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豚草瘦果形态及微结构特征
1
作者 王玉莹 于忠亮 +3 位作者 吴生海 兰雪涵 杨春波 杜凤国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研究吉林省不同地区豚草瘦果形态及微结构特征,为豚草的识别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吉林省吉林市磨盘山、吉林市龙潭山、桦甸市、蛟河市、长春市、四平市、公主岭市、通化市、白山市、白城市、松原市和乾安县12个地区不... 【目的】研究吉林省不同地区豚草瘦果形态及微结构特征,为豚草的识别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吉林省吉林市磨盘山、吉林市龙潭山、桦甸市、蛟河市、长春市、四平市、公主岭市、通化市、白山市、白城市、松原市和乾安县12个地区不同豚草种群的瘦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和拍照,分析豚草瘦果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对瘦果形态及微结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豚草果皮纹饰有条状纹饰、网状纹饰和穴状纹饰;瘦果的喙长度随年均降水量增加而增加、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果形系数随经度升高及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形态和微结构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将豚草瘦果分为3类(Ⅰ、Ⅱ、Ⅲ)。其中,Ⅰ类瘦果果皮纹饰网状、中果形、短喙类,种源主要来自蛟河市、通化市、公主岭市、松原市和乾安县;Ⅱ类瘦果果皮纹饰条状、小果形、中长喙类,种源主要来自吉林市磨盘山、吉林市龙潭山、桦甸市、长春市和四平市;Ⅲ类瘦果果皮纹饰穴状、大果形、长喙类,种源主要来自白山市和白城市。【结论】吉林省豚草瘦果形态及微结构存在差异,低纬度、高降水量有利于豚草瘦果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瘦果 微结构 扫描电镜 吉林省
下载PDF
豚草入侵新疆伊犁河谷的时空分布格局及扩散途径
2
作者 孙明明 刘彤 +4 位作者 赵文轩 王寒月 刘雪莲 粟培 李金霞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豚草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入侵的植物,对入侵地经济发展、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产生严重危害。研究分析其入侵扩散媒介、切断其扩散来源对有效防控意义重大。【方法】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全境调查,分析豚草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代替... 【目的】豚草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入侵的植物,对入侵地经济发展、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产生严重危害。研究分析其入侵扩散媒介、切断其扩散来源对有效防控意义重大。【方法】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全境调查,分析豚草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结合地统计学,定量分析豚草不同入侵时间及生境的传播扩散特征,总结其扩散媒介和途径。【结果】豚草在伊犁河谷分布种群共计186个,其分布具有明显生境偏好,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河道和林下。道路两侧分布种群最多,占总分布种群点的32.34%,河道两侧分布面积最大,占伊犁河谷分布面积的69.01%。新源县是豚草的主要发生区,已形成4个严重入侵区和多个扩散源区。【结论】豚草早期扩散具有随机性,在不同生境内种群呈集中分布。不同生境中扩散媒介各有侧重,以农牧物资运输和牛羊携带为主。因此,道路和河道两侧是防控的重点,同时要加强对农牧产品调运和动物活动的监管,减少动物辅助扩散传播。研究为豚草在伊犁河谷的防控研究提供中烟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生物入侵 伊犁河谷 生境偏好 地统计学
下载PDF
贵阳市三裂叶豚草秋冬季植株开花动态观察
3
作者 李晓龙 朱秀娥 +1 位作者 田太安 罗鑫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秋冬季开花动态情况,采用查阅资料及野外观察的方法,分析其与三裂叶豚草在贵州成功越冬的关系。结果表明:晚至7月份发芽出土的三裂叶豚草的花期可以在秋冬季开花且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植株较矮小的三裂叶豚草更易提... 为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秋冬季开花动态情况,采用查阅资料及野外观察的方法,分析其与三裂叶豚草在贵州成功越冬的关系。结果表明:晚至7月份发芽出土的三裂叶豚草的花期可以在秋冬季开花且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植株较矮小的三裂叶豚草更易提前结束秋冬季花期;植株较高大的植株则更倾向花期延长,大大增加了其成功越冬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秋冬季 花期 贵阳
下载PDF
新疆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属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4
作者 于海鑫 付开赟 +4 位作者 丁新华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兰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开发外来入侵生物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达到田间快速、准确和高效识别的目的。【方法】以SYBR Green Ⅰ为指示剂,分别针对三裂叶豚草和... 【目的】开发外来入侵生物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达到田间快速、准确和高效识别的目的。【方法】以SYBR Green Ⅰ为指示剂,分别针对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发育阶段(幼苗期、生长期、种子期)开展LAMP技术开发。【结果】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所检测杂草的LAMP产物均呈阳性(产生白色沉淀),而与其对照的其他2种杂草的LAMP产物均为阴性(无白色沉淀)。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体系的DNA最低检测限为10^(-10) ng·μL-1,比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灵敏度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能有效应用于三裂叶豚草和豚草样本的快速检测,为其快速、高效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豚草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快速检测技术
