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ACK视域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为例
1
作者 苗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4期13-16,29,共5页
对包头师范学院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TPACK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TPACK视域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TPACK 学科课程与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实践研究——以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
2
作者 李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3期62-64,84,共4页
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做好教学实施与评价。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课程缺乏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特色育人... 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做好教学实施与评价。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课程缺乏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特色育人与课程分离等问题。基于此,以课程与教学论为例进行基于目标导向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实践研究,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课 课程与教学 核心素养 云班课
下载PDF
以知识书写推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刍议
3
作者 周仕德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指中国学者立足中国实践逻辑,基于中国课程与教学历史经验建构的具有自主性、原创性和实践性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基本认识和知识系列。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书写是指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置于共...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指中国学者立足中国实践逻辑,基于中国课程与教学历史经验建构的具有自主性、原创性和实践性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基本认识和知识系列。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书写是指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置于共识性语境中,借助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文本、重要机构、重要问题和重要制度等要素影响下对知识内容的记载或叙述,探寻形塑的知识特征和知识生产的表征分析。当前知识书写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体系书写研究上关照缺失、中国主体生成不足、中国方案形塑匮乏、中国实践回应弱化、知识生产着力不够。新时代要以知识书写为引领,强化中国主体性逻辑、着力知识原创性生产等方面努力推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课程与教学 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书写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视域下短视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对的策略
4
作者 于海慧 周子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095-098,共4页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短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性提升教学内容、创新...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短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性提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手段、增强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加强教师的新媒体能力等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在地国际化”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曾诺琳 赵敏芳 《职业教育发展》 202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类专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针对师范类专业在“在地国际化”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4 + 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围绕课程设置、内...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类专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针对师范类专业在“在地国际化”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4 + 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围绕课程设置、内容、实施及思政融入等维度,剖析实践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究“在地国际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师范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实践路径,为师范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对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Amidst the unprecedented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s encounter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urrently,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is still relatively limited. This study takes the “4 + 0”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t H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practices and existing issues in curriculum design, content,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pathways for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The finding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in teacher education,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 SAR-Macao SAR Greater Bay Area a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and are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nhancing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 课程与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华章》 2025年第6期0153-0155,共3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由心理学、语言学、美学、文化学共同支撑形成的四维要素空间,通过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可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培育学生文学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育目标的具象化,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由心理学、语言学、美学、文化学共同支撑形成的四维要素空间,通过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可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培育学生文学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育目标的具象化,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因此,本文将立足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现状,对其中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与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以化学发展史研究专题课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彦斌 王星月 +3 位作者 苏琼 康淑荷 刘娟 梁俊玺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20-25,30,共7页
“大思政”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化学发展史研究专题课程为例,构建化学发展史课程思政元素,基... “大思政”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化学发展史研究专题课程为例,构建化学发展史课程思政元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体系、设计并实施融入思政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显示,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启智增慧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验证该实施路径和方法的有效性,为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展史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化学课程与教学 大思政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牛秋霞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将思维导图结合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思维导图结合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思维导图结合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思维导图结合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践探索和反思能力的提升,进而能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微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情境·实践·反思”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探索
9
作者 陆平 吴亚飞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5期129-132,共4页
针对原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不足,课题组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构建“情境·实践·反思”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引导师范生在拟真情境中合作开展模拟性教学实践,基于模拟授课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与研讨,提升其学科教学能力... 针对原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不足,课题组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构建“情境·实践·反思”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引导师范生在拟真情境中合作开展模拟性教学实践,基于模拟授课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与研讨,提升其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一探索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实践 反思 学科课程与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
作者 罗雯 赵琳琳 +1 位作者 刘艳梅 李春薇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传统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中心”地位不突出,考核评价主题单一,致使学生教学实践素养提升不足、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之更为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是... 传统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中心”地位不突出,考核评价主题单一,致使学生教学实践素养提升不足、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之更为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学生中心理念,南昌师范学院教学团队通过重塑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等多种途径,尝试构建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 实践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借鉴全球教育智慧,探索核心价值观课程与教学范式
11
作者 王清平 徐芷珊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5期78-78,共1页
在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的当今时代,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还能引导我国青少年在复杂的思想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基于此,华南师范大学左璜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 在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的当今时代,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还能引导我国青少年在复杂的思想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基于此,华南师范大学左璜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撰写了《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该书通过深入剖析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个国家的中小学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案例,提炼出核心价值观课程与教学范式,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当代核心价值观课程与教学的挑战和机遇提供了极好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程与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智慧 国家意识形态 思想潮流 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首届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思考
