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8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表达谱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作用
1
作者 沈婷婷 朱哿瑞 +5 位作者 王帆 孙鑫 黄恺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用二代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差异基因GO分析、KEGG富集分析,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1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8)。对照组小... 目的用二代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差异基因GO分析、KEGG富集分析,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1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8)。对照组小鼠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7周,构建NAFLD模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和脂滴沉积情况;提取肝组织RNA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将基因表达量差异倍数≥2.0且P<0.05定义为差异基因,筛选对照组与模型组肝组织差异基因,应用GO、KEGG数据库进行功能分析,并采用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血清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2±0.50)mmol/L vs(1.00±0.29)mmol/L,t=-4.45,P=0.001]。HE染色提示: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油红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细胞胞浆内橘红色脂滴明显增多,且肝细胞脂肪变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1.88±0.64 vs 1.00±0.00,t=-3.86,P=0.006)。转录组测序提示两组差异基因1367个,其中上调基因数608个、下调基因数759个;且两组中GST基因差异表达17个。选择差异倍数最明显的前10个GST基因进行验证。与对照组相比,GSTa2、GSTa3、GSTa4、GSTm1、GSTm2、GSTm3、GSTm4、GSTp1、GSTo1表达下调,GSTk1表达上调。实验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GST通过参与类固醇代谢过程、脂肪酸代谢过程、胆固醇代谢过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影响脂质代谢,与NAFL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微囊藻毒素致人群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砚 陈济安 +4 位作者 赵清 邱志群 许川 曾慧 舒为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2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M1(GSTM1)和T1(GSTT1)基因多态性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致人群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重庆涪陵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饮用水和水产品中MCs浓度,并随机在MCs暴露人群...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M1(GSTM1)和T1(GSTT1)基因多态性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致人群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重庆涪陵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饮用水和水产品中MCs浓度,并随机在MCs暴露人群中选择肝功异常人群81名,肝功正常人群9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和GSTTl基因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基因型的差异。结果饮用水中MCs的浓度连续4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水产品中MCs阳性率为100%;GSTM1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3.2%和47.8%,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1.00);GSTT1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为60.5%,高于对照组39.1%,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GSTM1和GSTT1共同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为29.6%,同样高于对照组中16.3%,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5)。结论 GSTT1缺失可能是在MCs暴露人群肝损伤的易感因素;GSTM1和GSTT1共同缺失将会增加MCs暴露人群发生肝损伤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肝损伤 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转移酶M1 谷胱甘肽转移酶T1
原文传递
苹果抗性相关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MdGSTU1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安秀红 徐锴 +4 位作者 厉恩茂 李壮 李敏 刘志 程存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868-4877,共10页
[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中抗苹果轮纹病相关的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Md GSTU1,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的抗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抗轮纹病相关的EST序列,通过在NCBI进... [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中抗苹果轮纹病相关的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Md GSTU1,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的抗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抗轮纹病相关的EST序列,通过在NCBI进行比对,得到一个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相关的EST片段;然后在苹果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得该GST的编码框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同时,设计RACE引物,克隆该基因的UTR序列;利用MEGA5.0软件对该GST蛋白与拟南芥GST家族蛋白成员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使用DNAMAN软件对该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等进行预测,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该基因在盐、模拟干旱和苹果斑点落叶病原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克隆该基因的启动子,利用Plant CARE软件在线分析该基因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该GST与拟南芥中GST家族的U亚家族成员亲缘关系最近,故被命名为Md GSTU1;Md GSTU1的CDS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量为25.41 k Da,等电点为5.28;RACE结果显示该基因3'UTR区域为135 bp;蛋白序列及结构分析显示,其与拟南芥GST家族蛋白相同,该蛋白也包含保守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N端及C端结构域;PCR结果显示,Md GSTU1在根、茎、叶、花、果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同时,该基因能够被150 