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演化视角下的象似性与任意性
1
作者 马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语言演化视角来考察象似性和任意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象似性和任意性都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作为人类认知水平的反映,它们在不同阶段有各自的优势:象似性在语言初期阶段起重要作用,任意性在语言后期阶段占有优势;任意性是区别人... 基于语言演化视角来考察象似性和任意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象似性和任意性都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作为人类认知水平的反映,它们在不同阶段有各自的优势:象似性在语言初期阶段起重要作用,任意性在语言后期阶段占有优势;任意性是区别人类语言和动物交际方式的设计特征之一,因为任意性突破了象似性的局限,使人类语言的表达更具创造性;从象似性到任意性的演化使语言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但象似性仍旧以不同的抽象形式存在于语言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象似性 任意性
下载PDF
基于Google Ngram Viewer词频统计的英语语言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詹菊红 陆阳 蒋跃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7-82,共6页
基于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Google Books Corpus),借助谷歌图书词频统计(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交互界面提供的检索功能和高级操作,采用词频统计的方法,对1800-2000年英语书面语是否经历了口语化和信息密集化的演化趋势进行考察验证... 基于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Google Books Corpus),借助谷歌图书词频统计(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交互界面提供的检索功能和高级操作,采用词频统计的方法,对1800-2000年英语书面语是否经历了口语化和信息密集化的演化趋势进行考察验证。考察发现(动词的)缩约形式、疑问句和半情态动词使用频率增加,"of结构"使用频率减少,这些语言现象与口语化进程密切相关。同时,考察也发现,实词相对于虚词使用比例增加,"名词修饰名词"结构使用频率也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例证了英语语言经历了信息密集化的进程。统计结果支持了英语书面语经历了口语化和密集化这两个演化趋势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图书语料库 谷歌图书词频统计 英语语言演化 口语化 密集化
下载PDF
语言演化、古人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士元 《辞书研究》 2019年第2期1-21,I0001,共22页
近年来若干学科快速发展,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和古人类学(古DNA),文章简单概述了基于这些成果,在语言演化研究领域的相应发展。这几十年来,不仅出土了前所未知的人种的化石,也发明了从化石中萃取DNA的新方法。这些进步揭示了人... 近年来若干学科快速发展,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和古人类学(古DNA),文章简单概述了基于这些成果,在语言演化研究领域的相应发展。这几十年来,不仅出土了前所未知的人种的化石,也发明了从化石中萃取DNA的新方法。这些进步揭示了人类演化和语言演化的过程远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复杂。我们现在得以用更多样化的观点看待语言,语言在许多方面的变异性极大,特别是那些人口总数少且外在接触少的语言。虽然语言神经科学的研究,始于试图为个别的语言功能在大脑里定位,如言语产生、理解、阅读等,但现在我们相信,要靠大脑里不同部位的海量神经回路共同运作,才能促成语言。在曙光初现的生命阶段语言是如何习得的,我们目前已经有了较透彻的理解,而另一方面,尽管起步较晚,但对于在人生的暮年,语言如何受损并消失,我们也已开始深入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古人类学 认知神经科学
下载PDF
语言演化的三个逻辑原则——演化语言学探索之一 被引量:3
4
作者 文旭 《英语研究》 2021年第2期92-101,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演化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话题。来自语言学、人类学、遗传学、神经科学、演化生物学等领域的学者对语言演化的诸方面进行了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语言演化的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的本质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演化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话题。来自语言学、人类学、遗传学、神经科学、演化生物学等领域的学者对语言演化的诸方面进行了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语言演化的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的本质属性,而且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本文基于演化生物学和演化语言学,提出语言演化的三大逻辑原则,即变异原则、遗传原则和自然选择原则。变异是语言演化的前提,遗传是语言演化的根基,自然选择则是语言演化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语言 语言演化 变异原则 遗传原则 自然选择原则
下载PDF
维柯《新科学》中语言演化观之于汉字发展的应用
5
作者 李天宇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针对国内关于维柯语言学研究中重共时而轻历时的问题,首先梳理介绍维柯《新科学》中的三分法语言演化观,其次将之应用到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可以结合的动因被归结于人们“以己度物”的隐喻观和各民族共享的“心头语言”。另外对于汉... 针对国内关于维柯语言学研究中重共时而轻历时的问题,首先梳理介绍维柯《新科学》中的三分法语言演化观,其次将之应用到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可以结合的动因被归结于人们“以己度物”的隐喻观和各民族共享的“心头语言”。另外对于汉字一脉相承的传承特点,认为其产生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保留的独立完整性,同时在该过程中,汉字字形的拓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一方面论证了维柯三分法语言演化观的普适性,一方面为汉字的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是维柯的语言观和汉字演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语言演化 汉字 隐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语言演化仿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强 毕贵红 王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7-291,共5页
