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3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苔形成的调控机制及研究新思路
1
作者 张军峰 詹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舌苔是舌背黏膜表面的一层苔状物,观察其颜色和性质变化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舌苔图像及其成分对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中医察舌苔辅助临床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然而,关于... 舌苔是舌背黏膜表面的一层苔状物,观察其颜色和性质变化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舌苔图像及其成分对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中医察舌苔辅助临床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然而,关于舌苔形成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依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笔者分析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物毒素、物理因素对舌苔形成的调控作用,为探索舌苔微环境(微生物、免疫、内分泌、机械拉伸、温度等)调控舌苔形成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体系,有助于推动舌诊原理的现代科学内涵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免疫-神经-内分泌 微环境 物理因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胆道闭锁炎症和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峰 刘卓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与胆道闭锁发病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T淋巴细胞 炎症 纤维化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梨果实石细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红宝 王永博 +4 位作者 王晋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王亚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63,共14页
石细胞是由木质素沉积形成的厚壁组织细胞,是制约梨果实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梨果肉石细胞的形成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转移和沉积密切相关。因此,探究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对调节石细胞形成及果实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石细胞是由木质素沉积形成的厚壁组织细胞,是制约梨果实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梨果肉石细胞的形成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转移和沉积密切相关。因此,探究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对调节石细胞形成及果实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与梨果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有关的研究,对转录因子、激素、糖、钙、活性氧、光质及花粉直感等调控因子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梨果实木质素的调控网络深入研究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细胞 木质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长牡蛎AMPK基因在三倍体性腺发育中的表达特性及调控机制
4
作者 王朔 于红 +1 位作者 李琪 王庆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探究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AMPK基因及其靶基因在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长牡蛎AMPK包含AMPKα、AMPKβ和AMPKγ三个亚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这三个亚基的mRNA表达量在二倍... 为探究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AMPK基因及其靶基因在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长牡蛎AMPK包含AMPKα、AMPKβ和AMPKγ三个亚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这三个亚基的mRNA表达量在二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在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二倍体长牡蛎性腺中AMPKα亚基Thr172位点磷酸化(p-AMPKα)水平在增殖期高,到成熟期几乎完全消失,这说明在长牡蛎性腺发育早期AMPK基因可能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在三倍体长牡蛎中,不育型三倍体(3nβ)的p-AMPKα水平显著高于可育型三倍体(3nα),推测AMPKα亚基磷酸化增强可能与三倍体不育密切相关。AMPKα亚基活性蛋白主要定位在滤泡细胞、精原/精母细胞和卵原/卵母细胞,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调控长牡蛎配子发生的早期过程。对AMPK潜在靶基因(GCS、CREB、SREBP1、ACC和Raptor)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长牡蛎中p-AMPKα可能参与了CREB和SREBP1基因表达的调控。推测在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早期AMPK基因可能调控促进糖原和脂质的分解,为生殖细胞分裂和分化提供能量;而在不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中由于生殖细胞分裂不旺盛,AMPK基因表达未被抑制,AMPK发挥维持体内能量稳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性腺发育 AMPK基因 三倍体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生物活性肽对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作者 胡兆莹 刘兵 +1 位作者 曹久爱 余东游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2142,共15页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多肽片段,主要通过发挥抗菌、抗炎、免疫和抗氧化等功能改善机体健康。肠道是动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良好的肠道环境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生物活性肽可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和...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多肽片段,主要通过发挥抗菌、抗炎、免疫和抗氧化等功能改善机体健康。肠道是动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良好的肠道环境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生物活性肽可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和黏膜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等途径维持肠道稳态、改善肠道健康。本文综述了常见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特性及其对畜禽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和新型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肠道健康 调控机制 畜禽
下载PDF
基于中医“肾-脑-骨”轴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
6
作者 张佳莉 张岩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有紧密的契合点。基于“肾-脑-骨”轴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学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与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肾-脑-骨”轴 中药研究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CagA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萌萌 余梦超 +2 位作者 王莉莉 赵振宇 董全江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极高。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列为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被认为与环境因素、宿主易感性和细菌毒力等因素之间复杂... 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极高。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列为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被认为与环境因素、宿主易感性和细菌毒力等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文章主要对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cagA的致病性,为今后预防和治疗由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的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和顶端弯钩发育及其对出苗的调控机制
