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非谐音类歇后语生成的认知解读——从汉语非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看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1
作者 杨慧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10期4-7,共4页
传统研究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本文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该理论中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来为汉语非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并试图通过对该类歇后语生成机... 传统研究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本文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该理论中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来为汉语非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并试图通过对该类歇后语生成机制的分析为汉语歇后语前后之间的构成关系进行新的补充性的说明,即从生成角度来看,歇后语的引体与解体是依存与被依存的关系,歇后语的解体是引体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引体是解体的体现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谐音类歇后语 生成 解体 引体 自主-依存分析框架
下载PDF
自主—依存关系与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辰诞 杨慧芳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汉语歇后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歇后语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徐盛桓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其中的涉及到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汉语歇后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歇后语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徐盛桓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其中的涉及到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在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过程中,歇后语的解体作为自主成分先是通过相邻/相似关系中的语音模拟相似性推衍出一个类自主成分,然后类自主成分会再次通过常规关系的联结得到依存成分也即歇后语的引体部分。说话人头脑里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解体——通过常规关系心理建模的联结即拈连的两次运作生成依存成分——引体,是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的一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类歇后语 生成机制 自主成分-依存关系 相邻/相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