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义差别法(SD)的北京市博物馆观众感知评价研究
1
作者 陈泽金 王玥 +1 位作者 蔡蒙蒙 丁天一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7期76-80,共5页
本文以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三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2023年5月在北京市9个博物馆进行了有效观众问卷调查,通过语义差别法对博物馆的观众感知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博物馆类型、不同个体特征及偏好选择下的观众感... 本文以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三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2023年5月在北京市9个博物馆进行了有效观众问卷调查,通过语义差别法对博物馆的观众感知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博物馆类型、不同个体特征及偏好选择下的观众感知差异性,并就观众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的感知收益和受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观众对三类博物馆在整体风格、色温色调和语言丰富度等方面的感知差异较大,而在外观造型、内容准确度和文字规范度等方面的感知差异较小;(2)观众对三类博物馆在整体风格、色温色调和展品分布等方面的感知差异性非常显著,而在外观造型和内容准确度方面的感知差异性并不显著;(3)观众对综合性博物馆的感知评价最高,对专门性博物馆的感知评价最低;(4)综合性博物馆和纪念性博物馆观众认为自身属于感知受益方,而专门性博物馆观众则认为自身属于感知受损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 综合性博物馆 纪念性博物馆 专门性博物馆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德 张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0-1006,共7页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街道曲折度和界面连续度的影响力次之,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力较弱,而交叉口线密度对空间感知基本没有影响.街道的质感、连续感、醒目感和中心感等感知较为复杂,无法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客体指标所解释;客体指标和心理量之间存在交叉影响,与客体指标预期相关的心理量和实际相关的心理量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差别法 空间感知 街道空间 上海
下载PDF
语义差别法(SD)在风景区自然景观评价中的应用——以安徽省凤阳县禅窟寺景区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简兴 苗永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11期988-990,共3页
以安徽省凤阳县禅窟寺风景区为例,介绍了语义差别法(SD)在风景区自然景观评价中的应用过程:获取风景区图片资料—选择形容词对—确定评价尺度—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明利用语义差别法对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进行评价,可以方... 以安徽省凤阳县禅窟寺风景区为例,介绍了语义差别法(SD)在风景区自然景观评价中的应用过程:获取风景区图片资料—选择形容词对—确定评价尺度—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明利用语义差别法对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进行评价,可以方便地了解评价者对整个风景区的综合评价以及对风景区内各景观节点的景观印象,有助于制定适合于风景区自身特点的建设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景观评价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北京市民的城市森林空间意象感知研究——基于语义差别法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正 侯一蕾 温亚利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63,共7页
本研究以三类典型城市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北京市城六区范围内进行了样本数为2975的市民问卷调查,通过语义差别法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感知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不同市民群体类型... 本研究以三类典型城市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北京市城六区范围内进行了样本数为2975的市民问卷调查,通过语义差别法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感知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不同市民群体类型下市民对于城市森林的感知规律及特点,并就市民感知与其个体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市民对城市森林在视觉、心理层面的感知差异较大,而在空间感方面的感知差异并不明显;(2)市民对社区绿地的评价最高,公园绿地次之,公共绿地的感知评价最低;(3)公共绿地和社区绿地市民认为其属于感知受损方,而公园绿地市民认为其属于感知受益方;(4)市民感知与其个体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基于研究结论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城市居民 语义差别法 方差分析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语义差别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公园景观美学评价——以济南泉城公园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琳 刘兵 乔姝函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文章采用语义差别(SD)法,从形态描述、整体感受、心理感受和环境生态四方面构建了公园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泉城公园"松风飞瀑"景点美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判者认为该景点很美、较美、一般、较... 文章采用语义差别(SD)法,从形态描述、整体感受、心理感受和环境生态四方面构建了公园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泉城公园"松风飞瀑"景点美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判者认为该景点很美、较美、一般、较差和很差的隶属度分别为26.13%、37.52%、23.00%、8.64%和4.71%,评价结果和公众感觉较为一致,说明该方法对公园景观美学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景观 美学评价 语义差别法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古典园林假山艺术评价研究——以扬州个园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建东 赵雅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假山置石艺术评价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分项评价手段,以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为例,借助心理实验的语义差别法(SD法)分析游人对古典园林假山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以现场观察讨论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对数... 为假山置石艺术评价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分项评价手段,以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为例,借助心理实验的语义差别法(SD法)分析游人对古典园林假山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以现场观察讨论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使对假山的评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定性描述上升到定量分析层面。结果表明: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假山个体造型、立意和堆叠技法是影响游人对假山印象的4个主要影响因子,个园"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在以上几个层面上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语义差别法 假山 评价指标 个园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大学校前入口空间感知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闽 刘可欣 周韬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4期36-38,共3页
