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蔡翠珠 黄少君 +1 位作者 曾露慧 柯维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mg/d,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APRI、TGF-β和LSM水平,比较治疗前后HBV-DNA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73/8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64/80)(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PRI和LS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BV-DNA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浊解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控制病毒感染增殖情况的同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浊解胀汤 乙肝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HBV-DNA 影响
原文传递
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琰 武胜 邓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3例。参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3例。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口服,0.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同时,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和APRI水平,血清炎症因子IL-21、IL-6、TGF-β1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胁肋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臭、五心烦热和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积分较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和APRI水平较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分散片 乙型肝炎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肝纤维化 影响
原文传递
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联合总胆汁酸对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丹 张士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联合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对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 目的探讨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联合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对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接受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270例胎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PNAC 128例和非PNAC 14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NAC发生的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APRI、TBA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PNAC的价值。结果PNAC组在PN 1、2及3周后的TBA水平均高于非PNAC组(P<0.05);PN 2、3周后PNAC组APRI均高于非PNA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 2周后APRI和TBA升高是早产儿发生PNAC的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 2周后APRI联合TBA预测PNAC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03、0.803、0.806;APRI联合TBA预测PNAC发生的AUC高于APRI、TBA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在PN 2周后,APRI联合TBA对胎龄<34周早产儿PNAC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总胆汁酸 早产儿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崔琴 李万斌 +2 位作者 雷洁雯 谭碧波 郭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或肝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空腹下行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及常规血清学检查,记录LSM值,并计算GPR、APRI及FIB-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并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213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3.49±9.78)岁,体质量指数为(23.36±3.06)kg/m^2。GPR、LSM值、APRI及FIB-4均与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中度相关(P均<0.05)。GPR、LSM值、APRI及FIB-4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2、0.75和0.72,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2、0.86、0.79和0.75。GPR和LSM值诊断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FIB-4高(P均<0.05),LSM值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较APRI高(P<0.05)。APRI与FIB-4诊断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PR、LSM值、APRI及FIB-4均对慢性乙型肝炎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LSM值及GPR对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FIB-4,LSM值对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APRI。因此,LSM值及GPR可作为无创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优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 瞬时弹性成像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原文传递
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BH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和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梅冬雪 张国顺 +6 位作者 杨学慧 辛英瑛 石峥 王素颖 汪海涛 夏建新 杨艳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和双环醇治疗。观察所有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LT、AST、ALP、TBIL、HA、LN、PCIII、CIV、BUN、Cr、阻力指数、IL-6、IL-8、TNF-α、CRP、TLR-4、TGF-β1、APR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LB、肾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影像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1%vs 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BH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肝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异甘草酸镁 失代偿期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原文传递
血清AFP、APRI及GGT/AL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槐聪颖 张鑫鑫 崔玉秀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PH...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PHC经TACE患者,随访1年,据肿瘤治疗疗效分为预后不良组(n=29)和预后良好组(n=91),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APR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GGT、AFP、ALT及GGT/ALT等差异,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PHC经TA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APRI、GGT/ALT水平检测对PHC经TAC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的肝外转移、Child⁃Pugh B级、肿瘤大小和数目、APRI、PLR、GGT、AFP、ALT及GGT/ALT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数目、肝外转移、Child⁃Pugh B级、APRI、PLR、GGT、AFP、ALT及GGT/ALT为影响PHC经TACE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FP、APRI、GGT/ALT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HC经TAC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0.815、0.792、0.918,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AFP、APRI、GGT/ALT检测对PHC经TACE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为评估PHC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甲胎蛋白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γ⁃谷氨酰转肽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血清TSP2、APRI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杨宁宁 郑振 +2 位作者 张然 武钰翔 王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2D...