mmol·L-1Na Cl和20%的PEG诱导表达,均在1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另外,苹果斑点落叶病原菌也能诱导Md GSTU1的表达,表达量在病菌处理8 h时达到最大;启动子分析显示Md GSTU1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抗性相关的作用元件,其中包括ABA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GA响应元件、SA响应元件、JA响应元件以及防御和逆境响应元件;此外,该启动子上还包含多个MYB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Md GSTU1属于植物tau亚家族(GSTU)成员,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均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谷胱甘肽转移酶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转入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和过氧化氢酶基因增强水稻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凤云 王晓云 +1 位作者 赵彦修 张慧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以水稻(OryzasativaL.)品种中花11号成熟种子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盐地碱蓬的GST(谷胱甘肽转移酶)单基因和GST+CAT1(catalase1)双基因转入低温敏感水稻品种中花11号,并对T4代转基因水稻幼苗的抗低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温... 以水稻(OryzasativaL.)品种中花11号成熟种子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盐地碱蓬的GST(谷胱甘肽转移酶)单基因和GST+CAT1(catalase1)双基因转入低温敏感水稻品种中花11号,并对T4代转基因水稻幼苗的抗低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的GST和CAT活性都比未转入这两种基因的对照高;且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也高于非转基因对照;而H2O2和MDA(malondialdehyde)的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则低于对照。说明转基因水稻幼苗GST和GST+CAT1的表达提高了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低温胁迫 共表达 过氧化氢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下载PDF
不同品种烤烟对烟蚜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春满 高家合 +2 位作者 邓建华 吴兴富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5,共3页
为明确不同烤烟品种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比较了9个品种烤烟上的绿色型烟蚜的解毒酶活力,发现烤烟品种对烟蚜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烤烟上烟蚜的... 为明确不同烤烟品种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比较了9个品种烤烟上的绿色型烟蚜的解毒酶活力,发现烤烟品种对烟蚜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烤烟上烟蚜的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均有差异。烤烟品种V2、云烟87和红大上的烟蚜羧酸酯酶活力较高,云烟317、云烟85和K326居中,K346、K358和G28则较低。9个品种烤烟对烟蚜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有所影响,但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烤烟品种 羧酸酯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过量表达能加速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 被引量:30
6
作者 戚元成 张世敏 +2 位作者 王丽萍 王明道 张慧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ene,GST)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35S启动子的下游,通过农杆菌介导,利用花絮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经过筛选以后,将初步验证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通过... 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ene,GST)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35S启动子的下游,通过农杆菌介导,利用花絮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经过筛选以后,将初步验证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通过PCR-Southern进一步证实。经过选育,筛选并分离到卡那霉素的抗性并且遗传稳定的T_3代纯合子转基因拟南芥品系。通过Nor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表达。在盐胁迫条件下,通过测量转基因植株(GT)和野生型植株(WT)的生物量和谷胱甘肽(氧化型:GSSG;还原型:GSH)发现: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较野生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GSSG含量在转基因品系中比野生型的含量明显高。因此,过量表达GST能够提高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而且这很可能是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被氧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盐胁迫 拟南芥 过量表达
下载PDF
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戴佳琳 黄江 +3 位作者 廖兴江 江楠 王宇 刘玉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蛋白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体,并得到高纯度蛋白,该蛋白可被感染猪带绦虫的病人及猪、感染牛带绦虫病人及感染亚带绦虫病人血清所识别。结论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可在原核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反应性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谷胱甘肽转移酶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杀虫单对二化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招久 韩召军 +1 位作者 陈长琨 王荫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以二化螟为材料研究了杀虫单、甲胺磷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DEM)对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抑制作用。离体抑制试验结果表明 ,杀虫单和DEM都对二化螟GSTs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实验设置的反应体系中 ,2 5mmol·L-1杀虫单和DEM与... 以二化螟为材料研究了杀虫单、甲胺磷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DEM)对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抑制作用。离体抑制试验结果表明 ,杀虫单和DEM都对二化螟GSTs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实验设置的反应体系中 ,2 5mmol·L-1杀虫单和DEM与酶液保温 2min后 ,对GSTs的抑制率达到 70 %以上 ;6min后 ,达到 90 %以上。杀虫单和DEM的抑制中浓度 (IC50 )分别是 1 33和 1 71mmol·L-1,而甲胺磷没有抑制作用。活体实验结果显示 ,用 0 1mol·L-1杀虫单、甲胺磷和DEM 0 0 5 μL分别处理二化螟 4龄幼虫 48h后 ,杀虫单和DEM对GST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 10 3%和 14 5 % ,甲胺磷则表现出 8 6 %的诱导作用。酶动力学实验显示 ,杀虫单和DEM都是GSTs的可逆性抑制剂 ,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竞争性的。由此表明 ,杀虫单是GSTs的强抑制剂 ,这在杀虫单的毒杀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虫单 甲胺磷 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谷胱甘肽转移酶 抑制作用 杀虫剂