下载PDF
广西外来入侵植物豚草的分布调查
5
作者 黄小荣 何峰 +1 位作者 彭玉华 陈始贵 《杂草学报》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2019—2022年,对广西111个县(市、区)的豚草分布进行样带调查。结果表明,横州、兴宾、上林、武宣、象州、鹿寨、宾阳、灌阳和隆林9个县(市、区)有豚草发生;除了在兴宾区持续蔓延之外,横州市和上林县成为豚草的新增暴发热点,新热点的传... 2019—2022年,对广西111个县(市、区)的豚草分布进行样带调查。结果表明,横州、兴宾、上林、武宣、象州、鹿寨、宾阳、灌阳和隆林9个县(市、区)有豚草发生;除了在兴宾区持续蔓延之外,横州市和上林县成为豚草的新增暴发热点,新热点的传播风险更大。装卸场是豚草发生率和归化率最高的生境,车辆传播和污染泥土传播是广西豚草扩散的主要渠道。环境的物种丰富度与豚草盖度呈负相关,但与豚草发生率和归化率均无显著关联。桂中平原周边的崇山峻岭对豚草传播起到隔离带作用。南部沿海地区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均未发现豚草,这种情况可能与冬季气候温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外来入侵物种 广西 分布 春化
下载PDF
不同苗后除草剂对入侵伊犁河谷的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效
6
作者 陈爱群 孙明明 +2 位作者 刘新军 刘铁菊 彭霈洋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3期37-40,共4页
2021年,第四师联合石河子大学开展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1%氯氨吡啶酸水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草胺膦可溶液剂、22%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6%双氟·氯氟吡悬浮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种苗后除... 2021年,第四师联合石河子大学开展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1%氯氨吡啶酸水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草胺膦可溶液剂、22%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6%双氟·氯氟吡悬浮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种苗后除草剂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加助剂防除营养快速生长期和花序分化期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对于入侵种的防效,兼顾对伴生种的友好,在两物种营养快速生长时期,可以优先使用21%氯氨吡啶酸水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药剂处理,在两物种严重入侵的高密度种群中可考虑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8%草胺膦可溶液剂药剂短时间内进行快速防治。在两物种花序分化期,豚草可以选择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22%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剂处理,三裂叶豚草种群可以优先考虑21%氯氨吡啶酸水剂、18%草胺膦可溶液剂药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后除草剂 豚草 三裂叶豚草 防效
下载PDF
三种检疫性豚草的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琼霞 虞贇 黄可辉 《武夷科学》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美洲豚草、三裂叶豚草、多年生豚草的茎杆、叶片、花序、总苞等的特征比较研究,弄清它们的形态特点,为检疫鉴定提供资料依据。
关键词 美洲豚草 三裂叶豚草 多年生豚草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豚草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梅婷 郭建英 +1 位作者 周忠实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29,共6页
豚草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从原产地引入专一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豚草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豚草天敌的筛选和利用备受瞩目。本文着重评价了目前应用和研究比较广泛的3种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并对其以后... 豚草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从原产地引入专一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豚草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豚草天敌的筛选和利用备受瞩目。本文着重评价了目前应用和研究比较广泛的3种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利用天敌昆虫进行豚草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条纹叶甲 天敌昆虫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豚草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关广清 黄宝华 《世界农业》 1988年第6期37-38,共2页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原产北美洲的危险性杂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其花粉是人类花粉过敏症的重要病原。