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对《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分析
1
作者 赵一潇 《新闻传播科学》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个年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战略对手与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尤为关键。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吸引了国内学者的目光。然而从历时的角度并运用语用学的...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个年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战略对手与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尤为关键。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吸引了国内学者的目光。然而从历时的角度并运用语用学的理论针对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流变的研究目前仍有空缺。本研究以美国最大报纸《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为切入点,收集自2017年至2023年该报刊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报道并建立语料库,借助分析软件Antconc对报道中的关键词与索引行进行分析,并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对检索结果进行描述与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华盛顿邮报》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码转换探析——以《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为例
2
作者 张利杨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8期3258-3263,共6页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接触的结果,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在双语和多语社会中,经常发生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近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蓬勃发展,《脱口秀大会》作为当前国内最火的喜剧脱口秀节目,...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接触的结果,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在双语和多语社会中,经常发生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近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蓬勃发展,《脱口秀大会》作为当前国内最火的喜剧脱口秀节目,语码转换现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和于国栋的语言顺应模型,本研究分析了《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辅以定量研究,对语码转换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探究语码转换的动因: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和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语言顺应论 语用功能 《脱口秀大会》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警察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警察执法话语为例
3
作者 周云凤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4期1805-1811,共7页
身份被认为是一种语用资源。随着交际目的的变化,交际者会通过话语构建不同的语用身份。本文基于顺应论,以警察执法话语为语料,探究了警察语用身份的建构及其顺应性。研究发现,在工作过程中,警务人员根据特定的语境,建构了执法人员和教... 身份被认为是一种语用资源。随着交际目的的变化,交际者会通过话语构建不同的语用身份。本文基于顺应论,以警察执法话语为语料,探究了警察语用身份的建构及其顺应性。研究发现,在工作过程中,警务人员根据特定的语境,建构了执法人员和教育开导者身份,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帮助更多人远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语用身份建构 警察执法话语
下载PDF
从语言顺应论看《孙子兵法》辞格的翻译策略选择——基于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屠国元 吴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从语言顺应论视角来看,翻译这一跨文化传播活动本质上是译者对目的语的动态顺应选择过程。翟林奈和丹马翻译小组的两部《孙子兵法》英译本,充分体现了译者在译介辞格时为满足英语读者的阅读需要、顺应文化语境的动态变化而采用的个性化... 从语言顺应论视角来看,翻译这一跨文化传播活动本质上是译者对目的语的动态顺应选择过程。翟林奈和丹马翻译小组的两部《孙子兵法》英译本,充分体现了译者在译介辞格时为满足英语读者的阅读需要、顺应文化语境的动态变化而采用的个性化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孙子兵法》 英译本 辞格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误解·归因·补释 被引量:10
5
作者 仇云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先行研究对语言顺应论的误解包含误读和误用两个方面。形成误解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语用学学派二分的误导;二是对语言顺应论核心概念的误识;三是对语言顺应论应用方式判断不当;四是对语言顺应论在话语解释方面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基于地... 先行研究对语言顺应论的误解包含误读和误用两个方面。形成误解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语用学学派二分的误导;二是对语言顺应论核心概念的误识;三是对语言顺应论应用方式判断不当;四是对语言顺应论在话语解释方面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基于地缘的语用学学派划分并不合适;综观、顺应性和研究角度三个核心概念在构建语言顺应论的不同阶段承载着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内容侧重,不应混淆;语言顺应论是理论框架而不是操作框架,不能脱离具体研究问题直接套用;语言顺应论与部分用于话语解释的其他语用学理论在话语解释方面存在原则性差异,不宜将它们直接整合为新的话语解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误解 归因 补释
下载PDF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劲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外宣翻译 变译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策略探析——以公司简介翻译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遂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基于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进行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特别是中英文公司简介翻译中,译者要顺应目标语语言结构、文化语境及具体的语用要求,选择相应的文本和... 基于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进行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特别是中英文公司简介翻译中,译者要顺应目标语语言结构、文化语境及具体的语用要求,选择相应的文本和翻译策略,以使译文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接受,提高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英汉翻译策略 公司简介
下载PDF