下载PDF
玉米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特性及除草剂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玉莲 陶波 高希武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对玉米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组织分布、发育期变化及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对GSTs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CDNB为底物,玉米不同组织部位的GSTs活性具有显著差异,根中的GSTs活性最高,茎部次之,叶部最低;随着发育期的变化,GSTs活性... 对玉米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组织分布、发育期变化及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对GSTs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CDNB为底物,玉米不同组织部位的GSTs活性具有显著差异,根中的GSTs活性最高,茎部次之,叶部最低;随着发育期的变化,GSTs活性也随之变化,除茎部外,随着发育期的变化,GSTs比活力也逐渐增加,GSTs活性到3叶期达到峰值,4叶期时GSTs活性逐渐降低;乙草胺对不同组织的诱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诱导叶部GSTs活性增加,对根部的GSTs活性呈抑制趋势;阿特拉津可以增加根部的GSTs活性,对叶部的GSTs活性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谷胱甘肽转移酶 乙草胺 阿特拉津 诱导作用
下载PDF
鸡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泽春 程新胜 +2 位作者 杨丽文 张现 席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谷胱甘肽转移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酶,排除外源和内源毒素,维护肌体的正常功能。文章从荧光角度研究了谷胱甘肽转移酶光谱性质,得到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三维荧光谱图,确定了色氨酸、酪氨酸的荧光峰,以及肽链骨架荧光峰。根据其峰位... 谷胱甘肽转移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酶,排除外源和内源毒素,维护肌体的正常功能。文章从荧光角度研究了谷胱甘肽转移酶光谱性质,得到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三维荧光谱图,确定了色氨酸、酪氨酸的荧光峰,以及肽链骨架荧光峰。根据其峰位的红移或蓝移,以及在不同pH条件下氨基酸荧光峰强度、位置变化,推断谷胱甘肽转移酶构象变化以及色氨酸在酶分子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三维荧光 色氨酸 酪氨酸
下载PDF
对生蒴蛤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灵 高波 +4 位作者 曾庆银 付学奇 聂力嘉 朱圣庚 周先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72-1476,共5页
为深入了解海洋软体生物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性质和特点 ,以对生蒴蛤肝肠为材料 ,经 GSH亲和层析与反向 HPLC分离得到纯化蛋白 (ad GST) ,经 SDS-PAGE、凝胶过滤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该酶为双亚基组成 ,全酶分子量 5 0 0 0 0 ,亚... 为深入了解海洋软体生物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性质和特点 ,以对生蒴蛤肝肠为材料 ,经 GSH亲和层析与反向 HPLC分离得到纯化蛋白 (ad GST) ,经 SDS-PAGE、凝胶过滤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该酶为双亚基组成 ,全酶分子量 5 0 0 0 0 ,亚基为 2 5 0 0 0 .紫外光谱分析表明 ,该酶在 2 80 nm有最大吸收峰 ;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该酶的最大激发波长为 2 80 nm,在 35 0 nm有最大发射峰 ;用圆二色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酶进行二级结构测定 ,结果表明 ,该酶含有约 35 %左右的α-螺旋 ,30 %左右的β-折叠 ,表明该酶属于典型的球状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蒴蛤 肝肠 圆二色谱 谷胱甘肽转移酶 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级结构
下载PDF
紫外线强烈诱导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新仿 李家洋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8-460,T003,共4页
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 (glutathioneS transferases ,GSTs)基因家族在逆境反应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GST在紫外辐射下是否对植物有保护作用 ,以紫外强烈诱导表达的GSTcDNA为探针 ,筛选拟南芥cDNA文库 ,获得... 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 (glutathioneS transferases ,GSTs)基因家族在逆境反应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GST在紫外辐射下是否对植物有保护作用 ,以紫外强烈诱导表达的GSTcDNA为探针 ,筛选拟南芥cDNA文库 ,获得了这种GST的全长cDNA ;利用此cDNA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使其在拟南芥中得到大量表达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紫外辐射耐性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诱导 基因 功能 鉴定 拟南芥 谷胱甘肽转移酶 紫外辐射 损伤
下载PDF
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基因表达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廷章 周大祥 罗凯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5-200,共6页
植物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是一个多基因家族。文章介绍了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类型、结构、功能和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结构 功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 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艳飞 袁秀丽 +5 位作者 岳丽杰 邹泽巧 谢偲 丁慧 宋萍 刘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Nest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51例儿童ALL GSTP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对HD-MTX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出3个GSTP1 SNPs位点即rs1695(A313G)、rs1138272(G439T)和rs4891(T555C)。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包括32例(62.7%)野生型、16例(31.4%)杂合型和3例(5.9%)纯合型,rs1138272多态性位点仅包括1例(2.0%)杂合型和1例(2.0%)纯合型。3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6%、2.9%和21.6%。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减少有关(OR=0.25,95%CI=0.06~1.00,P=0.049),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高危组患儿胃肠毒性发生有关(OR=0.125,95%CI=0.02~0.78,P=0.026)。