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低界面张力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世军 潘智杰 +2 位作者 杨继刚 吕伟 李谦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混合单体为水相,油酸/双子聚醚/OP-10混合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根据三元相图确定油相/乳化剂/水相三相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33.93%/24.87%/41.2%,以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在35℃利用氧化-还原剂聚合获得了既具有封堵功能,又具有超低表界面张力、高洗油效率的新型纳米微球调驱剂。工艺优化实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m(AM)∶m(AMPS)为8∶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氧化-还原剂质量分数为0.3%,搅拌速度为450 r/min。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其固含量为20.1%,粒径为54 nm,纳米微球封堵率可达95.1%,用其0.2%的水溶液测得界面张力为0.332 mN/m,洗油效率高达89.13%,为实施油田调驱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调驱 封堵率 洗油效率
下载PDF
海上高温高盐油藏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郑玉飞 朱彤宇 +3 位作者 宫汝祥 李翔 覃庆波 柏溢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常规调驱体系因注入困难、耐温抗盐性差及价格昂贵,难以满足海上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需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以Na_(2)SiO_(3)为主剂的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多种方法对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和性... 针对常规调驱体系因注入困难、耐温抗盐性差及价格昂贵,难以满足海上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需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以Na_(2)SiO_(3)为主剂的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多种方法对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和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调驱体系的最佳母液配方组成为7%硅酸钠+30%沉淀控制剂A+1.0%沉淀控制剂B,该配方可与现场注入水中的成垢离子反应生成粒径为67.0~123.1 nm的颗粒,在向地层深部运移过程中由小到大逐渐聚并成粒径为42.6~47.4μm的无机沉淀,封堵水窜通道最终实现深部液流转向。该调驱体系耐温150℃,在50~500 mD岩心均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沉淀后封堵率可达95.9%,对于渗透率级差为8~20的双岩心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11.0%~16.4%。矿场试验表明,层内沉淀调驱体系注入性好、工艺简单,稳油控水效果显著,W油田A井组实施措施后日增油超25 m^(3),含水率平均下降13.3%,累计增油达到7675 m^(3)。技术对于海上高温高盐油田开发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沉淀 高温高盐 性能评价 深部调驱 矿场试验
下载PDF
改性石墨高强调驱剂的制备及其矿场应用
3
作者 杨耀春 黄纯金 +3 位作者 何吉波 李媛 杨筱珊 赵晓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采用两步改性法对石墨进行氧化改性及活性基团接枝,制备了新型改性石墨高强度调驱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纳米石墨颗粒粒径在50~200 nm,具有自润滑性、易于注入、水溶分散等特点,室温稳定期可达1 a,聚结膨胀能力达常规膨胀剂的3~... 采用两步改性法对石墨进行氧化改性及活性基团接枝,制备了新型改性石墨高强度调驱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纳米石墨颗粒粒径在50~200 nm,具有自润滑性、易于注入、水溶分散等特点,室温稳定期可达1 a,聚结膨胀能力达常规膨胀剂的3~110倍。矿场实验表明,当质量分数为0.15%,注入量为1 PV时,综合效益最佳,且调堵、洗油性能较好,投入产出比可达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调驱 调驱性能 阻力系数 界面张力 洗油能力
下载PDF
油田堵调驱技术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刘守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34-0037,共4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加,油田作为主要的油气资源供给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油田开采存在诸多缺陷,如采收率较低、排水率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了可持续开发。在此背景之下,油田堵调驱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首...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加,油田作为主要的油气资源供给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油田开采存在诸多缺陷,如采收率较低、排水率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了可持续开发。在此背景之下,油田堵调驱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首先阐述了堵剂技术和调剂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然后深入分析了其优化策略,并结合渤海海域A油田的实例说明了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调堵驱技术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实现更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调驱技术 堵剂 调驱 采收率
