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警示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口服抗凝剂(DOACs)需调整剂量
1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8期851-851,共1页
2023年5月25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称,风险最小化资料可以支持安全使用利伐沙班(rivaroxaban)(商品名Xarelto)和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商品名Pradaxa)的新儿科制剂。MHRA要求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参考当前... 2023年5月25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称,风险最小化资料可以支持安全使用利伐沙班(rivaroxaban)(商品名Xarelto)和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商品名Pradaxa)的新儿科制剂。MHRA要求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参考当前建议,以确保所有肾功能不全患者都能使用适当剂量的直接作用口服抗凝剂(DO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肾功能不全 口服抗凝剂 医疗保健 风险最小化 调整剂量 DOA
下载PDF
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振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4月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NVAF患者2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观察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4月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NVAF患者2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氨基末端脑钠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4.78%(χ^(2)=18.669,P=0.000)。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χ^(2)=10.098,P=0.001)。结论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NVAF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高龄 调整剂量 华法林抗凝治疗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痛12h调整剂量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梁精 莫晓平 +1 位作者 麦伟丽 潘悦昌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调整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 目的:研究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调整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12 h调整剂量,对照组24 h调整剂量,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及用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缓解率,观察其中出现不良反应、入院治疗12 h内出现爆发痛患者的例数,评估治疗前后其睡眠质量。结果:1)疼痛评分:入院时,两组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缓解率:研究组用药后24 h、48 h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72 h的疼痛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爆发痛:入院治疗12 h内,研究组爆发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睡眠质量:治疗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来说,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可在更短时间内控制其疼痛症状,对其睡眠质量也有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中重度癌痛 调整剂量 疼痛缓解率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例肺栓塞患者基于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调整剂量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小畅 何作瑜 +2 位作者 陈伟娜 刘晓琰 顾智淳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147-148,共2页
目的为1例肺栓塞患者基于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调整剂量提出建议。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基因检测结果,依据预测模型建议华法林维持剂量约为7.5 mg,为医师调整剂量提供了参考。结果患者华法林剂量调整后,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未发生... 目的为1例肺栓塞患者基于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调整剂量提出建议。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基因检测结果,依据预测模型建议华法林维持剂量约为7.5 mg,为医师调整剂量提供了参考。结果患者华法林剂量调整后,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未发生血栓或出血事件。结论临床药师可在华法林个体化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华法林 剂量调整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伴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策略
5
作者 侯佳 张敏 +1 位作者 张丽娜 李进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0期1408-1412,共5页
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且伴随肾功能亢进(ARC)状态,医生应用万古霉素(1000 mg q12h)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药师测得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为5.99μg·ml^(-1),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细菌最低... 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且伴随肾功能亢进(ARC)状态,医生应用万古霉素(1000 mg q12h)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药师测得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为5.99μg·ml^(-1),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比值为312,提示低于杀菌浓度。经文献研究,ECMO机器构造原理及ARC病理生理状态均改变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影响血药浓度。临床药师运用斯坦福万古霉素计算器模拟出达稳态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推测合适的剂量方案为1000 mg q8h。调整后复测谷浓度升高至18.39μg·ml^(-1),AUC/MIC升高至498,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患者感染指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万古霉素 体外膜肺氧合 肾功能亢进 剂量调整
下载PDF