结论: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以及中高危组ALL儿童发生胃肠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来有鹏 刘贤进 +1 位作者 余向阳 王冬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4-947,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将河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用亚致死浓度的阿维菌素和三唑磷处理,研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实验性评价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递增,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降低,而谷胱甘肽转移... 采用半静态法,将河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用亚致死浓度的阿维菌素和三唑磷处理,研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实验性评价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递增,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降低,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变化不明显;0.100 mg/L阿维菌素和0.025 mg/L三唑磷处理96 h后,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79.70%和80.06%,表明这2种农药对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以CDNB(1-氯-2,4-二硝基苯)和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阿维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7.14%和39.33%,三唑磷处理后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9.73%和28.33%;羧酸酯酶可作为一个生物标志物,而谷胱甘肽转移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作为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安全性评价 羧酸酯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及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雷 王煜霞 +1 位作者 陈丽平 薛会朝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及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ST-π及Topo-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ST-π及Topo-Ⅱ阳性表达与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及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ST-π及Topo-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ST-π及Topo-Ⅱ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GST-π的阳性表达与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有无癌栓及肿瘤包膜是否完整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灶个数无关(P>0.05);Topo-Ⅱ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TNM分期、有无癌栓及肿瘤包膜是否完整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病灶个数无关(P>0.05)。结论 GST-π及Topo-Ⅱ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客观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多药耐药蛋白 谷胱甘肽转移酶 拓扑异构
下载PDF
过量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抗旱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戚元成 张小强 +1 位作者 刘卫群 邱立友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干重比野生型植株高,其总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库的氧化水平都比野生型植株的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比野生型的低。这些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干旱... 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干重比野生型植株高,其总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库的氧化水平都比野生型植株的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比野生型的低。这些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 抗旱性 拟南芥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文静 冯喜英 +1 位作者 久太 戈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44-3246,共3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收集GST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试验。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T1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疗效测量指标,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病例组共纳入肺癌患者2 356例,对照组共纳入健康志愿者3 2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T1基因功能型和缺失型在肺癌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7,95%CI(1.06~1.52)]。结论 GSTT1基因缺失型可能增加了中国人群患肺癌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谷胱甘肽转移酶T1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阎英杰 魏红 杨献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达美康对照组10只。治疗4周后提取各组心肌组织总RNA通过RT-PCR,以β-acti...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达美康对照组10只。治疗4周后提取各组心肌组织总RNA通过RT-PCR,以β-actin为内参照对GST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三七总皂苷组GST基因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够诱导GST基因表达,催化谷胱甘肽与亲电子物质发生结合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国汉族谷胱甘肽转移酶μ基因缺损频度及其遗传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贵范 皮静波 郑全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PCR方法,对104例中国汉族健康人及10个家庭的亲子代谷胱甘肽转移酶1(GSTμ)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GSTμ基因缺损(GST1-0纯合子)率为51.9%,其中男52.4%,女51.2%,男女无显著差异。亲子代... 采用PCR方法,对104例中国汉族健康人及10个家庭的亲子代谷胱甘肽转移酶1(GSTμ)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GSTμ基因缺损(GST1-0纯合子)率为51.9%,其中男52.4%,女51.2%,男女无显著差异。亲子代遗传分析证明,GSTμ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 基因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