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陈映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9期0005-0008,共4页
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差异大,其中不乏语言距离的作用。贸易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本文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以语言距离为主要考察变量,结合201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 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差异大,其中不乏语言距离的作用。贸易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本文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以语言距离为主要考察变量,结合201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分析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弱化语言距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流量 语言距离 贸易引力模型
下载PDF
语言距离与民族地区县域劳动力流入——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新证据
2
作者 田雅群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12期31-44,共14页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影响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的重要因素,而数字普惠金融引致的包容性增长给劳动力流入带来...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影响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的重要因素,而数字普惠金融引致的包容性增长给劳动力流入带来新契机。论文以是否愿意长期定居作为意愿型流入、以住房属性作为实质型流入,研究发现,语言距离显著降低了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的概率。以地形起伏作为语言距离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和更替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佐证了此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语言距离通过阻碍劳动力在民族地区县域的社会融入降低了其流入可能性。而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增强了社会融入与劳动力流入的正向关系。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程度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数字化程度对社会融入与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方式分析发现,数字信贷和数字支付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数字投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劳动力流入 数字普惠金融 民族地区县域
下载PDF
语言距离的测度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剑 黄少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共6页
语言距离是指不同语言的差异程度,理论界采取了语言考试测评以及编辑距离的方法测来度语言距离,前者较为流行。把语言距离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主要有三个指向: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性研究,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流量成反比;语言距离对收... 语言距离是指不同语言的差异程度,理论界采取了语言考试测评以及编辑距离的方法测来度语言距离,前者较为流行。把语言距离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主要有三个指向: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性研究,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流量成反比;语言距离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移民地选择以及移民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语言距离与语言规划关系密切,语言距离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外语教育改革、语言产业战略的构建以及汉语言的国际推广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贸易流量 收入分配理论 语言规划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语言距离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美两国的数据 被引量:24
4
作者 苏剑 葛加国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选取并处理了预科生的留学成绩数据,以此测度出两国的语言距离。把语言距离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程度,这是对引力模型实证研究的重要进展。实证结果显示:引入语言距离之后,引力模型的各种... 选取并处理了预科生的留学成绩数据,以此测度出两国的语言距离。把语言距离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程度,这是对引力模型实证研究的重要进展。实证结果显示:引入语言距离之后,引力模型的各种假说依然成立,实证结果有效。GDP是影响国际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的语言距离越大,两国的贸易流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是必要的政策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
下载PDF
语言距离对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语音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欧亚丽 刘承宇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93-97,共5页
本文以语言类型学和语言距离为理论基础,以Kellerman假设为研究路线,采用访谈与语言产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笔者所在的西南大学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跨语言影响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学习者所感知的心理语言距离的... 本文以语言类型学和语言距离为理论基础,以Kellerman假设为研究路线,采用访谈与语言产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笔者所在的西南大学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跨语言影响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学习者所感知的心理语言距离的影响超过了客观的语言类型距离的影响;心理语言距离只在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关联中才有显著作用;第二语言地位在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过程中决定源语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学生 英语 三语习得 语言距离 语音迁移
下载PDF
中国对外传播实践的语言距离检视及分层策略——以孔子学院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向志强 向治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1,共7页
