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口语课程建设与实践
1
作者 温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66,共4页
通过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口语教材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及职业英语美育素材的挖掘和呈现,将学生语言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形成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为不断深化和有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 通过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口语教材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及职业英语美育素材的挖掘和呈现,将学生语言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形成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为不断深化和有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口语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专创融合”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眉 王平 +3 位作者 黄志宇 王斌 张先菊 王小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3期242-243,共2页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学科的主干课程,如何基于“专创融合”进行课程建设和实践是本文研究的内容。科学和完善的教学团队、实验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实践基地、科研项目支撑等资源是课程建设和实践的基础,而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举措主要...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学科的主干课程,如何基于“专创融合”进行课程建设和实践是本文研究的内容。科学和完善的教学团队、实验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实践基地、科研项目支撑等资源是课程建设和实践的基础,而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举措主要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及案例建设、课外学习要求及保障措施,以及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性能 专创融合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松 刘茜 +4 位作者 朱继民 王鸣瑞 李静 杨洁 汪婷婷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平台。方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医学统计学大纲、教案、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等学习材料构建于移动端,从供给侧提供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以问卷星为载体构建学习效果测试平台,可以让教...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平台。方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医学统计学大纲、教案、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等学习材料构建于移动端,从供给侧提供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以问卷星为载体构建学习效果测试平台,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状态;以云客社区平台搭建统计讨论社区,促进学生讨论学习。结果:构建的移动端医学统计学课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获取医学统计学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课程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复习以及自我学习效果测试。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结论:基于移动端医学统计学课堂具有可获得性、互动性、前瞻性、反馈性、回顾性等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传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移动互联网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阎莉 都雯 +1 位作者 李岩 张强 《山东教育》 2020年第10期40-42,共3页
“用责任与智慧奠基未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每一位“经五人”不变的初心。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是一所有着73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推动了数学团队的发展,锤炼打造了一支有研究思想、有研究热情、有研... “用责任与智慧奠基未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每一位“经五人”不变的初心。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是一所有着73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推动了数学团队的发展,锤炼打造了一支有研究思想、有研究热情、有研究风格的数学教师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体验式学习 适合的教育 教师团队 理念引领 课程建设与实践 办学历史 名校
下载PDF
“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宋江 刘丽华 +2 位作者 王明 李衣菲 李玉清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专创融合”度差的问题,以近年来创新创业获奖成果为案例,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整机装配工艺为对象,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实施课程教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专创融合”度差的问题,以近年来创新创业获奖成果为案例,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整机装配工艺为对象,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实施课程教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刍议
6
作者 王亮 于德海 +1 位作者 胡冠宇 陈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年第A02期21-22,共2页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拓宽教师的培养思路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等多种办法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通过...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拓宽教师的培养思路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等多种办法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办法进行的课程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创业基础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
7
作者 楼天宇 姜文彪 王小珍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第4期87-88,共2页
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业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门通识必修课。近年来,浙江科技学院“创业基础”课程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线上+线下”“理... 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业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门通识必修课。近年来,浙江科技学院“创业基础”课程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内+课外”“专业+思政”的“四维融合”教与学体系,努力打造一流本科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科技学院 创业教育 本科课程 教学改革 创业基础课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建设与实践 教与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 石宪 +1 位作者 夏志远 陈鑫 《科技风》 2023年第16期121-123,共3页
土木工程概论是阐述土木工程领域的整体概况与基本概念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在人工智能、装配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应积极适应和融合“新时代”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是阐述土木工程领域的整体概况与基本概念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在人工智能、装配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应积极适应和融合“新时代”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技术、新体系、新材料等学科前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后续的学习、工作、深造奠定基础,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培养爱专业、肯吃苦、有责任心、有创新意识、有爱国精神的“新时代”的土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概论 课程建设与实践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金华 沈雪莲 +3 位作者 李楠 高亚锋 丁勇 刘猛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5期133-141,共9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国家“双一流”“双万计划”“卓越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政策战略和改革项目为契机,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为建设目标,通过知识体系完善、研学资源融合、跨学科交叉、教学信息...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国家“双一流”“双万计划”“卓越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政策战略和改革项目为契机,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为建设目标,通过知识体系完善、研学资源融合、跨学科交叉、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拓展等手段,持续进行课程建设和完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03年率先建设并实践独立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获得学生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好评。课程实验项目在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科学的循序性和系统性,教育信息化技术成熟,衔接本科理论教学、工程应用实践、硕博学术研究,使实验实践教学真正成为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锻炼的实操“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 人才培养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生物光子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立新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5期171-173,共3页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交叉学科课程建设非常重要。生物光子学是融合生命科学和光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生物光子学课程为例,对生物光子学的形成与研究内容进行总体介绍,阐述生物光子学的课程目标和课...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交叉学科课程建设非常重要。生物光子学是融合生命科学和光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生物光子学课程为例,对生物光子学的形成与研究内容进行总体介绍,阐述生物光子学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生物光子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探索,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生物光子学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材料工艺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锟 杜永 +2 位作者 吴蓁 贾润萍 徐小威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155-156,共2页
“材料工艺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结合该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材料工艺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建设与实践,旨... “材料工艺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结合该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材料工艺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建设与实践,旨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形成特色,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艺学 应用性 课程建设与实践 实践
下载PDF
