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简易配制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晓菊 赵兴娥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3期111-111,共1页
目前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皮试。国内对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说法不一,有的产品在说明书规定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600μg/ml。另有关文献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 目前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皮试。国内对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说法不一,有的产品在说明书规定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600μg/ml。另有关文献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所用皮试液浓度为300~500μg/ml,配制使用注射器有5ml和1ml两种型号,有的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0.04ml,其准确性难以肯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患纠纷,本科近几年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之前,选用的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而因各种药物剂量不同,药瓶大小不一,溶解时加入生理盐水剂量不同,致使配制方法的计算较复杂,浪费了时间。笔者经过几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计算方法,现将不同规格的头孢菌素药物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药物 试液浓度 配制使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试液配制方法 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药物 过敏反应
下载PDF
日光和温度对绿原酸供试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顾利红 朱品业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568-569,共2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利用薄层扫描法对绿原酸供试液在不同光线强度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置棕色瓶、冰箱(2°C) 保存时供试液最稳定;置无色瓶,室温(26 ~30°C) 条件下绿原酸... 目的:研究绿原酸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利用薄层扫描法对绿原酸供试液在不同光线强度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置棕色瓶、冰箱(2°C) 保存时供试液最稳定;置无色瓶,室温(26 ~30°C) 条件下绿原酸最易分解。结论:可供检验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薄层扫描法 稳定性 日光 温度 试液
下载PDF
不同浓度蒽酮-硫酸试液对白及溶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芳 常明泉 +1 位作者 杜士明 王刚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11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考察0.1%~0.4%蒽酮-硫酸试液对白及溶胶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染色剂浓度与用量,提高检出效率。方法:用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0.1%~0.4%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分组染色白及溶胶供试液,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620 ... 目的:考察0.1%~0.4%蒽酮-硫酸试液对白及溶胶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染色剂浓度与用量,提高检出效率。方法:用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0.1%~0.4%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分组染色白及溶胶供试液,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620 nm,比较各组吸光度、含量测定结果、回收率。结果:4组染色剂中,0.2%蒽酮-硫酸试液用量5~6 ml时吸光度、含量测定、回收率均优于其他组,回收率为95.6%,RSD=1.61%(n=6),检出效果依次为:0.2%组>0.1%组>0.3%组>0.4%组。结论:染色剂浓度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使用0.2%浓度染色剂检出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白及溶胶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溶胶 蒽酮-硫酸试液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影响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准确性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尧 阳波 +2 位作者 付成效 龙婉婉 李含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26-1928,共3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两种方法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影响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准确性的因素,为临床操作提供实验室依据,促进安全用药。方法设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15),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浓度...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两种方法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影响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准确性的因素,为临床操作提供实验室依据,促进安全用药。方法设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15),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浓度,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两种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方法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采用80万U与160万U两种青霉素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对照组与实验组配制出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与理论值40 U/0.1 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际配制的皮试液浓度比理论值高,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无效腔容积的存在及操作中如何做到充分摇匀,是影响皮试液浓度准确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试液 浓度 准确性
下载PDF
两种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方法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桂平 刘晓丽 +2 位作者 苏玉华 邓会燕 于英华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5A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配制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 试液 比较观察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皮试液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建华 王松芝 +1 位作者 胡君萍 曼苏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考察头孢噻肟钠皮试液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及留样观察法 ,考察头孢噻肟钠皮试液外观、p 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含量。 结果:恒温加速试验 2 5℃时预测其有效期为 3d;留样观察试... 目的:考察头孢噻肟钠皮试液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及留样观察法 ,考察头孢噻肟钠皮试液外观、p 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含量。 结果:恒温加速试验 2 5℃时预测其有效期为 3d;留样观察试验放置 1周 ,药品降解 9.8%。 结论:本品稳定性较差 ,室温避光保存不宜超过 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皮试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品稳定性 头孢菌素
下载PDF
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及皮试液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赵永 齐志群 +1 位作者 冯曼玲 甘绍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1999年9月,我所先后收治了5例管圆线虫病人,该组患者均于起病前在辽宁省盘锦市餐馆内食用过未熟的螺肉.为此,我所收集了当地人工饲养的褐云玛瑙螺,进行了带虫情况的调查.同时,制备了管圆线虫皮试液,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
关键词 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调查 试液 制备 寄生虫病
下载PDF
头孢菌素溶解后液量变化对皮试液浓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家香 陈红 王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溶解后溶液量的变化,为临床准确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减少假性皮试结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观察研究我院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比较配液量及溶解后溶液量变化值及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结果大...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溶解后溶液量的变化,为临床准确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减少假性皮试结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观察研究我院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比较配液量及溶解后溶液量变化值及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结果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溶解后液量多于配液量,未考虑溶液量增长所配制的皮试液浓度低于要求浓度(500μg/ml),P<0.01。结论配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应改进配制方法:即注入溶解液时应考虑减去溶解后液量变化值;在药瓶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溶解液宜多不宜少,尽可能减少假性皮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试液浓度 皮试结果