语言的产生及其演化问题是复杂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表明,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很好地刻画复杂系统,而基于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是当前研究复杂系统的最有力工具之一,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在简单介绍复杂适应性系统、基于多A... 语言的产生及其演化问题是复杂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表明,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很好地刻画复杂系统,而基于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是当前研究复杂系统的最有力工具之一,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在简单介绍复杂适应性系统、基于多Agent的建模方法的研究概况,以及多Agent建模工具--Repast仿真平台以及它的结构、主要类库与建模步骤后,以语言的产生及其演化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多Agent的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非常合适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主体 仿真 复杂适应系统
下载PDF
语言演化的生命科学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涛 帅兰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4,共4页
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为何语言有现在这样的形式?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历史上,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苟子、陆九渊等,都曾经讨论过这些问题。进入19世纪,达尔文在其1... 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为何语言有现在这样的形式?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历史上,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苟子、陆九渊等,都曾经讨论过这些问题。进入19世纪,达尔文在其1859年的《物种起源》和1871年的《人类的由来》两本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动物行为学 镜像神经元 脑科学 威廉姆斯综合症 FOXP2基因
下载PDF
语言的生物演化研究——《人类语言演化:生物语言学视角》评介
8
作者 李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71-174,共4页
任何交际方式的演化研究都要求回答其机制、功能、个体发育和种系发育四个基本问题。语言的物种特征必然要求生物演化解释,唯递归论促进了语言演化研究。《人类语言演化》是递归论的发展和深化,该书围绕唯递归论,分别从语言结构、语言... 任何交际方式的演化研究都要求回答其机制、功能、个体发育和种系发育四个基本问题。语言的物种特征必然要求生物演化解释,唯递归论促进了语言演化研究。《人类语言演化》是递归论的发展和深化,该书围绕唯递归论,分别从语言结构、语言与接口系统、生物与神经基础、以及人类学背景四个方面讨论语言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生物语言 唯递归论
下载PDF
用计算机模拟研究语言演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龚涛 帅兰 王士元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100,共19页
计算机模拟方法最近正被大量应用于演化语言学的研究中。文章讨论此方法对语言演化研究的必要性,归纳对已有模型的分类准则,介绍开发计算机模型研究语言学问题的主要步骤和常用的模拟手段,总结此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并指出未来演化语言学... 计算机模拟方法最近正被大量应用于演化语言学的研究中。文章讨论此方法对语言演化研究的必要性,归纳对已有模型的分类准则,介绍开发计算机模型研究语言学问题的主要步骤和常用的模拟手段,总结此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并指出未来演化语言学研究将会更多的建立在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语言 计算机模拟 复杂适应性系统 多个体模型
下载PDF
语言演化研究的批判性反思与继承性开新——序中译版《语言的进化生物学探索》
10
作者 杜安 李瑞林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生物语言学逐渐形成了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派生物语言学研究模式,采取从语言现象到心智模型及至人脑神经生理的研究进路。然而,关于语言演化,该模式却未给出富有解释力的一致性方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生物语言学逐渐形成了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派生物语言学研究模式,采取从语言现象到心智模型及至人脑神经生理的研究进路。然而,关于语言演化,该模式却未给出富有解释力的一致性方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类语言与其他种群的“类语言”、人类的语言能力与其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相关性,这正是以利伯曼为代表的达尔文派生物语言学模式关注的焦点。《语言的进化生物学探索》一书集语言演化研究成果之大成,采取从现代综合进化论到神经生理机制及至语言表征的研究取向。该书英文版自2006年杀青以来,一直未引起国内学界的应有关注。中译版增加了作者近十余年来获得的新证据和新思考,对于深入探索语言演化的根本性问题,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生物语言 乔姆斯基模式 达尔文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个体竞争的语言物种演化观:从混合语到非混合语——读译著《语言演化生态学》(修订版)