“金属成形模拟技术”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锟 吴蓁 +1 位作者 周冰 王晓瑞 《科教导刊》 2020年第2期62-63,共2页
"金属成形模拟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压力加工技术方向)的四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常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结合该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金属成形模拟技术"... "金属成形模拟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压力加工技术方向)的四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常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结合该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金属成形模拟技术"课程实施校企合作建设与实践,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旨在加强模拟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技术 校企合作 课程建设与实践 工程教育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的水产养殖特色选修课程建设与实践——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3
作者 张雯 《大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68-70,共3页
为适应新农科知识体系改造要求,文章全面分析了水产养殖课程教学现状,针对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通过开设特色选修课程、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创建第二课堂、优化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农科知识体系改造要求,文章全面分析了水产养殖课程教学现状,针对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通过开设特色选修课程、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创建第二课堂、优化师资队伍,为培养地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新农科 特色选修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浅谈《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4
作者 王斐 王绍明 +1 位作者 谢全亮 李鸿彬 《创新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213-220,共8页
《保护生物学》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类课程,也是一门必然要涉及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课程。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本课程“思政育人”的核心观念和根本目标。文章以《保护生物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改目标、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 《保护生物学》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类课程,也是一门必然要涉及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课程。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本课程“思政育人”的核心观念和根本目标。文章以《保护生物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改目标、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课程育人效果四个方面,探究了“课程思政”的《保护生物学》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体系和课程育人效果分析。从“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到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出发”,以思政体系引领教学体系,将知识领域的“真”融入“善与美”,培养学生逐步实现知识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Conservation Biology” is not only a professional subject curriculum, but also a curriculum that involves the shaping of values and world outlook.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is the core concept and fundamental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curriculum. Using the curriculum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yllabus, teaching design idea,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based on four aspects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reforms of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 and the effect of course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adhering to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of morality and education” to “building the pattern of full staff education”, this study leads the teaching system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tegrates the “truth”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into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trains students to gradually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promotion and value gui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生物学》 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建设与实践 课程育人效果
下载PDF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洁月 王茜 +1 位作者 王伟 吉逸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12-114,共3页
本文在分析当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电子信息类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为实例,探讨了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研究思路,综述了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践与经验,并对未来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建设与实践
原文传递
数字化时代下摄影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国斌 张佳佳 皮旭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5-239,共5页
剖析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促进线上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巩固线上教学质量和管理,提高摄影课程与当前时事热点的有效融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具体课程建设分析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实践目标,从教育发展趋势、课程建设目标、... 剖析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促进线上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巩固线上教学质量和管理,提高摄影课程与当前时事热点的有效融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具体课程建设分析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实践目标,从教育发展趋势、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容建设和管理、成果转化与热点时事相结合等多角度进行展开论述。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必须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大趋势,强化“新工科”与“新文科”的有效融合,积极立足并提取地方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现线上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便捷高效的现代互联网语境下的线上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建设与实践 数字化 摄影教学
下载PDF
《工程观摩与实践》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7
作者 汪帆 刘玉 +1 位作者 杨光辉 李岩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5期180-181,共2页
针对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交通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开设了工程观摩与实践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更培养了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关键词 工程观摩与实践 课程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三晋文化”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18
作者 孙雪琦 呼丽娜 陈少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独具地域特色的“三晋文化”课作为来晋留学生的专业通识必修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更新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将党史人物、脱贫攻坚历程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留学生的价值引领,实现山西文化的育人功能,... 独具地域特色的“三晋文化”课作为来晋留学生的专业通识必修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更新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将党史人物、脱贫攻坚历程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留学生的价值引领,实现山西文化的育人功能,助推山西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山西文化国际影响力。文章通过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改进与完善,形成了“目标导向-知识传授-文化传播-价值引领”四位一体的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全球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课程思政“ 三晋文化”课 来华留学生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高校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荣花 罗佳 +3 位作者 杜慧芳 张静 丁勤 唐爱均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2期229-231,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及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各高校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实验环境及硬件资源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针对开设高校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与考... 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及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各高校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实验环境及硬件资源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针对开设高校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仪器操作技能"课程的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调动了实验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初步建立了农业高校的基础实验仪器课程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操作技能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高校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王荣花 罗佳 +3 位作者 杜慧芳 张静 丁勤 唐爱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367-368,共2页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降低实验仪器损坏率等问题,从实验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对开设仪器设备操作技能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降低实验仪器损坏率等问题,从实验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对开设仪器设备操作技能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调动实验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仪器 操作技能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