12
作者 袁帅 潘信林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面前的时代课题。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坚持基础研究,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原创性理论支持;坚持立足实践,铸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和自主知识体...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面前的时代课题。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坚持基础研究,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原创性理论支持;坚持立足实践,铸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经验基础;坚持“顶天立地”,恪守和弘扬课程与教学论“求真崇善”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传统;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坚持自主创新,牢牢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中小学核心价值观课程与教学的国际瞭望
13
作者 左璜 《留学》 2024年第17期19-21,共3页
全球化时代,多元思潮和文化交织,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保障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唤醒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将本国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融合... 全球化时代,多元思潮和文化交织,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保障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唤醒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将本国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融合,凝练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目标,并围绕其开展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笔者在《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中,通过比较研究十个国家的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和课程教学实践,发现世界各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形态——独立型学科课程取向、综合型跨学科课程取向、联通型融合课程取向,同时孕育出三种主要的教学范式——“认知—发展”范式、“情感—认同”范式、“行为—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程与教学 跨学科课程 课程取向 教学范式 意识形态安全 课程形态 中小学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课堂互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教学带来了独特的机遇,但新媒体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的价值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有效应用新媒体教学法,提高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互动...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教学带来了独特的机遇,但新媒体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的价值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有效应用新媒体教学法,提高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互动性。首先,文章提出新媒体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参与度与主动性,拓展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渠道,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与实践性;然后,文章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资源导致教学内容不丰富、方法单一导致课堂互动性不强、评价不足导致学生带动性较差四个方面,分析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章还指出,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能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实践性;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改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互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教学 高校课程与教学 课堂互动 融合
下载PDF
学科融合视域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以数学D类课程“美术中的数学”为对象
15
作者 李亚琼 陈波 徐文彬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跨界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美术中的数学”选修课程,这是数学与美术两门学科跨界融合的体现.数学和美术融合下的数学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学科交叠的范围内设计活动,关... 跨界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美术中的数学”选修课程,这是数学与美术两门学科跨界融合的体现.数学和美术融合下的数学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学科交叠的范围内设计活动,关注知识结构的联结和迁移,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借助真实情境为背景,削弱学科间的刚性边界,实现数学和美术间的相互统整,旨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学科知识主导美术知识为辅下,形成教育合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研究聚焦“美术中的数学”课程理念与目标,分析课程内容的安排,进而对其进行教学思考:基于数学与美术的知识关联,设计真实情境;收集美术作品案例,系统设计评价任务;以增值评价为导向,关注作业设计;以学科融合育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美术中的数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 跨学科思维
下载PDF
面向数智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知识体系革新 被引量:6
16
作者 宾恩林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13-21,共9页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必须深入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体系层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革新。数智时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的思维对象序列层次更加高阶、组织对象内容更加综合,行动对象习得过程更加复...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必须深入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体系层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革新。数智时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的思维对象序列层次更加高阶、组织对象内容更加综合,行动对象习得过程更加复杂。但当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知识体系面临着对知识的思维对象认识不足、组织对象结构化程度不高、行动对象应变能力较弱等新困境。亟须革新知识的思维对象,扩展思维认识,具体包括注重概念与具象、行动结合的对象序列,向更高的知识层次迈进,整合跨专业、跨学科的内容,深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等;革新知识的组织对象,更新组织原则,具体包括引入形式逻辑以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结合形式逻辑重组知识序列等;革新知识的行动对象,改变实践行动,具体包括整合共通的教学法则与灵活的教学方法,强化“以变应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综合的行动逻辑,整合专家资源和提高合作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 数智时代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课标的结构化理解与教学转化:基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
17
作者 杨玉琴 倪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共7页
从课程与教学的4个基本问题出发,对新课标的整体结构、“目标一族”结构、“课程内容”结构、“一级主题”内部结构以及“课程实施”逻辑结构进行了解读,形成理解新课标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逻辑视角。阐明了从课程与教材内容到... 从课程与教学的4个基本问题出发,对新课标的整体结构、“目标一族”结构、“课程内容”结构、“一级主题”内部结构以及“课程实施”逻辑结构进行了解读,形成理解新课标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逻辑视角。阐明了从课程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从课标“目标一族”到教学目标以及从课标情境素材到教学情境的转化逻辑。以便教师理解新课标各部分的功能及内在关联,在教学中能够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课程与教学 核心素养 结构化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规律与启示——以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综述为例
18
作者 李佳琪 王向东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共5页
本文以2006至2024年间国内高校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对象,收集、筛选与梳理国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学位论文,并将其依据研究内容递归为六大主题,包括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研究、植根于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地理学... 本文以2006至2024年间国内高校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对象,收集、筛选与梳理国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学位论文,并将其依据研究内容递归为六大主题,包括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研究、植根于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评测、地理课堂与教学研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各个主题的分析与总结发现,新时代我国地理教育研究应当关注到全学段统筹地理课程建设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性,全人教育理念融进地理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系统思维新视角的适切性,围绕地理跨学科主题开展学科综合实践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方法多元化促进地理教育方向教学研究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与教学 地理教育研究规律 博士学位论文
下载PDF
OBE理念下“金课”建设原则与路径——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月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29,44,共5页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师范生综合素养,基于OBE理念,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为例,结合“金课”建设原则,重点阐述“金课”建设路径,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健全评价...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师范生综合素养,基于OBE理念,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为例,结合“金课”建设原则,重点阐述“金课”建设路径,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健全评价机制等.这些“金课”建设措施,有利于满足师范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金课 建设原则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基于“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静 《教育信息技术》 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高度融合、相互协同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SPOC”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强化其主体地位。对分课堂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在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引下,...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高度融合、相互协同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SPOC”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强化其主体地位。对分课堂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在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引下,文章尝试将“SPOC+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实践,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深入讨论,以期探索一种可行、可信、可用的混合教学方式,促进高校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教学,“SPOC+对分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更能有效提高“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对分课堂 混合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