调整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母婴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惠 朱唯一 姚屹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6-915,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调整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治疗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调整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治疗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4月9日所有关于根据TSH水平调整L-T4剂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对照研究文献,并追溯参考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其中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评价表。结局评价指标包括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早产、胎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6个数据库共检索到1268篇文献,最终纳入8篇,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整体研究偏倚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TSH水平调整L-T4剂量的试验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风险OR值为0.61(95%CI 0.44~0.86,P=0.004),发生胎儿死亡风险OR值为0.38(95%CI 0.18~0.81,P=0.01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调整L-T4剂量的治疗方式在阴道分娩[OR=1.82(95%CI 0.75~4.40,P=0.180)]、妊娠高血压[OR=0.77(95%CI 0.53~1.12,P=0.170)]、产后出血[OR=1.20(95%CI 0.50~2.92,P=0.680)]、早产[OR=0.72(95%CI 0.48~1.06,P=0.100)]、低出生体质量儿[OR=1.00(95%CI 0.65~1.54,P=0.999)]和新生儿窒息[OR=0.50(95%CI 0.20~1.27,P=0.150)]发生风险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TSH水平调整L-T4治疗剂量,可能有助于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和胎儿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孕妇 左旋甲状腺素 剂量调整 母婴结局 META分析
下载PDF
鞘内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调整剂量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的疗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云峰 彭丽 +2 位作者 全伟斌 苏烨 黄瑞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1期43-4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鞘内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加入调整剂量的布比卡因行剖宫产麻醉的效果,以期寻求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80例单胎足月妊娠接受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加信封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C组、S2组... 目的对比研究鞘内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加入调整剂量的布比卡因行剖宫产麻醉的效果,以期寻求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80例单胎足月妊娠接受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加信封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C组、S2组、S3组和S4组,每组20例,分别将舒芬太尼0、2、3、4μg加入根据产妇身高、体重调整剂量的0.5%布比卡因中行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S2组、S3组和S4组手术开始时间[(14.7±2.5)、(15.3±3.0)、(14.0±3.3)min]与C组[(17.7±3.8)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S3组和S4组追加镇痛药率[35%(7/20)、20%(4/20)、5%(1/20)]与C组[85%(1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S3组和S4组手术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1分率[10%(2/20)、0、0]与C组[70%(14/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和S4组镇静评级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感觉阻滞平面≥T4水平、恶心、寒战、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4组呕吐发生率[45%(9/20)]与C组、S2组和S3组[5%(1/20)、15%(3/20)、15%(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和S4组皮肤瘙痒发生率[25%(5/20)、35%(7/20)]与C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鞘内注射根据身高、体重调整剂量的布比卡因加小剂量舒芬太尼行CSEA,术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推荐舒芬太尼2μg为鞘内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 调整剂量
原文传递
基于FeNO检测的儿童支气管哮喘ICS剂量调整研究
8
作者 王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剂量调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剂量调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根据哮喘控制状况和肺功能水平调整ICS剂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FeNO调整ICS剂量。两组患儿均随访12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儿随访前和随访第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随访前及随访第3、6、9和12个月气道FeNO水平,随访第3、6、9和12个月ICS平均每日给药剂量,以及随访期内支气管哮喘复发率、ICS停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随访前和随访第12个月FEV_(1)%pred、PEF%pred和C-A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及随访第3、6、9和12个月气道Fe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第9、12个月ICS平均每日给药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观察组患儿ICS停药率高于对照组(P=0.029),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FeNO的哮喘管理可在不影响ICS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ICS给药剂量,缩短ICS疗程,并降低用药安全性风险,可为支气管哮喘患儿ICS剂量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剂量调整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调整甲状腺素剂量对降低甲减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叶爱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6期102-103,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降低孕妇甲状腺激素剂量的调整时间和规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胎儿的影响,达到降低胎儿危害的目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怀孕1个月内的患者,按照孕前是否发现甲状腺减低...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降低孕妇甲状腺激素剂量的调整时间和规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胎儿的影响,达到降低胎儿危害的目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怀孕1个月内的患者,按照孕前是否发现甲状腺减低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早期干预组患者于妊娠前已知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接受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调整剂量;对照组患者为早孕检查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发现时开始接受甲状腺素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剂量调整差异,以及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素的变化,对比妊娠不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起始剂量有所差异,对照组初始剂量显著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剂量早期逐渐增多,孕7个月后增加不明显。早期干预组激素达标孕周(15+周)显著早于对照组(26+周)。促甲状腺素于2个月时下降明显,干预组促甲状腺素达标孕周(10+周)显著早于对照组(1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后婴儿未发现异常,但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早期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应当尽快明确甲状腺功能,同时对患者甲状腺水平进行监测,并进行及时调整,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妊娠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减低 调整剂量 早期护理干预
