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师认识论基础与运用
1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语文观课评教以教师为主要行为主体。教师行为受教师认识观念的制约,借助教师认识论深化观课评教。教师认识论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本质与要求、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等的认识观念。语文观课评教运用教师认识论,对教、评双方展... 语文观课评教以教师为主要行为主体。教师行为受教师认识观念的制约,借助教师认识论深化观课评教。教师认识论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本质与要求、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等的认识观念。语文观课评教运用教师认识论,对教、评双方展开多维度的评议与审思。对施教者的评议,揭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何以如此的深层次的认识观;对评议者的审思,以反思的方式,揭示对于评议理论依据的认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师认识论 育知识 学知识 学习科学知识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课堂话语分析
2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课堂话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以课堂话语为分析对象,是语文观课评教的基本内容。基于教学一线观课评教之需,课堂话语分析以课堂话语分类为对象基础,以语用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科学... 课堂话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以课堂话语为分析对象,是语文观课评教的基本内容。基于教学一线观课评教之需,课堂话语分析以课堂话语分类为对象基础,以语用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科学理论、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理论为知识基础,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反思为价值追求,以探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分析话语形式与内容的契合度、掌握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考查学生思想观念培养等为分析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堂话语 专业素养 学习质量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价值取向对具体行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观课评教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三种取向与四个维度展开讨论:评定取向、研究取向、学习取向与结果维度、主体维度、内容维度、呈现维度。日常观课评教中,以学习取向为价值旨归,以研究取向为基础,以... 价值取向对具体行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观课评教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三种取向与四个维度展开讨论:评定取向、研究取向、学习取向与结果维度、主体维度、内容维度、呈现维度。日常观课评教中,以学习取向为价值旨归,以研究取向为基础,以评定取向为起点。三种取向可以互相借鉴,四个维度可以交融在一起,一起构成多样的观课评教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价值取向 研究 学习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学逻辑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7期15-20,共6页
运用语文科教学逻辑理论指导语文观课评教,价值在于增强观课评教的科学性、逻辑性,进而提升有效性,体现在以教育、课程、教材、学科等理论为学科逻辑的依据,以学习理论为学的逻辑的依据,以教学理论以及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为教的逻辑的... 运用语文科教学逻辑理论指导语文观课评教,价值在于增强观课评教的科学性、逻辑性,进而提升有效性,体现在以教育、课程、教材、学科等理论为学科逻辑的依据,以学习理论为学的逻辑的依据,以教学理论以及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为教的逻辑的依据。语文观课评教是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三者的综合运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学逻辑 理论依据 综合运用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下)
5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3期8-12,共5页
抽象、批判与反思的思维方法,对应了哲学思维抽象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的特性。将哲学思维方法运用到语文观课评教中,抽象意味着从课堂呈现出的现象中抽象出更上位的概念并以之为评议角度;批判意味着追问与澄清观课评教参与者行为的观念前... 抽象、批判与反思的思维方法,对应了哲学思维抽象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的特性。将哲学思维方法运用到语文观课评教中,抽象意味着从课堂呈现出的现象中抽象出更上位的概念并以之为评议角度;批判意味着追问与澄清观课评教参与者行为的观念前提,并依据标准展开评议;反思意味着观课评教双方均对自身的行为与观念作出批判性思考,更准确地认识自身。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符合理性精神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哲学思维 抽象 批判 反思 理性精神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上)
6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0期12-17,共6页
哲学思维抽象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的特性,对应的思维方法为抽象、批判与反思。将哲学思维方法运用到语文观课评教中,抽象意味着从课堂呈现出的现象中抽取出更上位的概念并以之为评议角度;批判意味着追问与澄清观课评教参与者行为的观念前... 哲学思维抽象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的特性,对应的思维方法为抽象、批判与反思。将哲学思维方法运用到语文观课评教中,抽象意味着从课堂呈现出的现象中抽取出更上位的概念并以之为评议角度;批判意味着追问与澄清观课评教参与者行为的观念前提,并依据标准展开评议;反思意味着观课评教双方均对自身的行为与观念作出批判性思考,以更为准确地认识自身。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符合理性精神的要求。观课评教活动的参与者在哲学思维的运用上,有着共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哲学思维 抽象 批判 反思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建议取向
7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5期6-9,14,共5页
建议取向是语文观课评教价值取向的拓展与延伸。扎实的观课与科学的评议是有效建议的基石,有效的建议是评议的现实之需。从评议走向建议,以教学优化为价值追求,以开放包容为文化基础,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知识基础,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运... 建议取向是语文观课评教价值取向的拓展与延伸。扎实的观课与科学的评议是有效建议的基石,有效的建议是评议的现实之需。从评议走向建议,以教学优化为价值追求,以开放包容为文化基础,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知识基础,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运用建议框架增强针对性,以教学实践知识为表述核心,以教学比对为辩护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建议取向 学优化 知识基础 文化基础 学实践知识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学认识论基础与运用
8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4期11-16,共6页
深化语文观课评教须对教学本身做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认识。教学认识论以哲学式的思维方式,从教学价值的框架、知识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知识的产生与检验等角度更深入地探寻教学的本质。确立教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观点... 深化语文观课评教须对教学本身做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认识。教学认识论以哲学式的思维方式,从教学价值的框架、知识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知识的产生与检验等角度更深入地探寻教学的本质。确立教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观点与思维方式,能带来语文观课评教的深化,也能促进语文教师更深入、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学认识论 学价值 知识 学知识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学习科学理论基础与运用
