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1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新华 周晓莉 +1 位作者 王超 宋美卿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泪液流率、唾液流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Th17/Treg比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高于对照组;ESR、CRP、IgG水平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降低免疫反应,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升高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降低Th17/Treg比率,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针刺 硫酸羟氯喹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王芳 郑紫恒 李帅帅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其中62例胃... 目的:探讨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其中62例胃癌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及40例同期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对照,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胃癌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8.61±1.34)个月,其中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患者(P<0.05)。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的表达可作为胃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生存时间评估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MYBL2 胃癌 预后 生存时间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且向RORγt^(+)FOXP3^(+)Treg转换
4
作者 何朗粤 卢红艳 +4 位作者 朱莹 江健锋 鞠慧敏 乔瑜 魏善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叉头盒P3(FOXP3)^(+)Treg及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FOXP3^(+)Treg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 IL-6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以及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肺泡结构简单化,放射状肺泡计数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高氧组FOXP3^(+)Treg占比减少,RORγt^(+)FOXP3^(+)Treg占比增多,肺组织IL-17A、 IL-6含量明显升高。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BPD小鼠肺组织FOXP3^(+)Treg数量减少并向RORγt^(+)FOXP3^(+)Treg转换,可能参与高氧所致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调节性t细胞(treg) 叉头盒P3(FOXP3)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调节性T细胞营养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茗 王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肿瘤微环境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会影响T细胞的代谢特征,诱导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各种免疫细胞的不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mTOR信号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进程的分子机制... 肿瘤微环境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会影响T细胞的代谢特征,诱导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各种免疫细胞的不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mTOR信号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进程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营养环境下mTOR信号的活化状态。此外,还总结了目前研究中mTOR信号在调节性T细胞(Treg)代谢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评估了mTOR作为临床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和目前应用的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treg)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代谢 综述
原文传递
卵巢癌微环境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珩 郑慧 卢仁泉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7-323,共7页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免疫治疗方法已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但有效率较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因素,提示免疫系统失衡与卵巢癌进展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群发挥抑制效应的T细胞亚群,作为维持...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免疫治疗方法已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但有效率较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因素,提示免疫系统失衡与卵巢癌进展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群发挥抑制效应的T细胞亚群,作为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肿瘤免疫、自身免疫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关键。Treg在卵巢癌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介导免疫耐受,影响卵巢癌的进展和预后。文章对卵巢癌微环境调控Treg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卵巢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俊力 杨铭 +2 位作者 欧利 谌香明 刘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26-931,共6页
目的 观察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并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200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标准化或个体化抗... 目的 观察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并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200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标准化或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CD4^(+)CD25^(+)CD127^(-)、CD4^(+)CD25^(+)Foxp3^(+))、Treg表面共刺激分子(CTLA-4^(+)Treg、PD-1^(+)Treg、ICOS^(+)Treg)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Treg细胞与Treg表面共刺激分子、血清TGF-β1、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MDR-T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构建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MDR-TB患者中,预后良好108例,预后不良92例。预后不良组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4^(+)CD25^(+)Foxp3^(+)、CTLA-4^(+)Treg、PD-1^(+)Treg、CD4^(+)CD25^(+)CD127^(-)、ICOS^(+)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TGF-β1、IL-1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DR-T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CD25^(+)CD127^(-)与血清TGF-β1水平及CTLA-4^(+)Treg、PD-1^(+)Treg、ICOS^(+)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均为MDR-TB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1、6.088、3.252、4.266、4.949、6.748,均P<0.05);根据Nomogram预测模型获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概率,外部验证Nomogram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具有良好校准度。结论 MDR-TB患者预后转归受外周血CTLA-4^(+)Treg、PD-1^(+)Treg、CD4^(+)CD25^(+)Foxp3^(+)、ICOS^(+)Treg、CD4^(+)CD25^(+)CD127^(-)细胞比例,血清TGF-β1、IL-10水平,以及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对患者预后转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NOMOGRAM 耐多药肺结核 预后
下载PDF
HPV DNA负荷量、辅助性T细胞17、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因子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吴淑霞 李金珠 刘迎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辅助性T细胞17(Th17)、叉头状转录因子3阳性(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宫颈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为高危型HPV感染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高危型...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辅助性T细胞17(Th17)、叉头状转录因子3阳性(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宫颈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为高危型HPV感染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0例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然后将其中50例高危型HPV16/18阳性患者作为HPV16/18组,50例其他12种高危型阳性病例作为其他亚型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n=50)。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HPV DNA负荷量、Th17、FoxP3^(+)Treg及宫颈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A]水平,比较HPV16/18组和其他亚型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以及对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HPV DNA负荷量、Th17、FoxP3^(+)Treg及宫颈灌洗液中IL-10、TNF-α、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PV16/18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其他亚型组(P<0.05)。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负荷量、FoxP3^(+)Treg、Th17及宫颈灌洗液中IL-10、TNF-α、IL-17A水平与高危型HPV感染分型(HPV16/18=1,其他亚型=2)均呈负相关(P<0.05),与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1,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2,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3,宫颈癌=4)均呈正相关(P<0.05)。各项指标联合诊断高危型HPV16/18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95%CI:0.837~0.959),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HPV DNA负荷量、Th17、FoxP3^(+)Treg及炎症因子水平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分型、宫颈病变密切相关,而且HPV DNA负荷量与Th17、FoxP3^(+)Treg、炎症因子相关,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防治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 辅助性t细胞17 叉头状转录因子3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9