下载PDF
美施康定治疗中、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剂量调整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桂生 阮挺强 +6 位作者 王婷婷 潘云苓 范元芳 刘景荣 林晓丹 陈艳 林丛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美施康定 治疗 疼痛 剂量调整
下载PDF
剂量调整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吉 朱立勤 +2 位作者 蒋萍 余更生 陈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药物剂量是影响药物效应的重要因素。同一种药物的多种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与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殊人群用药时,常常出现与用药剂量相关的治疗矛盾,药物剂量的调整就成为治疗的关键,需要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
关键词 药物剂量 不良反应 治疗矛盾 剂量调整
下载PDF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时彦 刘丰 +2 位作者 吴剑芸 张韶冈 黄为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期 Β受体阻滞剂 剂量调整 预后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维 麦坤仪 李万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45-4147,共3页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和"经验组"。0.1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d),调整剂量方案为每天增加0.1U/kg;经验组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及调整剂量方案依据内分泌专业高级职称医师个人经验而定。FBG的目标值定为≤7.0mmol/L。结果:0.1组与经验组FBG达标时FBG水平(5.9±0.9vs6.0±0.9)mmol/L、达标时间(3.3±1.4vs3.2±1.3)d、甘精胰岛素日剂量(0.43±0.14vs0.48±0.17)U/(kg·d)及低血糖发生率(3/35vs5/36)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按体重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的方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甘精胰岛素 剂量调整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的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冬雪 谢莉娜 +2 位作者 张新茹 于玲 侯继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的药学实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脏替代治疗继发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并对3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案转换时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提出合理建议。结果患...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的药学实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脏替代治疗继发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并对3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案转换时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提出合理建议。结果患者抗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过程中无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病情稳定出院。结论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常合并感染,且有不同治疗方式转换,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改善用药策略并优化剂量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替代治疗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剂量调整
下载PDF
基于群体药动学的拉莫三嗪个体化剂量调整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德为 朱秀清 +8 位作者 陈伟家 李璐 王占璋 邓书华 卢浩扬 胡晋卿 张明 倪晓佳 温预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7期867-869,共3页
目的:基于群体药动学方法,预测患者不同用药方案服用拉莫三嗪后的稳态血药浓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8例患者的282个拉莫三嗪血药浓度观测值,并记录联合应用丙戊酸的情况,利用已经建立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力学模型,分别通过第... 目的:基于群体药动学方法,预测患者不同用药方案服用拉莫三嗪后的稳态血药浓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8例患者的282个拉莫三嗪血药浓度观测值,并记录联合应用丙戊酸的情况,利用已经建立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力学模型,分别通过第1个、前2个血药浓度值估算个体间变异,并预测后续浓度值,评估两种情况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预测结果显示,分别采用第1个、前2个血药浓度值预测产生的误差的中位值分别为-0.32、-0.41μg/ml,均接近0值;得到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0.66、-0.42μg/ml,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0、3.19μg/ml,说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性。结论:无论从采集1个浓度值还是2个浓度值时开始使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均能得到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治疗药物监测 群体药动学 仿真预测 个体化剂量调整
下载PDF
基于肾功能状况调整顺铂剂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妍蒨 于锋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6期528-533,共6页
顺铂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已有共识。目前,国外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顺铂剂量,而国内对顺铂化疗剂量的选择与调整缺乏规范与标准,无法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个体化治疗。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全面介绍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指标,总结化疗药物... 顺铂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已有共识。目前,国外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顺铂剂量,而国内对顺铂化疗剂量的选择与调整缺乏规范与标准,无法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个体化治疗。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全面介绍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指标,总结化疗药物剂量调整原则及方式,综述国外顺铂剂量选择与调整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肾功能 剂量调整
