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名片的创译一体外宣翻译路径与策略——基于跨语际书写视角
1
作者 吾雅平 《江苏商论》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作为城市名片,是衢州鲜亮的文化符号。跨语际书写立足翻译,扎根地域文化,整合语言传播、地方文化和跨语际实践,强调译者在文化翻译中的目的、跨越、聚合和表述。在路径上,可尝试采用创译一体的创新-创造-创译路径...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作为城市名片,是衢州鲜亮的文化符号。跨语际书写立足翻译,扎根地域文化,整合语言传播、地方文化和跨语际实践,强调译者在文化翻译中的目的、跨越、聚合和表述。在路径上,可尝试采用创译一体的创新-创造-创译路径,具体的策略可包括异化+“扩展-详述”策略、归化+“扩展-延伸”策略、融通+“扩展-增强”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名片 语际书写 路径 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多维分析的对非外宣中医保健文本语际转换策略研究
2
作者 查静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中医保健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非洲各国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日渐重视以及“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对非中医保健外宣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非洲读者的中医外宣翻译研究乏善可陈,聚焦语言微观层面的研究更... 中医保健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非洲各国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日渐重视以及“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对非中医保健外宣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非洲读者的中医外宣翻译研究乏善可陈,聚焦语言微观层面的研究更少。基于此,结合具体实例,应用多维文本分析法对高分译本的语体风格和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增译法、减译法和转译法等三种典型语际转换策略,以丰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文本分析 中医保健 对非外宣 语际转换
下载PDF
从依附到独立——《伊索寓言》的译介对“寓言”的跨语际实践
3
作者 陈宇翔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中国古代寓言长期依附于其他文体,而在二十世纪初陡然宣布独立。这与林纾在《伊索寓言》中以“寓言”译Fable有着密切联系。在跨语际实践的理论视角下,《伊索寓言》译介的具体历史语境为建构“寓言”和Fable之间的虚拟对等关系提供了前... 中国古代寓言长期依附于其他文体,而在二十世纪初陡然宣布独立。这与林纾在《伊索寓言》中以“寓言”译Fable有着密切联系。在跨语际实践的理论视角下,《伊索寓言》译介的具体历史语境为建构“寓言”和Fable之间的虚拟对等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伊索寓言三个古译本尤其是林译本,发现林纾特定的文化身份不仅促使了Fable与“寓言”之间虚拟对等关系的建立,还引发了Fable对“寓言”的重构。继而沈德鸿编辑出版的《中国寓言(初编)》使这一重构获得合法性。Fable完成了其对“寓言”的跨语际实践,赋予了“寓言”新的意义,创造了新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文化身份 虚拟对等 语际实践
下载PDF
从“私诉”到“附带民事诉讼”:近代中国一个诉讼法概念的跨语际实践
4
作者 胡晓 《南大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131-142,共12页
“私诉”概念的跨语际实践包含四个阶段:在传统中文语境中意为“暗中告诉”;清末民初,经由日本汉字词“私訴”(しそ)对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action civile”的直译,作为诉讼法概念的“私诉”重返中国,意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92... “私诉”概念的跨语际实践包含四个阶段:在传统中文语境中意为“暗中告诉”;清末民初,经由日本汉字词“私訴”(しそ)对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action civile”的直译,作为诉讼法概念的“私诉”重返中国,意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921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刑事诉讼条例》使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替代“私诉”,并将“私诉”的意涵改为“刑事自诉”。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刑事诉讼法》使用“自诉”替代“私诉”,“私诉”就此消解于中文语境。“私诉”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抽离、重返、转变、消解,既是大陆法系司法制度、法学知识在语言层面的一次本土化重构,也是近代中国“司法现代性”改革的具象化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诉 自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语际实践
下载PDF
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语境化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为例
5
作者 封玮烨 景芷伦 +1 位作者 于海润 王柯懿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东北方言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使用时对语境依赖度高,而目前针对东北方言翻译的研究较为匮乏,缺少系统的翻译模式。文章基于语内、语际翻译理论,立足语境化视角,构建了“东北方言—普通话—英语”翻译模型,通过分析东北文化特色词的语境含... 东北方言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使用时对语境依赖度高,而目前针对东北方言翻译的研究较为匮乏,缺少系统的翻译模式。文章基于语内、语际翻译理论,立足语境化视角,构建了“东北方言—普通话—英语”翻译模型,通过分析东北文化特色词的语境含义,探讨相关英译策略,实现东北方言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的转换,旨在为传播东北文化寻找新途径、为中国方言英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译 语际翻译 东北方言 文化特色词
下载PDF
从白璧德到梅光迪——学衡派“跨语际实践”研究之一
6
作者 马建高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106,共12页
“跨语际实践”包括知识分子在中西方思想碰撞时的复杂思考、西方文本在中国本土语境中产生的新意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译介者本人的能动性。梅光迪追求的“真理”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有密切关联,但无法直接画等号。白璧德努力将新人... “跨语际实践”包括知识分子在中西方思想碰撞时的复杂思考、西方文本在中国本土语境中产生的新意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译介者本人的能动性。梅光迪追求的“真理”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有密切关联,但无法直接画等号。白璧德努力将新人文主义与宗教相区别,而梅光迪却径往“儒教”形态跃进。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二人面临不同的世界和困境,即白璧德着眼于世界文化,而梅光迪注重中国文化。作为学衡派舵手,梅光迪虽受惠于新人文主义,并借由“人文精神”横跨中西,使其理论具备“现代”和“国际”性质,但却蕴藏了超越新人文主义的潜能,沿着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这对于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学思想,也极富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璧德 梅光迪 语际实践 新人文主义 CHARISMA