语言距离为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传播效果。其测度通常采用编辑距离、感知距离。从WALS语料库中选出51个国家的语言,并对WALS语料库的数据进行整理,获取各语言的特征值,计算出51种语言与汉语的语言距离,分析发现:语... 语言距离为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传播效果。其测度通常采用编辑距离、感知距离。从WALS语料库中选出51个国家的语言,并对WALS语料库的数据进行整理,获取各语言的特征值,计算出51种语言与汉语的语言距离,分析发现:语言距离除受自身语言符号因素的直接影响外,也受两国间的地理因素、地貌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的间接影响;孔子学院的设立,并不是以举办与传播效果为考量要素,也不是以语言距离为设立依据,因而举办效果并不理想;完善孔子学院国际布局并提高其举办效果,必须依据语言距离及其形成原因,创新孔子学院运行机制,改进孔子学院授课内容,并对其运行机构和教学内容分别实施分层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中国对外传播 分层策略 孔子学院
下载PDF
语言距离、语言传播与对外贸易增长——理论假说与中国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苏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4,共6页
语言影响互动行为中的交易成本,而国际贸易客观上要求节约交易成本,因此不能弱化语言在双边贸易中的作用。相关实证结果表明:语言距离与双边贸易呈现显著反相关关系,即语言距离越大,双边贸易额越小,因而母语属于同一语言谱系的国家更有... 语言影响互动行为中的交易成本,而国际贸易客观上要求节约交易成本,因此不能弱化语言在双边贸易中的作用。相关实证结果表明:语言距离与双边贸易呈现显著反相关关系,即语言距离越大,双边贸易额越小,因而母语属于同一语言谱系的国家更有利于发展双边贸易。作为语言传播的主要载体——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相比于孔子学院的作用,孔子学院与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大的正协同效应,即优先在与汉语语言距离小的国家建立孔子学院,其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作用更大。语言因素影响贸易结构,其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可能大于对货物贸易的影响,要保持语言互译的精确度,加快语言传播,优先考虑在与汉语语言距离小的国家建立孔子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语言谱系 孔子学院 国际贸易
下载PDF
语言距离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策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向志强 麻庭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145,共5页
语言距离是影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依据语言距离实施分层传播策略。笔者以WALS语料库中192个语言特征为指标,具体计算51个样本国的语言距离,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目标国划分为四个层次,... 语言距离是影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依据语言距离实施分层传播策略。笔者以WALS语料库中192个语言特征为指标,具体计算51个样本国的语言距离,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目标国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对语言距离相对较小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国家,实施重点传播,建立相对更为复杂的文化传播体系;而对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国家,提高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意愿,增强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动力,减少因语言距离所带来的高额传播成本和交流风险;同时逐步在上述四个层次国家中依次开展具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实施汉语等级考试,以及建构新型对外传播平台等分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对外文化传播 分层策略
下载PDF
汉—英—日三语词汇加工中的语言距离和二语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艳 张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4-87,共14页
三语者掌握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距离。语言距离相近时,L3词汇加工更易受习得状态相似的L2词汇影响(二语效应)。但汉—英—日三语者的语言距离和二语效应更复杂,尚少有研究证据。本文采用同/异译词对(L3→L2)和同/异形词对(L3∩L1)的语义... 三语者掌握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距离。语言距离相近时,L3词汇加工更易受习得状态相似的L2词汇影响(二语效应)。但汉—英—日三语者的语言距离和二语效应更复杂,尚少有研究证据。本文采用同/异译词对(L3→L2)和同/异形词对(L3∩L1)的语义判断任务,考察汉—英—日三语者的L3词汇加工是否受到二语效应和语言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工L3→L2同译词对的反应时显著增加、错误率稍稍降低,未见二语效应,而L3∩L1同形词对的反应时、错误率均显著降低,语言距离的作用显著。文章从二语效应、语言距离展开讨论,认为三语词汇教学须同时重视两者的语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L2同译 L3∩L1同形 语际影响 二语效应 语言距离
下载PDF
学习者语言距离的感知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馨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9-71,共3页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担心或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进行主观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以Tobias的外语学习焦虑模式为基...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担心或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进行主观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以Tobias的外语学习焦虑模式为基础,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主观感知的语言距离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有助于就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外语学习焦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习焦虑 语言距离 Tobias模型
下载PDF
语言距离对彝族学生三语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艳 陈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1-65,共5页
语言距离与语言迁移具有密切联系,客观语言距离使学习者产生或远或近的主观语言距离。从我国彝族地区的情况看,英语是彝族学生学习的第三语言,对英语产生较近的语言距离有助于学习,反之,则阻碍其学习。因此,厘清彝语同汉语、英语之间存... 语言距离与语言迁移具有密切联系,客观语言距离使学习者产生或远或近的主观语言距离。从我国彝族地区的情况看,英语是彝族学生学习的第三语言,对英语产生较近的语言距离有助于学习,反之,则阻碍其学习。因此,厘清彝语同汉语、英语之间存在的异同,使学生产生较近的主观语言距离,可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语言距离 语言迁移
下载PDF
心理语言距离与外语水平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明子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3期39-43,共5页
心理语言距离是引起跨语言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语音感知的影响,选取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单元音/e/与双元音/ei/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不同英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维语到英语与汉语到英语之间语音的心理语言距离差异... 心理语言距离是引起跨语言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语音感知的影响,选取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单元音/e/与双元音/ei/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不同英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维语到英语与汉语到英语之间语音的心理语言距离差异,及差异对语音感知和语音接受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较低和中等的受试在语音感知中易受心理语言距离影响,较高水平受试的心理语言距离接近语言距离;低水平受试受心理语言距离影响较难接受迁移源为二语的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大学生 心理语言距离 英语语音
