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9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Q激光与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膜黑斑后的复发率比较: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孙凯 施琳俊 沈雪敏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比较755 nm调Q激光与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膜黑斑后的复发率。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门... 目的比较755 nm调Q激光与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膜黑斑后的复发率。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门诊接受调Q激光或手术切除治疗的口腔黏膜黑斑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随访病史。将治疗后1年复发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长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间的1年无复发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57例患者,其中16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41例患者接受了调Q激光治疗,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基线无显著差异。手术切除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口腔黏膜黑斑的复发(0%),而调Q激光组有12例(29.27%)患者出现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治疗后6.08个月,复发与吸烟(P=1.000)、胃肠道息肉(P=1.000)、纵型黑甲(P=0.187)、家族史(P=0.552)、治疗次数(P=0.567)或是否多发(P=0.497)均无相关性。与手术切除相比,调Q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黑斑1年复发的比值比为4.41,95%置信区间为1.27⁃15.24(P=0.020)。手术切除组中有3例患者(18.75%)报告损害切除处出现凹陷和疤痕,而调Q激光组没有患者报告长期不良反应(0%)(P=0.019)。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调Q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黑斑的优势在于长期不良反应率较低,但复发率相对较高,在治疗前需与患者沟通两种方法的优劣,以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黑斑 调q激光 手术切除 随访 复发 不良反应 凹陷 疤痕
下载PDF
基于台阶声光调Q外腔泵浦MgO:PPLN光参量振荡器的3.4μm中红外脉冲串激光器
2
作者 姚晓岱 吴爽 +4 位作者 赵锐 吴淼鑫 刘航 金光勇 于永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9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台阶声光调Q外腔泵浦MgO:PPLN光参量振荡器的3.4μm中红外脉冲串激光器.建立了基频台阶声光调Q理论模型,模拟了不同台阶调Q间隔时光子数密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获得了台阶信号最优触发时间,确定了台阶声光调Q获得脉冲串激光... 本文报道了一种台阶声光调Q外腔泵浦MgO:PPLN光参量振荡器的3.4μm中红外脉冲串激光器.建立了基频台阶声光调Q理论模型,模拟了不同台阶调Q间隔时光子数密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获得了台阶信号最优触发时间,确定了台阶声光调Q获得脉冲串激光输出的可能性.根据理论模拟设计台阶信号触发时间,并应用于台阶声光调Q外腔泵浦MgO:PPLN光参量振荡器的中红外脉冲串激光器实验中,在每个重复周期内声光Q开关分三次开启,获得了单脉冲包络含三个子脉冲的3.4μm中红外脉冲串激光输出.脉冲包络内子脉冲间隔为5μs,最窄脉宽为12.8 ns,脉冲包络重频为20 kHz,理论和是实验中均发现脉冲包络内子脉冲宽度逐渐增大.在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1.08 W时,1064 nm基频光与3.4μm参量光的光-光转换效率为10.05%,光束质量因子M 2为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脉冲串 台阶声光调q 光参量振荡器
下载PDF
2.79μm高速转镜调Q Er,Cr:YSGG纳秒窄脉冲激光器
3
作者 朱永斌 马圣洁 +3 位作者 程庭清 王礼 陈月明 江海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1129,共8页
转镜调Q无插入损耗,是获得窄脉冲、高峰值功率输出激光的直接方式。纳秒脉冲需要使用高速转镜调Q,并精准控制电机转速与氙灯放电延时,以使激光介质上能级粒子数反转最大,获得最大激光能量输出。本文设计了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 转镜调Q无插入损耗,是获得窄脉冲、高峰值功率输出激光的直接方式。纳秒脉冲需要使用高速转镜调Q,并精准控制电机转速与氙灯放电延时,以使激光介质上能级粒子数反转最大,获得最大激光能量输出。本文设计了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核心的高速转镜调Q控制系统,通过精确单片机解析串口屏指令控制激光电源的充放电和高速电机启停,同时通过对转镜脉冲信号整合降频控制氙灯放电时刻,实现对延迟时间的精准控制,实现了灯泵Er,Cr:YSGG激光纳秒窄脉冲调Q输出。在5 Hz重复频率下,转镜转速为650 r/s时,获得的最高单脉冲激光能量为45.7 mJ、脉冲宽度为86.2 ns,相应的峰值功率为530.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镜调q 固体激光器 ER Cr:YSGG激光 ARDUINO 氙灯泵浦
下载PDF
基于Ti3C2Tx-PVA被动调Q的低噪声556 nm腔内倍频黄绿光激光器
4
作者 徐知微 闫佳乐 +3 位作者 王国珍 李奔 陆宝乐 白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采用液相剥离法获得厚度约为3.2 nm、层数约为3至4层的碳化钛纳米片(Ti_(3)C_(2)T_(x)),结合旋涂法制备出Ti_(3)C_(2)T_(x)-聚乙烯醇(Ti_(3)C_(2)T_(x)-PVA)薄膜,并借助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平衡双探测系统对Ti_(3)C_(2)T_(x)纳米... 采用液相剥离法获得厚度约为3.2 nm、层数约为3至4层的碳化钛纳米片(Ti_(3)C_(2)T_(x)),结合旋涂法制备出Ti_(3)C_(2)T_(x)-聚乙烯醇(Ti_(3)C_(2)T_(x)-PVA)薄膜,并借助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平衡双探测系统对Ti_(3)C_(2)T_(x)纳米片的物相组成、厚度及可饱和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将Ti_(3)C_(2)T_(x)-PVA薄膜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应用于一种808 nm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AG陶瓷/LBO腔内倍频的556 nm黄绿激光器中实现被动调Q。在分析布儒斯特偏振器和双折射晶体协同选频滤波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两者的协同使用,抑制了1116 nm和1123 nm处光谱腔内振荡并进一步压缩了1112 nm处p-偏振光的纵模个数。在5.1 W最高激光二极管泵浦功率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为86.2 mW、重复频率为745.8 kHz、脉冲宽度为46 ns的556 nm被动调Q脉冲黄绿激光输出。4 h内测得功率不稳定度和激光噪声仅为±0.39%和0.37%,光束质量评价因子为M2x=1.837和M^(2)^(y)=1.975。Ti_(3)C_(2)T_(x)-PVA薄膜被动调Q结合“布儒斯特偏振器+双折射晶体”协同选频滤波技术方案为开发高稳定性、低噪声脉冲黄绿激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调q Ti3C2Tx-PVA 低噪声 556 nm黄绿激光 选频滤波