11
作者 陈卫恒 《南开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作为混合语研究的理论经典,译著《语言演化生态学》由特殊见一般,深化了人们对于比“混合语”概念更具普通语言学意义,甚至作为一般语言本性的“混合性”(Hybridity)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虽承认语言接触的普遍性,却多认为克里奥尔语等... 作为混合语研究的理论经典,译著《语言演化生态学》由特殊见一般,深化了人们对于比“混合语”概念更具普通语言学意义,甚至作为一般语言本性的“混合性”(Hybridity)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虽承认语言接触的普遍性,却多认为克里奥尔语等混合语是正常语言类型的例外。那么,语言的正常和非正常、混合与非混合的界限或联系在哪里?该书以世界多语言材料为基础,认为:混合性所体现出的多元互动性,任何语言都与生俱来;在语言系统的形成、演变上,克里奥尔语与非克里奥尔语、混合语与非混合语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都是以内外生态条件下最小语言系统或生命(有机体)——个体语系统间的相竞、择选为演变基点,因而可寻求统一的理论解释,也即作者的语言演化生态观。译著对于推动我国语言接触的理论建设、深化对语言本性和演化的理论认识,颇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生态学 克里奥尔语 混合性 竞争 个体语
原文传递
让语言规划成为更完美有效的工具
12
作者 俄华楠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0,共1页
语言规划是为了让语言能与时俱进地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人类就必须有意识地对语言结构和社会功能进行调节、管理和干预,使其成为更有效更完美的工具。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仅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而且有... 语言规划是为了让语言能与时俱进地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人类就必须有意识地对语言结构和社会功能进行调节、管理和干预,使其成为更有效更完美的工具。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仅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求语言演化的规律。但目前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及教材开发在我国还不够深入、成熟和普及。刘海涛教授长期坚持开设“语言规划”课程并将课堂讲授内容以讲义形式整理记录下来,编写出版了《语言规划讲义》(商务印书馆2023年4月出版)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讲授 语言规划 刘海涛 语言演化 教材开发 商务印书馆 为社会服务 讲义
下载PDF
研究语言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士元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对所有学语言学的人来说,如何把语言研究得最好是大家都关切的核心问题。要怎么研究语言,才能一代一代聚沙成塔地把知识的金字塔越堆越高?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重要,是在好几年前,当时有个朋友比较了数学家和语言... 对所有学语言学的人来说,如何把语言研究得最好是大家都关切的核心问题。要怎么研究语言,才能一代一代聚沙成塔地把知识的金字塔越堆越高?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重要,是在好几年前,当时有个朋友比较了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行为。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金字塔 语言接触 语言学家 达尔文 演化理论 研究 生物演化 教授 出版
原文传递
语言的演化与“语法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忆翔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语言作为一种现象系统在共时上看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历时上是演化的,可以理解为是一套形成并沿革的"惯例"。借用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构建语言演化的分析框架,从语言演化的视角探究语言的性质、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并... 语言作为一种现象系统在共时上看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历时上是演化的,可以理解为是一套形成并沿革的"惯例"。借用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构建语言演化的分析框架,从语言演化的视角探究语言的性质、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并运用该分析框架探讨"语法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惯例 语法化
下载PDF
成长中的演化语言学:汉藏语系的演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梦翰 金力 《科学》 2019年第5期15-19,4,共5页
汉藏语的起源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汉藏语的祖语源起约6000年前的中国北方.另一种认为原始汉语起源于中国西南部或印度东部.借助语言学材料和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再整合遗传学和考古学证据.将为研究反藏语的起源和演化提供... 汉藏语的起源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汉藏语的祖语源起约6000年前的中国北方.另一种认为原始汉语起源于中国西南部或印度东部.借助语言学材料和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再整合遗传学和考古学证据.将为研究反藏语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汉藏语系 系统发生学 农业/语言扩散 群体扩张
下载PDF
《语言演化中的认知与交际》述评
16
作者 刘瑾 于昌利 Anne Reboul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4,共5页