下载PDF
新人文主义的中国阐释与范式转换——学衡派“跨语际实践”研究之二
7
作者 马建高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8-116,共9页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非常契合,这种契合引起了学衡派群体的共鸣。新人文主义思想促使学衡派用世界视阈进一步体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普遍性,也使得学衡派具有了新文化阵营所缺乏的经典意识。学衡派与新文化阵营间的...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非常契合,这种契合引起了学衡派群体的共鸣。新人文主义思想促使学衡派用世界视阈进一步体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普遍性,也使得学衡派具有了新文化阵营所缺乏的经典意识。学衡派与新文化阵营间的对抗与参差对话,是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的中国阐释和范式转换,也是一种“跨语际实践”。他们经由白璧德所架起的与西方古典文化沟通的桥梁,在维护自身文化、文学理念的同时,对西方古典主义的文化资产进行了较为全面性的引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璧德 学衡派 新人文主义 语际实践 中国阐释 范式转换
下载PDF
南非小说《小太阳》中的“跨语际性”特征探究
8
作者 雷静 张佳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3-57,共5页
南非作家扎克斯·穆达的小说《小太阳》,主要是以南非土著族群视角审视战争矛盾(1879-1912)带来的社会变革。本文运用“跨语际性”理论分析了《小太阳》中的语言特点及其表征。研究发现,该小说通过使用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多种翻译方... 南非作家扎克斯·穆达的小说《小太阳》,主要是以南非土著族群视角审视战争矛盾(1879-1912)带来的社会变革。本文运用“跨语际性”理论分析了《小太阳》中的语言特点及其表征。研究发现,该小说通过使用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多种翻译方法,呈现了“跨语际性”的三大内涵,即抵制性、变革性和包容性,独具一格地体现了尊重土著居民生存权的意图,并且彰显了该群体独特的土著身份。“跨语际性”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扩大了其理论研究范畴,为重新解读后殖民小说的主题意涵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 抵制性 变革性 包容性
下载PDF
隐喻的语际挪移与转换的相对性研究
9
作者 刘璐瑶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8期58-60,共3页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是被隐喻概念化地构建的,它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化始终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中之重。首先从中外重要的理论学派出发,阐释了隐喻的范畴和内涵,概述了隐喻跨语际转换是否可行的主要理据和观点,而后分析了隐喻的语...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是被隐喻概念化地构建的,它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化始终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中之重。首先从中外重要的理论学派出发,阐释了隐喻的范畴和内涵,概述了隐喻跨语际转换是否可行的主要理据和观点,而后分析了隐喻的语际挪移与转换的七种模式及其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等效程度。作为符号性语言的隐喻在语际间的挪移与转换,只具有相对性,需要具体处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学 语际挪移 语际转换 相对性 言学
下载PDF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洪岗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八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语用学分支 ,即语际语语用学。作者首先阐述了语际语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性质 ,作者认为语际语语用学可分为静态语际语语用学和动态语际语语用学 ,并对它们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介绍八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语用学分支 ,即语际语语用学。作者首先阐述了语际语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性质 ,作者认为语际语语用学可分为静态语际语语用学和动态语际语语用学 ,并对它们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作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用学 静态语际用学 动态语际用学 能力
下载PDF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探究
11
作者 杜雨珂 张万防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1期161-164,共4页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面临着中华文化底蕴、中国政治话语特色和网络话语的时代特色等方面语境的语内翻译难题,语际翻译转换面临着词汇、句法和体裁的搭配契合度制约。就中国话语的语际翻译而言,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基于政治敏感性,合理选...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面临着中华文化底蕴、中国政治话语特色和网络话语的时代特色等方面语境的语内翻译难题,语际翻译转换面临着词汇、句法和体裁的搭配契合度制约。就中国话语的语际翻译而言,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基于政治敏感性,合理选词,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理顺句式,善于关切读者阅读期待,切合体裁。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统一路径是: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要体现本民族心理,兼顾他民族心理,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译 语际翻译 中国话
下载PDF
典籍的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以《滕王阁序》英译为例
12
作者 殷瑶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3期100-102,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许多的智慧结晶都凝结在典籍里。典籍翻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滕王阁序》英译为研究对象,结合罗曼·雅各布森对翻译的理解,来探究典籍翻译的过程、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许多的智慧结晶都凝结在典籍里。典籍翻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滕王阁序》英译为研究对象,结合罗曼·雅各布森对翻译的理解,来探究典籍翻译的过程、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翻译方法。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和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必须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进行语言的转换,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完成对原文信息的诠释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内翻译 语际翻译 《滕王阁序》
下载PDF
浅析翻译中的语际转换及其专业能力培养
13
