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言战略角度看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宁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语言文字在信息时代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是实施语言文字战略的前提。要改变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存在的滞后性,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语言文字在信息时代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是实施语言文字战略的前提。要改变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存在的滞后性,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推进语文教学建设。当前的关键之点是理解和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以及“学习任务群”课程组织原则。语文核心素养是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构成的整体,综合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等多个方面,包含强烈的人文性;学习任务群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学原则,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养成和提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建设还必须有理论建设做支撑,建设契合汉语汉字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语言文字战略 语文教育 课程建设 语言文字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在问题导向中凝聚语文教育共识
2
作者 王宁 李煜晖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共2页
自从癸卯学制颁布,语文被列为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学科,迄今已有近120年的时间了。人们对其价值定位的认识,从最初的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发展到今天的提升全民素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可以说,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特别是20世纪8... 自从癸卯学制颁布,语文被列为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学科,迄今已有近120年的时间了。人们对其价值定位的认识,从最初的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发展到今天的提升全民素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可以说,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课程与教学论”从教育基本理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语文教育研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规范化的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很多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基本理论 语文教育研究 癸卯学制 考试评价 面向全体 问题导向 课程与教学论 教材编写
下载PDF
重新认识“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3
作者 张心科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
近年来一些论著在评述叶圣陶时,常常出现静态、片面、绝对、主观等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看待事物、评价人物的方式,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和辩证的、客观的态度看待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观点、实践,可以获得新的认识:他对语文教科书由最... 近年来一些论著在评述叶圣陶时,常常出现静态、片面、绝对、主观等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看待事物、评价人物的方式,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和辩证的、客观的态度看待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观点、实践,可以获得新的认识:他对语文教科书由最初全盘否定到身体力行编写大量经典的语文教科书;对语文课程目的由最初强调学科的专责到主张全面育人;认为选文不仅是例子,还兼有凭借、引子等教学功能。他不赞同汉语、文学分科;不轻视语文知识,但反对系统、孤立地教,主张有选择地、随机地教;反对以文学教育为主,又并不轻视,且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他的强调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培养基本能力的实用主义语文教育思想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语文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的路径探析——以扬州地区为例
4
作者 杨青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扬州地区为例,通过探索推动扬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育优势融合、...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扬州地区为例,通过探索推动扬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育优势融合、力量聚合、效能契合,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喜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高职 语文教育 扬州
下载PDF
《红楼梦》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若干启示
5
作者 顾之川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语文读写实践、林黛玉的诗歌教学、薛宝钗的戏曲文学赏析,以及“偷读”秘密、海棠诗社、试才题对额等描写,寄托着曹雪芹的教育理想和教学观念。本文试从语文教育的视角,梳理发生在大观园中的偷读乐事、读写结合... 《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语文读写实践、林黛玉的诗歌教学、薛宝钗的戏曲文学赏析,以及“偷读”秘密、海棠诗社、试才题对额等描写,寄托着曹雪芹的教育理想和教学观念。本文试从语文教育的视角,梳理发生在大观园中的偷读乐事、读写结合、自主学习等语文故事,据此分析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若干启示,即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大胆表达、教师要“杂学旁搜”、优秀教师须有扎实学识等,并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文教育 整本书阅读 教学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育研究2023年度报告——基于《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6
作者 李金云 蔡雅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3年度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大单元教学探索、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写作教学的新视角、思维的多...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3年度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大单元教学探索、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写作教学的新视角、思维的多元培育、语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等方面。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研究重点方向为:语文课程文化育人的内涵与路径、语文课标的概念解析、新版统编教材的解读与使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素养指向的评价改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育研究 年度报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下载PDF
“立德树人”引领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策略研究
7
作者 蒲晓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17-0120,共4页
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大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面临挑战,语文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缺乏科学设计,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出现偏差,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 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大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面临挑战,语文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缺乏科学设计,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出现偏差,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质性内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需要打造思想引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需要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需要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需要构建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课程思政的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专业 课程思政 缘起 现状 策略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
8
作者 汪锋 《小学语文》 2024年第3期4-9,共6页
语文的本质是传递信息。20世纪80年代,张志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这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根本。面临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值得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催生了“... 语文的本质是传递信息。20世纪80年代,张志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这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根本。面临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值得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催生了“新语文”,“在场”与电子化、智能化等关键变化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直面未来,搞清楚语文的演化机制,才能确认语文教育中的变与不变,顺势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面向未来 信息传递 语文
下载PDF
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论争及其当代价值
9
作者 李怀源 郑国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3,共5页
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语文教学目标论争的本质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内容论争的本质是文本材料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语文教学方法论争的本质是教师讲读... 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语文教学目标论争的本质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内容论争的本质是文本材料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语文教学方法论争的本质是教师讲读与学生讨论的关系。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论争对语文教学为什么教、用什么教、怎样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当代语文教育具有以下启示:语文教学目标要实现学生素养与课程要求的统一,语文教学内容以静态材料与动态活动相结合,语文教学方法以讲读讨论为基础的语文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语文教育 论争 价值
下载PDF
国学功底·西学视野·现实问题·远景价值——杨道麟博士“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之管窥
10