8
作者 花子晴 周静远 董合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出苗是植物生产的首要环节,影响甚至决定最终产量和品质。双子叶植物出苗受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的影响。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是一连续的动态过程,是种子出苗的重要保障。其中,下胚轴稳健生长是幼苗顶土出苗的动力来源,顶端弯... 出苗是植物生产的首要环节,影响甚至决定最终产量和品质。双子叶植物出苗受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的影响。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是一连续的动态过程,是种子出苗的重要保障。其中,下胚轴稳健生长是幼苗顶土出苗的动力来源,顶端弯钩则在幼苗顶土过程中保护幼嫩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不受伤害。本文以下胚轴和顶端弯钩发育为重点,综述了双子叶植物通过细胞骨架的排列方式调控下胚轴伸长与增粗的分子机制,以及顶端弯钩形成、维持与展开阶段的细胞差异生长机制;阐述了光照、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和植物内源激素对下胚轴及顶端弯钩发育的协同调控效应与机理,以及播种方式和留苗数量等农艺措施通过优化环境因子调控下胚轴与顶端弯钩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揭示下胚轴与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弯钩和下胚轴发育对逆境的适应机制,实现在更高水平上对双子叶植物出苗成苗有效调控的意见。本文为深入认识双子叶植物出苗机制,创新植物播种保苗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胚轴 顶端弯钩 双子叶植物 调控机制 出苗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维 梁丽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退行性眼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变性早期发现小胶质细胞(MG)的活化反应。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免疫细胞,MG在体内参与先天性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形成,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具...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退行性眼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变性早期发现小胶质细胞(MG)的活化反应。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免疫细胞,MG在体内参与先天性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形成,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或神经毒性作用。MG活化后产生的神经毒性或神经保护作用可影响RP的病理进程。因此,围绕以MG为靶点的治疗策略,通过平衡神经保护或神经毒性作用,从而影响疾病进程和转归,可能是未来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活化 视网膜色素变性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厚朴酚对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10
作者 杨康 梅华迪 +1 位作者 马现永 余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肠道黏膜屏障作为机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互作的重要场所,可防止肠道内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侵入,其完整性对动物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厚朴酚是我国传统中药厚朴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癌、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功能。研究发现,厚朴... 肠道黏膜屏障作为机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互作的重要场所,可防止肠道内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侵入,其完整性对动物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厚朴酚是我国传统中药厚朴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癌、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功能。研究发现,厚朴酚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的组成、促进短链脂肪酸和碱性磷酸酶的生成、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凋亡、上调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等途径,进而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本文主要就厚朴酚对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厚朴酚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吸收与代谢 肠道屏障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辛润宣通法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
11
作者 侯媛媛 闫咏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分析辛润宣通法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花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普瑞巴林组6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正常喂养,剩余5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 目的分析辛润宣通法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花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普瑞巴林组6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正常喂养,剩余5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旋覆花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 g·kg^(-1)、5 g·kg^(-1)、2.5 g·kg^(-1)旋覆花汤药液,普瑞巴林组给予15 mg·kg^(-1)普瑞巴林药液,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15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普瑞巴林组、旋覆花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自发性疼痛评分、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GE2水平、TLR4、NF-κB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MWT、TWL、IL-10、β-EP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普瑞巴林组、旋覆花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自发性疼痛评分、IL-1β、TNF-α、5-HT、PGE2水平、TLR4、NF-κB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MWT、TWL、IL-10、β-EP水平上升(P<0.05);与普瑞巴林组、旋覆花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旋覆花汤高剂量组自发性疼痛评分、IL-1β、TNF-α、5-HT、PGE2水平、TLR4、NF-κB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MWT、TWL、IL-10、β-EP水平上升(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经辛润宣通法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得到调节,疼痛减轻,机械刺激及热刺激敏感性改善,且呈剂量依赖,其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润宣通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细胞因子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调控CDK4/cyclinD1通路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12
