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和营卫法治疗脉管病探讨
1
作者 朱朝军 张朝晖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14-16,共3页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形成脉管病。营卫相滞是脉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调和营卫是其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滋 相滞 脉管病 络脉 调和营卫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基于络病学说调和营卫法治疗外伤后眼底出血的思路
2
作者 郭宣辰 毛伯 王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55-458,463,共5页
外伤后眼底出血多由眼部钝挫伤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引发出血,造成视力损伤,严重的可引发失明。中医学治疗眼底出血具有一定效果,并不断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基于络病学说理论探讨外伤性眼底出血,本文通过研究络脉生理、病理与目系的关... 外伤后眼底出血多由眼部钝挫伤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引发出血,造成视力损伤,严重的可引发失明。中医学治疗眼底出血具有一定效果,并不断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基于络病学说理论探讨外伤性眼底出血,本文通过研究络脉生理、病理与目系的关系,发现其发病与太阳病、血痹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由此确立调和营卫法为其基本治法。治疗上,初期采用辛药解表兼以祛瘀通络,中期通过补气和营兼以祛瘀,后期补血活血兼以防瘀再生。基于络病学说探讨外伤后眼底出血,是中医眼科疾病治疗的有益尝试,以期通过对经方的应用,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眼底出血 络病学说 调和营卫 治疗思路
下载PDF
治疗胸痹重气血,调和营卫有奇功——路志正教授治疗胸痹学术经验管窥 被引量:15
3
作者 边永君 路杰 +1 位作者 王秋风 路志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9-940,共2页
关键词 胸痹 治法 调和营卫
下载PDF
调和营卫是治疗荨麻疹的关键 被引量:17
4
作者 骆文郁 刘世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3-54,共2页
荨麻疹的病机主要是风邪为患。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 ,又常兼夹寒、热、湿、毒、瘀、虚等而致营卫不和。故调和营卫是治疗各种类型荨麻疹的根本法则 ,而桂枝汤是治疗荨麻疹的基本处方。
关键词 荨麻疹 不和 调和营卫 桂枝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治疗IgA肾病的理论探微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雯雯 贾维 沈沛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4,62,共3页
通过对Ig A肾病病因病机、营卫学说理论及Ig A肾病与营卫二气关系的梳理,归纳出营卫失调导致Ig A肾病发病的机理及调和营卫法则治疗Ig A肾病的理论依据,并从现代免疫学理论角度探讨营卫二气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以调和营... 通过对Ig A肾病病因病机、营卫学说理论及Ig A肾病与营卫二气关系的梳理,归纳出营卫失调导致Ig A肾病发病的机理及调和营卫法则治疗Ig A肾病的理论依据,并从现代免疫学理论角度探讨营卫二气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以调和营卫法则确立的自拟方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Ig A肾病的可行性,从而提出营卫失调是Ig A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关键,调和营卫是既继承传统理论又符合Ig A肾病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认识的治疗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调和营卫 免疫 益气固本调免方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燕 杨学青 田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在常规应用抗菌素的基础上,应用桂枝汤,黄连解毒汤,当归六黄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汤可有效治疗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其机理为...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在常规应用抗菌素的基础上,应用桂枝汤,黄连解毒汤,当归六黄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汤可有效治疗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其机理为:桂枝汤可调节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营卫。结论: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可用调和营卫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无汗 调和营卫
原文传递
桂枝汤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与通达血管内外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淼 吕晓东 白长川 《河北中医》 2019年第7期1098-1101,共4页
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魁”,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桂枝与白芍既是桂枝汤的核心药物,又是调和营卫的关键。我们根据“卫行脉外,营行脉中”之理论,将桂枝汤的作用靶向定... 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魁”,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桂枝与白芍既是桂枝汤的核心药物,又是调和营卫的关键。我们根据“卫行脉外,营行脉中”之理论,将桂枝汤的作用靶向定位于血管内外,认为凡是机体周身血管循行之处,均为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场所,并非专指调和太阳在表之不和,更与通达血管内外存在着毋庸置疑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白芍 调和营卫 通达血管内外
下载PDF
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38
8
作者 汪受传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RRTI)是目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还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多采用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等)治疗,疗效欠佳。有研究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研制减毒疫苗进行预防,虽有...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RRTI)是目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还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多采用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等)治疗,疗效欠佳。有研究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研制减毒疫苗进行预防,虽有一定疗效,但因病毒种类太多且多变异,故临床实用价值受限。近20年来,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了集中展示这些研究成果,特约请国内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分别就各自在临床及科研基础上总结的相关经验撰文,以飨同道。发挥中医药调节整体、辨证论治的特色,因时、因病、因人制宜,防治儿童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研究,已经为此提供了一个典范。希望能藉此专栏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推动中医儿科学在新时代更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病机 补肺固表 调和营卫 儿童
下载PDF
调和营卫、择时顺势论治失眠 被引量:12
9
作者 滕晶 张洪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认为人的睡眠-觉醒过程具有周期节律性,失眠即是生物周期节律紊乱的结果,其病理机制在于营卫不和,循行失度,故失眠患者普遍存在“昼不精-夜不瞑”的紊乱状态。根据机体营卫运行的趋势性和时间性,认为燮理营卫、调和营卫是治疗失眠的重... 认为人的睡眠-觉醒过程具有周期节律性,失眠即是生物周期节律紊乱的结果,其病理机制在于营卫不和,循行失度,故失眠患者普遍存在“昼不精-夜不瞑”的紊乱状态。根据机体营卫运行的趋势性和时间性,认为燮理营卫、调和营卫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治法。并总结出了临床治疗失眠的效验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调和营卫 择时顺势 昼精 夜瞑
下载PDF
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路军章 冯立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桂枝汤 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自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论桂枝调和营卫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凤丽 梁雪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1-21,共1页
