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龙剑梅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课堂传播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主体对知识的接受与内化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多维创新中实现主体知识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以生成性教学策略充分实现课堂传播的开放性和学生... 课堂传播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主体对知识的接受与内化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多维创新中实现主体知识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以生成性教学策略充分实现课堂传播的开放性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其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生成性 生命主体 知识目标 实现
下载PDF
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预期与教学的基本形态 被引量:7
2
作者 龙剑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102,共7页
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经过了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的转化与优选,是一种预期性的价值形态;师生作为传、受双方,其对知识信息的预期在课堂传播场中交汇之后,往往会出现或是亲和、吸引,或是疏远、排斥,或是中性、无关的复杂状态而生成不同的... 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经过了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的转化与优选,是一种预期性的价值形态;师生作为传、受双方,其对知识信息的预期在课堂传播场中交汇之后,往往会出现或是亲和、吸引,或是疏远、排斥,或是中性、无关的复杂状态而生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形态,前者是正向而积极的,后者是消极而带有负性倾向的;只有经过教师适时而恰当的调控,才会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交结点上生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知识信息 预期 教学形态
下载PDF
体验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 被引量:7
3
作者 龙剑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55-57,65,共4页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从师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需求来看,课堂传播有赖于师生以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为基础的体验性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体验性要素为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从师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需求来看,课堂传播有赖于师生以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为基础的体验性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体验性要素为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通过课堂情感、想象和审美空间的营造,课堂教学在师生的精神互动中得以实现传播动力机制的构建、传播平台的打造和传播目的的达成,师生主体生命发展得以充分确证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性 课堂传播 生命主体 精神互动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下载PDF
论课堂传播中知识信息及其渠道的特质 被引量:8
4
作者 龙剑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3-99,共7页
经过教师的主体性转化而进入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的特质;而作为课堂知识信息传播与流动之基本依托的渠道,必须具有适应性、便于传播、多元优化、抗干扰、独特性、伸展性和对接等特征。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知识信息 传播渠道 特质
下载PDF
课堂传播中学生主体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特征及其把握 被引量:2
5
作者 龙剑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课堂传播活动中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要系统,与外在环境和社会发展处于相互作用之中,既是动态的,也是分层的;其主导需要对社会具有提醒作用,并在其群体内部引领走向;其易于受到具有流行性特征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干扰",必须予以... 课堂传播活动中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要系统,与外在环境和社会发展处于相互作用之中,既是动态的,也是分层的;其主导需要对社会具有提醒作用,并在其群体内部引领走向;其易于受到具有流行性特征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干扰",必须予以引导和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 知识信息 需求特征 把握 课堂传播
下载PDF
课堂传播研究述议 被引量:3
6
作者 龙剑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传播的各种因素和环节。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传播效果、课堂语言传播艺术、课堂传播要素、课堂信息的优化和反馈、课堂传播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等方面;未来应进一步从传播的特征和规律... 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传播的各种因素和环节。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传播效果、课堂语言传播艺术、课堂传播要素、课堂信息的优化和反馈、课堂传播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等方面;未来应进一步从传播的特征和规律的层面来把握课堂传播的本质,不断深化和拓展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研究 评述 意义
下载PDF
对话性:课堂传播生命主体能力的直接生成
7
作者 龙剑梅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对话是适应现代课堂传播需要的新型教学形态,是一个多元因素的作用系统,其最终旨归在于直接生成、提升作为生命主体的学生的知识生长力与自主创造力。
关键词 对话性 课堂传播 生命主体 能力生成
下载PDF
高校课堂传播方式演进与话语影响
8
作者 李阳 艾美华 《视听》 2015年第5期153-154,共2页
面对"高校课堂"这一文化传承价值传播的重地,现今出现了"扭曲"的怪相。本文试图从高校课堂传播方式演进、课程设置、教师话语方式三个方面找出原因,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课堂传播 话语方式 价值观 认知效果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课堂传播效果研究
9
作者 刘玮 张曙光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5期25-26,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对高校课堂的影响日益显著,高校的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融合网络教学优势与传统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对高校课堂的影响日益显著,高校的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融合网络教学优势与传统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讨论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以期提高课堂教学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混合教学 课堂传播效果
下载PDF
新形势下课堂传播策略浅探
10
作者 龙剑梅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传播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受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等,都要求作为课堂传播主体的教师充分调整自我教学活力,在以人为本中坚持差异化教学,追求仪式感以内化学生自主性,树立教师自我形象实行身教,挖掘文化资源实行境教,从而不断优... 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传播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受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等,都要求作为课堂传播主体的教师充分调整自我教学活力,在以人为本中坚持差异化教学,追求仪式感以内化学生自主性,树立教师自我形象实行身教,挖掘文化资源实行境教,从而不断优化课堂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策略 新变化 效果
下载PDF