它们混杂于农田可造成作物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世纪以来,这两种豚草...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原产北美洲的危险性杂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其花粉是人类花粉过敏症的重要病原。它们混杂于农田可造成作物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世纪以来,这两种豚草开始传向全世界,成为世界性公害。美国每年有1500万人患豚草花粉病,我国患者也在逐年增多。患者表现哮喘、鼻炎、皮炎等症。近年来,两种豚草在我国蔓延迅速,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尤为严重,湖南、河北、山东、浙江、北京、上海、西安等省市也陆续出现,如不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必将在短期内侵入更多省份,造成更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三裂叶豚草 防治措施 豚草花粉 豚草 世界性 一年生 过敏症 病原 杂草
下载PDF
豚草花粉-屋尘螨混合抗原诱导比格犬哮喘的探索性研究
10
作者 罗钰龙 陈迪非 +4 位作者 陈焕杰 龙海斌 刘经纬 李时悦 苏柱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7-444,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探索建立症状明显,稳定高效的比格犬哮喘模型。方法 将屋尘螨抗原与豚草花粉抗原配制成单一或混合抗原工作液。健康比格犬在出生后24 h内和第1、4、8周注射混合抗原致敏,第1~12周每天(每日雾化组)或每周2次(间断雾化组)雾化... 目的 本研究探索建立症状明显,稳定高效的比格犬哮喘模型。方法 将屋尘螨抗原与豚草花粉抗原配制成单一或混合抗原工作液。健康比格犬在出生后24 h内和第1、4、8周注射混合抗原致敏,第1~12周每天(每日雾化组)或每周2次(间断雾化组)雾化吸入豚草花粉抗原或混合抗原进行激发,第13周起每周1次雾化吸入豚草花粉抗原至第36周。在第36周和第48周进行气道反应性检测、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病理分析考察哮喘造模效果。结果 第36周每日雾化组和间断雾化组比格犬气道均出现中性粒细胞炎症、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第48周每日雾化组和间断雾化组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和每日雾化组的气道高反应性症状仍持续存在。两组比格犬均出现哮喘相关气道重塑现象。结论 使用豚草花粉抗原和屋尘螨抗原的混合抗原对新生犬进行致敏和激发,并加大吸入激发频次,可以建立比格犬哮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哮喘 豚草花粉 屋尘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吉林省豚草种子微结构变异分析
11
作者 王玉莹 李成宏 +3 位作者 吴生海 兰雪涵 杨春波 杜凤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9,共6页
为探究吉林省豚草种子的微结构变异,本研究从吉林省的12个市(县)不同豚草种群采集种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豚草种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12个地区豚草种子的表皮纹饰... 为探究吉林省豚草种子的微结构变异,本研究从吉林省的12个市(县)不同豚草种群采集种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豚草种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12个地区豚草种子的表皮纹饰均为条状,种子可分2类。第Ⅰ类为短喙、中小种形种子,包括四平市、白山市、吉林市龙潭山、蛟河市、松原市、吉林市磨盘山、通化市、公主岭市、乾安县、长春市和白城市种源;第Ⅱ类为长喙、大种形种子,仅包括桦甸市种源。12个地区豚草种子微结构存在变异,表型性状相同的豚草种子微结构存在差异,表型性状不同的豚草种子其纹饰类型也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扫描电镜 种子 种子微结构
下载PDF
密花豚草的入侵风险及预警防控
12
作者 徐强 吕文刚 +4 位作者 吴海荣 刘海军 武目涛 马骏 李盼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1,151,共10页
密花豚草Ambrosia confertiflora是一种原产墨西哥和美国的多年生杂草,后入侵到多个国家,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带来了严重危害。除此之外,密花豚草还是多种有害真菌、昆虫的寄主,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环境,花粉还会引起易感人群的... 密花豚草Ambrosia confertiflora是一种原产墨西哥和美国的多年生杂草,后入侵到多个国家,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带来了严重危害。除此之外,密花豚草还是多种有害真菌、昆虫的寄主,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环境,花粉还会引起易感人群的过敏反应。2018年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EPPO)将其列入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豚草属杂草已经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虽然密花豚草目前在我国尚无分布记录,但是其潜在入侵风险不可忽视。本文通过CLIMEX生物学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其在全球以及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对该杂草进入我国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我国贸易往来频繁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都存在密花豚草高度适生区,密花豚草极有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而进入我国,且密花豚草传入我国的风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应该提高对该杂草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预警,提高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知识储备和公众对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识,防止密花豚草进入我国,保护我国的农业、林业以及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豚草 适生性预测 入侵风险 预警防控
