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诗歌会诗歌大众化探索 |
刘静
|
《中外诗歌研究》
|
2002 |
0 |
|
2
|
诗歌大众化的旗手:蒲风 |
王玉树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2
|
|
3
|
“听众”的错位与诗歌大众化的内部危机——以延安诗朗诵运动(1938—1940)为中心 |
刘欣玥
|
《中外诗歌研究》
|
2020 |
0 |
|
4
|
民族化大众化的卓越诗人─—简论张志民的诗歌创作 |
段登捷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5
|
一次失败的诗歌朗诵会触发的研讨——延安文艺批评史札记 |
吴艳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6
|
“诗歌大众化”: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概念与运动 |
钱文亮
|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
2021 |
0 |
|
7
|
从上海滩到晋察冀:田间诗歌创作的“大众化”转型 |
吴昊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8
|
西南大后方新诗的文艺大众化实践 |
荀利波
|
《学术探索》
|
2019 |
0 |
|
9
|
新诗大众化的承继与发扬 |
盛翠菊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0
|
论边地诗人彭桂萼的抗战诗歌 |
杨宝康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1
|
论后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
刘静
龙泉明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2
|
国防诗歌的拥趸与抗日战争的歌者(1936-1942)——客籍诗人蒲风诗歌创作论(下) |
陈红旗
|
《嘉应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3
|
政治情势与狂狷诗风:1930—1937年间的左翼诗歌(下) |
陈红旗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4
|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研究 |
杨宝康
|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抗战时期的古典诗歌创作——后南社时代的诗歌流衍 |
邱睿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论蒲风的诗歌创作 |
吴世宁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3 |
1
|
|
17
|
革命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李标晶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2
|
|
18
|
鲁迅与中国诗歌会 |
蔡清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2
|
|
19
|
论温流诗歌创作的特色 |
黄善芳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1996 |
1
|
|
20
|
试论蒲风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 |
盛翠菊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