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课研习:语文课例分析的方法
1
作者 要彦梅 曹建召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期86-88,共3页
实践中的学科教学研究,由于缺少专业引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师专业成长受挫。可以把不同时代名师的课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让课例分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量化统计、比较分析、话语分析、目标跟... 实践中的学科教学研究,由于缺少专业引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师专业成长受挫。可以把不同时代名师的课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让课例分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量化统计、比较分析、话语分析、目标跟踪、结果追溯、教材还原和课程资源比较等,就不失为几种行之有效的课例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例分析 方法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单元学习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正手高远球鞭打技术5/18》课例分析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璐 《体育教学》 2023年第7期63-66,共4页
在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标理念下,表现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相关素质。本课教学以正手高远球鞭打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以“声”代评、自主选择练习难度,实现... 在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标理念下,表现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相关素质。本课教学以正手高远球鞭打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以“声”代评、自主选择练习难度,实现对运动能力的评价;运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进步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通过开展水平选择、参与诚信评价,落实体育品德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 正手高远球鞭打技术 课例分析
下载PDF
深度教学视域下融合化学史的优质课例分析与思考
3
作者 毕冰清 姚文生 +1 位作者 张野 戴新 《中学课程资源》 2023年第10期52-54,共3页
针对教学中的“三表”教育现状,深度教学理论研究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化学史是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育人价值的教学素材,但化学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讲解过于随意、与教学知识脱节、对素养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的问题。在深度教学理论的指导... 针对教学中的“三表”教育现状,深度教学理论研究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化学史是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育人价值的教学素材,但化学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讲解过于随意、与教学知识脱节、对素养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的问题。在深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度理解教材内容与结构,充分挖掘可利用的化学史素材;深度组织化学史素材,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深度建构知识结构,将知识线与化学史发展线有机结合;深度讲解知识,合理运用化学史,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史 深度教学 优质 课例分析
下载PDF
聚焦学生探究,构建留白课堂——HPM视角下“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同课异构课例分析
4
作者 刘梦哲 汪晓勤 邹佳晨 《数学教学》 2023年第12期6-13,共8页
1引言。“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新版沪教版“空间直线与平面”一章中的内容,该节内容综合了线线、线面及面面等多方面的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回顾和运用前序知识,也为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服务.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异... 1引言。“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新版沪教版“空间直线与平面”一章中的内容,该节内容综合了线线、线面及面面等多方面的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回顾和运用前序知识,也为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服务.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异面直线所成角,为了准确刻画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 课例分析 异面直线 留白 直线与平面 学生探究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下载PDF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方法探讨——从学术理论到现实生活课例分析
5
作者 明慧芬 蒙现闯 邹国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9-192,共4页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对高一新生而言,难度颇大。因此要选择得宜之法进行阅读。课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方法探讨——从学术理论到现实生活”,以情境为载体,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回归真实生活情景;以“...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对高一新生而言,难度颇大。因此要选择得宜之法进行阅读。课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方法探讨——从学术理论到现实生活”,以情境为载体,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回归真实生活情景;以“引导”为法要,巩固真实阅读成果,引导学生基于本土特色,从生活中寻找相关材料学习重构,通过反思现代社会发展及进行乡村田野调查,运用课堂阅读方法,拓展学习成果,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方法得宜,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生活情景 核心素养 课例分析
下载PDF
思维创生式语文教学法的飙举——宋运来执教《变》课例分析
6
作者 郑昀 《江苏教育》 2023年第9期15-18,共4页
为探寻发展语文思维与提升能力的路径,特以宋运来执教《变》课例为例,通过个案分析法,探索其蕴含的思维创生式语文教学法的显著特点。研究发现,该语文教学法强调的“在质疑中求真”“在想象中创造”的教学路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为探寻发展语文思维与提升能力的路径,特以宋运来执教《变》课例为例,通过个案分析法,探索其蕴含的思维创生式语文教学法的显著特点。研究发现,该语文教学法强调的“在质疑中求真”“在想象中创造”的教学路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方向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漫作文 思维创生 《变》 课例分析
下载PDF
“过程教育”视角下的课例分析——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教学为例
7
作者 孙冬艳 《数学教学通讯》 2023年第8期20-22,51,共4页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将过程教育落到实处是研究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教学为例,从“回顾旧知,引出主题”“开展活动,抽象概念”“积极探索,建构新知”“合作交流,促进应用”“归纳总结,反思提升”五个...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将过程教育落到实处是研究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教学为例,从“回顾旧知,引出主题”“开展活动,抽象概念”“积极探索,建构新知”“合作交流,促进应用”“归纳总结,反思提升”五个环节着手展开分析,并谈一些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教育 课例分析 数学思想
下载PDF
基于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例分析——以小学英语“Loving our parents”为例
8
作者 罗通亮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10期53-57,共5页
互动教学追求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技术之间的多维互动,以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技术、教师以及学生三者的有效组织。本文以“Loving our parents”为例,应用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语言... 互动教学追求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技术之间的多维互动,以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技术、教师以及学生三者的有效组织。本文以“Loving our parents”为例,应用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推动互动课堂的形成,增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分析 小学英语 多维互动 高效堂教学模式 堂时间 互动 互动教学 语言输出
下载PDF
高考历史习题讲评课型实践及课例分析
9
作者 孙川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5期92-92,共1页
