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动物生物化学》课前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情况分析
1
作者 马建民 王黎霞 郭彤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为了实现高职课程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合理设计,帮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方法]通过分析《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课前视频教学数据和课前学习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的主要因素和提出构建课前自主学习视频... [目的]为了实现高职课程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合理设计,帮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方法]通过分析《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课前视频教学数据和课前学习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的主要因素和提出构建课前自主学习视频的策略。[结果]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实验性、交互性和案例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率;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难度和长度会降低学生的完成率;大多数课前学习结果测试成绩与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反刍比不相关;学生们不愿在课前学习上投入太多时间。[结论]应减少课前学习视频的数量,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负担;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课前视频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以利用视频内容的实验性、交互性和案例性,平衡视频内容的难度和长度,以提高学生的观看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动物生物化学 课前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策略
下载PDF
课前“大思政”,润物细无声——合肥八中“智慧课堂赋能时事播报”推广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开仁 崔俊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利用智慧课堂赋能“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其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中积累的共性经验,具有一定的借...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利用智慧课堂赋能“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其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中积累的共性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课前时事播报 大思政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前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苏玉琴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课前活动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前活动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深度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而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课前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课前活动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前活动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深度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而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课前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效提高课前活动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前活动 实践策略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探究
4
作者 孙海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融合式历史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已有良好的实践,但在课前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融合式历史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已有良好的实践,但在课前活动中尚未得到充分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的现状,探讨其实践策略和意义,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跨学科学习,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学科融合 课前活动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关注课前分析开展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为例
5
作者 董梦莹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如何基于新课标背景做好课前分析,开展结构化教学是研究者探索许久的问题。研究者以“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为例,分别从知识储备、认知起点、教学主线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分析,以两个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课前分析 结构化 计算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打造活力课前三分钟
6
作者 李智 马洪涛 张玉涵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
课前3分钟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间喧闹与课堂肃静的分界线。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高效利用课前3分钟,推进历史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帮助学生安定情绪、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历史课堂... 课前3分钟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间喧闹与课堂肃静的分界线。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高效利用课前3分钟,推进历史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帮助学生安定情绪、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历史课堂,以更饱满的状态走进历史学习之中,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历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其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综合实践 课前活动 探寻古迹
下载PDF
基于课前演讲活动谈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路径
7
作者 李晓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课前演讲活动是英语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紧、见效慢、压力大、缺乏关键指导等原因,课前演讲活动很难体现出育人效果。文章基于英语学科育人理念,通过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展课... 课前演讲活动是英语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紧、见效慢、压力大、缺乏关键指导等原因,课前演讲活动很难体现出育人效果。文章基于英语学科育人理念,通过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探索英语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素养的同时深化文化认知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育人 中国故事 课前演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声像中的历史让课前活动多姿多彩
8
作者 潘奕含 王雪鑫 彭薇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提出,要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每个学科的优势,以不同的视角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和分析。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歌曲、绘画、雕塑、影视作品、影音资料等艺术元素扮演...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提出,要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每个学科的优势,以不同的视角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和分析。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歌曲、绘画、雕塑、影视作品、影音资料等艺术元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艺术元素与历史学科相融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学科融合 课前活动 艺术与历史
下载PDF
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实施策略
9
作者 李惠敏 《文理导航》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中语文课程不仅在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实践活动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达成课程育人目的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它是基于真实... 高中语文课程不仅在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实践活动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达成课程育人目的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它是基于真实社会情境的、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任务驱动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依据新课标要求,多年来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探索出一套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模式,对其实施目标、主题选择与确定、实施模式与评价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程育人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下载PDF
“首因破冰固本枝,妙语咀华茂根叶”——高一学段语文课前十分钟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
10
作者 林晓兰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在知识广度、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所提升,更对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思维品质能力有进阶要求。在学生的高一阶段,通过自我介绍、课前演讲、名言警句分析和书籍阅读与推荐等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语文课前十分钟实践活动,... 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在知识广度、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所提升,更对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思维品质能力有进阶要求。在学生的高一阶段,通过自我介绍、课前演讲、名言警句分析和书籍阅读与推荐等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语文课前十分钟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衔接高中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转变,继而在各类目标明确、内容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的专题任务中有效调动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和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由此,能够激活语文课堂,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语文知识和思维体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课前十分钟 实践活动
下载PDF
智慧教室环境下“336-5A”初中英语读写模式课前课后教学研究
11