作者 党利敏 马虎林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9-283,288,共6页
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抑制会减弱抗肿瘤免疫,从而阻碍机体的保护性免疫监视并阻止癌症免疫疗法诱导的有效抗肿瘤免疫。多种机制参与了TME的免疫抑制,其中包括多个免疫位点(如CTLA-4、PD-1和LAG-3)和免疫抑制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 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抑制会减弱抗肿瘤免疫,从而阻碍机体的保护性免疫监视并阻止癌症免疫疗法诱导的有效抗肿瘤免疫。多种机制参与了TME的免疫抑制,其中包括多个免疫位点(如CTLA-4、PD-1和LAG-3)和免疫抑制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是一类免疫抑制细胞,在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TME中的Treg细胞与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reg细胞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主要靶点之一。因此,阐明癌症患者的Treg细胞功能对于开发最佳的Treg细胞靶向免疫疗法至关重要。本文就TME中的Treg细胞的功能和表型以及靶向免疫疗法中可能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HDAC2、PD-L1蛋白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王丽 王亚辉 +2 位作者 景雅超 武洁 王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OC)患者外周血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2)、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及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确诊治疗的60例OC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随访3... 目的探讨卵巢癌(OC)患者外周血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2)、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及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确诊治疗的60例OC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随访3年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3)、死亡组(n=17);另选取同期同一医院确诊的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Th17/Tre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DAC2和PD-L1蛋白水平。分析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治疗后随访3年,分析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C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蛋白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残存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蛋白水平均为O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reg、Th17、Th17/Treg、HDAC2和PD-L1蛋白参与并影响OC的发展,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预后
下载PDF
IL-2/抗IL-2抗体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轻小鼠颅脑创伤
11
作者 王亭皓 刘海啸 +3 位作者 胡清 马梦欣 王嘉辉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d给予IL-2(1.0μg)+抗IL-2抗体(5.0μg)腹腔注射。提取三组小鼠在3、5、7 d的脑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数量,同时将第7日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明确TBI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Treg浸润,另外对三组小鼠1、3、5、7 d的行为学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同时检测造模第7日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TBI+IL-2/抗IL-2抗体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确实存在Treg浸润情况,且Treg在脑创伤后逐渐增多,Sham组未见Treg浸润,TBI+IL-2/抗IL-2抗体组相较于TBI组Treg明显增多(P<0.05),包括神经元凋亡减少、脑水肿减轻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IL-2/抗IL-2抗体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Treg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小鼠TBI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抗IL-2抗体 调节性t细胞 颅脑创伤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6诊断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林珊珊 郭兆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白细胞介素-6(IL-6)诊断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5例为观察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白细胞介素-6(IL-6)诊断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5例为观察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eg、IL-6对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为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的保护因素(OR=0.408,P=0.002),IL-6为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23,P<0.001)。Treg、IL-6及两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0.886、0.968、0.988,P<0.001)。结论:Treg、IL-6是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的影响因素,Treg、IL-6水平对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调节性t细胞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费睿成 郭彩茹 亓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病理分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HCC患者的外周抗凝血作为HCC试验组并进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期,20名健康体检者的... 目的探讨在不同病理分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HCC患者的外周抗凝血作为HCC试验组并进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期,2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抗凝血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结果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在HCC不同分期中,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在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增多,且在Ⅲ、Ⅳ期快速增殖,其可能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 外周血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与Th1/Th2免疫平衡及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海燕 冯海红 +1 位作者 郭飞 武雪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6-110,122,共6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其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方法使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营养状态评分对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其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方法使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营养状态评分对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0例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营养评估结果随机抽取其中营养状态优者162例,营养状态良者161例,营养状态差者177例。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营养状态优组(4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组(40例)、重度营养不良组(40例)。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营养指标,Th1/Th2、Treg/Th17免疫平衡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营养状态优组TP、ALB、Hb、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Th1细胞表达、Th1/Th2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显著高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状态优组运铁蛋白(TF)、IL-6、IL-10、IL-5、Th2细胞表达低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P与患者IL-2、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正相关(r=0.500、0.471、0.413、0.332,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443、-0.442、-0.396、-0.213、-0.422、-0.419,P<0.05);ALB与患者IL-2、IFN-γ、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正相关(r=0.493、0.338、0.393、0.336、0.321,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360、-0.313、-0.269、-0.231、-0.369、-0.306,P<0.05);TF与患者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577、0.490、0.345、0.394、0.507、0.490,P<0.05),与IL-2、IFN-γ、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负相关(r=-0.665、-0.401、-0.590、-0.540、-0.432,P<0.05);Hb与患者IL-2、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280、0.392、0.194,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284、-0.188、-0.308、-0.210、-0.266、-0.32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学指标与其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具有相关性,随着结直肠癌患者营养学指标变化会引起其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表达水平改变,营养状态较差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向Th2漂移,Treg、Th17升高,抗肿瘤免疫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营养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晓冬 林晓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9-342,35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阳...