9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1期8-12,共5页
将学习科学理论引入语文观课评教,以之作为评议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是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要求的体现,可以深化语文观课评教活动。学科化是运用学习科学理论指导语文观课评教的总原则,现代化是运用我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原则,本土化是运用西方... 将学习科学理论引入语文观课评教,以之作为评议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是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要求的体现,可以深化语文观课评教活动。学科化是运用学习科学理论指导语文观课评教的总原则,现代化是运用我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原则,本土化是运用西方学习科学的原则。有效的学习科学理论运用,须以观课评教者对语文教育教学本质、规律的准确把握与对学习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在实际的评议活动中,将二者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学习科学 理论基础 运用原则 学科化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研究取向
10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2期9-13,共5页
本文探讨的语文观课评教研究取向,以学习取向为旨趣,以一线教师为行动主体,研究为手段,学习是目的。以指导教学实践为价值追求,以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学习科学等理论知识为方法路径的知识基础,以原理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为结果呈现的主... 本文探讨的语文观课评教研究取向,以学习取向为旨趣,以一线教师为行动主体,研究为手段,学习是目的。以指导教学实践为价值追求,以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学习科学等理论知识为方法路径的知识基础,以原理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为结果呈现的主要形式,集体合作与个体研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研究取向 知识基础 原理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思维方式
11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语文观课评教的思维方式对观课评教的方向、内容、质量等有重要的影响,语文观课评教思维方式的运行需要知识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思维、逻辑思维的理论知识,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学习理论等共性化理论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教材、教... 语文观课评教的思维方式对观课评教的方向、内容、质量等有重要的影响,语文观课评教思维方式的运行需要知识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思维、逻辑思维的理论知识,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学习理论等共性化理论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等个性化理论知识。语文观课评教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基本的运行样式包括对话、协作、批判,这三者之间构成逐步跃升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思维方式 知识基础 基本样式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课堂教学生态维度
12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6期16-19,共4页
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是特殊的生态存在,依据生态学理论确立课堂教学生态维度。课堂教学生态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外在体现,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确立基于课堂教学生态的观课评教分析要素,确立心理学、生态学... 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是特殊的生态存在,依据生态学理论确立课堂教学生态维度。课堂教学生态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外在体现,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确立基于课堂教学生态的观课评教分析要素,确立心理学、生态学等共性理论与学科个性理论为知识基础,从生命、情感、学习动机、信念等维度,评议教师教学、师生及生生互动、师生与空间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效果。课堂教学生态视角与课程、学科、教与学等专业视角,共同成为语文观课评教体系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生态学 学生态 学效率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者的素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2年第31期11-14,共4页
在语文观课评教过程中,要建立观课评教者的“三主体”框架: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学生的“三位一体”.教师须提升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与情感素养.观课评教者要倾听上课教师从学理层面对教学流程的解释;听课教师要基于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以... 在语文观课评教过程中,要建立观课评教者的“三主体”框架: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学生的“三位一体”.教师须提升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与情感素养.观课评教者要倾听上课教师从学理层面对教学流程的解释;听课教师要基于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以求真、达善、臻美为原则展开对教师教学的评议;学生要本真地表达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与疑惑、体验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三主体” 素养 本真
下载PDF
语文观课评教的框架要素
14
作者 成龙 《中学语文》 2022年第34期17-22,共6页
语文观课评教的有效性与观课评教者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借助框架理论,建立观课评教者的理论框架以增强科学性,建立知识框架以确保专业性,建立观课框架以形成体系性,确立评教框架以提升针对性。确立四种框架各自的构成要素... 语文观课评教的有效性与观课评教者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借助框架理论,建立观课评教者的理论框架以增强科学性,建立知识框架以确保专业性,建立观课框架以形成体系性,确立评教框架以提升针对性。确立四种框架各自的构成要素,框架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构成整体,四个框架则构成语文观课评教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观课评教 框架要素 理论 知识 整体性
下载PDF
以观促教,以评助思--评成龙《语文科观课评教体系初探》
15
作者 张硕 《中学语文》 2022年第5期93-96,共4页
《语文科观课评教体系初探》一书是成龙老师多年教学经验与理论思考的完美结合。该书的阐述以科学理性为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理论意识,并强调语文科观课评教的逻辑建设。从实施主体、课堂教学,施教者三个角度构建语文科观课评教体系,用以... 《语文科观课评教体系初探》一书是成龙老师多年教学经验与理论思考的完美结合。该书的阐述以科学理性为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理论意识,并强调语文科观课评教的逻辑建设。从实施主体、课堂教学,施教者三个角度构建语文科观课评教体系,用以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全书以理论为纲,语言为线,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展开体系构建,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体系初探》 理论 逻辑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