作者 陈林金 谢应玉 +1 位作者 陈丹 林师雅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493,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CDK4/cyclinD1通路调控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对前列腺癌可能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染色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核形态改变...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CDK4/cyclinD1通路调控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对前列腺癌可能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染色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核形态改变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观察CDK4、cyclinD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μmol/L氧化苦参碱组作用72 h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活力最弱。荧光染色发现,氧化苦参碱使前列腺癌PC-3细胞核形态改变,且细胞核皱缩程度随氧化苦参碱浓度增加而加深。与对照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上升且随浓度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2、4、8μmol/L氧化苦参碱组G1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G2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PCR法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CDK4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且随浓度增加而下降,8μmol/L组下降最明显。氧化苦参碱组CDK4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4μmol/L组降低最为显著(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活力,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并在细胞增殖周期G1期中阻滞,其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DK4/cyclinD1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CDK4/cyclinD1通路 前列腺癌PC-3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下载PDF
miR-944在宫颈癌中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加雪 黄金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90-392,共4页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小分子,能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凋亡等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极其复杂的一种多阶段、多因素调节过程,近年其发病率有显著增加及年轻化趋势...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小分子,能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凋亡等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极其复杂的一种多阶段、多因素调节过程,近年其发病率有显著增加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miR-944是研究较多的miRNAs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发现,miR-944在不同组织来源的癌组织中的作用存在矛盾性,因此,积极明确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对指导临床完善诊疗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944 宫颈癌 调控机制
下载PDF
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Burkitt淋巴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及对CXCR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严志民 刘彦权 +6 位作者 许庆林 林洁 刘欣 朱秋平 陈鑫基 刘庭波 连晓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4-1402,共9页
目的:分析芒果苷(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对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CXCR)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Burkitt淋巴瘤基础研究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 目的:分析芒果苷(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对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CXCR)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Burkitt淋巴瘤基础研究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Mangiferin、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干预Raji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及Akt/m TOR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Raji细胞不同时间后,可抑制Raji细胞活力,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r=-0.682,r=-0.836);与单药组相比,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时,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1)。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并显著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同时亦使Caspase-3水解活化,继而诱导Raji细胞发生凋亡。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可上调LC3Ⅱ蛋白的表达,且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较单药或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可显著抑制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Akt/m TOR通路来使Raji细胞增殖及侵袭受抑,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与凋亡。Mangiferin及硼替佐米单药干预Raji细胞后,可下调CXCR4、CXCR7 m RNA的表达,当两药联合时CXCR4、CXCR7 m RNA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Mangiferin单药或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CXCR5 m 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但两药联合时可使CXCR3表达下调(P<0.05)。结论: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能协同抑制Raji细胞增殖、侵袭,并诱导其发生自噬与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并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以及使CXCR家族表达受抑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硼替佐米 BURKITT淋巴瘤 恶性生物学行为 调控机制 CXC趋化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关节囊纤维化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在关节挛缩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全兵 王锋 +1 位作者 周云 王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0-1175,共6页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四肢创伤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创伤后为促进组织愈合,常需行外固定或内固定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肢体长时间固定后,容易诱发关节挛缩。高发病率以及年龄结构相对较轻的特点,使得关节挛缩的发生...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四肢创伤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创伤后为促进组织愈合,常需行外固定或内固定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肢体长时间固定后,容易诱发关节挛缩。高发病率以及年龄结构相对较轻的特点,使得关节挛缩的发生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负担。关节挛缩进展过程中,涉及关节周围多种组织结构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而关节囊纤维化是引起关节挛缩最重要的因素,抗关节囊纤维化治疗或许可以成为关节挛缩治疗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挛缩 四肢创伤 囊纤维化 生存质量 组织愈合 进展过程 分子调控机制 关节周围