网络语篇英汉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及成因解读——以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为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柴磊 刘建立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4-47,91-92,共4页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有效的交际策略,它不仅仅发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语码转换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动因,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观照分析网络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发现英语语码...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有效的交际策略,它不仅仅发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语码转换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动因,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观照分析网络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发现英语语码起着填补词汇空缺,澄清观点,强调,委婉语等作用,而这种转换主要是基于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 语码转换 顺应 语言顺应论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在《红楼梦》茶文化翻译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蕊 柳文芳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45,共2页
语言顺应论认为,一个关于茶文化的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翻译理论中的语言顺应论之基本内涵包括语言表达层面的顺应化转变、文化交流层面的顺应性转变、行为交际层面的顺应性转变等。语言顺应论应... 语言顺应论认为,一个关于茶文化的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翻译理论中的语言顺应论之基本内涵包括语言表达层面的顺应化转变、文化交流层面的顺应性转变、行为交际层面的顺应性转变等。语言顺应论应用于《红楼梦》茶文化翻译教学的基本原则有语言顺应角度上艺术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文化顺应角度上互文视阈和主体视阈相结合的原则、交际行为顺应的角度上交际目的顺应原则。语言顺应论应用于《红楼梦》茶文化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则有:顺应我国茶文化的茶事之美、顺应我国茶文化的形式美、顺应我国茶文化的意蕴美三个基本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红楼梦》 茶文化 翻译教学策略
下载PDF
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用学研究应致力于探讨语言的运行机制,即考察交际者在特定语境里如何通过顺应性语言选择来满足其交际需要,实现其交际目的。就翻译而言,它是一种类似但更加复杂的语际交际活动,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用学研究应致力于探讨语言的运行机制,即考察交际者在特定语境里如何通过顺应性语言选择来满足其交际需要,实现其交际目的。就翻译而言,它是一种类似但更加复杂的语际交际活动,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着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互动、选择与顺应。语言顺应论把翻译纳入一个连贯统一的框架,给翻译研究带来三点启示:翻译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也是动态顺应的过程,更是语言顺应论下的翻译模式,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综观论 语言顺应论 翻译 语用学 交际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的运用维度:翻译过程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是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用该理论重新审视翻译过程及其本质,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变异、商讨、顺应并据此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下的翻译过程是基于这三个...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是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用该理论重新审视翻译过程及其本质,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变异、商讨、顺应并据此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下的翻译过程是基于这三个语言特性相互协作共同持续于话语产生、理解与转换的动态阐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翻译过程 变异性 商讨性 顺应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与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晓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年第6期82-83,共2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尽管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进行母语的输入会干扰学习者,但由于词汇空缺、教师语言能力有限及学生在接收全英语输入时难度较大等原因,在我国英语课...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尽管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进行母语的输入会干扰学习者,但由于词汇空缺、教师语言能力有限及学生在接收全英语输入时难度较大等原因,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本文尝试从顺应论的角度来解释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现象,并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语言顺应论 语码转换 教师 语言学家 70年代 学习外语 词汇空缺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意义的复杂性回归——语言顺应论之“意义观”阐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延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0-555,共6页
与以往意义观不同,语言顺应论认为"语用视角下的意义研究应该回归复杂性"。这一基本命题涵盖三方面的内容:在本体论上,意义研究需要走出分析性,转入复杂性,从而回答"意义是什么"的内涵问题;在价值论上,意义研究必... 与以往意义观不同,语言顺应论认为"语用视角下的意义研究应该回归复杂性"。这一基本命题涵盖三方面的内容:在本体论上,意义研究需要走出分析性,转入复杂性,从而回答"意义是什么"的内涵问题;在价值论上,意义研究必须突破语义三角,建构语用三角,从而廓清"意义意味着什么"的价值困惑;在认识论上,意义研究应该锁定优化解而非最优解,从而刻画"意义应当成为什么"的认识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意义 复杂性
下载PDF
选择与顺应——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广告语言创作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诞平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语用学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以此理论为关照,广告语言的创作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性是其本质特征;为达到广告的交际目的,广告语言创作要在语言形式(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语篇类型、语码...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语用学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以此理论为关照,广告语言的创作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性是其本质特征;为达到广告的交际目的,广告语言创作要在语言形式(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语篇类型、语码、语言风格等)、语言内容和语用策略等方面做出选择。选择要顺应广告交际的上下文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后者主要包括受众的心理世界(情感、信念、愿望、认知、意图等)和社交世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广告语言 语境因素 选择 顺应 AIDMA
