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洪霞 《图书馆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61-65,共5页
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变化及特点的分析,提出空间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定位,跳出纯粹文献服务的束缚,把馆舍空间规划及建设上升到图书馆战略管理的高度。以每位读者有其适合的空间,每个空间有其适合的读者,有效引导读者自动分... 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变化及特点的分析,提出空间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定位,跳出纯粹文献服务的束缚,把馆舍空间规划及建设上升到图书馆战略管理的高度。以每位读者有其适合的空间,每个空间有其适合的读者,有效引导读者自动分流,使文献、馆员优化配置,读者有序流动,实现图书馆整体功能最优化为目标,强调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专注于读者空间的规划,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规划的目标及建筑设计要求、内部空间类型及发展趋势、各类读者空间的具体规划设计要求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空间 空间规划
下载PDF
新的探索——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空间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桂珍 《四川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组成与特征,读者空间系列及读者流线以及设计原则。
关键词 读者空间 读者流线 院校图书馆 布局 设计原则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对读者空间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祥 《甘肃科技》 2010年第5期153-154,163,共3页
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空间布置做了充分的考虑,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空间为中心,使读者空间更加适用、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 读者空间
下载PDF
大学图书馆读者空间复合化发展初探
4
作者 黄东翔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读者空间是大学图书馆空间中的最主要部分,集中体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于图书馆空间的影响和大学读者使用方式的变化。该文通过调研和总结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优秀设计案例,以当代国内外优秀的大学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为切入点,初步... 读者空间是大学图书馆空间中的最主要部分,集中体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于图书馆空间的影响和大学读者使用方式的变化。该文通过调研和总结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优秀设计案例,以当代国内外优秀的大学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为切入点,初步探讨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大学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模式的更新以及和其在大学校园空间角色的转变,主要包括读者空间的复合化、多元化、社交化等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和研究进行反思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空间 复合化 多元共享 大学校园空间
原文传递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空间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国尧 高崧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读者空间
原文传递
论《文城》的多重空间叙事
6
作者 杜敏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文城》建构了立体的多重空间:物理空间是重返历史的基点,反照着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转型之痛;多重形式表现技巧的合流搭建出网状的文本空间,凸显了空间建构实践的多种可能性;文本空白和空间意象引导读者填补叙事间隙、共筑心理空间,有... 《文城》建构了立体的多重空间:物理空间是重返历史的基点,反照着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转型之痛;多重形式表现技巧的合流搭建出网状的文本空间,凸显了空间建构实践的多种可能性;文本空白和空间意象引导读者填补叙事间隙、共筑心理空间,有助于实现文本意义的增值。通过对这些空间的梳理,可以进一步探究余华对历史与生命本体的理解,研究其文学创作内隐的美学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城》 物理空间 文本空间 读者心理空间
下载PDF
《围城》的实质空间与读者的心理空间分析
7
作者 刘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小说《围城》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更为深入,但鲜有学者从读者视觉对作品进行认知理解。本文从读者视角出发,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小说人物活动空间到小说宏观框架及局部文本的心理空间构建,研究读者对《围城》的理解。
关键词 《围城》研究 读者心理空间 小说人物活动空间
下载PDF
基于“供需匹配”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研究——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常京 张军 +1 位作者 孔令晨 王波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2期49-53,共5页
该文以"供需匹配"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中的阅览藏书空间、出纳检索空间、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进行ASTM评价。在确定各空间的评价指标后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读者对各空间供需情况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 该文以"供需匹配"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中的阅览藏书空间、出纳检索空间、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进行ASTM评价。在确定各空间的评价指标后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读者对各空间供需情况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既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意见又能为图书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供需匹配 读者服务空间 环境行为学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读者浏览空间的本体模型
9