课堂传播中教学信息的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美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9-102,共4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由不知到知,是学生确定性信息增加和不确定性信息减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抛开教学过程的具体形态,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由此,明确课堂传播中的教学信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传播 教学信息 优化
下载PDF
空间蒙太奇在课堂传播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传艳 林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21期39-40,43,共3页
从空间蒙太奇的内涵与特点着手,结合课堂传播的特点,主要探讨空间蒙太奇在课堂传播中的运用原则和应注意的5个问题。
关键词 空间蒙太奇 课堂传播 呈现方式
下载PDF
大学课堂传播场域分析:以传统教学传播场域和移动网络传播场域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晓迪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课堂上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解构。研究发现,在当今大学生课堂上,存在多个传播场域,而其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播场域和移动网络传播场域最为显著。两个传播场域由于其主体不同,媒介不同,传授双方的参与度...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课堂上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解构。研究发现,在当今大学生课堂上,存在多个传播场域,而其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播场域和移动网络传播场域最为显著。两个传播场域由于其主体不同,媒介不同,传授双方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也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与第一传播场域相比,第二传播场域更为活跃,且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和交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场域 课堂传播 教学传播
下载PDF
高校教师提高课堂传播有效性路径分析
14
作者 薛颖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0-93,共4页
课堂教学活动是讯息传播活动,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复杂性以及传播媒介和其他因素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传播的有效性即为降低来自各个传播过程中的“噪音”,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师德,树立形象、钻研教学,提高技能、关注学生,... 课堂教学活动是讯息传播活动,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复杂性以及传播媒介和其他因素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传播的有效性即为降低来自各个传播过程中的“噪音”,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师德,树立形象、钻研教学,提高技能、关注学生,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加工内容、挑选媒介,优化传播等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高校 噪音 有效性
下载PDF
西安城市形象“大学课堂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15
作者 刘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8期47-49,共3页
在课堂上解读西安城市形象,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一种方式。在自媒体时代,西安城市形象的文学再现与网络世界的再现形成了互动,它们互相补充,以课堂作为中转,通过文学作品中城市形象的讲解和梳理,挖掘城市背后深层文化积淀的过程也是培育传... 在课堂上解读西安城市形象,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一种方式。在自媒体时代,西安城市形象的文学再现与网络世界的再现形成了互动,它们互相补充,以课堂作为中转,通过文学作品中城市形象的讲解和梳理,挖掘城市背后深层文化积淀的过程也是培育传播者的过程。高校文学课堂需拓展文学课程边界、搭建直播课堂,建构社会化的传播渠道和参与式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课堂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寻觅者和学习参与者,让他们理解、认同并主动成为传播中介,实现对西安城市形象的二次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城市形象 “大学课堂化”传播 改革策略
下载PDF
课堂新媒体传播的负面效应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剑梅 王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17期37-37,42,共2页
新媒体开拓了课堂传播的新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工具理性无形削弱了传播主体——教师的个性化存在;难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利于知识目标的动态生成;传播渠道过分依赖有形载体,师生精神交往亟待重建;硬环境与软环... 新媒体开拓了课堂传播的新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工具理性无形削弱了传播主体——教师的个性化存在;难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利于知识目标的动态生成;传播渠道过分依赖有形载体,师生精神交往亟待重建;硬环境与软环境难以契合,整体传播功能有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新媒体 负面效应
下载PDF
从编码到译码看课堂传播效果优化
17
作者 龙剑梅 《电视指南》 2017年第23期180-182,共3页
课堂传播要经过师生对知识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的加工消化过程。教师作为编码者和学生作为译码者,双方处在信息生成、反馈的张力结构之中,必须在一定意义空间内契合,在编码和译码的现场交织互动中,构建彼此适应和畅通的传播渠道,实现课堂... 课堂传播要经过师生对知识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的加工消化过程。教师作为编码者和学生作为译码者,双方处在信息生成、反馈的张力结构之中,必须在一定意义空间内契合,在编码和译码的现场交织互动中,构建彼此适应和畅通的传播渠道,实现课堂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传播 编码 译码 互动机制 效果优化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三重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鹏磊 郎文静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08,共1页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要坚持育德和育才一体、内容和方法一致、理论和实践统一。一是坚持育德和育才一体,凸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学科教学不能忽视学科知识在价值塑造、人格培养、精神熏陶等方...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要坚持育德和育才一体、内容和方法一致、理论和实践统一。一是坚持育德和育才一体,凸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学科教学不能忽视学科知识在价值塑造、人格培养、精神熏陶等方面作用的发挥。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要保留学科知识的专业属性,充分发挥课堂传播知识和提升技能的作用,又要做到有效提炼专业知识本身蕴含的价值观、道德情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课堂传播 同频共振 课堂教学 专业属性 育德
原文传递
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世华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课堂文化主要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文化。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课堂文... 课堂文化主要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文化。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课堂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师主导话题阶段;二是话题朝着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三是学生主导话题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动力是对话、理解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文化传播 动力分析 话题转变
下载PDF
艺术类院校理论课程的“翻转课堂”尝试——以“传播学导论”课程为例
20
作者 汪黎黎 《文教资料》 2018年第7期196-197,共2页
理论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习惯.“翻转课堂”的实践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学生、... 理论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习惯.“翻转课堂”的实践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课程 翻转课堂传播学导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