下载PDF
2.94μm 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输出脉冲特性
5
作者 王滔宁 姜玲玲 +2 位作者 程庭清 王礼 江海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设计了凹凸谐振腔补偿热透镜效应,获得了激光单脉冲能量为34.68 mJ、脉冲宽度为119.9 ns的调Q输出,相应的峰值功率为289.24 kW,与平平腔相比输出能量提高了2.09倍.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中获得的最高能量,可为进一步研究宽调谐中红外激光技术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ER:YAG LiNbO_(3)声光调q开关
下载PDF
融合优化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6
作者 史曼曼 宋朝炀 张景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472,共7页
为提升时间序列的聚类精度,提出一种融合优化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improved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based on optimal tunable Q-factor wavelet transform,OTQWT-IDPC)算法,该算法利用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能量优化... 为提升时间序列的聚类精度,提出一种融合优化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improved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based on optimal tunable Q-factor wavelet transform,OTQWT-IDPC)算法,该算法利用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能量优化选择策略及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的最佳Q因子分解时序信号,通过最优特征子带的能量、均值、标准差和模糊熵构建特征子空间,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降低特征维度,以减少特征冗余。同时,考虑到距离较远而周围密集程度较大的K近邻样本对局部密度的贡献率,引入权重系数及K近邻重新定义DPC的局部密度,并利用共享最近邻描述样本间的相似性。在BONN癫痫脑电信号和CWRU滚动轴承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聚类精度分别为95%、94%,且Jacarrd、FMI和F_(1)值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证明了OTQWT-IDPC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调q因子小波变换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萧瑜晔 宋继权 谢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tous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武汉中南医院收治的90例ET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1组采用修护...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tous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武汉中南医院收治的90例ET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1组采用修护保湿霜,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对照2组采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实验组采用调Q激光,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三组持续性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丘疹脓疱研究者整体评估分级量表(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临床疗效、皮肤屏障功能、生活质量[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uality of Life,Acne-QoL)]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CEA和IGA评分均降低,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对照2组(80.00%)>对照1组(53.3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皮肤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增加,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三组经皮水分流失量均减少,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Acne-QoL评分中的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痤疮症状等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ETR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减轻皮损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激光 强脉冲光 氨甲环酸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下载PDF
不同调Q激光波长联合光子嫩肤处理面部褐青色痣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真真 闫红敏 焦莎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调Q激光波长联合光子嫩肤处理面部褐青色痣效果及对皮肤屏障、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4例面部褐青色痣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A组、B组、C组,... 目的:探究不同调Q激光波长联合光子嫩肤处理面部褐青色痣效果及对皮肤屏障、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4例面部褐青色痣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58例。A组给予光子嫩肤治疗,B组在光子嫩肤治疗基础上给予532nm调Q激光治疗,C组在光子嫩肤治疗基础上给予1 064nm调Q激光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检测仪(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表皮油脂含量、表皮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值(TEWL)]、氧化抗氧化平衡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临床总有效率、表皮油脂含量、表皮含水量、CAT、SOD活性比较:C组>B组>A组(P<0.05)。治疗后3组紫质、色素斑、毛孔、纹理评分、TEWL、MDA水平比较:C组<B组<A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532nm调Q激光相比,光子嫩肤联合1 064nm调Q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波长 调q激光 光子嫩肤 面部褐青色痣
下载PDF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樊雪 索静飞 +1 位作者 岳路 张大雷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黄褐斑症状、不良反应及... 目的探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黄褐斑症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的复发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结论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MASI评分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 氨甲环酸 黄褐斑 临床疗效 MASI评分