下载PDF
A区B油藏聚合物微球调驱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5
作者 许开国 付红 +3 位作者 赵艳锋 张勋 李博 庾伦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A区B油藏通过2015年以来的同心双管分注以及地面分注的实施,基本实现有效分注,层间矛盾基本解决,但水驱治理仍然停留在单点堵水与小区域整体堵水相结合的方式。2021年限压注水后,液量下降,含水率仍然上升,水驱问题依然严重,常规堵水调... A区B油藏通过2015年以来的同心双管分注以及地面分注的实施,基本实现有效分注,层间矛盾基本解决,但水驱治理仍然停留在单点堵水与小区域整体堵水相结合的方式。2021年限压注水后,液量下降,含水率仍然上升,水驱问题依然严重,常规堵水调剖措施无法完成地层深部地带封堵,急需整体实施调驱措施。B油藏于2022年开展纳米微球深部调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球调驱取得较好效果,注入微球后整体油藏B1储层注入压力由11.6 MPa上升到11.8 MPa,B2储层注入压力由11.6 MPa上升到11.9 MPa;吸水状况变好,整体吸水指数由107.0 m^(3)/(d·MPa)下降到80.9 m^(3)/(d·MPa);整体月度递减率由0.98%下降到0.55%,月度含水率上升幅度由-0.10%上升到-0.07%;整体见效比例为82.1%,其中增油型占53.1%,降递减型占46.9%;西部清水区域微球调驱效果较好,月度含水率上升幅度由0.61%下降到-0.73%;B2储层物性较好,调驱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堵水 深部调驱 含水率
下载PDF
闭式注水油藏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
6
作者 朱立国 李勇锋 +4 位作者 陈维余 孟科全 卞涛 张艳辉 陈士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耐温耐盐聚合物为基础,辅以多酚类复合交联剂、多支链醇聚醚类分散剂等,通过反应成胶、机械研磨,制得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等,对调驱剂的粒径、微观形貌和表面电性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调驱剂的自分散性能、注入性能和剖面调整性能,并在南海东部A油田X井组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呈球形,初始粒径D50(粒径中值)为1.09~11.63μm,通过调整配方、研磨条件或加热时间可调节调驱剂的粒径。调驱剂颗粒表面呈负电,Zeta电位值为-19.30~-26.1 mV。与常规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相比,该调驱剂自分散性好,遇水后能快速均匀分散,在注入水中的自分散率为90.0%,岩心注入压力仅为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的53.13%。调驱后,高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92.6%降至20.5%,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7.4%增至79.5%,吸水剖面明显“反转”。现场实施效果良好,调驱剂施工爬坡压力为0.5 MPa,施工后最高日增油106 m3,阶段增油8900 m3。该调驱剂满足目标油田高温高盐条件,注入性好,增油效果明显,适合闭式注水油藏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闭式注水井 自分散 调驱
下载PDF
海上J油田自适应复合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赵军 郑继龙 +2 位作者 陈士佳 刘浩洋 吴彬彬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针对海上J油田注入压力高、地层非均质性强、各层吸水不均、层间矛盾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复合调驱体系。确定了体系配方为8%自生气体系(生气剂亚硝酸钠与生气剂氯化铵质量比1.0∶1.1)+0.5%起泡剂+0.3%强化剂体系(聚合物+酚醛交联... 针对海上J油田注入压力高、地层非均质性强、各层吸水不均、层间矛盾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复合调驱体系。确定了体系配方为8%自生气体系(生气剂亚硝酸钠与生气剂氯化铵质量比1.0∶1.1)+0.5%起泡剂+0.3%强化剂体系(聚合物+酚醛交联剂质量比1∶1),考察了体系的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泡沫生成可控和成胶强度可控的“双控特点”,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封堵率达到97.32%,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中、低渗透率分别为19.59%、45.17%、57.83%,具有很好的调整吸水剖面性能。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体系为海上油田水驱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非均质油藏 复合调驱 油效率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调驱过程控制智能优化方法
8
作者 王甜 马旭东 +1 位作者 田兵兵 刘小江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针对高含水油田调驱过程复杂不可预见的特点,该文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同时引入旋转摄像头和脉冲电流单元,利用果蝇优化算法计算GCV阈值选择函数的阈值优化,将人工调整因子引入果蝇算法进行优化,对油田调驱过程控制进行决策优... 针对高含水油田调驱过程复杂不可预见的特点,该文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同时引入旋转摄像头和脉冲电流单元,利用果蝇优化算法计算GCV阈值选择函数的阈值优化,将人工调整因子引入果蝇算法进行优化,对油田调驱过程控制进行决策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调驱系统在准确率上有了明显提升,对油田调驱过程控制的全面智能化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智能调驱 脉冲电流 果蝇优化