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预后危险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非高危组(n=56)和高危组(n=29);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受试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中TGF-β_(1)、IL-10和IL-17水平。结果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及Treg/Th17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危组患者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及Treg/Th17显著高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Th17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危组患者Th17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血清中TGF-β_(1)、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危组患者血清中TGF-β_(1)、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危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显著低于非高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eg细胞、Treg/Th17及血清TGF-β_(1)、IL-10水平与高危AML呈正相关(r=0.363、0.628、0.440、0.562,P<0.05),Th17细胞及血清IL-17水平与高危AML呈负相关(r=-0.473、-0.489,P<0.05)。结论AML患者Treg细胞呈高表达,Th17细胞呈低表达,Treg/Th17明显失衡,且该失衡现象在高危AML患者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莉华 张媛 +4 位作者 郭燕 字友梅 王秀峰 刘宪凯 黄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749-753,758,共6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每日l.0~1.5 mg·kg^(-1),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3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服用4 d,然后停药1周,再重复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中8例因疗效欠佳、症状恶化等原因退出,观察组中4例因疗效欠佳等原因退出。分别于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周,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显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于治疗后1、2个月,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复发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5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对成人IT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2周,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40.4%(21/52)、55.8%(29/52)、71.2%(37/5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0.7%(34/56)、76.8%(43/56)、82.1%(46/56);治疗1周时及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59、5.359,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5)。治疗后1、2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6.9%(14/52)、48.1%(25/5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6.1%(9/56)、21.4%(12/56);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02,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显效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完全缓解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显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562,P<0.05),与病程呈负相关(r=-0.37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95%置信区间为0.699~0.903,P<0.05);以3.416%为截断值时,CD4^(+)CD25^(+)Treg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59,约登指数为0.599。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9%(21/52)、19.6%(11/5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320,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成人ITP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CD4^(+)CD25^(+)Treg水平、增加免疫力有关;且CD4^(+)CD25^(+)Treg可作为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地塞米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利宏 王国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及血清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MS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及血清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MS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MS患者为MS组,另选择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4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Tr细胞水平,并计算Th17细胞与Tr细胞的比值(Th17/Tr);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MS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及Th17/Tr显著高于对照组,Tr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进展期M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及Th17/Tr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Tr细胞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缓解期M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细胞水平及Th17/Tr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进展期MS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复发进展期与缓解期MS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MS患者血清TNF-α、IL-6和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外周血Th17/Tr与血清TNF-α、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MS患者外周血Th17、Tr细胞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S患者体内Th17/Tr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升高,这可能与MS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铁蛋白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0-54,58,共6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者组患儿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2个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Th17细胞和Tr细胞水平,并计算Th17细胞与Tr细胞的比值(Th17/T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使用儿童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变异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并培养2组患儿新鲜粪便,观察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所有患儿治疗后随访2个月,记录患儿每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Th17/Tr及血清IL-17、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Th17/Tr、血清IL-17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h17/Tr和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FEV_(1)、FEV_(1)/FVC、PEF日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FEV_(1)、FEV_(1)/FVC显著升高,PEF日变异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_(1)、FEV_(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EF日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粪便中乳酸杆菌、酪酸梭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中乳酸杆菌、酪酸梭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粪便中乳酸杆菌、酪酸梭菌的菌落数显著多于治疗前,大肠杆菌的菌落数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中粪肠球菌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粪便中乳酸杆菌、酪酸梭菌的菌落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的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粪便中粪肠球菌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1%(47/49)、81.25%(39/48),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8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每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0.42±0.24)、(0.84±0.33)次,观察组患儿每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患儿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酪酸梭菌活菌散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肠道菌群 肺功能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风险中的意义
19
作者 吕彩霞 臧玉琴 +6 位作者 苑晓烨 邵伟华 王素星 孔超敏 白雪冬 姚丽霞(指导) 张明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4-1936,1942,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标志物水平,并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于hsCRP正常组,hsCRP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致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血清hsCRP与调节性T细胞表达、炎症标志物明显相关(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残余炎症风险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