下载PDF
某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咸希 李永兵 +1 位作者 夏艺 何文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分析肾内科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肾内科2018年3月应用抗菌药物且在用药前肌酐清除率(Ccr)≤90 ml·min^(-1)的96例成年患者,根据患者肾功能受损... 目的:分析肾内科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肾内科2018年3月应用抗菌药物且在用药前肌酐清除率(Ccr)≤90 ml·min^(-1)的96例成年患者,根据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及是否透析,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50 ml·min^(-1)<Ccr≤90 ml·min^(-1)为第Ⅰ组,10 ml·min^(-1)≤Ccr≤50 ml·min^(-1)为第Ⅱ组,Ccr <10 ml·min^(-1)为第Ⅲ组,透析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患者为第Ⅳ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结果:纳入调查189例次病例中,抗菌药物剂量应该调整而未调整87例次,不合理应用率为46. 0%。头孢菌素使用占比最大,剂量应该调整但未调整比例为45. 45%;糖肽类不合理应用率最高,达到了76. 9%。Ⅰ~Ⅳ组及合计中,用药合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用药不合理组(P <0. 05)。结论:该院肾内科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剂量调整率低,整体不合理应用率较高。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及时干预医师用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肾功能不全 抗菌药物 剂量调整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基因型及INR值的华法林日剂量调整公式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怀军 姚婧 +2 位作者 张海霞 徐航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计算华法林日剂量变化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值的相关性,并结合患者基因型建立日剂量预测公式,从而可根据患者初始INR和目标INR来计算每日给药剂量.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入选149例华法林使... 目的 计算华法林日剂量变化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值的相关性,并结合患者基因型建立日剂量预测公式,从而可根据患者初始INR和目标INR来计算每日给药剂量.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入选149例华法林使用患者,其中92例用于建立公式,57例用于验证.以PCR-RFLP方法测定了CYP2C9*3和VKORC1 C-1639T基因型.以第n日的INR值为因变量,以患者基因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以及第2日的INR值和第2至n-1日的每日华法林剂量为自变量,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筛选自变量并建立方程.结果: 患者一周内华法林总剂量平均为(20.4±4.92)mg.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剂量调整公式.以INR3~7为因变量的公式,在加入或不加入基因型为自变量的情况下,相关系数平方(R2) 分别为48.9%、46.8%、27.2%、27.1%和23.1%(均P〈0.001), 以及48.9%、37.3%、15.0%、25.4%和19.3%(均P〈0.001).验证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加入基因型R2分别为63.6%、47.3%、36.2%、10.1%和22.8%(均P〈0.05), 不加入基因型时R2分别为63.6%、32.6%、24.4%、12.2%和8.93%(均P〈0.05).结论:本研究对患者服用华法林一周内日剂量和INR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和不基于基因型的每日剂量调整公式.研究结果为临床华法林剂量的调整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为无条件开展基因型检测的医疗单位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INR 基因型 剂量调整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伽玛刀治疗剂量调整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聂青 康静波 +3 位作者 张丽萍 李方明 杨平 张军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在等效生物学剂量的原则下,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伽玛刀治疗剂量调整后的疗效、生存情况。方法2001年12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我科行全身伽玛刀治疗。治疗中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卡氏评分... 目的在等效生物学剂量的原则下,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伽玛刀治疗剂量调整后的疗效、生存情况。方法2001年12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我科行全身伽玛刀治疗。治疗中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卡氏评分、肿瘤侵及范围、背景健康因素、治疗中副反应进行剂量调整,对于肉眼肿瘤范围≤60cm3、临床卡氏评分≥80分,没有明确的心肺基础疾病者治疗剂量每次4~5.5Gy,共计8~10次;60cm3<肉眼肿瘤范围<100cm3,70分<卡氏评分<80分,无或有轻度的心肺基础疾病者治疗剂量每次3.5~4.2Gy,共计10~12次;肉眼肿瘤范围体积≥100cm3,60分≤卡氏评分≤70分,无或有轻度心或肺基础疾患病史者,治疗剂量每次3~3.5Gy,共计12~14次;每天或隔天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随访12~24个月。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或核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2%。全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0.4%;毒性反应:Ⅰ+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8.2%(13/158),Ⅲ级为1.9%(93/158);Ⅰ+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7.7%。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瘤体肿瘤范围、结合临床卡氏评分和所做的剂量调整,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伽玛刀治疗中,对确保治疗完成,剂量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部伽玛刀治疗 剂量调整
下载PDF
碘化钾在浓碘酊中的剂量调整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国金 陈贵起 《中国药师》 CAS 2002年第12期764-764,共1页
10%碘酊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1].该碘酊中的碘化钾用量较低,部分碘靠95%乙醇溶解.因碘极易挥发,并且存放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夏季如果在塑料瓶中存放4周左右,碘的含量就会低于规定浓度.为此,我们对该处方中碘化钾的剂量进行了... 10%碘酊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1].该碘酊中的碘化钾用量较低,部分碘靠95%乙醇溶解.因碘极易挥发,并且存放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夏季如果在塑料瓶中存放4周左右,碘的含量就会低于规定浓度.为此,我们对该处方中碘化钾的剂量进行了调整,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浓碘酊 剂量调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