下载PDF
中药面膜联合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
10
作者 蒋姝枫 蔡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疾病,通常由各种皮肤急慢性炎症或损伤导致,属中医“黧黑斑”范畴。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单一治疗方法疗效欠佳,存在... 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疾病,通常由各种皮肤急慢性炎症或损伤导致,属中医“黧黑斑”范畴。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单一治疗方法疗效欠佳,存在一定弊端。本文报道采用中药面膜联合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2例,效果良好,为临床提供治疗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炎症后色素沉着 黧黑斑 中药面膜 调q激光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李春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调Q激光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调Q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氨甲环酸溶液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色斑情况[黑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I、EI评分及经表皮失水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色素沉着,改善皮肤生理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调Q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外用 调q激光 痤疮 色素沉着 祛斑
下载PDF
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Q开关1064 nm激光改善黄褐斑患者皮损程度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王宪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对患者皮损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92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调Q开关1064 n... 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对患者皮损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92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调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6个月)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氨甲环酸外用治疗6个月),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褪黑素(M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量表(MELA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MSH、COX-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面积、皮肤颜色、MELASQO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有助于缓解黄褐斑患者皮损症状,抑制应激反应,减少色素沉着,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调q开关激光 氨甲环酸 皮损 应激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调Q755翠绿宝石在色素型皮肤病太田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唐晓霞 蔺春颖 +1 位作者 刘兴铮 李树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0-0083,共4页
观察调Q755翠绿宝石在色素型皮肤病太田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50例太田痣患者,观察调Q755翠绿宝石临床效果。结果 重型治疗次数多于中型、轻型,治疗起始所需能量密度以重型最低,其次为... 观察调Q755翠绿宝石在色素型皮肤病太田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50例太田痣患者,观察调Q755翠绿宝石临床效果。结果 重型治疗次数多于中型、轻型,治疗起始所需能量密度以重型最低,其次为中型和轻型;150例患者随访未见复发,治疗后1个月7例出现继发性色素沉着,但4个月后自行消退,未见增生性和萎缩性瘢痕、色素减退者。结论 在色素型皮肤病太田痣治疗中,使用调Q755翠绿宝石疗效好,治疗安全,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755 太田痣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面部多发顽固性扁平疣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荣真 杨爽 +2 位作者 汪会峰 王静 舒春梅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面部多发顽固性扁平疣,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面部多发性顽固性扁平疣患者4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光动力治疗组各24例。联合治疗组先给予调Q开关532nmNd:YA... 目的观察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面部多发顽固性扁平疣,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面部多发性顽固性扁平疣患者4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光动力治疗组各24例。联合治疗组先给予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治疗后立即进行ALA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组给予单纯ALA光动力治疗。根据皮损数目及改善程度计算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光动力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联合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难治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调q开关532nmNd:YAG激光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孟琪 周娅妮 +3 位作者 周同葵 刘晓峰 巩梦童 赵莉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激光治疗的120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Q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强脉冲光...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激光治疗的120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Q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ISIA皮肤图像分析指标、皮肤光泽度与弹性、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卟啉沉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光泽度与弹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皮肤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瘢痕、丘疹、水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雀斑效果优于单纯调Q激光治疗,且相对于单纯调Q激光,联合治疗对面部色斑和皮肤光泽度及弹性的改善效果更优,可降低色素沉着发生风险,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雀斑 调q激光 强脉冲光 美容效果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双级升压高速电光调Q驱动电路设计