下载PDF
茄科作物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邵秀红 张海霞 +4 位作者 马柱文 陈俊标 潘晓英 李集勤 黄振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02-114,共13页
绿原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虫害、抗寒及其他逆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药理功能,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紫外光与辐射、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食... 绿原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虫害、抗寒及其他逆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药理功能,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紫外光与辐射、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食品原料、化工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和烟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们均是茄科植物的重要种类,也是绿原酸的重要来源,其果实或营养器官中的绿原酸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且绿原酸合成代谢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茄科作物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绿原酸在以上5种茄科作物中的含量情况、绿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转录调控分子机制,以及基因型差异、环境因素、栽培措施等因素对茄科作物绿原酸含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茄科作物绿原酸开发利用、高绿原酸茄科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以及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作物 绿原酸 含量 生物合成途径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环境及遗传调控机制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过程调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波 杨静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定植于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在大多人群中,白念珠菌是正常微生物菌群中的一部分[1]。由于微生物菌群变化、免疫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破坏,白念珠菌可能会从共生转变...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定植于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在大多人群中,白念珠菌是正常微生物菌群中的一部分[1]。由于微生物菌群变化、免疫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破坏,白念珠菌可能会从共生转变为致病性[2],这种转变导致白念珠菌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引起浅部感染(如皮肤感染),以及甚至危及生命的深部真菌感染[3]。在临床环境中,40%的念珠菌血症是由白念珠菌引起的,是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菌丝 形态转换 调控机制 环境信号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合成与代谢途径及其释放与感知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甜甜 郑炳松 +1 位作者 袁虎威 闫道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68-1080,共13页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具有低沸点、易挥发的低分子量亲脂性化合物,在植物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它们通常通过不同底物的几个独立途径由不同的酶催化合成,并受关键基因及转录因子等调控代谢...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具有低沸点、易挥发的低分子量亲脂性化合物,在植物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它们通常通过不同底物的几个独立途径由不同的酶催化合成,并受关键基因及转录因子等调控代谢,随后在植物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移动而被释放出来,最终作为植物内部信号被植物感知从而进行传递交流,影响着植物各种生理反应。本文对植物BVOCs参与合成及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释放的细胞生理和理化性质及植物对BVOCs的感知调控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为BVOCs的合成与代谢、释放与被感知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生物合成 代谢 释放 感知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1/2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彦权 沈建箴 +3 位作者 殷悦 陈玉婷 杨慧 唐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76,共13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R1/2)靶向抑制剂Reparixin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对CXCR家族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AML新型分子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方法:不同浓...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R1/2)靶向抑制剂Reparixin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对CXCR家族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AML新型分子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方法:不同浓度Reparixin、Ara-C单药或联合干预AML U937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Hoechst 33258法、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单丹黄酰尸胺(MDC)荧光示踪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Reparixin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并促发其凋亡。与单药组相比,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时,增殖、侵袭、集落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能力显著下降,凋亡和自噬水平显著升高(P<0.01)。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并显著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同时亦使Caspase-3水解活化,继而诱发细胞凋亡。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后可上调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且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较单药或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MDC荧光示踪法亦示细胞中酸性囊泡绿色颗粒显著增多,且出现大量破碎细胞(P<0.01)。Reparixin联合Ara-C可显著抑制PI3K、AKT及NF-кB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NF-кB通路激活从而扼制白血病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Ara-C干预U937细胞对CXCR家族受体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利用Reparixin单药干预U937细胞后可下调CXCR1、CXCR2、CXCR4 mRNA的表达(P<0.05),其中CXCR2表达相较对照组及其他CXCR家族受体表达下调水平更为显著(P<0.01);当Reparixin与Ara-C联合干预时,CXCR1、CXCR2下调水平较单药组更为显著(P<0.01),而CXCR4、CXCR7 mRNA表达较单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eparixin联合Ara-C能协同抑制U93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其发生自噬与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并下调CXCR家族表达以及同时抑制PI3K/AKT/NF-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XC趋化因子受体 恶性生物学行为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