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 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评价校前入口空间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与空间的各项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存在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丰富和完善校前入口空间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入口空间 语义差别法 空间感知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与主观评价的传统建筑展陈空间设计要素研究
8
作者 胡琪 张姗姗 《当代建筑》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随着人们对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主观问卷与眼动实验分析感知要素,对我国晋中地区6个已有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者在参观过程中的视... 随着人们对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主观问卷与眼动实验分析感知要素,对我国晋中地区6个已有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者在参观过程中的视觉观察规律,解析建筑空间设计要素与使用者眼动行为、主观评价之间的相关性,论证眼动实验与主观评价结合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传统建筑展陈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展陈空间 视觉感知 眼动实验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不同感官评价方法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红艳 毕永贤 +3 位作者 钱舒敏 王晓 叶迎 蒋丽刚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9年第5期79-82,共4页
感官评价方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用于指导产品设计、开发及更新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成对比较法、模糊评判法、定量描述分析法、描述谱分析等不同感官评估方法的定义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感官评价 化妆品 成对比较 模糊评判 评分检验 定量描述分析描述谱分析 语义差别法 CATA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和SD法的历史镇区评价研究——以溱潼古镇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菁睿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历史镇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同时在现代社会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和发展价值。文章以溱潼古镇为例,基于POI数据,对各类设施进行归类整理,挑选出古镇居民经常进行活动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建立溱潼... 历史镇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同时在现代社会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和发展价值。文章以溱潼古镇为例,基于POI数据,对各类设施进行归类整理,挑选出古镇居民经常进行活动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建立溱潼古镇公共服务设施点空间数据库,将古镇分为不同种类的生活圈。运用SD法,从人的感受出发对古镇空间体验进行量化评价,将量化结果与客体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热闹度、设施完善度和建筑形式丰富度是古镇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而历史古迹数量、曲折度、商铺数量等客体指标与这些心理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提出历史镇区的改造需要从使用者感受出发,才能让建筑空间更好地贴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语义差别法 POI数据 历史古镇 街区空间 评价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澳门高校学士学位服设计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海 任玉洁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5期126-133,共8页
高校学士学位服具有高校重要的文化象征寓意和高校品牌的识别功能,对提升高校形象、高校品牌的识别度和表达高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作用。以澳门7所高等院校的学士学位服为研究对象,运用SD(语义差别)法分析了使用者对学士学位服的基本... 高校学士学位服具有高校重要的文化象征寓意和高校品牌的识别功能,对提升高校形象、高校品牌的识别度和表达高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作用。以澳门7所高等院校的学士学位服为研究对象,运用SD(语义差别)法分析了使用者对学士学位服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有效问卷141份,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找到识别认同因子、造形因子及物料因子是影响使用者对学士学位服印象评价的3个主要因子。因此,在澳门高校学士学位服设计中,除了注重服装物料的选用及色彩的运用外,更应注重如何满足使用者对学士学位服的心理感受,并在加强高校形象的塑造、提升高校品牌的识别和促进使用者的高校文化自信方面予以更重要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差别法 因子分析 澳门 学士服设计
下载PDF
街道空间宜人性测度及精准更新--以成都市三道街为例
12
作者 金伊婕 匡晓明 +1 位作者 奚婷霞 陈筝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42-145,共4页
