,分同义并列、反义并列和类义并列三种结构形式。这三种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是在汉语韵律制约机制、汉语词汇双音化以及汉民族追求对称平衡的文化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人类的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接近联想机制密切相关,其比喻义的产生离不开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 词义特点 认知基础
下载PDF
略论科技英语的词义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梦之 《外语学刊》 1981年第3期40-42,84,共4页
英语用词灵活,词的适应性强,通常词义范围较宽,可塑性大。而英语科技语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一般来说,用词谨慎,词义既无感情色彩,又少形象特征,加上还有许多一词一义的技术词(technical words)。这样,与普通英语相比,科技英... 英语用词灵活,词的适应性强,通常词义范围较宽,可塑性大。而英语科技语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一般来说,用词谨慎,词义既无感情色彩,又少形象特征,加上还有许多一词一义的技术词(technical words)。这样,与普通英语相比,科技英语词义结构和词汇工作显得单纯些。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 词义特点 词义结构 铁水 一词多义 普通英语 选矿 word 英语词义 科技语体
原文传递
青海方言词汇的词义特点
5
作者 马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395-,共1页
在现代汉语中,词义包括词汇义、语法义以及色彩义。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比较青海话和普通话的词汇,解析青海方言词汇的词义特点。
关键词 青海方言 普通话 词义特点 比较
下载PDF
元曲象声词的词义特点说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荣刚 江菡子 《汉字文化》 2013年第2期31-33,共3页
元曲作为元代的一种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和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成为一代之文学。近年来,对元曲的语言研究正逐步深入。由于元曲善于向民间吸取营养成分,口语色彩浓厚,因此,元曲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成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较... 元曲作为元代的一种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和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成为一代之文学。近年来,对元曲的语言研究正逐步深入。由于元曲善于向民间吸取营养成分,口语色彩浓厚,因此,元曲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成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较多地运用了象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声词 元曲 词义特点 营养成分 口语色彩 艺术形式 语言研究 民间
原文传递
“分かる”、“见付かる”本身的时态意义和词义特点
7
作者 迟军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76-78,共3页
近读一篇论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分’,‘见付’本身即表示意志、意图的实现,一般不使用可能式”。这无疑是作者由其意义“明白”或“懂得”、“发现”或“找到”而得出的结论。然而,如果全面考察一下这两个词在句中的应用情况,就不... 近读一篇论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分’,‘见付’本身即表示意志、意图的实现,一般不使用可能式”。这无疑是作者由其意义“明白”或“懂得”、“发现”或“找到”而得出的结论。然而,如果全面考察一下这两个词在句中的应用情况,就不能不令人感到,这个结论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出这两个词本身所具有的时态意义和词义特点。下面,根据一些有关资料,谈点个人意见。 (一)“分”、“见付”本身即表示意志、意图的实现,这一说法对不对?应该说,也对,也不对。对在这两个动词本身确实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意义 可能式 分力 词义特点 主体意志 自动词 考试成绩 实表示 应用情况 决策力
原文传递
同源词义素分析法 同源词意义分析与比较的方法之一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易青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同源词 源义素 义素分析 分析法 核义素 词义运动 意义分析 比较的方法 词义特点 《说文》
下载PDF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永培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宋永培对《周礼》中使用“通”、“达”这两个词的例句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二者的词义特点及其系统联系。(一)《周礼》以“道路上往来行动、沟通双方”的词义特点,把相关词义贯串为...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宋永培对《周礼》中使用“通”、“达”这两个词的例句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二者的词义特点及其系统联系。(一)《周礼》以“道路上往来行动、沟通双方”的词义特点,把相关词义贯串为“通”的词义系统。在《周礼》全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 《周礼》 词义系统 词义特点 往来行 系统联系 考工记 司寇 《十三经注疏》 “大”
下载PDF
称名类型与意义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曦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共11页
称名学研究在俄国有着深厚的传统 ,其基本原理揭示了语言行为与认知过程的紧密关系。以之为参项可以为观察语言个性、探究中介语规律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分析、归纳了词汇称名的两大类型 ,认为称名类型是一个关系到词语意义特点的重要因... 称名学研究在俄国有着深厚的传统 ,其基本原理揭示了语言行为与认知过程的紧密关系。以之为参项可以为观察语言个性、探究中介语规律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分析、归纳了词汇称名的两大类型 ,认为称名类型是一个关系到词语意义特点的重要因素 ,也是形成中介语某些词语使用规律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性称名 二性称名 义称名 词称名 特定语言 词义特点 中介语 称名类型 意义特点 称名学 俄语 汉语
下载PDF
文献语义学与辞书编纂——古代文献词义的探求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宗达 王宁 《辞书研究》 1982年第2期18-28,共11页
在辞书编纂过程中,探求文献词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从传统的文献词义学(即训诂学)中总结出前人的经验,提出探求词义必须求“通”,即按照词义本身的规律、遵循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前后贯穿左右联系地全面了解词义。文中指出通训... 在辞书编纂过程中,探求文献词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从传统的文献词义学(即训诂学)中总结出前人的经验,提出探求词义必须求“通”,即按照词义本身的规律、遵循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前后贯穿左右联系地全面了解词义。文中指出通训诂应包括查本推源、系词联义、较同辨异和寻形分字这四方面的内容,并以运用《说文解字》通训诂为例,对查、联、辨、分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简要原理和具体作法,分别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词义 说文解字 古代文献 辞书编纂 语义学 探求 同源词 形音义 词义特点 同义词
下载PDF
按照词义的形象特征整理引申系列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永培 苏宝荣 《辞书研究》 1987年第2期46-49,共4页
王力先生提出过安排义项时应将本义列为第一义项。①这个主张是正确的。与此相联的另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也有加以强调的必要,这就是:合理地整理词义引申系列。
关键词 形象特征 引申系列 理解词义 词义引申 义项排列 内在联系 词义特点 整理 本义 多义词
