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语向第二语言的翻译》评介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军 潘月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60,4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斯图阿特·坎贝尔著的《母语向第二语言的翻译》一书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词 《母语向第二语言的翻译 斯图阿特·坎贝尔 翻译能力 模式
下载PDF
形象语言的翻译
2
作者 郭耀民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133-134,共2页
形象语言的翻译郭耀民本文所谓形象语言主要是指具有生动效应的修辞格式、谚语、成语、习语等。在英译汉时,由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和不对称性,即包括两种语言各具有自己的一套词汇和语法,修辞手段和习惯用法,两个民族间的历史背景、... 形象语言的翻译郭耀民本文所谓形象语言主要是指具有生动效应的修辞格式、谚语、成语、习语等。在英译汉时,由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和不对称性,即包括两种语言各具有自己的一套词汇和语法,修辞手段和习惯用法,两个民族间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与风俗人情的不同性,对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语言 汉民族 《英汉翻译教程》 语言的翻译 修辞手法 语言翻译 语码转换 得体性原则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译文
下载PDF
以语言接触为导向建构语料库翻译学的新领域与新视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研究》介评
3
作者 李笔豪 《外文研究》 2024年第4期91-96,107,共7页
翻译是不同语言进行间接接触最集中的场域。语言接触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域,而语料库翻译学又以翻译为“核”、实证为“器”,赋予语言接触全新的解读。《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研究》首次系统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 翻译是不同语言进行间接接触最集中的场域。语言接触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域,而语料库翻译学又以翻译为“核”、实证为“器”,赋予语言接触全新的解读。《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研究》首次系统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这一前沿议题,透过多重视角观其面面,从全景面貌勾勒其轮廓,以纵深剖析揭示其体系,就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动向予以回溯与体察,辅以案例细析回望经典研究,不仅为语料库翻译学开创了崭新的研究疆域,也为其打开了广阔的研究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料库翻译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接触研究
下载PDF
谈文学作品中副语言的翻译 被引量:6
4
作者 吕俊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15,共5页
一、副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形式。正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所说:“语言并不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行为的唯一形式。我们根据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情,如穿衣,走路或梳头的样式,就可以... 一、副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形式。正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所说:“语言并不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行为的唯一形式。我们根据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情,如穿衣,走路或梳头的样式,就可以得出有关这个人的推论。就这层意义来说,也许一切公开的行为都在传递信息。”(《应用语言学导论》)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学作品 动作语言 信息行为 语言的翻译 语言翻译 交际行为 儒林外史 自然符号 语言交际
原文传递
语言的机制与翻译 被引量:2
5
作者 阎德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1引言语言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是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1:16)可见,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作为交际工具为人类服务的。那么,语言为什么能够这样巧妙地为人... 1引言语言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是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1:16)可见,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作为交际工具为人类服务的。那么,语言为什么能够这样巧妙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呢?“这涉及语·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手段 语言机制 普通语言 经济原则 语言运用 翻译研究 补偿机制 类推机制 语言现象 语言的翻译
原文传递
广告语言翻译特点与技巧 被引量:4
6
作者 章云燕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6-117,共2页
随着当今世界对广告作用的愈来愈重视,广告语言的翻译也颇受关注。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适用于对方语言。本文对广告语言进行了一些研究,指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广告语言的特点,并对翻译技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广告语言的翻译 广告语言的特点 翻译技巧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批评——以翟理斯《醉翁亭记》译文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小芳 程家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和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批评的根本任务、指导原作和方法,提出了翻译批评操作的认知语言学模式。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认知语言的翻译 翻译批评任务、原则和方法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高兴》英译本的文化翻译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贾立平 张钰迪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76-80,共5页
乡土小说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蕴藏着的地方和民族文化色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两个世界"四方面探究了其在乡土小说《高兴》文化翻译中的体现及其... 乡土小说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蕴藏着的地方和民族文化色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两个世界"四方面探究了其在乡土小说《高兴》文化翻译中的体现及其优越性,试图找出乡土小说文化翻译的更优选择,以期推动乡土小说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的翻译 《高兴》 文化翻译 乡土小说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关照下的文化意象翻译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5-57,F0003,共4页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 认知语言的翻译 归化 异化 融合策略
下载PDF
英语幽默语言的翻译 被引量:3
10
作者 戎刿 《当代外语研究》 1999年第8期42-49,共8页
漫步住所附近的小树林,最不经意时,“嗖”地从路边的灌木丛窜出一只小动物,让你一怔,定神细看,原是一只松鼠!你轻吐口气,付之一笑。 西方人好幽默,行文亦然。 独步译林小径,从原文的字里行间也会不时地“窜”出“幽默”,然而,对付英语... 漫步住所附近的小树林,最不经意时,“嗖”地从路边的灌木丛窜出一只小动物,让你一怔,定神细看,原是一只松鼠!你轻吐口气,付之一笑。 西方人好幽默,行文亦然。 独步译林小径,从原文的字里行间也会不时地“窜”出“幽默”,然而,对付英语幽默及其翻译,有遇见松鼠的“一怔”,却没有那份轻松,那份闲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幽默 语言的翻译 情景幽默 肯尼迪 辞格幽默 灵感思维 变异使用 克林顿 语言要素 译文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11
作者 况新华 易勇美 《时代经贸》 2011年第16期8-10,共3页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提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认知和体验,依靠其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源语文本的神...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提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认知和体验,依靠其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源语文本的神韵。但另一方面,认知语盲学的翻译观也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指出处在现实世界特定环境中的译者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范围以及译文读者认知水平和层次的制约,因此只能“创而有度”,而不能歪曲原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的翻译 译者 主体性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英语专业三年级笔译教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冰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171-173,共3页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突出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一翻译观对英语专业三年级笔译教学的启示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从体验中认知原文本及原...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突出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一翻译观对英语专业三年级笔译教学的启示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从体验中认知原文本及原文本所展示的世界的能力,以及用自然的目的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的翻译 英语专业三年级笔译教学 翻译能力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宋词的翻译——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俊 轩治峰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6期92-93,共2页