下载PDF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的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管芝玲 韩敬莲 +1 位作者 任红 徐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试液 配制 药品说明书 临床应用 静脉输注 临床护士
下载PDF
两种溶剂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莉 段烈英 谌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两种溶剂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220例需要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的... 目的:探讨用两种溶剂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220例需要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的皮试液做皮试,对照组使用无菌注射用水配制的皮试液做皮试。结果:实验组皮试结果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皮试液降低了皮试的阳性率,使皮试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头孢菌素类药物 试液
下载PDF
利用湍流原理配制皮试液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晓菊 王贤华 +3 位作者 蒋红梅 江灿 李莹莹 余淘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830-2831,共2页
配制皮试液是一项经常性的临床护理工作。传统观念认为,配制药物成分不同的两种皮试剂,要使其充分混合,就要将其不断颠倒,以达到临床规定的药物浓度。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町能增加药物的污染概率。... 配制皮试液是一项经常性的临床护理工作。传统观念认为,配制药物成分不同的两种皮试剂,要使其充分混合,就要将其不断颠倒,以达到临床规定的药物浓度。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町能增加药物的污染概率。河水不断流动从而形成湍流,本研究从中得到启示,将其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时对配置出的药物浓度结果液进行实验论证,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以减少污染机会,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液 配制 应用 湍流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质量 药物成分 药物浓度
下载PDF
试液进样量对ICP光源中稀土元素谱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辛仁轩 王建晨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研究了 ICP光源中试液进样量对稀土元素谱线强度、背景强度 ,谱线强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 ,元素检出限 ,发光效率及试样相对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试液进样量对稀土元素谱线强度有轻度影响 ,并不影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元素的... 研究了 ICP光源中试液进样量对稀土元素谱线强度、背景强度 ,谱线强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 ,元素检出限 ,发光效率及试样相对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试液进样量对稀土元素谱线强度有轻度影响 ,并不影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元素的检出限。降低试液进样量将提高发光效率及试样利用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试液进样量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分析
下载PDF
用袋装液体快速配制青霉素皮试液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素婷 李园 李雅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袋装液体 液体配制 青霉素皮试液 注射器 剂量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皮试液稳定性考察及有效期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秀华 熊建华 郦曼丽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考察美洛西林钠皮试液的稳定性及有效贮存期。方法采用经典恒温试验法及留样观察法考察外观及pH值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美洛西林钠含量。结果皮试液室温(25℃)有效期为20d,夏季(37℃)有效期为6d,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 目的考察美洛西林钠皮试液的稳定性及有效贮存期。方法采用经典恒温试验法及留样观察法考察外观及pH值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美洛西林钠含量。结果皮试液室温(25℃)有效期为20d,夏季(37℃)有效期为6d,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美洛西林钠皮试液在室温下20d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试液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晰敏 王心愉 +4 位作者 陈淑敏 樊丽君 王颖 雷辉 田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50-51,共2页
目的 确定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的用量。方法 采用2种方法稀释青霉素钠,常规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改良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7.33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 目的 确定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的用量。方法 采用2种方法稀释青霉素钠,常规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改良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7.33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测量稀释液体积并计算皮试液浓度和含量。结果 常规法80万U和16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溶解后,其溶液体积分别为4.34 ml、4.67 ml,均大于规定体积,配制的皮试液浓度分别为461 U/ml、428 U/ml,青霉素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2.20%、85.60%。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而改良法其溶液体积接近规定范围,皮试液浓度及含量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 ml、7.33 ml分别溶解80万U和160万U青霉素钠,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皮试液 配制方法 溶媒 用量
下载PDF
对中国药典中碱性β-萘酚试液、糠醛试液、铜吡啶试液的稳定性观察
16
作者 孙蓉 徐作刚 谈大川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2年第2期67-67,70,共2页
目的:考察碱性β—萘酚试液、糠醛试液、铜吡啶试液是否必须临用新制。方法:排除引起β—萘酚、糠醛、吡啶不稳定的因素,将所配制的三种试液密塞,避光于阴凉处放置,半年后与新配制的试液作平行对比实验。结果:放置半年的试液与新配制的... 目的:考察碱性β—萘酚试液、糠醛试液、铜吡啶试液是否必须临用新制。方法:排除引起β—萘酚、糠醛、吡啶不稳定的因素,将所配制的三种试液密塞,避光于阴凉处放置,半年后与新配制的试液作平行对比实验。结果:放置半年的试液与新配制的试液在药品鉴别反应中结果一致。结论:碱性β—萘酚试液、糠醛试液、铜吡啶试液只要在保存时注意密塞、避光,置阴凉处保存,在半年内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碱性β-萘酚试液 糖醛试液 铜吡啶试液
下载PDF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改进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海静 刘同芬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2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方法结合护理同行的研究成果,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进行科学计算与分析。结果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为取80万单位青霉素1支,注入3.6~3.7mL生理盐水溶解,取0.625mL(或1.25mL)该溶液注入250mL(或50...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方法结合护理同行的研究成果,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进行科学计算与分析。结果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为取80万单位青霉素1支,注入3.6~3.7mL生理盐水溶解,取0.625mL(或1.25mL)该溶液注入250mL(或500mL)生理盐水中。结论新方法配制出的皮试液浓度符合临床规定、剂量准确,配制方法方便快捷、污染机会减少,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皮试液 配制 改进
下载PDF
介绍一种计算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爱武 刘海涛 刘志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5期1257-1257,共1页
关键词 头孢类药物 试液 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物种类 剂型 剂量
下载PDF
不同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液浓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兰姣 吴小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现配皮试液浓度的影响因素,探讨能达到理论要求的皮试液浓度的正确配制方法,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头孢唑啉钠为例,正确测量9种临床上常用及本人改进后不同方法配制的皮试液浓度,与理论浓度进行比较,并... 目的研究现配皮试液浓度的影响因素,探讨能达到理论要求的皮试液浓度的正确配制方法,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头孢唑啉钠为例,正确测量9种临床上常用及本人改进后不同方法配制的皮试液浓度,与理论浓度进行比较,并对影响因素也进行比较。结果方法1、3、5与理论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方法2、4、6、7、8、9与理论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影响因素与第一次稀释液量、是否减去针头与乳头内的容量、稀释次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配皮试液时应注意第一次密封瓶内稀释液量、针头与乳头内的容量、稀释次数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方法 试液浓度 影响研究
下载PDF
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仁丽 舒莉 +1 位作者 肖烨 钟跃琴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年第1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试液浓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