下载PDF
稠油蒸汽驱强化泡沫调驱技术初步见效
9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62-62,共1页
近日,河南油田工程院油田化学研究所稠油热采封窜技术人员,利用稠油蒸汽驱强化泡沫调驱技术,在楼3911井完成调驱第一段塞注入施工。该井首次采用新技术的首口试验井,目前已累计施工13天,完成总段塞注入量的62%,井组内一口采油井初步见... 近日,河南油田工程院油田化学研究所稠油热采封窜技术人员,利用稠油蒸汽驱强化泡沫调驱技术,在楼3911井完成调驱第一段塞注入施工。该井首次采用新技术的首口试验井,目前已累计施工13天,完成总段塞注入量的62%,井组内一口采油井初步见效。楼3911井是井楼先导蒸汽驱区块的一口蒸汽注入井,为了促使蒸汽在地层中均衡驱替,扩大蒸汽驱波及体积,提高增产效果,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了“三相泡沫+氮气泡沫+降黏剂”组合调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油田化学 稠油热采 组合调驱 氮气泡沫 均衡 波及体积 工程技术人员
下载PDF
超分子微球调驱体系封堵性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梅苑 黄津松 +2 位作者 王博 石端胜 华科良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着渤海Q油田水驱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井间水流优势通道发育明显、油井产量持续递减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开展以“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不同尺寸的颗粒体系组合调驱,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组合可有效封堵高渗层,启... 随着渤海Q油田水驱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井间水流优势通道发育明显、油井产量持续递减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开展以“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不同尺寸的颗粒体系组合调驱,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组合可有效封堵高渗层,启动中低渗层,提高水驱采收率。Q油田现场应用结果显示注入性良好,且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井组最大日增油45.3 m^(3),最大日降水2.4%,累计增油18000 m^(3),可为渤海类似油田调驱技术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微球 纳米微球 组合调驱 封堵性研究
下载PDF
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之燕 王学民 +2 位作者 陈美华 吴国会 冈丽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地层中大孔道普遍存在、封堵难度大的情况,进行了水井深部调驱技术的深化研究与应用。在已开发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橡胶颗粒等调驱剂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体系,提高了对地层中大孔道的封堵强... 针对大港油田地层中大孔道普遍存在、封堵难度大的情况,进行了水井深部调驱技术的深化研究与应用。在已开发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橡胶颗粒等调驱剂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体系,提高了对地层中大孔道的封堵强度,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2001年以来应用以多段塞复合凝胶体系为主体的工艺实施深部调驱193井次,有效率81.3%,累计增油17.53×104t。为注水开发油田的后期挖潜探索了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技术 应用 段塞 复合凝胶体系 注水开发油田 2001年 大港油田 凝胶颗粒 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 封堵强度 调驱体系 治理效果 深部调驱 大孔道 预交联 调驱 有效率 地层 地下 增油 挖潜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荆波 冯其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1,共8页
为解决常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在高温高盐非均质油藏中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改性环状单体(NW-1)为合成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有机锆作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交联结构的... 为解决常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在高温高盐非均质油藏中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改性环状单体(NW-1)为合成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有机锆作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微球SAM-2,室内评价其长期热稳定性能、黏弹性能、深部运移能力、剖面改善效果以及驱油效果,分析了调驱机理,并成功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SAM-2在储层温度(110℃)和矿化度(10.2×10^(4) mg/L)条件下老化180 d后仍能够具备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膨胀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和长期热稳定性能。聚合物微球SAM-2的黏弹性能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深部运移能力。注入长岩心后能够在深部区域产生有效的封堵,并能有效地改善非均质岩心的吸水剖面,注入聚合物微球后高、低渗透岩心的剖面改善率可以达到98.7%。三层非均质岩心水驱结束后注入0.5 PV聚合物微球SAM-2,可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5.34百分点,调剖驱油效果较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101井采取聚合物微球SAM-2深部调驱措施后,平均日产油量提升56.8%,平均含水率降低10.1%,达到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深部调驱 聚合物微球 耐温抗盐 调驱效果