作者 谭锦燕 朱国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9-211,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教程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的电子教程没有满足读者个性化浏览的要求。文章提出面向读者信息需求的浏览空间眼1演的读者信息需求本体模型,让读者的需求信息更好地让机器可理解,设想解决目前的电子教程对不同的读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教程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的电子教程没有满足读者个性化浏览的要求。文章提出面向读者信息需求的浏览空间眼1演的读者信息需求本体模型,让读者的需求信息更好地让机器可理解,设想解决目前的电子教程对不同的读者提供相同的知识的问题。同时,文章给出该浏览空间的本体模型,满足读者个性化浏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读者信息需求的浏览空间 本体模型 本体结构 逻辑思维 OWL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图书馆室内空间人性化布局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胥正群 《贵图学苑》 2017年第2期14-16,共3页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学校发展需求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在现有建筑条件下,如何综合考虑读者的生理体验、心理感受、功能需求等要素更好地进行空间布局设计与改造,使图书馆的读者空间模式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体现复合化的要求,适应不同读者...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学校发展需求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在现有建筑条件下,如何综合考虑读者的生理体验、心理感受、功能需求等要素更好地进行空间布局设计与改造,使图书馆的读者空间模式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体现复合化的要求,适应不同读者群对空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空间布局 读者空间 人性化
下载PDF
边缘人物知多少——论伊丽莎白·乔利《井》的多重空间叙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甜甜 戚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9-94,共6页
通过构建多维交互的立体空间,澳大利亚小说家伊丽莎白·乔利在《井》中全方位地展现了边缘人物的心理图景。梳理小说的空间因素,结合对作者空间叙事所进行的分析,文章揭示出乔利借助物理空间的转换表现边缘人物被压抑的生存状态以... 通过构建多维交互的立体空间,澳大利亚小说家伊丽莎白·乔利在《井》中全方位地展现了边缘人物的心理图景。梳理小说的空间因素,结合对作者空间叙事所进行的分析,文章揭示出乔利借助物理空间的转换表现边缘人物被压抑的生存状态以及心理异化,利用庞杂文本空间的构建凸显边缘性人物的心理焦虑与自我分裂;同时,还指出乔利通过引导读者构筑立体化的心理空间,深入揭示边缘人物的矛盾人格,从而更有利于人们对边缘群体的了解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 物理空间 文本空间 读者心理空间 边缘人物
下载PDF
以信息化立场来审视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
12
作者 孔玲 邱晓辉 《图书情报论坛》 2016年第4期5-10,共6页
具体论述了: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合理性与便捷性、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所涉及到的诸多方面、图书馆建筑空间的适应性与调节作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传统替代作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战略架构、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目标之——建立"第三种阅... 具体论述了: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合理性与便捷性、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所涉及到的诸多方面、图书馆建筑空间的适应性与调节作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传统替代作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战略架构、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目标之——建立"第三种阅览服务"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读者活动空间 馆藏资源布局 生存策略
下载PDF
基于读者发展的主题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海燕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文章从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趋势,提出主题性信息共享空间为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立体化发展的载体,并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读者发展的主题信息共... 文章从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趋势,提出主题性信息共享空间为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立体化发展的载体,并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读者发展的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模式。文章最后概括了这种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几个特点,从而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和实践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发展信息共享空间 大学图书馆 主题模式
原文传递
The Processualities of Literature
14
作者 Herbert Grabe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cessual aspect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deserves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it normally receives by readers, critics, and theorist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cessual aspect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deserves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it normally receives by readers, critics, and theorist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is seen in the fact that texts since the advent of print culture have been disseminated and passed on in written form and that in the medium of writing the processual character of language is only insufficiently taken care of by a cultural convention of arranging and approaching the presented signs in an particular sequence. Whereas in an oral culture the dynamic processuality of a speech or recitation was directly experienced by the listeners,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signs in writing enables and even entices readers and critics to read this or that part of a written text in a sequence of their own making. What remains out of focus is that in doing so they miss the particular semantic profi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 of the work as created by the author--a procedure particularly hurtful in the case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There is hope, however, that this will somewhat change by our moving towards a performance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uality processual experience of reading SEQUENTIALITY textual sequence narrative sequence linearity of writ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