1.引言《语言演化中的认知与交际》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生物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作者Anne Reboul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语言大脑和认知实验室主任。本书主要探究语言演化的本质属性,阐释语言系统、语言演化与思维和交际的关联,认为语言不... 1.引言《语言演化中的认知与交际》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生物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作者Anne Reboul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语言大脑和认知实验室主任。本书主要探究语言演化的本质属性,阐释语言系统、语言演化与思维和交际的关联,认为语言不应被视作强交际系统,语言演化并非源于交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外显化 思维语言 人类语言 无限性 交际系统 语言交际
原文传递
语言经济学演化的动力机制阐释
17
作者 苏剑 张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语言是演化的,其演化的总体趋势适应于交易成本的节约;语言演化的内容表现为语言新生、语言变异、语言简化以及语种的消亡。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语言演化的动力机制,可以发现语言演化有明显的地理依赖特征,地理禀赋作用于市场分割、运输... 语言是演化的,其演化的总体趋势适应于交易成本的节约;语言演化的内容表现为语言新生、语言变异、语言简化以及语种的消亡。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语言演化的动力机制,可以发现语言演化有明显的地理依赖特征,地理禀赋作用于市场分割、运输成本以及人口流动进而影响语言演化的速度;现代科技进步尤其互联网的发展衍生网络流行语:约定俗成抑或消亡;语言的内部规则主要体现"省力法则",是影响语言演化的内生变量;权威主义的构建应该是语言演化进程中的某一驻点,不影响语言演化的总体趋势与特征。寻找语言演化的动力机制,能发现某些语言的亲缘性并理清人口迁移的路径,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启示,更主要的可以服务于国家的语言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经济发展 地理禀赋 互联网 交易成本
下载PDF
语言起源问题刍议:内涵呈现、视角对立及理念升维
18
作者 王轿成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语言起源是一项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现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据此,本文结合前贤研究探讨了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在语言学、人类学及哲学共同视域下,语言起源的内涵需要考究语言的定义、语言起源的条... 语言起源是一项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现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据此,本文结合前贤研究探讨了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在语言学、人类学及哲学共同视域下,语言起源的内涵需要考究语言的定义、语言起源的条件、语言起源的具体过程等问题。第二,学界存在丰富的语言起源假说,部分假说之间在本质内容上有所重合;此外,多数语言起源假说的内在性预设倾向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层面界定了语言;尽管语言起源假说普遍缺乏实证材料,但依然存在相应的研究参考价值。第三,一源论与多源论的对立,渐变论与突变论的对立是语言起源研究中形成的两组视角对立。第四,深化语言起源研究亟需在研究意识、研究性质及研究平台等多个层面进行理念升维。首先,语言起源有其成为学术问题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学界需要为其树立高度的问题意识;其次,语言起源问题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研究性质,相关研究必须注重和加强跨学科合作;最后,在未来的语言起源研究中,理应不断夯实演化语言学这一最新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起源 假说 两个对立 跨学科 演化语言
下载PDF
语言演化渐变论与突变论的对立与兼容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烈祥 伍雅清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语言的物种特征必然要求语言起源和演化解释。渐变论以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为应对各种生存压力而逐渐获得的适应能力,最终陷入演化功能目的论陷阱;突变论以新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句法合并是个体基因突变,但... 语言的物种特征必然要求语言起源和演化解释。渐变论以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为应对各种生存压力而逐渐获得的适应能力,最终陷入演化功能目的论陷阱;突变论以新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句法合并是个体基因突变,但否认了前体单元或原型语言。语言演化需从根本上回答语言和其它动物交际方式之间的非连续问题。语言演化是渐变过程中的突变,合并是人类获得的没有跨语言差异的可遗传生物机能,原型语言或前体单元等则是渐变,语言演变表明了表型的发育可塑性。语言渐变和突变的兼容符合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思想,超越了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化 渐变论 突变论 原型语言 合并
原文传递
语言研究的民俗学视野和方法
20
作者 段宝林 黄龙光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民俗传承的媒介。民俗传承离不开语言参与,语言演化离不开民俗土壤。语言与民俗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民俗学与语言学交叉明显。一在语言和民俗的研究方面,罗常培较早从语言探究文化心理、亲属制度,从文化接触论述语...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民俗传承的媒介。民俗传承离不开语言参与,语言演化离不开民俗土壤。语言与民俗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民俗学与语言学交叉明显。一在语言和民俗的研究方面,罗常培较早从语言探究文化心理、亲属制度,从文化接触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李方桂指出,语言学是民俗学的重要工具,民俗学者特别关心语言在社会上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传承 民俗学者 李方桂 语言演化 亲属制度 罗常培 民俗学视野 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