作者 洪镇涛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集中地体现在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伦理学、语文教育美学之中,以推动语文学科有效地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要求与进入“人...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集中地体现在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伦理学、语文教育美学之中,以推动语文学科有效地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要求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宗旨。这是学界至今很少问津的“洪荒域”、亟待填补的“空白点”、尚需开垦的“处女地”。他悉心创构、精心打造、倾心经营的这一“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对语文中一直错乱的智育的“真”、德育的“善”、美育的“美”的关系进行“梳理”,充分地彰显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开阔的西学视野、前沿的现实问题、极大的远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真善美融合 国学功底 西学视野 现实问题 远景价值
下载PDF
例谈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二十种类型
11
作者 唐玖江 荣维东 胡丽莎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以各个刊物最终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和例子,介绍了二十种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内涵、特点和写法:专题研究、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材研究、研究综述、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人物研究、译介研究、比较... 以各个刊物最终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和例子,介绍了二十种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内涵、特点和写法:专题研究、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材研究、研究综述、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人物研究、译介研究、比较研究、作业研究、试题研究、教育叙事、概念研究、混合研究、图书评论、教育随笔。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按时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教育科学研究 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语文教育的使命与情怀研究
12
作者 王伟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7-168,171,共3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语文教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与情怀,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及其对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影响,提出了大学语文教育在整合新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关键技...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语文教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与情怀,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及其对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影响,提出了大学语文教育在整合新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关键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大学语文教育不仅需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技能,还应倡导人文关怀,并融合新技术与教学创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大学语文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使命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大学语文教育 使命 情怀
下载PDF
自然·伦理·科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为例
13
作者 杨晓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学选择的视角认识宇宙,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小学语文教育 统编教材 外国选文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改革方向探究——评《语文教材改革研究》
14
作者 陈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工具,是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改革,不仅涉及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工具,是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改革,不仅涉及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还关系到语文教育的历史传承、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语文教育改革 价值引领 历史传承 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 学生语言能力 重要载体
下载PDF
兴趣激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评《生活化语文教育场》
15
作者 满园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语文教学不仅涉及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当我们反思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忽视,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忽视时,需要考虑如何建构“生活化的语文教育场”,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和表达,通过语文学... 语文教学不仅涉及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当我们反思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忽视,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忽视时,需要考虑如何建构“生活化的语文教育场”,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和表达,通过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由董旭午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生活化语文教育场》一书,正是作者基于上述问题,对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进行的探索和系统阐述。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源起、意义、价值、方法和效果。该书以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精辟的分析,展示了生活化语文教育场的建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为当下的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研究 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 生活化语文 学生人格 教育出版社 兴趣激发 语文教育
下载PDF
科学精神为语文教育插上理性之翼
16
作者 何德慈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0期21-23,共3页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逻辑演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要通过预测策略、提问策略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要创设具...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逻辑演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要通过预测策略、提问策略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要创设具有张力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多元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立足实际生活展开深入思考,获得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的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语文教育 思维品质
下载PDF
颜之推儿童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17
作者 马磊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颜之推是古代著名的儿童语文教育家,《颜氏家训》集中体现其儿童语文教育思想。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论述了口语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实用化、教学内容的专门化、教学方法的儿童化,迄... 颜之推是古代著名的儿童语文教育家,《颜氏家训》集中体现其儿童语文教育思想。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论述了口语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实用化、教学内容的专门化、教学方法的儿童化,迄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儿童语文教育
下载PDF
探析高校语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18
作者 杨洁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高校语文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对当前高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美育教育在其中的价值与作用。文章提出了高校语文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的策略与实践,包括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 文章旨在探讨高校语文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对当前高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美育教育在其中的价值与作用。文章提出了高校语文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的策略与实践,包括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培训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最后,文章对高校语文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强调了其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与传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语文教育和美育教育 有效融合 策略与实践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做一位语文教育的农人
19
作者 刘勇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0期4-6,共3页
我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偏远小村庄,小时候,会给地里耕作的父亲送饭;稍大一点,学着给玉米地施肥,给花生地除草;读师范后,假期也会回去挑土边……干农活,我俨然是一把好手。在语文园地耕耘多年,像农人一样躬耕务实,像农人一样顺天务本,... 我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偏远小村庄,小时候,会给地里耕作的父亲送饭;稍大一点,学着给玉米地施肥,给花生地除草;读师范后,假期也会回去挑土边……干农活,我俨然是一把好手。在语文园地耕耘多年,像农人一样躬耕务实,像农人一样顺天务本,像农人一样应命求真,已成为印刻在我身上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地 农人 四川内江 语文教育
下载PDF
PAD(对分)课堂在“中国语文教育史”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
作者 常璐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1-126,146,共7页
PAD(对分)课堂作为国内原创的课堂形式,已经在国内大中小学课堂上推广及运用。在对分课堂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语文教育史”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运用PAD(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可行性,具体探讨了“中国语文教育史”PAD(对分)课堂... PAD(对分)课堂作为国内原创的课堂形式,已经在国内大中小学课堂上推广及运用。在对分课堂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语文教育史”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运用PAD(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可行性,具体探讨了“中国语文教育史”PAD(对分)课堂在讲授、内部吸收、讨论三个过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其优势及不足。以期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对分)课堂 中国语文教育 实践与运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