下载PDF
谈“加”、“暂”、“数”的词义训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宗达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22-23,21,共3页
词义训释是指导人们阅读古代文献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是以揭示词的概括意义和阐明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为目的的。词义是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它不仅包含了逻辑概念的抽象了的内涵,而且具有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形... 词义训释是指导人们阅读古代文献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是以揭示词的概括意义和阐明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为目的的。词义是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它不仅包含了逻辑概念的抽象了的内涵,而且具有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形象特点和感情色彩。我国传统的训诂学在训释词义时,很注意对词义特点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训释 词义特点 古代文献 训释词 感情色彩 具体语言环境 左传 特殊含义 说文 逻辑概念
下载PDF
关于古汉语词义研究的几点反思
14
作者 饶尚宽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3-48,32,共7页
一、关于训诂训诂学属于传统语言学的范畴,它是解释疏通古代语言的一种学问。从广义来说,凡是对古书上的语言进行任何形式的解释、说明和阐发都可以称之为训诂,包括解释词(字)义、串讲句义、说明语法、分析修辞或表达方式、阐发章旨、... 一、关于训诂训诂学属于传统语言学的范畴,它是解释疏通古代语言的一种学问。从广义来说,凡是对古书上的语言进行任何形式的解释、说明和阐发都可以称之为训诂,包括解释词(字)义、串讲句义、说明语法、分析修辞或表达方式、阐发章旨、引证典章制度、校勘版本文字等等极为丰富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词义 词义研究 词类活用 汉语词汇 词义引申 训话 词义特点 理论方法 语义学 语素构成
下载PDF
古汉语范围副词“举”、“毕”、“胜”词义辨析
15
作者 马景崙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45-47,共3页
“举”、“毕”“胜”都是古汉语中表示范围之全的副词,例如: 《孟子·告子上》:“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国语·越语上》:“越国之宝器毕从。” 《孟子·梁惠王上》:“诛之,则不可胜诛。” 但这三个... “举”、“毕”“胜”都是古汉语中表示范围之全的副词,例如: 《孟子·告子上》:“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国语·越语上》:“越国之宝器毕从。” 《孟子·梁惠王上》:“诛之,则不可胜诛。” 但这三个副词的词义特点,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 范围副词 词义辨析 古汉语 孟子 梁惠王 词义特点 左传 可换 独体
下载PDF
文言词义的确释
16
作者 林银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8-19,共2页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词义做准确的解释是首要的环节。为了弄清词义,人们通常的做法是翻字典、词书,查找古人或今人对这个词曾做过的解释。这些做法应该说是必要的,但仅用这些做法去求得词义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字典、词书所列...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词义做准确的解释是首要的环节。为了弄清词义,人们通常的做法是翻字典、词书,查找古人或今人对这个词曾做过的解释。这些做法应该说是必要的,但仅用这些做法去求得词义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字典、词书所列的义项是概括义、理性义、贮存义,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词义 因文求义 同源词 情节线索 词义特点 思想脉络 《说文》 句子结构 子路 军队
原文传递
古汉语词表现的语义特征例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淑华 黄贞姬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以语义特征的方法去分析古汉语词义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从微观方面对古汉语词义做进一步分析。以往的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以单个词为单位去阐释词义,而语义特征分析是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发现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即词的区别性语义特征,... 以语义特征的方法去分析古汉语词义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从微观方面对古汉语词义做进一步分析。以往的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以单个词为单位去阐释词义,而语义特征分析是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发现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即词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因此有利于更深一步地认识古汉语词的词义特点:古汉语词义个性突出,词义概括事物直观而具体,因而区别性明显;语义特征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去认识;词的语义特征表现在对中心义类的限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 古汉语词义 《说文解字》 客观事物 形声字 词义特点 本质特征 区别性特征 现代汉语词汇 义类
下载PDF
试论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行为单位的词,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它修饰的是名词。本文通过对名量词“片”、“方”、“乘”、“本”、“床”的分析,认为:能和某个量词搭配的名词,它们所反映的对象必须具备某...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行为单位的词,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它修饰的是名词。本文通过对名量词“片”、“方”、“乘”、“本”、“床”的分析,认为:能和某个量词搭配的名词,它们所反映的对象必须具备某些特征,而与量词本义相联系的某个具体形象及其词义特点则决定了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律,同时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甚至有时候是后者造就了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量词 名词 词义特点 搭配规律 动量词 本义 事物 具体形象 单位 联系
下载PDF
上古“年”类时间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晶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13-26,共14页
上古“年”类时间词比较丰富,共有“年、岁、祀、载、稔、兹、秋”7个。它们在词义特点上存在细微差别,比如“年”表示阴历年,“岁”表示阳历年。从认知方式看,这7个词的词义都来自转喻,是通过农作物的收成、草木生长或者商王的祭祀来... 上古“年”类时间词比较丰富,共有“年、岁、祀、载、稔、兹、秋”7个。它们在词义特点上存在细微差别,比如“年”表示阴历年,“岁”表示阳历年。从认知方式看,这7个词的词义都来自转喻,是通过农作物的收成、草木生长或者商王的祭祀来认知“一年时间”。从词汇的演变看,商代“年”类时间词只有3个,周代增加到7个,汉代又减少到5个。商代“祀”是主导词。从周代开始,“年”成为主导词,它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其他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类时间词 上古汉语 词义特点 词汇演变
下载PDF
“讲武”与“习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林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6,112,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特点 武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