下载PDF
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校园流行语的几种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婉莹 任小玲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17-620,共4页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流行词语比较丰富,代表着一种文化,反映了一种时尚,体现了一种情绪,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基于语言顺应论,对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从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特征方面对大学流行...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流行词语比较丰富,代表着一种文化,反映了一种时尚,体现了一种情绪,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基于语言顺应论,对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从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特征方面对大学流行语中的英语词汇进行了异语词、合成词和音译词三种分类与评价.该分类方法能比较全面地涵盖当前大学校园英语语言的类型,可以对当前一段时期新词汇的所属类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流行英语词汇 语言顺应论 异语词 合成词 音译词
下载PDF
何为视角——语言顺应论之视角观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延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8,共7页
语言顺应论所提出的语用视角观让学界耳目一新,但是这种视角的具体内涵却一直宽泛不清。文章结合该理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其视角观予以诠释,结果发现:就语境维度而言,视角是一种语境化了的关系;在结构层面上讲,视角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 语言顺应论所提出的语用视角观让学界耳目一新,但是这种视角的具体内涵却一直宽泛不清。文章结合该理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其视角观予以诠释,结果发现:就语境维度而言,视角是一种语境化了的关系;在结构层面上讲,视角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从动态机制上看,视角具有复杂性涌现属性;就突显程度来说,视角允准分层化认知处理。澄清语言顺应论的视角观对于该理论进一步走向精细化颇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 语言顺应论 解读
下载PDF
林黛玉 语言顺应论的忠实践行者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云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4-65,共2页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自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来,人们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着语言...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自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来,人们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着语言顺应理论。巧舌如簧的林黛玉是忠实践行语言顺应理论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语言选择 语境 林黛玉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顺应论的研究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国内研究者从引进介绍该理论到将其应用到翻译、文学、语用策略、语码转换、教学、句法学、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回顾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归纳我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顺应论的研究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国内研究者从引进介绍该理论到将其应用到翻译、文学、语用策略、语码转换、教学、句法学、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回顾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归纳我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展示了顺应论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语用学 国内研究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指导下的口译顺应观——交替传译中的“变异”与“变译”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维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59-160,F0003,共3页
语言顺应理论创始人维索尔伦所阐述的语言顺应论的三大特征中,变异性是其对口译"顺应"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核心特征。因此,"变异"在宏观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在交替传译中实现源语和译语间的整体"顺应"... 语言顺应理论创始人维索尔伦所阐述的语言顺应论的三大特征中,变异性是其对口译"顺应"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核心特征。因此,"变异"在宏观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在交替传译中实现源语和译语间的整体"顺应";而"变译"作为一种最常被采用的具体方法,消解因文化、结构、句法带来的翻译障碍,实现源语和译语转换过程当中的自然过渡。对"变异"和"变译"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交替传译活动做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口译顺应 交替传译 变异性 变译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1980年代的爱情》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亚 陈钰婷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0期43-44,129,共3页
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影响外国观众认识、认知、认可和认同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电影界和译界都已认识到了它在促进电影业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对《1980年代的爱情》字幕... 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影响外国观众认识、认知、认可和认同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电影界和译界都已认识到了它在促进电影业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对《1980年代的爱情》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对电影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电影字幕翻译 《1980年代的爱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