16
作者 张超 陈焕红 +2 位作者 刘雪峰 石志成 张艾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1,共7页
电光调Q是获取高峰值功率激光脉冲的有效手段,传统单一脉冲变压器升压存在电光调Q电压调整范围受限、高压脉冲上升时间过长等问题。文章通过双级升压方式进行了高速电光调Q驱动电路设计,实现了电光调Q电压高幅值和高速率的需求。其中一... 电光调Q是获取高峰值功率激光脉冲的有效手段,传统单一脉冲变压器升压存在电光调Q电压调整范围受限、高压脉冲上升时间过长等问题。文章通过双级升压方式进行了高速电光调Q驱动电路设计,实现了电光调Q电压高幅值和高速率的需求。其中一级升压采用反激式变换器原理,输出幅值可调的一级高压,扩展了电压调整范围;二级升压采用马克思(Marx)发生器原理,通过电压倍增的方式输出二级高速高压脉冲信号。该设计电路与激光发射机驱动源的联试结果显示:通过调整反馈偏置直流工作点,使一级反激式变换器升压输出范围在150~550 V,二级Marx发生器升压输出范围1 500~4 000 V,高压脉冲上升时间小于30 ns;相比于传统单一变压器控制方法,调Q电压输出的范围更宽,增幅近1 000 V;高压脉冲上升时间更短,仅为23~28 ns。试验证明双级升压设计能够为电光调Q晶体提供调整范围更宽的高速率驱动高压,进而获得高峰值功率的激光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电光调q 反激式变换器 马克思发生器 双级升压
下载PDF
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成伟 陈千颂 +2 位作者 熊轲 尹晓东 霍玉晶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中简要介绍了Cr4 +∶YAG晶体的可饱和吸收特性 ,重点介绍了Cr4 +∶YAG被动调Q激光器的最新进展 ,并展望了Cr4 +∶YAG被动调Q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调q激光器 被动调q 脉冲宽度 峰值功率 调q CR^4+:YAG晶体 饱和吸收性
下载PDF
TiCN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的2.8μm被动调Q锁模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珊珊 黄海波 +3 位作者 陈颂元 陶俊哲 文宇轩 高伟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88,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材料可饱和吸收的2.8μm被动调Q锁模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通过将TiCN颗粒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直接涂覆于反射腔镜,并结合氟化物光纤垂直端面的输出耦合,实现了具有较低激光阈值和紧凑腔结构的2.8μm脉冲光纤激光器。...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材料可饱和吸收的2.8μm被动调Q锁模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通过将TiCN颗粒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直接涂覆于反射腔镜,并结合氟化物光纤垂直端面的输出耦合,实现了具有较低激光阈值和紧凑腔结构的2.8μm脉冲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在泵浦功率达到330 mW时,开始出现调Q锁模脉冲。随着泵浦功率持续增大,调Q脉冲包络重复频率从14.34 kHz增加至32.57 kHz,对应的脉冲宽度从10.51μs减小至5.40μs。在650 m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最大平均输出功率25.83 mW,斜率效率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掺铒氟化物光纤 可饱和吸收体 被动调q锁模
下载PDF
光子嫩肤仪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云 吴磊 陈小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仪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科室确诊的11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调Q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仪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科室确诊的11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调Q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光子嫩肤仪治疗,其中光子嫩肤使用频率为每2个月1次。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SOFT5.5皮肤检测仪对治疗前后皮肤性质进行检测,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评估棕色斑特征计数,计算其下降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面部黄褐斑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面部潮红、轻度水肿、灼痛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素斑、纹理、皱纹、毛孔及紫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皮肤水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H值、油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棕色斑计数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发现,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嫩肤仪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皮损改善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嫩肤 联合治疗 调q激光 黄褐斑 疗效
下载PDF
LD泵浦双调Q Nd∶GdVO_4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利岩 王春兴 +3 位作者 田文苗 刘士华 王广刚 刘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报道了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单端泵浦Nd∶GdVO4晶体,在谐振腔内同时利用声光器件、Cr4+∶YAG晶体,实现1.06μm激光的双调Q运转。当泵浦功率为7.7W,重复频率为10kHz时,得到最短脉冲宽度20ns,单脉冲能量45.8μJ及相应峰值功率2.29kW的激... 报道了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单端泵浦Nd∶GdVO4晶体,在谐振腔内同时利用声光器件、Cr4+∶YAG晶体,实现1.06μm激光的双调Q运转。当泵浦功率为7.7W,重复频率为10kHz时,得到最短脉冲宽度20ns,单脉冲能量45.8μJ及相应峰值功率2.29kW的激光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GDVO4晶体 声光调q 被动调q 调q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