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组(n=60)和T2DM合并NAFLD组(n=60),另取40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腰围、疾病史、吸烟情况等)、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HOM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实验室指标(TSP2、APRI);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SP2、ARPI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P2、APRI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GHb、HOMA-IR、AST、ALT、GGT、TSP2、APRI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SP2、APR与腰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AST、ALT、GGT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TSP2、APRI联合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55~0.976),显著高于TSP2的0.856(95%CI:0.789~0.908)和APRI的0.814(95%CI:0.774~0.89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腰围、总胆固醇、HOMA-IR、TSP2≥9.45 ng/mL、APRI≥0.80均为T2DM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中,血清TSP2、APRI与NAFLD发生密切相关;TSP2≥9.45 ng/mL、APRI≥0.80对T2DM患者发生NAFLD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2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下载PDF
APRI评分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江聿韦 陶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于2021年9月... 目的探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于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ICP孕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7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两组孕妇分娩前1周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并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APRI与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PRI与ICP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PRI在ICP中的应用价值。结果ICP组的APRI(1.1±1.2)高于对照组(0.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的APRI(1.9±2.2)与轻度ICP组(0.9±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P组中,APRI与TBA呈正相关(r=0.6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RI不是IC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PR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0(P<0.05)。结论APRI与ICP的发生及其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ICP的病情评估未显示出确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功能
下载PDF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金金 韩亮 +1 位作者 富燕华 胡虎兰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及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actor 4 index of liver fibrosis,FIB-4)的影响。...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及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actor 4 index of liver fibrosis,FIB-4)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等处理,对伴有低血压症状的患者给予补充血容量等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均连续治疗7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APRI、FIB-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APRI、FIB-4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心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血流动力学 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
下载PDF
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楠 杨若男 +1 位作者 孟真 王万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区分、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血常规检测及肝功能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区分、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血常规检测及肝功能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判定的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将46例患者按肝纤维化程度由轻到重分为S0、S1、S2、S3、S4组,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标(APRI)及基于4个因素的纤维化指数(FIB-4)。结果:对46例患者分析发现肝纤维化无创检查所测肝脏硬度值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判定肝脏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03,P<0.05),且肝脏硬度值在不同纤维化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度及以上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意义较好。对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APRI、FIB-4的比较显示FIB-4在轻度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在不同程度纤维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及硬化组,APRI、FIB-4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及硬化组,FIB-4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较APRI、FIB-4指标对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程度区分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对于患者的病情监测及个体化治疗进行此项检查更能反映出疾病的进展情况,且能减少病患做有创穿刺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检查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标 基于4个因素的纤维化指数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淑平 王亚楠 王会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381-381,共1页
患者男性,31岁,已婚,工人,石家庄市人,汉族,主因亲友病故情绪过度悲伤后,头晕胸闷、心悸、身体乏力1w,于2013年12月28日就诊。经检查心脏扩大,心衰住入心内科。自病以来无心前区病痛,无头痛、头晕活动障碍,亦发热咽痛和关节病史。食欲可... 患者男性,31岁,已婚,工人,石家庄市人,汉族,主因亲友病故情绪过度悲伤后,头晕胸闷、心悸、身体乏力1w,于2013年12月28日就诊。经检查心脏扩大,心衰住入心内科。自病以来无心前区病痛,无头痛、头晕活动障碍,亦发热咽痛和关节病史。食欲可,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哮喘史。一直从事体力劳动。个人史:吸烟20支/d、饮白酒2~3两/d。家族中其母高血压史、无心肌病等遗传史。查体:身高1.71m、体重87Kg、腰围102cm,BMI:29.79、血压130/90mmHg。神清合作,自动体位。问话回答正确。五官端正、咽(-)。颈动脉无怒张,甲状腺可触及,未闻到血管杂音,颈软,胸廓无畸形,心尖搏动左侧第六肋间锁骨中心外1cm,心音低钝,可闻及S4,心率100次/min,P2>A2。二肺(-)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74.00g/L(正常值130~175g/L)、白细胞9.29×109/L(正常值3.5~9.5×109/L)、中性粒细胞67.2%、淋巴细胞23.6%、血小板计数247×109/L(正常值125~350×109/L)、尿蛋白(-)、尿糖(-)。心肌酶:谷丙转氨酶86U/L(正常值1~40U/L)、谷草转氨酶83 IU/L(正常值2~40U/L)、肌酸激酶68U/L(正常值26~132U/L)、肌酸激酶同工酶23.3 U/L(正常0~25 U/L)、乳酸脱氢酶213 U/L(正常109~245 U/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22.0 U/L(正常15~65U/L)。凝血酶原时间11.5秒(正常10~14s)、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0.98(正常0.83~1.3)、纤维蛋白原含量3.89g/L(正常2~4g/L)、凝血酶凝结时间18.5s(正常14~21s)、血糖5.81mmol/L(正常3.9~6.1mmol/L)、总胆固醇6.41mmol/L(正常2.80~5.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5.06mmol/L(正常1.68~4.53mmol/L)、甘油三酯2.24(正常0.56~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0mmol/L(正常0.78~1.55mmol/L)尿酸653.0umol/l (正常155~428umol/L)、肌酐107umol/L (正常53~132umol/L)、尿素5.97mmol/L(正常2.5~7.1mmol/L)。心电图如图1~2。心脏超声如图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 心肌病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凝血酶原时间 肌酸激酶同工酶 纤维蛋白原含量 国际标准化比率 高血压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实验室检查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总胆固醇 血红蛋白 血管杂音 心脏扩大 心脏超声