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在麻黄汤中用桂枝不仅增强麻黄发汗作用 ,而且通过调和营卫 ,使风寒去 ,营卫和 ,外邪不得复入。桂枝汤中用桂枝 ,既可发汗 ,又能调和营卫 ,以治“营弱卫强”之太阳中风 ;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为麻黄汤之倍 ,但不... 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在麻黄汤中用桂枝不仅增强麻黄发汗作用 ,而且通过调和营卫 ,使风寒去 ,营卫和 ,外邪不得复入。桂枝汤中用桂枝 ,既可发汗 ,又能调和营卫 ,以治“营弱卫强”之太阳中风 ;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为麻黄汤之倍 ,但不倍桂枝 ,而加生姜、大枣助桂枝调和营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调和营卫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斌 常克 +2 位作者 王海俊 郭军军 陈佳 《山西中医》 2011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运用桂枝汤加味与开瑞坦糖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小儿病例,按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桂枝汤加味。对照组给予开瑞坦糖浆,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 目的:比较运用桂枝汤加味与开瑞坦糖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小儿病例,按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桂枝汤加味。对照组给予开瑞坦糖浆,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90.00%。经R id it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复发率47.6%,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桂枝汤治疗过敏性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与开瑞坦糖浆相近,但其延缓疾病复发的作用则优于开瑞坦,且在改善中医主证及兼证方面优于开瑞坦糖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艾滋病发热的治疗应以调和营卫为主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自强 于晓敏 《河南中医》 2009年第9期848-850,共3页
艾滋病中后期,将逐渐出现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其自身的免疫机能明显下降,临床表现为营虚卫弱、卫外功能明显减弱,常会出现反复感冒,发热畏寒等证。此时在治疗上不可妄用辛凉苦寒之品,以免损伤正气,加重病情。... 艾滋病中后期,将逐渐出现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其自身的免疫机能明显下降,临床表现为营虚卫弱、卫外功能明显减弱,常会出现反复感冒,发热畏寒等证。此时在治疗上不可妄用辛凉苦寒之品,以免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当以固护正气,调和营卫,驱邪外出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发热症 免疫功能 不和 调和营卫
下载PDF
调和营卫对药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则怡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7,共1页
调和营卫乃临证常用之法.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乃调和营卫常用之对药,笔者临证根据病情也惯用其他对药调和营卫,应用分述如下.
关键词 调和营卫 中草药 药对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调和营卫恢复“昼精-夜瞑”与干预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滕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67-1669,共3页
研究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以复制失眠动物模型,选择Morris水迷宫与避暗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变,反映"昼精";通过分析实验动物的多导睡眠图观察大鼠睡眠节律的改变,反映&... 研究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以复制失眠动物模型,选择Morris水迷宫与避暗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变,反映"昼精";通过分析实验动物的多导睡眠图观察大鼠睡眠节律的改变,反映"夜瞑";观察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醒寤晨方和安寐晚方能有效的调整失眠大鼠各睡眠时相,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调节失眠大鼠细胞因子含量。提示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来改善失眠的昼夜紊乱状态,以达到"昼精-夜瞑"的最佳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营卫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浅谈调和营卫法治疗风邪所致难治性皮肤病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步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15-416,共2页
营卫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至仲景《伤寒论》臻于成熟,明确提出了营卫不和证及理法方药,论述详尽。后世医家据此屡起沉疴,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营卫理论。皮肤为人体卫外之表,多易为风邪所乘,引发皮疹、瘙痒。因“风为百病之长... 营卫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至仲景《伤寒论》臻于成熟,明确提出了营卫不和证及理法方药,论述详尽。后世医家据此屡起沉疴,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营卫理论。皮肤为人体卫外之表,多易为风邪所乘,引发皮疹、瘙痒。因“风为百病之长”,临床上变证复杂、顽固难治者颇众。笔者以调和营卫立法,治疗风邪所致难治性皮肤病多有良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调和营卫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治疗风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红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0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调和营卫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方用《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威灵仙、炒白术、秦艽、川芎、防风、郁金),水煎服,每天1剂。结果与结论调和营卫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经临床验... 目的探讨调和营卫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方用《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威灵仙、炒白术、秦艽、川芎、防风、郁金),水煎服,每天1剂。结果与结论调和营卫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是治疗风湿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调和营卫 理论探讨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下载PDF
基于《中华医典·医案》文献挖掘的调和营卫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黎 贾春华 《福建中医药》 2018年第2期47-49,52,共4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典·医案》(第五版)数据库进行文献挖掘,研究古代医案中调和营卫的用药规律。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中华医典·医案》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6首方剂,合计301味中药,药...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典·医案》(第五版)数据库进行文献挖掘,研究古代医案中调和营卫的用药规律。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中华医典·医案》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6首方剂,合计301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次3 787次。对核心药物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可知:《中华医典·医案》收录的用于调和营卫的前4位高频药物分别为茯苓、当归、甘草、陈皮。结论历代医家在调和营卫时,所用药物药性以温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辛和苦为主,归经稍侧重于脾经,功效以补虚药和解表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典 医案 文献挖掘 调和营卫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方证治法浅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鹏 高红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9期101-102,共2页
本文通过对《金匮》原文中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及芪芍桂酒汤等桂枝类汤为代表,在血痹、虚劳、奔豚气及黄汗等诸病中应用的分析,初步探讨调和营卫法的应用。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调和营卫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蔚萍 夏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8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调和营卫 桂枝汤 小儿厌食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