下载PDF
豚草卷蛾和苍耳螟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万方浩 马骏 +1 位作者 郭建英 游兰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78,共6页
豚草卷蛾Epiblemastrenuana是我国引进用于控制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重要天敌昆虫 ,苍耳螟Ostriniaorientalis是取食苍耳和豚草的本地种。为了全面评价释放的豚草卷蛾与苍耳螟共存系统中的竞争与控制作用 ,作者采用三因子二次... 豚草卷蛾Epiblemastrenuana是我国引进用于控制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重要天敌昆虫 ,苍耳螟Ostriniaorientalis是取食苍耳和豚草的本地种。为了全面评价释放的豚草卷蛾与苍耳螟共存系统中的竞争与控制作用 ,作者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 ,选用豚草的生育期 (以主茎近基部直径表示 )、豚草卷蛾和苍耳螟虫量为参试因子 ,分别以豚草的地上部生物量 (鲜重 )、种子量和株高作为观测目标 ,分析了豚草卷蛾和苍耳螟对豚草的综合控制效应。结果表明 ,两种天敌对寄主的生物量、种子量和株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处理组合中 ,具有最大控制效果的处理组合及其防效分别为 :当主茎直径为 1 0cm ,单株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6 3头和 8头时 ,对生物量的控制效果达到 94 3% ;当主茎直径为1 0cm ,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17头和 8头时 ,对株高的防效为 31 7% ;当接虫主茎直径为 0 7cm时 ,单株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4 0头和 5头时 ,对种子量的防效达到 99 3%。而当主茎直径达到 2 1cm时 ,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4 0头和 5头 ,两种天敌对寄主生物量、种子量和株高的防效仅分别为 2 0 %、 6 1%和 - 2 4 % ,抑制效果最低。两种天敌的控制效果随寄主生长和补偿能力的增强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卷蛾 苍耳螟 豚草 生物防治 控制效果 风险评价
下载PDF
豚草发生地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刚 房岩 殷秀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采用分层取样法、大类群分类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普通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发生地土壤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共采集土壤昆虫46个科(成虫与幼虫分开单列),隶属于12个目,其中弹尾目个体数占绝对优势(占... 采用分层取样法、大类群分类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普通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发生地土壤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共采集土壤昆虫46个科(成虫与幼虫分开单列),隶属于12个目,其中弹尾目个体数占绝对优势(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80.879%),其次是膜翅目(8.765%)、鞘翅目幼虫(3.951%)和双翅目幼虫(3.093%),其余合计占3.312%。在46个科中,优势类群有3科棘跳虫科(Onychiuridae)(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32.756%)、鳞跳虫科(Tomoceridae)(18.869%)和节跳虫科(Isotomidae)(18.178%)。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随着豚草生长季的推进而增加,8月达到最高值。豚草降低了土壤昆虫的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根据逐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8月和9月对照样地土壤昆虫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豚草样地。豚草表现出对某些土壤昆虫类群的驱避作用,步甲科(Carabidae)成虫、拟花萤科(Dasytidae)幼虫、叶蝉科(Jassidae)、阎甲科(Histeridae)和管蓟马科(Phloeothripidae)在豚草整个生长季从未在豚草样地中出现。豚草对于土壤昆虫的抑制作用在豚草纯群落和植物生长旺季更为明显。土壤昆虫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昆虫 豚草 豚草发生地 群落结构 群落动态 多样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序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怡兵 闫雪 +2 位作者 王洋 闫吉昌 刘静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应用GC-MS方法,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对人类致病机理与植物受害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挥发油 豚草 色质联用 测定 花粉病
下载PDF
豚草卷蛾的生态适应性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骏 万方浩 +2 位作者 郭建英 游兰韶 杨汉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91-1394,共4页