作者 艾比布·艾尼瓦尔 《新疆新闻出版广电》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沟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对外交流就离不开翻译,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语际转换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翻译质... 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沟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对外交流就离不开翻译,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语际转换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翻译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注重语际转换的训练,已成为翻译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转换 专业能力培养 翻译领域 信息转换 跨文化交流 交流沟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交流
下载PDF
语际语言偏误与语际语用偏误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淑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2,F003,F004,共4页
语际语言偏误与语际语用偏误是中高级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偏误的起因,认为二语学习者只能成为二语使用者,而不能成为本族语者;中国英语课堂教学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中国英... 语际语言偏误与语际语用偏误是中高级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偏误的起因,认为二语学习者只能成为二语使用者,而不能成为本族语者;中国英语课堂教学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中国英语从教人员应重视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言偏误 语际用偏误 认知言学 第二言习得 言习得者 中国 教学 课堂教学 用能力
下载PDF
语际负迁移及语用失误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松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母语的影响,即语际迁移。语际的负迁移会导致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语言及社交两方面。防止语用失误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用交际中遵守语用原则,加大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语际迁移 语际负迁移 用失误 用原则
下载PDF
语际释意相似与口译中的不可译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文章试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语际释意相似理论,探讨口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得出结论:不可译现象在口译中是能够可译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释意相似与非释意相似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口译交际活动的最佳关联。
关键词 语际释意相似 语际非释意相似 最佳关联 口译 不可译性
下载PDF
语际语用失误与英语口语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娜 刘嫣 《鄂州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4-56,共3页
语际语用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必然对外语教学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语际语用失误的类型和成因,提出语际语用失误研究对... 语际语用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必然对外语教学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语际语用失误的类型和成因,提出语际语用失误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用学 语际用失误 教学
下载PDF
学习者语际石化现象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筱霞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5X期167-169,共3页
二语学习者语际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的语际连续体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通过介绍和分析语际语用学对石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对石化成因了解有助于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 二语学习者语际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的语际连续体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通过介绍和分析语际语用学对石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对石化成因了解有助于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防止和减少石化,提出了一些防止或克服石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连续体 言石化现象 语际用学
下载PDF
语际语用学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婧 马靖香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7-78,82,共3页
语际语用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语用学分支,目前在外语教学界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介绍这一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分析其对教学的启示,引起广大外语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 语际用学 语际 教学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语际批评家和语际理论家——谁来评判刘若愚及其比较文学研究读本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乃乔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美国人文学界有“东夏西刘”之美称,“东夏”是指美国东海岸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学者夏志清,“西刘”是指美国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者刘若愚。刘若愚先生是一位难得的把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20世纪欧美文论整合起来的语际批评家,是一... 美国人文学界有“东夏西刘”之美称,“东夏”是指美国东海岸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学者夏志清,“西刘”是指美国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者刘若愚。刘若愚先生是一位难得的把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20世纪欧美文论整合起来的语际批评家,是一位在欧美学界和汉语学界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优秀学者。刘若愚不止是用英语讲述中国诗学的“语际批评家”(interlingual critic),他更想成为把中国传统诗学与20世纪欧美文学理论综合起来而自成一家之言的“语际理论家”(interlingual theor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若愚 全球化 语际批评家 语际理论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