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社会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伟华 樊鸿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25-29,共5页
诉讼调解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几年,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开展了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规范诉讼调解程序为目的的诉讼调解制度改革,取得了显... 诉讼调解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几年,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开展了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规范诉讼调解程序为目的的诉讼调解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完善诉讼调解制度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针,树立以"司法为民"为指导的调解理念;修改民事诉讼法,补充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关注法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诉讼调解制度 改革现状 Society MEDIATION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调解制度改革 民事诉讼法 重新审视 司法为民 司法解释 人民法院 独特功能 调解理念 调解工作 调解程序 指针 历史 规范
下载PDF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应当秉持的理念 被引量:5
2
作者 崔玉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目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研究多停留在制度构建和经验实证的层面,缺乏对调解理念系统、深入的探讨。调解理念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它有助于提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指导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调解实践,并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之... 目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研究多停留在制度构建和经验实证的层面,缺乏对调解理念系统、深入的探讨。调解理念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它有助于提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指导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调解实践,并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之间建立联动工作体系的纽带。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应遵循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医患双方自治理念、法治理念、医疗风险分担理念、专业化理念、合理的医疗技术期望值理念等。调解理念需要国家的提倡和引导,对医调委、医患双方和公众的宣传和教育以及良好调解效果的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 调解理念 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大调解”机制下长春市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实践与制度创新调研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赵静波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因其自愿协商的一致性和程序简易的便宜性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转型时期传统人民调解基于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思... 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因其自愿协商的一致性和程序简易的便宜性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转型时期传统人民调解基于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思考,在"大调解"机制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大调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人民调解 制度创新 调解理念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法院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慧丛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1年第9期47-49,共3页
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有着共同的诉讼文化传统。但是两岸法院调解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程序运作、理念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显在差异。台湾地区法院调解制度的社会化程度要高于大陆,大陆对于法院调解的重视程度又远远高于台湾地区,而就两... 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有着共同的诉讼文化传统。但是两岸法院调解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程序运作、理念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显在差异。台湾地区法院调解制度的社会化程度要高于大陆,大陆对于法院调解的重视程度又远远高于台湾地区,而就两岸法院调解制度的运行理念而言,台湾地区相对较为稳定而大陆则呈现一定程度的变动性。就两岸法院调解制度的未来发展而言,二者都会在继续发扬各自优势之时会积极克服自身的不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纠纷解决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法院调解 社会化 重视度 调解理念
原文传递
我国民事审判中调审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喜莲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52,共11页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我国民事审判中调审结合模式遭到学者的质疑和追问。"调审分离"作为有力学说旋即成为司法改革处理调审关系的理论依据。但是,尚未明确讨论语境的调审分离论,在制度层面自相矛盾,理论论证上概念不清、...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我国民事审判中调审结合模式遭到学者的质疑和追问。"调审分离"作为有力学说旋即成为司法改革处理调审关系的理论依据。但是,尚未明确讨论语境的调审分离论,在制度层面自相矛盾,理论论证上概念不清、内涵不明,而且其选择的改革路径在民事审判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在我国民事审判中,调审结合不仅在制度上契合了方便当事人诉讼的预期,而且在实践中畅通了当事人追求实质正义的渠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规律性。鉴于司法裁判是化解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不能在民事审理过程中刻意实行调审分离,而应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之原则。在调审结合模式下理顺调审关系的重要举措是,重塑调解的理念,增强法官的判案技能,强化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确保当事人在调解协议达成上的自主性和自愿性,并强化检察机关对法院调解的监督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 调审分离 调审结合 调解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