豚草卷蛾是害草豚草和银胶菊的重要天敌 .本文就该虫生态适应性、对目标杂草的控制效能、引进与释放的安全性评价作了综述 .豚草卷蛾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 ,所有田间选择性寄主均局限于豚草亚族 ,而对向日葵和菊花仅表现为随机风险 (风... 豚草卷蛾是害草豚草和银胶菊的重要天敌 .本文就该虫生态适应性、对目标杂草的控制效能、引进与释放的安全性评价作了综述 .豚草卷蛾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 ,所有田间选择性寄主均局限于豚草亚族 ,而对向日葵和菊花仅表现为随机风险 (风险值 <0 .0 1 )或 0风险 ;生态适应性强 ,适宜发育的温度为 1 5~ 35℃ ,越冬虫态的低温下限为 - 8~ - 1 2℃ ;种群增长快 ,能在豚草和苍耳上分别以 2 3和 4倍的速度增长 ;控制能力强 ,大量感染时田间寄主的平均虫瘿达到每株 2 0~ 30头 ,营养生长前期 5 .2虫瘿可使植株死亡 ,营养生长后期 2 6个虫瘿可使植株致死 ,释放后 1 2个月内扩散区域超过 1 0 0km ;对释放地天敌苍耳螟不构成竞争 ,是控制豚草和银胶菊的有效天敌 ,可以安全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卷蛾 豚草 银胶菊 杂草生防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联合控制外来入侵豚草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红松 郭薇 +3 位作者 李敏 郭建英 罗源华 周忠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2-369,共8页
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 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敌分别按27.0万头.hm 2(平均1.8头.株1)和34.5万头hm 2(平均2.3头株1)的密度同时释放,以不释放天敌的1200 m2田块为对照。7月9日—8月27日,每隔6d调查天敌种群数量以及豚草的株高、被食程度和存活。结果表明,两种天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广聚萤叶甲幼虫在释放后21 d和42 d各出现一次高峰,分别为69.02头株1和61.38头株1;卵、蛹、成虫在35、28、35 d后达到高峰,分别为877.5粒株1、34.6头株1、12.8头株1。豚草卷蛾虫瘿数14 d后达到高峰,为39.6头株1。两种天敌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著,49 d后释放田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片的防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上升,56 d后整株叶片被取食殆尽,植株死亡率达100%;释放田块内,豚草植株丧失繁殖力,种子量为0。说明在夏季进行人工助迁天敌,可对豚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种群动态 控制效果
下载PDF
豚草天敌——豚草卷蛾发生规律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凤凤 周早弘 +1 位作者 何尤刚 江灶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69-72,共4页
对南昌地区豚草卷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卷蛾专食豚草,一年发生4~5代,7~8月发育较快,6~9月有虫株率达20.67%~58.23%,以老熟幼虫在豚草茎秆内越冬,越冬虫源基数平均为0.47头/株。
关键词 豚草天敌 豚草卷蛾 发生规律 调查 恶性杂草
下载PDF
豚草条纹萤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孟玲 李保平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6-809,共4页
在我国大陆发现的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原产于北美洲,取食入侵生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L.)。通过观察该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豚草条纹萤叶甲一生多次交配,室内观察1次交配时... 在我国大陆发现的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原产于北美洲,取食入侵生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L.)。通过观察该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豚草条纹萤叶甲一生多次交配,室内观察1次交配时间平均为38.2min,产卵历期平均13.2d,每雌平均产卵312.1粒;但野外产卵量高于室内,平均为553.8粒;卵多聚产在植株幼嫩叶片的背面。雌成虫平均寿命为16.0d。雌成虫随交配次数的增多,产卵量增大、产卵历期和成虫寿命延长,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条纹萤叶甲 豚草 交配行为 产卵行为 生物入侵
下载PDF
豚草生物防治技术在湖南汨罗的应用及其控制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忠实 陈红松 +6 位作者 郭建英 郭薇 罗源华 郑兴汶 罗敏 郑海燕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背景】为评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豚草发生区大面积释放后对豚草的控制潜力,于2007年和2008年5月底分别在湖南省汨罗大荆和智峰进行了野外释放试验。【方法】释放天敌后,调查豚草的株高、存活率,最后测量其生物量和种子量。【结果... 【背景】为评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豚草发生区大面积释放后对豚草的控制潜力,于2007年和2008年5月底分别在湖南省汨罗大荆和智峰进行了野外释放试验。【方法】释放天敌后,调查豚草的株高、存活率,最后测量其生物量和种子量。【结果】在大荆释放区释放86和120d后,释放区植株高度(61.4和99.0cm)均显著矮于对照区(121.8和129.5cm),释放区植株地上茎干重显著小于对照区,但根系干重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释放区植株存活率分别仅为7.3%和0。在智峰释放区,释放12d后,释放区豚草株高和存活率与对照区均无显著差异;但在释放28、44、57d后,释放区株高均显著小于对照区,植株根系和地上茎干重亦显著小于对照区;释放区豚草存活率分别为76.5%、16.5%和0。上述两地,对照区豚草在调查期内的存活率均为100%,释放区的豚草则完全丧失繁殖能力,种子量为0。【结论与意义】在湖南,5月底或6月初,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以约每10株6头的密度联合释放,可有效控制豚草。本结果为豚草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联合控制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