习题训练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技巧,检验学生各阶段学习水平,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升学深造进行历史学业考核等。所以习题训练在历史复习课程中必不可少,是... 习题训练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技巧,检验学生各阶段学习水平,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升学深造进行历史学业考核等。所以习题训练在历史复习课程中必不可少,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思维能力 习题训练 课例分析 学业考核 知识的掌握 习题讲评 高考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中职《数控车加工技术》课例分析——以泵轴加工为例
10
作者 赵晓源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数控车加工技术》是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本文以地区岗位能力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中职学生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胜任数控技术应用的岗位技能。通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引入企业真实加工案例,采取多元化过程性评价,... 《数控车加工技术》是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本文以地区岗位能力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中职学生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胜任数控技术应用的岗位技能。通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引入企业真实加工案例,采取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数控车 课例分析
下载PDF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例分析——以圆锥曲线焦点弦几何性质的探究为例
11
作者 徐伟 彭艳贵 《中学数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5-17,共3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以某些特定课题为基础进行探索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范围进行研究性学习符合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重要的.从...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以某些特定课题为基础进行探索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范围进行研究性学习符合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重要的.从数学研究的传统来看,数学家的研究大体分为纯粹数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数学研究两个方向.与应用数学研究相应,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分析 高中数学 应用数学研究 圆锥曲线 纯粹数学 研究性学习 几何性质 焦点弦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12
作者 孙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第4期77-79,共3页
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在小学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基本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出发,结合实际课例... 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在小学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基本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出发,结合实际课例对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课例分析
下载PDF
一种设计型学习的教学设计框架--基于美国高中“可持续发展”的课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东云 谢利民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60,共5页
设计型学习是基于设计项目的学习活动,国外学者在利用其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长足探索。本研究在明确设计型学习的内涵、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高中"可持续发展"的课例,提炼了融合设计-探究循环、迭代设计、基于案例推... 设计型学习是基于设计项目的学习活动,国外学者在利用其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长足探索。本研究在明确设计型学习的内涵、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高中"可持续发展"的课例,提炼了融合设计-探究循环、迭代设计、基于案例推理思想的教学设计框架,尝试为国内应用设计型学习方式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型学习 教学设计框架 美国 高中 可持续发展 课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程序与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5-79,共5页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主要分析内容组织、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效果评估、教学策略。分析程序特点是根据分析结果,重新备课上课评课,检验分析结果。这种课例分析法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关注教学任务、练习、评价与教学目标的... 基于PCK结构框架的数学课例分析主要分析内容组织、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效果评估、教学策略。分析程序特点是根据分析结果,重新备课上课评课,检验分析结果。这种课例分析法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关注教学任务、练习、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关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指导教师跳出自我框架,培养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重新解释经验,渐进解决教学问题,是一种操作性强、实践先行、基于教师最近发展区、参与式的教师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K结构框架 课例分析 程序 特征
下载PDF
轴对称图形课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先存 朱维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轴对称图形课例(一)”、(二)、(四)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稃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轴埘称”第一节“轴对称”第一课时的内容。杜先存、晏巧菊“轴对称课例综合点评”一文对课例(一)(二)(四)三个课例做了... 轴对称图形课例(一)”、(二)、(四)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稃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轴埘称”第一节“轴对称”第一课时的内容。杜先存、晏巧菊“轴对称课例综合点评”一文对课例(一)(二)(四)三个课例做了综合点评,本文将对滨海市北镇中学的孙长智老师的轴对称图形课例(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图形 课例分析 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 八年级 人教版 数学 合点
下载PDF
从课例分析的视角谈数学“过程教学”的误区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龙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数学教学过程 “过程教学” 课例分析 误区 数学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 数学程标准 数学活动
下载PDF
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探究活动设计课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鑫 汪晓勤 岳增成 《中学数学月刊》 2018年第10期54-58,共5页
1引言 “探究式教学”(inquiry-based teaching)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Schwab)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该理论倡导学生应当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1].... 1引言 “探究式教学”(inquiry-based teaching)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Schwab)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该理论倡导学生应当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1].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探究”列为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始终的重要内容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探究 课例分析 活动设计 数学史 数学程标准 “探究式教学” 普通高中 现代化运动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视角的小学科学课例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晓 《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13期69-70,共2页
有机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提倡从综合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STEM教育自提出后便广受关注。文章从STEM教育入手,分析把它渗透进小学科学课的可行性,并以刘晋斌老师《摆的秘密》教学视频为例... 有机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提倡从综合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STEM教育自提出后便广受关注。文章从STEM教育入手,分析把它渗透进小学科学课的可行性,并以刘晋斌老师《摆的秘密》教学视频为例,结合STEM教育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小学科学 课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