下载PDF
吴起油田复合交联堵剂调驱先导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太志 王天翔 +1 位作者 舒维 李帮军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30-131,135,共3页
吴起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部,属于低、特低渗、高矿化度油藏,需要通过注水开发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然而,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不断增长,注入水沿油藏大孔道发生指进、突破、窜流现象导致油藏水淹而造... 吴起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部,属于低、特低渗、高矿化度油藏,需要通过注水开发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然而,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不断增长,注入水沿油藏大孔道发生指进、突破、窜流现象导致油藏水淹而造成受益井含水率上升,导致水驱效果逐渐变差,产油量下降。为了提高原油的采收率,需研发一种新型调驱剂以适用油藏的深部调驱措施,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及效率,改善水驱效率,达到受益井含水率降低、产油量上升,进而提原油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驱 提高原油采收率 调驱
下载PDF
化学深部调驱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顾锡奎 杜芳艳 王小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油田在高含水期,常规的堵水调剖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求。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有关深部调驱剂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凝胶类... 油田在高含水期,常规的堵水调剖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求。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有关深部调驱剂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凝胶类深部调驱剂、微生物深部调驱剂、泡沫深部调驱剂及组合调驱体系,提出了今后深部调驱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凝胶类调驱 微生物调驱 泡沫调驱 综述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欣儒 高党鸽 +3 位作者 郑力军 刘茂昌 张霄汉 吕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7-1854,共8页
综述了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聚合方法;根据聚合物微球的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荧光聚合物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和智能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聚合物微球调驱性能和调驱机理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对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述了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聚合方法;根据聚合物微球的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荧光聚合物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和智能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聚合物微球调驱性能和调驱机理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对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多功能新型聚合物微球的设计合成及基于聚合物性质、流体性质等多种因素的调驱机理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调驱 合成 功能型微球 调驱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层内沉淀调驱体系的封堵性能研究
16
作者 冯轩 刘文辉 +1 位作者 李翔 王春林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针对层内沉淀调驱体系,采用粒径分析实验测试了沉淀特征,并根据渤海H油田的储层特征,建立对应的物理驱替模型,测试了体系的封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淀反应前期,悬浊液中下部呈浑浊状态,粒径变化明显;30 min左右整体达到稳定,... 针对层内沉淀调驱体系,采用粒径分析实验测试了沉淀特征,并根据渤海H油田的储层特征,建立对应的物理驱替模型,测试了体系的封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淀反应前期,悬浊液中下部呈浑浊状态,粒径变化明显;30 min左右整体达到稳定,上部呈清液状态。药剂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沉淀量越多,封堵效果越强,主剂质量分数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更显著;注入量越大、段塞数量越少、隔离水段塞越小,封堵效果越强。非均质模型实验中,体系的选择封堵性能良好,对高渗管的封堵较强,可明显改善模型的分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沉淀 无机沉淀 调驱 封堵性能 海上油田
