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模仿、表现、客观、实用——诗歌本体论的建构 |
杨林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2
|
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评王泽龙《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 |
王雪松
任诗盈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0 |
|
3
|
诗与科学互通——作为构成诗歌本体的一种因素 |
庄伟杰
|
《写作》
|
2011 |
0 |
|
4
|
从朦胧到朦胧后的诗歌本体倾向的转移 |
文安乐
|
《科教文汇》
|
2007 |
0 |
|
5
|
略论诗歌本体的审美特质 |
柯秀经
|
《西江大学学报》
|
2000 |
0 |
|
6
|
古代诗歌本体论之三种命题 |
刘疏影
吴建民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1 |
2
|
|
7
|
系统的诗歌本体论——评《诗歌美学理论与实践》 |
何明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8
|
兰色姆新批评理论中的诗歌本体论解析 |
张月
王婷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
2013 |
0 |
|
9
|
陈三立的诗歌本体论 |
张晓伟
|
《大舞台》
|
2011 |
0 |
|
10
|
白居易诗歌本体论命题之内涵、价值及经学影响 |
刘疏影
吴建民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1
|
论刘熙载《诗概》对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继承和发展 |
张芸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浅析袁可嘉“新诗现代化”中的“诗歌本体论” |
方子祎
肖丽华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
13
|
浅析王夫之诗学的诗歌本体论 |
肖观德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4
|
诗与政治互涉——构成诗歌本体的多种因素之一 |
庄伟杰
|
《写作》
|
2012 |
0 |
|
15
|
钟嵘对诗歌本体的美学阐释 |
普列文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6
|
拓展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诗品》中的诗歌本体隐喻和评价隐喻 |
蓝纯
白亦玄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7
|
兰色姆“诗歌本体论”与康德美学 |
张婷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从本体看中国古典诗歌对新诗的影响 |
张永刚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9
|
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从本体诗歌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江枫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翻译 |
彭焱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5 |
0 |
|
20
|
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情感本体的迁移 |
张艳存
|
《青年与社会(下)》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