文章选取成都三道街为研究案例,利用语义差别法和眼追踪技术对改造前后的街道空间宜人性感知特征及其关键要素展开探索。宜人性评价发现:在保障绿意感受的前提下,改造后的街道宜人性显著提升。而眼动证据支持了感知背后的逻辑:在空间宜... 文章选取成都三道街为研究案例,利用语义差别法和眼追踪技术对改造前后的街道空间宜人性感知特征及其关键要素展开探索。宜人性评价发现:在保障绿意感受的前提下,改造后的街道宜人性显著提升。而眼动证据支持了感知背后的逻辑:在空间宜人性感知过程中,街道底层界面是承载了主要关注的区域,而底层绿化的数量和布局会影响人们在视线上对街道关键区域的感知,因此移去底层灌木和开放型绿地布局的改造策略有助于街道空间品质的精细化设计导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人性评价 城市更新 生活性街道 眼追踪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中庭阅读空间质量评价--以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沛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承担教育学习中心的重要职能。阅读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部分,是高校师生使用率最高的空间,直接影响着师生读者开展研究和学习的效率。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中庭阅读空间为例,主要...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承担教育学习中心的重要职能。阅读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部分,是高校师生使用率最高的空间,直接影响着师生读者开展研究和学习的效率。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中庭阅读空间为例,主要研究分析阅读空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通过SPSS软件对读者主观感受数据进行降维,得到四项主成分因子,同时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空间 语义差别法 空间评价 主观测度
下载PDF
声景观边缘效应对福州西湖公园声景观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薇 洪昕晨 +3 位作者 段芮 郑艺琦 林洲瑜 兰思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3-508,共6页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声景观边缘效应在公园边缘外侧比内侧更明显,该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使用者的心理感知;(2)公园不同质边缘的声景观边缘效应强度依次为:地形>种植>水体>广场;(3)受声景观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项目包括:噪声、气氛、美感、情绪、舒适度、愉悦度、吸引力。该研究将城市公园声景观评价由公园内部拓展到公园边缘及外部,为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声景观边缘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边缘效应 城市公园 语义差别法(SD)
下载PDF
居住街区街道空间友好性评价研究——基于居民主观测度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扬 钱才云 魏子雄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7,共9页
居住街区街道作为数量最多、居民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空间类型,其步行友好性的提升具有完善街道低碳交通功能和增强其社交属性的双重内涵。以南京河西地区居住街区街道为研究对象,调研步行者对街道空间环境的主观感知与街道的客体环境指标... 居住街区街道作为数量最多、居民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空间类型,其步行友好性的提升具有完善街道低碳交通功能和增强其社交属性的双重内涵。以南京河西地区居住街区街道为研究对象,调研步行者对街道空间环境的主观感知与街道的客体环境指标,提取共性评价因子,获取步行者对街道的心理评价结构为社交、空间氛围、绿植和设施四项主成分因子。在街道各项评分的基础上,对街道主观评价与客体指标作相关性分析,解析街道客体指标对居民心理感知的影响机理:界面通透系数、商业互动界面占比和服务设施数量影响社交感知;街道宽度、街道高宽比、居住区出入口密度、节点公共广场密度及灌乔木覆盖比等影响空间氛围的感知;街道宽度、边界绿化密度、隔离绿化密度及乔木遮荫率影响绿植感知;服务设施数量和商业互动界面占比会影响设施使用便利性感知。之后针对性提出利于步行友好的居住街区街道空间环境指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友好 居住街区 街道空间 语义差别法 相关性 主观测度
下载PDF
步行商业街环境和使用行为调查与多元统计分析——结合珠海莲花路步行街改造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小雷 《华中建筑》 2002年第6期50-54,共5页
该文利用问题式问卷和语义差别法对珠海市莲花路商业街现状进行了实态调查,并利用计算机对调查数据作了平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得到明确的以数据作表述的结论,作为步行商业街下一步规划的参考。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 多元统计分析 语义差别法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前区空间特征分析及建议
17
作者 林琳 林敏慧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7期58-64,共7页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功能的校前区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区 语义差别法 行为
下载PDF
周口市淮阳县龙湖湿地景观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聪妍 孔德政 《河南科学》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根据语义差别法设计了针对龙湖湿地景观的问卷调查表,并通过向公众和专业工作者分别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获取了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湖湿地存在不足的方面包括植物群落系统、驳岸生态性和亲水性、水景观、部分景... 根据语义差别法设计了针对龙湖湿地景观的问卷调查表,并通过向公众和专业工作者分别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获取了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湖湿地存在不足的方面包括植物群落系统、驳岸生态性和亲水性、水景观、部分景点和景观小品的文化内涵、基础设施维护性、以及环境质量.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提出了对龙湖湿地景观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阳 龙湖湿地 景观评价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福州南街街区街道空间活力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晓艳 姚翔宇 +2 位作者 朱晓玥 刘懿瑶 黄启堂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福州南街街区为例,将IPA图表法与语义差别法结合,提取IPA图表中交通可达性、设施便利和管理运行这三个急需改进的中性因子,并对其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得出12个SD评价因子以对受访者再次进行街道活力感知满意度调查,绘制SD曲线。结果表明... 以福州南街街区为例,将IPA图表法与语义差别法结合,提取IPA图表中交通可达性、设施便利和管理运行这三个急需改进的中性因子,并对其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得出12个SD评价因子以对受访者再次进行街道活力感知满意度调查,绘制SD曲线。结果表明:得分正值与负值的指标数量相同,整条SD曲线在0值线上下波动,其中铺装的舒适度、监控系统完备性、照明设施明亮度、标识系统清晰度、空间利用安全性、交通系统通畅度等指标为正值,设施充足度、植物配置美感度、卫生清洁度、步行系统连贯性、无障碍设施完善度、台阶坡道设置合理性为负值。将需要改善的部分归为交通活力、环境活力和设施活力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 活力评价 IPA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感官评价及其在化妆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丛琳 邓慧 +2 位作者 邓燕柠 林燕静 刘德海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3期161-162,149,共3页
文章综述了感观评价的概念、方法以及在化妆品上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语义差别法的概况,以及采用语义差别法建立了化妆品感官评价的方法与体系。
关键词 感官评价 化妆品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