下载PDF
语言距离对壮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影妮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以母语为壮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三语迁移因素的影响。在语言距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三语习得中壮语、汉语和英语语际影响的相关因素,讨论壮族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时出现的语音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 语言距离 三语习得 语音迁移
下载PDF
语言距离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蒋慧 张燚 刘进平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2-48,共7页
语言距离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领域不可忽视的因素。选取2001—2017年的22个样本国,以样本国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为因变量,以样本国与我国的语言距离、国内生产总值、地理距离、是否接壤为自变量建立引力模型,研究语言距离与教育服务贸... 语言距离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领域不可忽视的因素。选取2001—2017年的22个样本国,以样本国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为因变量,以样本国与我国的语言距离、国内生产总值、地理距离、是否接壤为自变量建立引力模型,研究语言距离与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距离越大的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流量越小,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两国的语言距离降低10%,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可能会增加50.5%。因此,应通过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力度、重视服务贸易中的语言因素、发展国内语言服务产业等举措来降低语言因素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距离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语言距离对我国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徐铖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描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语言距离或语言近似度的指标,研究语言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为了把语言距离作为一个分析和预测双边贸易的重要变量引入引力模型,本文定义了语言距离的概念,考察了引力模型的现有理论,论证... 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描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语言距离或语言近似度的指标,研究语言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为了把语言距离作为一个分析和预测双边贸易的重要变量引入引力模型,本文定义了语言距离的概念,考察了引力模型的现有理论,论证了纳入引力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研究了语言距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汉语的普及度、重视外国语(非英语)教育、大力发展语言服务产业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语言距离 引力模型 交易成本 语言近似度
下载PDF
维吾尔族学生的心理语言距离在维-英实际语言距离中的体现
16
作者 赵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3-14,共2页
本研究从词汇、语音、句法、形态几个层面,调查了维吾尔族学生对维、英、汉三语间的心理语言的判断,发现在词汇层面,他们认为三种语言都很近;在语音和形态方面,维语跟英语更近;在句法方面,维语跟汉语更为接近。对比维、汉、英三语间的... 本研究从词汇、语音、句法、形态几个层面,调查了维吾尔族学生对维、英、汉三语间的心理语言的判断,发现在词汇层面,他们认为三种语言都很近;在语音和形态方面,维语跟英语更近;在句法方面,维语跟汉语更为接近。对比维、汉、英三语间的实际语言距离,从而具体分析了造成他们对心理语言距离的判断结果。从整体来说,维吾尔族学生认为维语跟英语的心理语言距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语言距离 维吾尔语 英语 英语学习
下载PDF
语言距离视野下沧源佤族中学生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学宝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以心理学及语言学关于倦怠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从语言距离视角对沧源佤族中学生第三语言学习倦怠进行探究,提出建设性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语言距离 佤族中学生 第三语言 学习倦怠
下载PDF
心理语言距离对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的影响——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学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心理语言距离对学习者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语言距离与第三语言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2)不同心理语言距离的分组受试在第三语言学习倦怠上的表现差异显著;(3)心理语言距离的变... 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心理语言距离对学习者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语言距离与第三语言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2)不同心理语言距离的分组受试在第三语言学习倦怠上的表现差异显著;(3)心理语言距离的变异能较大程度地解释及预测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的变异。研究为第三语言教学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语言距离 学习倦怠 第三语言
下载PDF
第三语言学习者元语言意识与心理语言距离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学宝 王坤邦 《基础外语教育》 2017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研究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例,探究第三语言学习者元语言意识和心理语言距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双语背景下受试在第三语言学习中并未表现出元语言意识优势,且对第三语言表现出较远的心理语言距离感;第三语言学习者元语言意识与心理... 本研究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例,探究第三语言学习者元语言意识和心理语言距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双语背景下受试在第三语言学习中并未表现出元语言意识优势,且对第三语言表现出较远的心理语言距离感;第三语言学习者元语言意识与心理语言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元语言意识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心理语言距离。本研究旨在对第三语言教学进行认知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意识 心理语言距离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