作者 欧阳鑫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在传统初中英语读写课堂学习中,学生由于在课前阅读输入不足、语篇理解不够充分、课后其写作不能在较高的交互层次和水平上获得充分评价,英语写作能力不能有效、持续提高。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能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运用“336-5A... 在传统初中英语读写课堂学习中,学生由于在课前阅读输入不足、语篇理解不够充分、课后其写作不能在较高的交互层次和水平上获得充分评价,英语写作能力不能有效、持续提高。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能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运用“336-5A”英语读写模式,结合网络学习空间、HiTeach 5交互系统和智学网,在课前、课后两个阶段开展深度读写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旨在突破传统课堂读写教学的局限,把学生的读写学习引向“阅读—循证—写作—评价—拓展”这一学习模式,提高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室 “336-5A”读写模式 课前
下载PDF
浅谈“双减”背景下课前短剧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开展策略
12
作者 刘亮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给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课前短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文章对课前短剧的准备、排练、... 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给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课前短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文章对课前短剧的准备、排练、表演和评价阶段提出了有效的开展策略,旨在让短剧表演成为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前短剧 初中英语 堂教学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前准备提质增效初探
13
作者 雒贵荣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4期40-42,共3页
“双减”与提质并行,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求发展,提质增效才能高质量发展。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第一个环节,课前准备提质增效,建设高效课堂才有保障。
关键词 课前准备 提质增效
下载PDF
做好课前导入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14
作者 赵晨春 许为兰 《天津教育》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大到天文,小到微粒,都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小学生虽然无法接触到如此深奥的数学领域,但是与日常密切相关的,如购物、算账等,是不可避免会经历的以数学为基底的琐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大到天文,小到微粒,都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小学生虽然无法接触到如此深奥的数学领域,但是与日常密切相关的,如购物、算账等,是不可避免会经历的以数学为基底的琐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夯实数学根基。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过渡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生的兴趣难以长时间保持,所以教师要避免课前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应用丰富的课堂导入策略,多管齐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前导入 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知识 数学领域 堂导入策略 堂教学 学生的兴趣 高效堂的构建
下载PDF
课前学习支架促进学生问题生成与认知水平提升
15
作者 刘清堂 常瑀倍 +1 位作者 吴林静 王春华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6,共8页
问题生成是一种生成性学习行为,有助于学习者外化知识并触发深层次认知的发生,客观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及高阶学习能力。目前,对于如何促进学习者主动思考,生成问题并解释问题等课前主动学习的研究不足。研究以38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 问题生成是一种生成性学习行为,有助于学习者外化知识并触发深层次认知的发生,客观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及高阶学习能力。目前,对于如何促进学习者主动思考,生成问题并解释问题等课前主动学习的研究不足。研究以38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施促进学习者问题生成的课前学习支架。基于学习者课前学习反馈单中的生成性文本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认知网络分析的方法从阶段性发展的角度探究课前学习支架对学习者问题生成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在课程教学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中,高阶生成性问题逐渐增多,学习者观点认知水平向解释观点和细化观点的深层认知发展,表明课前学习支架促进学习者问题生成与认知水平的提升。此外,高阶生成性问题及其所触发的深层观点认知水平相互联结协同促进学习者课前深层次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前学习 学习支架 生成性问题 认知水平
下载PDF
浅议高校课前几分钟思政教育
16
作者 王栋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1期128-130,共3页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前几分钟这段非正式上课时间应加以充分利用,在精心设计准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预习、复习等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在以灌输或启发的形式开展课前几分钟思政显性或隐性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或重大...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前几分钟这段非正式上课时间应加以充分利用,在精心设计准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预习、复习等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在以灌输或启发的形式开展课前几分钟思政显性或隐性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或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还是以社会热点、时事、校园周边的大事为融合点,都能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更有利于正式上课后的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前几分钟 思政教育 高校
下载PDF
课前演讲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吕叔湘“生活性”语文教育思想实践
17
作者 张静波 《求知导刊》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语文教师要把社会语文生活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一般而言有教材途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其中,教材权威性高,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需要增加灵活性;课堂途径偶然性强,需要增加系统性;... 语文教师要把社会语文生活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一般而言有教材途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其中,教材权威性高,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需要增加灵活性;课堂途径偶然性强,需要增加系统性;课外途径灵活性强,但教师参与度较低,不能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前演讲可以兼具三者之长,规避三者之短。课前演讲像是一个通道,贯穿听、说、读、写,沟通课内与课外,联通语文与生活,其取材的灵活性和即时性,可以使学生同步参与社会生活;主题演讲的体系性,有助于学生积累个性化的写作素材;课前演讲的组织形式,便于师生进行深度对话交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演讲稿的写作,可以推动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叔湘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生活 课前演讲
下载PDF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导入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建平 《学周刊》 2023年第17期46-48,共3页
课前导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开端,教师加强优化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导入策略,不仅能够加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的激发,也能为学生的深度探究铺平道路。本文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探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导入的意义... 课前导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开端,教师加强优化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导入策略,不仅能够加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的激发,也能为学生的深度探究铺平道路。本文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探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导入的意义,从趣味故事导入、信息资源导入、温故知新导入、生活情境导入、演示实验导入五个方面论述物理多样化的课前导入策略,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从而通过课前导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前导入 信息资源 生活情境 实验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信息化路径探析--从课前和课后的角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3期161-163,共3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新媒体应运而生,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发挥新媒体作用,推进教学信息化。但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信息化还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新媒体应运而生,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发挥新媒体作用,推进教学信息化。但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信息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信息化水平低,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教师与学生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差距,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相关动态,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教师对于教学理解片面,出现“只教不理”现象;教师与学生年龄、阅历等不对等,无法客观看待学生想法等,这影响了高校教学,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课前和课后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做好相应的课前课后准备工作,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高效、生动的教学体验。此外,文章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来保障教学效果,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品格,培养学生美德,掌握知识技能,明确人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等教育 教学信息化 课前
下载PDF
PBL教学学生课前培训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延 刘刚 张北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9期182-184,共3页
问题式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且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更适合医学生的需求;但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与传统的... 问题式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且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更适合医学生的需求;但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区别较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因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无法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参与度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根据这一情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提出了课前培训的概念,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PBL的模式,快速适应和融入,从而有效地解决角色转换问题,文章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课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等进行介绍,希望对PBL教学的顺利开展、实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课前培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