下载PDF
不同医院无创性肝纤维化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效能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亚飞 叶珺 +4 位作者 谢琴秀 邹桂舟 李家斌 李旭 张振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判不同医院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效能差异。方法在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CHB)行肝穿刺,并获得APRI、FIB-... 目的探讨应用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判不同医院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效能差异。方法在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CHB)行肝穿刺,并获得APRI、FIB-4和肝脏硬度检测(LSM)值,采用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分别纳入327例(A组)和250例(B组)患者,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分期和LSM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值均<0.001),而APRI和FIB-4值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547和0.578);就区分S0-1和≥S2期肝纤维化而言,A组APRI分别为0.14和0.18,B组分别为0.15和0.24,A组FIB-4分别为0.98和1.26,B组分别为0.93和1.50,而A组LSM分别为5.2kPa和6.8kPa,B组分别为7.2kPa和9.0kPa(P<0.001);A组和B组APRI诊断的截断点分别为0.105和0.145,FIB-4分别为0.675和0.775,而LSM分别为4.650和6.345,其诊断两家医院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在85%左右,而特异性在24%~46%之间。结论可能由于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导致临床数据的获得在不同医院间不可比,因此也需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APRI、FIB-4和LSM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截断点,达到最佳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肝脏硬度检测 诊断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评价指标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水荣 林浩钟 +5 位作者 钱柏锋 李牧其 彭洪 华赟鹏 彭宝岗 沈顺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4-882,共9页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肝切除术前2周内的实验室数据,计算APRI、FIB-4、Child-Pugh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RI、FIB-4、Child-Pugh评分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APRI和FIB-4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1.3%(48/426)患者发生PHLF。多因素分析显示:大范围肝切除术(≥3个肝段切除)、失血量>400 mL,TBIL、PLT、纤维蛋白原以及APRI、FIB-4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AUC=0.816)和FIB-4(AUC=0.728)对PHLF的预测能力均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66)P均<0.001。【结论】术前APRI与FIB-4都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脏纤维化-4指数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承华 郑晓明 +3 位作者 张亚琴 雷普润 蔡梓凯 魏波 《新医学》 2019年第6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的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23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将接受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者纳入化学治疗组(85例),无接受化学治疗或未完成化学治疗疗程者纳入非化学治疗组(38例),比较...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的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23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将接受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者纳入化学治疗组(85例),无接受化学治疗或未完成化学治疗疗程者纳入非化学治疗组(38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肝损害情况,包括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指数(APRI)、基于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肝体积、脾体积和肝密度,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化学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APRI值和FIB-4均较术前升高(P均<0.017);肝密度和脾体积在术后3、6个月较术前升高(P均<0.017),术后12个月时降至术前水平;肝体积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非化学治疗组的APRI、FIB-4、肝密度、肝体积和脾体积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化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PRI和肝密度值高于非化学治疗组患者(P均<0.05);化学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即化学治疗结束时)的FIB-4高于非化学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Ⅱ期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含奥沙利铂的化学治疗方案会导致肝纤维化,其影响在化学治疗结束时达到峰值,但或可在术后1年内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Ⅱ期 奥沙利铂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指数 基于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肝纤维化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及血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洁 潘勤聪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及总胆汁酸用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并行肝穿刺的CHB患者120例,患者于肝脏活组织检查1周内行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血脂及总胆汁酸用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并行肝穿刺的CHB患者120例,患者于肝脏活组织检查1周内行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检测,分析各期纤维化之间胆汁酸(TBA)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 1)、载脂蛋白B(apoB)]的差异,同时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依据Scheuer方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评价,以肝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TBA/TA、APRI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高,TBA及apoA1有逐渐升高趋势,而TG及TC呈逐渐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TBA/TC发现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有一定预测价值。TBA/TC对肝纤维化分期在S 3期以上AUC大于APRI,且在S 4期预测效能与AP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BA/TC简单可得,且对明显肝纤维化预测价值大于APRI,也可作为临床一项简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汁酸 血脂 肝纤维化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APRI、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盛 费志强 +3 位作者 刘兆爱 宋露露 李霞 王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6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进行RTE检查、血清生化检测、肝穿刺活检。使用Spearman...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进行RTE检查、血清生化检测、肝穿刺活检。