下载PDF
新型在线复合调驱体系及其聚集特性研究
17
作者 铁磊磊 王浩颐 +2 位作者 李翔 常振 冀文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9,共5页
针对水窜速度大于5 m/d,渗透率超过5000×10^(-3)μm^(2)的地层,以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双层聚合物微球和乳液聚合物,并将其复配的制得一种新型在线复合调驱体系。实... 针对水窜速度大于5 m/d,渗透率超过5000×10^(-3)μm^(2)的地层,以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双层聚合物微球和乳液聚合物,并将其复配的制得一种新型在线复合调驱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65℃下老化5 d后,高浓度新型在线复合调驱体系聚集形成网状体型聚集体;双层聚合物微球与乳液聚合物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是体系增黏的主要原因;采用先注入乳液聚合物后注入双层聚合物微球的方式,其封堵效率可达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在线复合调驱体系 双层聚合物微球 乳液聚合物 聚集特性 封堵运移特性
下载PDF
姬塬油田W区延10油藏微球调驱矿场试验
18
作者 杜周 张建明 +2 位作者 王鹏 孙大伟 李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89-93,98,共6页
W区延10底水油藏于2017年开始水驱动用程度大幅度下降,只有38.0%,受重力影响,吸水段逐渐下移,受地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前期注入强度和采液强度大的影响,底水过早锥进导致油井见水,甚至见注入水发生水淹,常规堵水调剖措施... W区延10底水油藏于2017年开始水驱动用程度大幅度下降,只有38.0%,受重力影响,吸水段逐渐下移,受地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前期注入强度和采液强度大的影响,底水过早锥进导致油井见水,甚至见注入水发生水淹,常规堵水调剖措施无法完成地层深部地带封堵。为延缓注入水沿大孔道和微裂缝等地层深部高渗通道突进,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W区延10油藏于2021年1月开展纳米微球深部调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21年1月~9月注入微球(100 nm)后,纳米微球乳液更多地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洗油作用,微球粒径与地层孔喉不配伍,深入地层后无法有效封堵高渗通道,注入压力下降,采出液含水率下降,2021年9月调驱井组日产液量为62.4 t,日产油量为30.9 t,综合含水率为50.5%。2021年9月开始注入微凝胶,并在11月将微球粒径调整为300 nm,近井地带得到有效封堵,注入排量和注入压力提高,日产液量和日产油量提高,综合含水率保持稳定,2021年12月调驱井组日产液量为64.9 t,日产油量为31.6 t,综合含水率为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微球 微凝胶 深部调驱
下载PDF
层内沉淀调驱技术破解海上高温高盐油藏调驱难题
19
作者 郑玉飞 冯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共1页
针对现有中深层高温高盐油藏调驱技术存在的不足,中海油服研发人员打破常规、不断实践,历时三载研发出一种低成本无机深部调驱技术——层内沉淀调驱技术。1.研发背景随着海上油田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中深层高温高盐油藏等难采储量占比逐... 针对现有中深层高温高盐油藏调驱技术存在的不足,中海油服研发人员打破常规、不断实践,历时三载研发出一种低成本无机深部调驱技术——层内沉淀调驱技术。1.研发背景随着海上油田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中深层高温高盐油藏等难采储量占比逐年增加。但由于高温高盐油藏埋藏深、渗透率低、孔隙度小、地层温度矿化度高,导致常规调驱剂面临“注得进的堵不住,堵得住的注不进”的困境:一般有机类调驱剂不能承耐高温、高矿化度,致使调驱工艺难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海上油田开发 难采储量 调驱 高矿化度 深部调驱 地层温度 孔隙度
下载PDF
子长油田富昌区调驱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胡晨辉 王桂成 +1 位作者 黄英 黄瑞丽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子长油田富昌区2004年开始进入注水开发阶段,目前与注水开发初期相比,平均单井日产油下降0.43t/d,综合含水率上升25.6个百分点。该区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层间非均质强,局部水淹水窜严重,油层动用程度差;边底水锥进明显,注水突进方向单一... 子长油田富昌区2004年开始进入注水开发阶段,目前与注水开发初期相比,平均单井日产油下降0.43t/d,综合含水率上升25.6个百分点。该区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层间非均质强,局部水淹水窜严重,油层动用程度差;边底水锥进明显,注水突进方向单一,油井受益不均衡;配套治理工艺方案优化程度不高,效果不明显且见效时间短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子长油田富昌区4个注水开发井组采用无机凝胶调驱工艺进行深部调驱试验,使用五段塞调驱体系,调驱剂配方为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钠土+改性预交联颗粒+复合凝胶+交联剂,并通过公式计算了试验井组的调驱剂注入量。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验井组的注水井均改变了吸水剖面,消除了指进现象,4口注水井吸水厚度增加了6.1m,平均单井启动压力较调驱前上升1.7MPa。试验井组的综合含水率平均下降3.82个百分点,单井组平均日增油0.57t/d,平均收益时间达到286天,4个试验井组累计增油1630.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驱 无机凝胶 调驱 注入量 吸水剖面 注水开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