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明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3-207,211,共6页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
词
体
式
词体特性
词
律
词
谱
词
体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化书写中的心灵寄寓和精神自振——论辛弃疾的“拟妇词”
2
作者
马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辛弃疾以“弃妇”和“妻妾”自拟的词作呈现复杂深邃的书写风貌。辛弃疾的“拟妇词”有的描摹女子美丽容貌,有的表达女子哀怨缠绵的情感,有的书写词人的精神寄寓,扩大了词体的抒情范围。辛弃疾的“拟妇词”是词人对词体本质特性体认的结...
辛弃疾以“弃妇”和“妻妾”自拟的词作呈现复杂深邃的书写风貌。辛弃疾的“拟妇词”有的描摹女子美丽容貌,有的表达女子哀怨缠绵的情感,有的书写词人的精神寄寓,扩大了词体的抒情范围。辛弃疾的“拟妇词”是词人对词体本质特性体认的结果,也是他心灵寄寓所在,更是他自我纾解、精神自振的独特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
词
词体特性
心灵寄寓
精神自振
“拟妇
词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词调入声用韵的发展演进
被引量:
3
3
作者
田玉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90,共15页
从唐五代、北宋到南宋,入声韵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稳定的频次,但也一直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具体创作的入声韵部来看,它既与《广韵》诗韵韵部渊源有自,也与实际方言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与词调体式及文学声情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
从唐五代、北宋到南宋,入声韵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稳定的频次,但也一直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具体创作的入声韵部来看,它既与《广韵》诗韵韵部渊源有自,也与实际方言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与词调体式及文学声情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词人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唐五代词入声韵部与《广韵》相比,其分合与诗歌用韵基本一致,从词体特征来看,入声韵使用还明显处在摸索、尝试的阶段。北宋词坛入声韵部的大体分类初步定型,入声韵与词调体式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入声韵特有的文学声情已经清晰体现。受南宋特有的时代影响,南宋词调入声用韵表现出了新的文学特性,大量"质术栉"部韵字的使用,是词人求新求变的一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词
调
入声韵
发展演变
韵部
词体特性
原文传递
清代前中期词学批评中的拗句论
4
作者
肖菊香
《中国诗歌研究》
2021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清代前中期的拗句理论包括拗句的批评态度和性质归属两方面,其发展与清人对词体的认识相关。明清之际由于承袭明风与诗人突变为词客,词人填词多改拗为顺,但在拗句诗律性确立的同时,其声情性也为人所用。随着慢词雅调的回归与词集文献的...
清代前中期的拗句理论包括拗句的批评态度和性质归属两方面,其发展与清人对词体的认识相关。明清之际由于承袭明风与诗人突变为词客,词人填词多改拗为顺,但在拗句诗律性确立的同时,其声情性也为人所用。随着慢词雅调的回归与词集文献的整理,《词律》《钦定词谱》积极为拗句辩护并主张严守拗句,拗句音律性得以发掘。浙西词派对拗句避之不得而“救之”,以文学性锤炼来减轻拗折感,以期达到妥溜清空的审美理想。总之,拗句讨论涉及清代词学之诗词之别、尊体等问题,是清人填词的声律形式选择与体式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句
词
学
词体特性
诗律
原文传递
题名
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明升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3-207,211,共6页
文摘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宋
词
体
式
词体特性
词
律
词
谱
词
体
观
Keywords
the genre of "Ci"
stylistic features of "Ci"
poetic rhythm
music score of "Ci"
the notion of style features of "Ci"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化书写中的心灵寄寓和精神自振——论辛弃疾的“拟妇词”
2
作者
马珊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摘
辛弃疾以“弃妇”和“妻妾”自拟的词作呈现复杂深邃的书写风貌。辛弃疾的“拟妇词”有的描摹女子美丽容貌,有的表达女子哀怨缠绵的情感,有的书写词人的精神寄寓,扩大了词体的抒情范围。辛弃疾的“拟妇词”是词人对词体本质特性体认的结果,也是他心灵寄寓所在,更是他自我纾解、精神自振的独特书写方式。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
词
词体特性
心灵寄寓
精神自振
“拟妇
词
”
Keywords
XIN Qiji
Jiaxuan Ci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spiritual residence
spiritual self-vibration
Nifu Ci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词调入声用韵的发展演进
被引量:
3
3
作者
田玉琪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90,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词声律史研究”(项目编号13BZW070)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唐五代、北宋到南宋,入声韵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稳定的频次,但也一直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具体创作的入声韵部来看,它既与《广韵》诗韵韵部渊源有自,也与实际方言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与词调体式及文学声情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词人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唐五代词入声韵部与《广韵》相比,其分合与诗歌用韵基本一致,从词体特征来看,入声韵使用还明显处在摸索、尝试的阶段。北宋词坛入声韵部的大体分类初步定型,入声韵与词调体式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入声韵特有的文学声情已经清晰体现。受南宋特有的时代影响,南宋词调入声用韵表现出了新的文学特性,大量"质术栉"部韵字的使用,是词人求新求变的一种努力。
关键词
唐宋
词
调
入声韵
发展演变
韵部
词体特性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前中期词学批评中的拗句论
4
作者
肖菊香
机构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
2021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文摘
清代前中期的拗句理论包括拗句的批评态度和性质归属两方面,其发展与清人对词体的认识相关。明清之际由于承袭明风与诗人突变为词客,词人填词多改拗为顺,但在拗句诗律性确立的同时,其声情性也为人所用。随着慢词雅调的回归与词集文献的整理,《词律》《钦定词谱》积极为拗句辩护并主张严守拗句,拗句音律性得以发掘。浙西词派对拗句避之不得而“救之”,以文学性锤炼来减轻拗折感,以期达到妥溜清空的审美理想。总之,拗句讨论涉及清代词学之诗词之别、尊体等问题,是清人填词的声律形式选择与体式理论探索。
关键词
拗句
词
学
词体特性
诗律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
曹明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女性化书写中的心灵寄寓和精神自振——论辛弃疾的“拟妇词”
马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宋词调入声用韵的发展演进
田玉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4
清代前中期词学批评中的拗句论
肖菊香
《中国诗歌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