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肝纤维化指数(LFI)、APRI、FIB-4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检验,对三种无创诊断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诊断模型。以肝纤维化≥S2(显著肝纤维化)为阳性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模型与LFI、APRI、FIB-4单独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穿刺活检病理分期结果显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0期21例,S1期28例,S2期35例,S3期26例,S4期18例。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LFI、APRI、FIB-4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r=0.834、0.426、0.374,P<0.05)。以肝纤维化≥S2(显著肝纤维化)为阳性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诊断阈值为2.338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6%、82.3%,明显优于LFI、APRI、FIB-4单独诊断。结论RTE技术联合APRI、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显著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显著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无创诊断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联合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吴秀南 刘小蓝 +1 位作者 林志健 王艳波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2667-2673,共7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比率指数(AST-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比率指数(AST-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CHB患者。患者均完成STE检查(获得弹性模量值),并完成肝功能生化指标[包括AS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测定,计算APRI。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评估效能。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患者弹性模量值和血清APRI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弹性模量值与肝纤维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589,P<0.001),APRI也与肝纤维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410,P<0.001)。STE弹性模量值诊断肝纤维化≥S2、≥S3及S4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2、0.954、0.959,APRI诊断的AUC分别为0.887、0.928、0.93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918、0.974、0.984。结论:STE和血清APRI对CHB患者肝纤维化有较高评估价值,且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声触诊弹性成像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18
作者 安红杰 耿华 +5 位作者 葛志胜 徐金凤 何文艳 赵崇山 高美丽 陈俊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443-3447,共5页
目的分析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技术联合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基因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肝脏穿刺活检的214例CHB... 目的分析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技术联合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基因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肝脏穿刺活检的214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0~S1)和显著肝纤维化组(S2~S4),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穿刺活检前的肝硬度值(LSM)、APRI、FIB-4,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SM、APRI、FIB-4单独及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治疗前、后LSM、APRI、FIB-4的变化,并用ROC评价LSM、APRI、FIB-4单独及联合评估预后的效能。结果显著肝纤维化组患者LSM、APRI、FIB-4均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ROC结果显示:LSM、APRI、FIB-4单独及联合诊断轻度肝纤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742、0.733、0.863,联合诊断AUC高于单项单独诊断AUC(P<0.05);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LSM、APRI、FIB-4均降低,且有效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ROC结果显示:LSM、APRI、FIB-4单独及联合对预后进行评估AUC分别为:0.746、0.731、0.733、0.856,联合评估AUC高于单项评估AUC(P<0.05)。结论 Fibroscan技术、血清APRI、FIB-4水平在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的价值,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及评估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瞬时弹性成像 谷草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基因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
原文传递
声触诊弹性成像线性结合超声评分细分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伟梅 董常峰 +5 位作者 黄琨 郑保奇 李志艳 冯程 陈昕 刘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研究声触诊弹性成像(STE)线性结合超声评分(US)分期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价值, 探讨二者结合能否提升细分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 并与STE线性结合血清学模型比较, 以寻求最佳线性组合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9月... 目的研究声触诊弹性成像(STE)线性结合超声评分(US)分期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价值, 探讨二者结合能否提升细分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 并与STE线性结合血清学模型比较, 以寻求最佳线性组合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的313例研究对象, 包括已完成肝脏穿刺活检的CHB患者259例和54例健康志愿者。CHB患者按METAVIR分级标准入组为肝纤维化各组(F1~F4组), 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肝脏超声、STE检查及肝功能血生化指标检测。依据肝脏超声进行US, STE测量肝硬度值(LSM), 依据血生化指标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采用Fisher判别分析依次建立LSM与US的线性结合(LC)诊断模型、LSM与APRI的线性结合(LC2)诊断模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US、LSM、APRI、LC2及LC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绘制US、LSM、APRI、LC2及LC诊断CHB肝纤维化的ROC曲线, 根据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诊断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US与LSM线性组合公式为LC=0.986 0×US+0.166 7×LSM, LC与病理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_(s)=0.851, P<0.001), 高于US、LSM、LC2 、APRI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rs=0.825、0.775、0.802、0.586, 均P<0.001)。LC显示出最佳诊断效能, 诊断≥F1、≥F2、≥F3期肝纤维化及=F4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45、0.911、0.954、0.955, 优于US的AUC(0.913、0.879、0.934、0.916)、LSM的AUC(0.860、0.871、0.934、0.952)以及LC2的AUC(0.899、0.883、0.941、0.946)。与US相比, LC诊断≥F1、≥F2、≥F3期肝纤维化和=F4期肝硬化的AUC分别提高了3.2%、3.2%、2.0%和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SM相比, LC的AUC分别提高8.5%、4.0%、2.0%和0.3%, 除=F4期肝硬化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C2相比, LC的AUC分别高4.6%、2.8%、1.3%和0.9%, 且诊断在≥F1、≥F2期肝纤维化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2总体效能较LSM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 US、LSM、LC2及LC均可应用于分期诊断CHB肝纤维化程度, LC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应用US、LSM、LC2, 特别在细分CHB肝纤维化程度方面表现优异, 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无创性新型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声触诊弹性成像 肝硬度值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