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沿海地区贝类样品中十溴联苯醚污染水平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飞飞 李敬光 +1 位作者 赵云峰 吴永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8-422,共5页
BDE-209是溴代阻燃剂十溴联苯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应用GC-NCI-MS(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方法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了从沿海五省采集的48份贝类样品中BDE-209含量.所有样品中均检出BDE-209,含量范围为16.24—445.35 ng.g-1湿重,平均含量... BDE-209是溴代阻燃剂十溴联苯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应用GC-NCI-MS(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方法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了从沿海五省采集的48份贝类样品中BDE-209含量.所有样品中均检出BDE-209,含量范围为16.24—445.35 ng.g-1湿重,平均含量(61.29 ng.g-1湿重)显著高于国内外相关报道.其中,采自辽宁省的海蛎子样品BDE-209含量最高.结果提示,我国有关海域存在较为严重的BDE-209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十溴联苯醚 贝类样品 污染水平
原文传递
上川岛沿岸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唐以杰 林炜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对上川岛沿海滩涂34个贝类样品中的重金属Cr、Cd、Hg、Pb、Cu含量进行了检验分析,采用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川岛沿海经济贝类样品体内Cd总体含量超标,这些贝类不能供人群安全食用.
关键词 重金属 贝类 上川岛 台山市 沿海滩涂 经济贝类样品
下载PDF
基于QuEChERs-GC/ECD快速检测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残留 被引量:6
3
作者 柴继业 唐子刚 +1 位作者 史西志 孙爱丽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建立基于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贝类样品中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法进行预处理,选用已腈为提取剂,N-丙基乙二胺(PSA):C18(4∶6,m/m)净化,外标法定量。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1.... 建立基于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贝类样品中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法进行预处理,选用已腈为提取剂,N-丙基乙二胺(PSA):C18(4∶6,m/m)净化,外标法定量。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1.0~50.0μg/kg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7。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检出限(信噪比为3)和定量限(信噪比为10)分别为0.01~0.25μg/kg和0.25~1.0μg/kg。添加浓度为10.0、15.0、25.0μg/kg时,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4.1%~119.2%,相对标准偏差为3.9%~12.6%。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定量准确,可应用于贝类样品中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贝类样品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贝类中的微量砷
4
作者 赫旭 杨青 刘春花 《山东环境》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贝类样品中微量砷的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的消解体系、酸介质、预还原剂用量对测定砷的影响及贝类样品常见元素的干扰影响,选择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贝类样品中微量砷的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的消解体系、酸介质、预还原剂用量对测定砷的影响及贝类样品常见元素的干扰影响,选择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贝类样品 微量砷
下载PDF
七、渔业生态环境
5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000176 红大麻哈鱼的热限制和海洋洄游:全球变暖的长期后果=Thermal limits and ocean migrations of sockeye salmon(On-corhynchus,nerka):long-term consequencesof global warming〔刊。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表面沉积物 大麻哈鱼 赤潮异弯藻 海洋环境 贝类样品 气象因素 增氧机 有机物 养殖
下载PDF
深圳市海域贝类腹泻性毒素的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海燕 黄爱君 +3 位作者 刘建军 周丽 袁建辉 庄志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624-625,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海域贝类腹泻性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07年8月~2008年7月间,逐月采集深圳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的贝类,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和小鼠生物法对其腹泻性贝类毒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其中酶联... 目的:了解深圳市海域贝类腹泻性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07年8月~2008年7月间,逐月采集深圳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的贝类,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和小鼠生物法对其腹泻性贝类毒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其中酶联免疫测定法灵敏度较高,所调查的168份样品共有25份超出限量标准;腹泻性毒素存在一定的分布特征,夏秋季含量高,消化腺的含量高于贝肉,但两海域分布差异不明显。结论:深圳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的贝类存在一定程度的腹泻毒素污染,应加强对水产品的监测和毒素危害的宣传,确保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毒素 酶联免疫测定法 小鼠生物法 监测 深圳市 贝类样品 大亚湾 两种方法 大鹏湾 海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