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典型的审美价值。该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部分观点为理论,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分析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它的英译中,是如何构建一个符合于原作者所勾勒的现实世... 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典型的审美价值。该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部分观点为理论,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分析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它的英译中,是如何构建一个符合于原作者所勾勒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翻译 认知语言的翻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
14
作者 骆丽霞 《海风》 202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提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认知和体验,依靠其主体性,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源语文本的风采。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也强...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提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认知和体验,依靠其主体性,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源语文本的风采。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也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比如译者会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范围以及译文读者认知水平和层次的制约。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翻译观研究具体翻译实践实例——中国70后女作家盛可以的短篇小说《缺乏经验的世界》选段英译,以此来分析译者文学翻译的主体性,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译者的翻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的翻译 译者主体性 认知语言翻译 认知语言学理论 源语文本 翻译行为 翻译文本 认知主体
下载PDF
逻辑翻译学构想 被引量:16
15
作者 阎德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8,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逻辑翻译研究,我国是从本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但囿于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束缚,故而进展不大。各外语语种的翻译研究,一般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论文专题探讨上。我们从大量的俄汉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深知特... 一、问题的提出逻辑翻译研究,我国是从本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但囿于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束缚,故而进展不大。各外语语种的翻译研究,一般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论文专题探讨上。我们从大量的俄汉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深知特定语言环境中的逻辑联系对两种语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翻译 翻译研究 应用逻辑 普通语言 科学逻辑 语言的翻译 语言机制 普通逻辑 逻辑规律 语言手段
下载PDF
文化转向与翻译教学研究
16
作者 罗小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55-156,167,共3页
过程教学和结果教学是翻译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语言翻译和翻译的语言也一直是翻译课教学的焦点。但译文和原文由于各自根植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可能以总有对等物参照。翻译要适应文化的要求,适应该文化中不同群体的要求。文化意图及文... 过程教学和结果教学是翻译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语言翻译和翻译的语言也一直是翻译课教学的焦点。但译文和原文由于各自根植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可能以总有对等物参照。翻译要适应文化的要求,适应该文化中不同群体的要求。文化意图及文化转向对翻译的影响和翻译处理在翻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向 语言的翻译 翻译语言 翻译教学
下载PDF
思维习惯与英汉翻译中的解说方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但汉源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40,共3页
思维习惯与英汉翻译中的解说方式但汉源翻译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思维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是在截然不同的社会、历史传统和生活规律中逐渐形成的,使用英语与汉语的人在思维习惯与表达方式方面自然两相歧异。翻译过程中,这种差别也... 思维习惯与英汉翻译中的解说方式但汉源翻译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思维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是在截然不同的社会、历史传统和生活规律中逐渐形成的,使用英语与汉语的人在思维习惯与表达方式方面自然两相歧异。翻译过程中,这种差别也会反映到语句的模式与语义的措辞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思维习惯 短篇小说 语言思维 译文 语言的翻译 白人世界 表达方式 翻译过程 简捷的方法
原文传递
德政府资助在国外翻译出版德国图书 被引量:1
18
作者 怀国 《出版参考》 1995年第3期9-9,共1页
为在国外促进德国图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德国外交部文化司从1973年起执行“促进图书翻译”计划。到1993年年底,已有2000余种德国图书翻译成38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其中各语种比例为英文21.6%,法文7.8%,西班牙文12.3%。近年来,随着国际形... 为在国外促进德国图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德国外交部文化司从1973年起执行“促进图书翻译”计划。到1993年年底,已有2000余种德国图书翻译成38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其中各语种比例为英文21.6%,法文7.8%,西班牙文12.3%。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出版 政府资助 图书翻译 德国外交部 进德 亚非拉 西班牙文 语言的翻译 法文 国图
下载PDF
浅谈汉英翻译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伟雄 《中国科技翻译》 1996年第2期26-27,42,共3页
浅谈汉英翻译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方法吴伟雄1引言“逻辑”,一指思维的规律,二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学问,有时也作“规律”的同义语;“思维”,则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顾名思义,“逻辑... 浅谈汉英翻译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方法吴伟雄1引言“逻辑”,一指思维的规律,二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学问,有时也作“规律”的同义语;“思维”,则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顾名思义,“逻辑思维”乃是合乎逻辑、合乎规律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思维与表达 逻辑思维 表达方法 中式菜谱 商品生产基地 深层含义 认识活动 语言的翻译 汉译英
下载PDF
论翻译中的动态平衡
20
作者 阎德胜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9,共6页
论翻译中的动态平衡阎德胜一、引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产生、发展、变化、衰亡这一动态过程中。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在对抗衰亡中求生存、求和谐、求发展的。人类这一特殊事物也是在对抗死亡中求得健康生存、和谐美满、兴旺发达... 论翻译中的动态平衡阎德胜一、引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产生、发展、变化、衰亡这一动态过程中。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在对抗衰亡中求生存、求和谐、求发展的。人类这一特殊事物也是在对抗死亡中求得健康生存、和谐美满、兴旺发达的。人类对抗死亡而求生存、求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衡 译文语言 翻译 语言结构 整体性原则 表达形式 语言环境 语言的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 动态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